日期:2022-03-31
這是部編版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江南春》;
2.理解詩句,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3.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像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學重難點:理解詩句,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l.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畫家,善于畫鵝、鴨等小動物。
2.出示《春江曉景》圖,這是惠崇畫的一幅畫。
3.簡介詩人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二十六歲中進土,曾做過幕僚,很不得志。他關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間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在詩、詞、散文的創作上都有很高造詣。《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就是他為好友惠崇的這幅畫題寫的。杜牧,字牧之,今陜西省西安市人。
二、自讀詩句
熟讀詩句,勾畫不理解的字、詞,借助工具書自學。
三、深入探究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字音、停頓、語調、語速等)。
2.邊讀邊想象詩的意境。
(1)認識蔞蒿、蘆芽、河豚,減緩想象難度。
蔞蒿:長在洼地的一種野草。
蘆芽:蘆葦的嫩芽。
河豚:味道鮮美但肝臟等部位有劇毒的魚。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卵。
(2)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繪畫面內容。
3.詩人從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來了?
(桃花剛開,鴨子戲水、蔞蒿長勢很旺、鮮嫩的蘆芽從土里鉆出。)
4.詩的最后一句是畫面上的景物嗎?
(不是,是作者依據畫面景物展開的想象。)
(這是作者通過觀察岸上、水面之物所進行的聯想,它在告訴人們:桃花開放、春江水暖、蔞蒿滿地、蘆葦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產卵繁殖的季節。)
四、指導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l.指名背誦這一首詩。
2.描述詩意。
詩人蘇軾筆下描繪畫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現實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3《江南春》寫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點?(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迎風招展的酒旗。)
4.詩的前兩句抓住了黃鶯、紅花、綠葉、水鄉、山城、酒旗、春風等七種景物來描寫,共同構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畫面。
5.后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嗎?
讀后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6.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7.背誦古詩
五、小結:兩首古詩同是詩人筆下描繪的江南春景,可表達的思想感情卻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樣體會出來的。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默寫《江南春》。
3.抄寫生字詞兩遍。
4.依據《江南春》這首詩歌的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首詩配一幅畫。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背誦古詩。
3.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古詩的愿望。
2學情分析
二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古詩,也具備了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他們基本能讀懂古詩的大意。但是對古詩所表達出來的意境、情感的體會能力還不強。
3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 激趣導入
背誦以前學過的描寫春天的古詩導入。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關于春天的古詩——《絕句》,板書課題。
活動2【講授】二、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打開書第78頁,生自由讀古詩。
2.讀生字。
3.把你認為難讀的字告訴大家。
4.學生自由練讀難讀字。
5.小老師教讀。
6.引導孩子們再讀翹舌音、平舌音、后鼻韻的字。
7.指名讀全詩、評價。
8.齊讀全詩、讀準字音。
活動3【講授】三、 再讀古詩,讀出節奏
1.教師范讀。
2.請學生說說教師讀的節奏。板書:七言詩 二二三式
3.生按照二二三式來畫節奏。出示:帶有節奏線的古詩。
4.你能按照這樣的停頓朗讀嗎?自己練習練習。
5.男、女同學比賽朗讀,互相評價。
6.齊讀古詩。
活動4【講授】四、 細讀古詩,看圖背古詩
1.課件展示第一個畫面。
(1)你們聽,這是什么鳥兒在唱歌?瞧兩只活潑可愛的黃鸝正在翠綠的柳樹上啼叫!(學生猜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看著它們在樹上歡快地唱歌,飛翔,你們心里一定也感到——(高興、愉快)。
(2)指導學生用高興、愉快的語氣讀第一句詩。
2.展示第二個畫面。
(1)你們看藍藍的天空中飛來了一群——(白鷺),它們飛行時隊伍的形狀像什么?
