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1
這是電流與電路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意圖
通過探究式的教學活動設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學生終身探索的興趣。抓緊每一個機會將學生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認識到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學情分析
學生第一次接觸電學的物理量——電流;第一次學習連接電路;第一次學習畫電路元件符號;第一次學習畫簡單的電路圖。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流的形成及其條件,知道電流的方向。
2.通過動手實驗,認識斷路、通路、短路,知道電路的組成;能從能量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從電路的組成認識開關的作用;能畫常見的電路元件符號。
3.結合小電風扇、電于門鈴、手電筒等電路的實際連接,學會按實物電路的連接畫出對應的電路圖。
過程與方法
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學習觀察實驗現象,學習從現象中分析歸納出規律的方法。知道用電器符號、電路圖可把具體的電路連接情況簡潔明了地表達出來,這也是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之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認識電路組成,研究各元件的作用的興趣;在學習連接電路、畫電路圖等基本技能的實踐活動中,培養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
讓學生認識簡單電路,能動手連接簡單電路,會畫簡單的電路圖,培養學生良好的電學實驗習慣。
難點
1.電流的形成。
2.“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和“根據電路畫電路圖”。
教學方法
探究法、實驗法、討論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師:先請大家猜個謎語:“一根藤上結白瓜,生根結果在你家,年年看瓜瓜不長,夜夜看瓜瓜開花。”打一生活常見的東西。
生:是電燈泡。
師:真棒,電流通過電燈泡會發光,其實電的作用還遠不止這些,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它的蹤影。電給了人類一片生機,那么什么是電路?要形成電流要什么條件呢?今天就從電流和電路來認識電。
二、新課教學
電流
教師出示小燈泡、小電動機、音樂門鈴各一個,一個開關、兩節電池(帶電池盒)和一些導線。
師:動腦筋先后分三次連接電路,分別使燈泡亮、電動機轉、門鈴響。燈泡、電動機、門鈴要受開關的控制。
師: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電池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
學生動手實驗,教師巡回檢查指導。
師:很高興看到小燈泡亮了、電動機轉了、門鈴響了,你們的實驗很成功。想想它們為什么會亮、會轉、會響呢?
生:因為有電流流過它們。
師:很好。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電流是如何形成的。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37頁的內容,找出答案。
師生共同總結:導線、燈泡的燈絲都是金屬做的。金屬里有大量自由電子,它們可以自由移動。平時它們運動的方向雜亂無章,可是接上電池后,它們就受到了推動力,出現了定向移動,于是形成了電流。即: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師:馬路上有車流,江河里有水流,它們都有方向的,電流有方向嗎?
生:物理學中,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師:那么負電荷移動的方向與電流的方向有什么關系呢?
生:負電荷移動的方向與電流的方向相反。
師:請同學們思考,按照這個規定,當電路閉合時,電流在電源外部的流動方向是什么呢?
生:在電源外部,電流從電源的正極經過用電器流向負極。
多媒體展示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流動方向
同學們見過二極管嗎?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了解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及常見的二極管。
電路的構成
多媒體展示前面電鈴的連接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師:我們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就叫電路。最簡單的電路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呢?
生:最簡單的電路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組成。
師:能夠提供電能的裝置是電源,我們熟悉的電源有哪些?
生:干電池、蓄電池、發電機等都是電源。
師:消耗電能的裝置是用電器,哪些都是用電器呢?
生:日光燈、電視機、燈泡、電動機、電鈴等都是用電器。
師:開關在電路中起什么作用呢?
生:開關是控制電路通斷的元件。
師:導線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導線是連接電路的元件。
師:下面我們來了解實驗室常用的電源。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小資料,了解實驗室常用的電源干電池和學生電源。
電路的三種狀態
師:電鈴有電流通過,滿足什么條件?
生: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的條件:
1.電路中有電源提供電流;2.電路閉合為通路。
師:你能否以同樣的方法連接電路,使小燈泡發光呢?
學生分組實驗連接單燈電路,閉合開關,觀察燈泡是否發光。針對有些組燈不亮的現象,及時討論提問,并且分析一下燈泡不亮的原因。
師:在前面的分組實驗過程中,有的同學把小燈泡、導線、開關連接起來后,閉合開關,燈卻沒亮,這是什么原因呢?
演示斷路現象:在演示板上把小燈泡(故意用斷絲燈泡)、開關、干電池用導線連接起來,合上開關,小燈泡不亮。
討論:燈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演示:把小燈泡從燈座上取下,燈泡尾部的金屬觸點直接接觸干電池的兩極,用導線把燈泡螺絲套和電池的負極相連,燈泡不亮,說明燈絲