白鷺總是成群結隊地飛,飛起來隊伍總是那么整齊。(學生猜詩句:一行白鷺上青天)
(2)指導學生配上動作,讀第二句詩。
3.展示第三個畫面。
(1)師描述:一行白鷺排著整齊的隊伍飛上藍天,推開窗戶,你們看到了?西嶺的雪終年不化,即使炎熱的夏天,上面也覆蓋著厚厚的白雪,詩人看到如此奇特的景觀,發出了由衷的贊嘆——窗含西嶺千秋雪。(學生猜詩句)
(2)指導學生用贊美的語氣讀第三句詩。
4.展示第四個畫面。
(1)遠處是千年不化的雪山,再看看門外是什么?
你們知道這船是開向哪兒的嗎?(展示詩句:門泊東吳萬里船)
(2)指導朗讀:“萬里”是很遠很遠的意思,讀時要慢一些,“船”讀翹舌,讀出詩的味道。
5.展示全景。
師描述:這首詩描繪的春景,真是有聲有色,氣象萬千,地上翠柳依依,黃鸝啼叫,空中白鷺成行,高飛沖天,遠處是積雪的高山,近旁停泊著將要遠行的航船。
孩子們,閉上眼睛,想象美麗的景色。(播放音樂,師配樂朗讀)。
6.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生說。
7.指名美讀全詩。
8.學生看圖試著背誦古詩。
9.指名學生背,學習小組背。
10.齊誦古詩。
教學目標:
1、了解古詩所描繪的春天的美景。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們學校春天的美景,(小花園、植物園、苗苗常青園)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教學重難點:
用自己的話描述校園的美景。
教學準備:
自由游覽、觀賞各園的景色。
一、讓學生回憶學過的關于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春曉》、《詠柳》等。
二、學習古詩《江南春》
1、板書課題《江南春》
2、解題:江南:指長江以南的地區。這是一首描寫江南春光的`絕句。
3、學習生字詞
(1)自己讀
(2)注意字的寫法:(鶯、旗)
(3)需要理解的詞語
酒旗:掛在酒店門前做招牌的一面小旗
4、朗讀詩句
根據注釋說上面講的詞語的意思,試著講講詩的大意。
(1)請三四位同學讀詩后,再各自朗讀。閉上眼睛,想象詩句描述的景色,讓頭腦中產生畫面。
(2)根據詩句,說說看到的景物。
在江南一帶,到處可以聽到鶯的啼叫。百花開放、山青水綠,在鄰近水邊的村鎮酒家的酒幔子在風中飄揚。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許多寺廟。
佛寺中的這亭臺樓閣在蒙蒙的春雨中留著。
5、體會詩句描寫的意境
(1)那些景物寫江南的春天?
黃鶯啼叫,百花爭艷,青山綠水,依山靠水的小鎮,迎風飄揚的酒旗。
(2)寫出了什么特點?
江南景色的秀麗。
6、指導朗讀(標出句逗的停頓)見書本
7、鞏固練習
(1)同桌互相朗讀試背,并說說詩意。
(2)請一兩位同學說說詩意后,讓大家補充。
(3)抄寫兩遍古詩。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感受古詩語言和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感受古詩語言和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基礎知識的易錯點】
字音:郭(ɡuō)朝(cháo)
字形:“旗”中右半部分不要去掉橫撇。
【切入點和主線問題】江南的春天都有哪些美景?
【資料補充】南朝的歷史 杜牧生平、作品
【語言文字訓練點】
運用擬聲詞表現春雨、夏雨、秋雨的不同情態。
【可以進行的練筆訓練點】
寫一段話表現春天的美景。
【拓展讀寫】手抄報:春天的詩
【教學過程】
前置性作業:
1.自讀詩歌,讀出詩歌的聲律美,熟讀成誦。
2.查找南朝的資料。
3.搜集杜牧的詩。
一、拓展積累,課前三分鐘
小組古詩展示:背古詩優勝小組展示古詩背誦,計時三分鐘能背過多少首。
二、激情創境,導入新課
出示課件,畫卷徐徐打開,把學生帶進江南的春天。
師:畫面中這是什么季節的景物?有山有水,人們依水而居,這是什么地方?
板書課題,生齊讀
【設計意圖:調動情緒,激發興趣】
三、小組合作檢測交流,鞏固前置性作業。
小組長已經將晨讀時檢查本組學生的生字詞闖關情況在課前匯報給老師。
1. 檢查朗讀,讀準字音:山郭 南朝
2.根據檢查情況,指導學生準確讀出讀出節奏,欣賞詩歌的聲律美: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指名生讀 生齊讀 男女生比賽讀 小組比賽讀
【設計意圖:通過各種形式朗讀,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讓孩子感受到古詩的聲律美。】
3.理解詞義:指名生交流,師做簡單提示,然后出示圖片,給學生直觀印象。
山郭:靠山的外城
酒旗:酒店外掛的旗子(相當于招牌)
四、合作探究,小組交流展示,深化前置性作業
師:欣賞一首詩歌首先要理解詩歌的意思,進而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后課件出示學習問題,小組合作學習:詩歌描繪了一幅什么畫面?在景物中蘊含了詩人什么感情?
【預設:“煙雨”由于學生沒有體驗,可能體會不出那種情態,老師適當點撥,用學生熟悉的霧景體會那種朦朧美,幫助學生理解】
先自學——組內交流——以小組為單位全班交流。
1.自讀古詩讀出抑揚頓挫的節奏,細細地讀,靜靜地想,畫出有關描寫春天景物的詞語,你頭腦中形成什么畫面在旁邊簡要地寫一寫。
2.小組內交流。
3.小組交流展示。
【第一小組交流】
鶯啼(唱歌),綠、紅(綠樹紅花,萬紫千紅的景象),煙雨(春雨沙沙地下,又細又密,像煙似霧籠罩著大地)、輕柔的春風吹拂著萬物。
【預設:對春風學生可能忽略,老師提醒。】
其他小組補充春天所到的地方:千里(整個江南大地)、水村山郭到處一片春光。
師:這么美的景色,你的心情如何?
指導學生朗讀前兩句,讀出歡樂喜悅的感情,聲調高昂,聲音響亮。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師:除了紅花綠樹,還有什么?寺廟
多嗎?你是通過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
四百八十寺(虛數,指很多)
這是什么時候建了這么多寺廟?交流南朝資料
南朝存在的歷史這樣短,卻建了這么多的寺廟,統治者把精力都放在燒香拜佛上,后兩句會有什么感情?指導學生讀出惋惜之情(聲音低,語速稍慢)。
5.學生朗讀詩歌,想象意境,體會感情:既有對春天美景的喜愛贊美之情,又有對南朝的惋惜之情,詩人的感情比較復雜。
6.這首詩既有美景又有惋惜之情,是誰這么有才?
交流杜牧的資料,指名生背誦出他的詩歌:《清明》、《山行》、《赤壁》
7.小練習:填上恰當的擬聲詞(先讓學生舉例什么是擬聲詞)
(1)春雨------地下,他讓綠葉更肥,花兒更艷。
(2)夏天的雨-----得下,它沖刷著大地,滌蕩了塵埃。
(3)秋雨------地下,它與紅葉低語,和果兒親吻。
【設計意圖:通過填擬聲詞體會不同季節的雨的特點,進一步理解“煙雨”的情態】
8.賽詩會:有人說天上的那一輪明月是唐詩永恒的主題,其實春天也是唐詩中燦爛的篇章,歌詠春天的詩歌也有很多,你能背出哪一首?先小組成員之間交流,后小組間比賽。
【設計意圖:學生在比賽中復習以前學過的描寫春天的詩,激發起對詩歌的熱愛】
五、布置前置性作業:
1.學會生字詞。
2.預習課文5,思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3.辦手抄報《春天的詩》
附:板書設計:
部編語文《江南春》優質教案(含板書教學反思)
教后反思:
詩歌的聲律美學生非常感興趣,讀得陶醉在其中,對詩歌的意境美學生理解得也很到位,并且能用優美的語言描繪出美景,時間、地點、景物表現全面。由于學生歷史知識有限對詩歌中蘊含的感情理解有一定的難度,需老師引領理解。對杜牧的詩、描寫春天的詩學生拓展得很好,小組比賽熱情高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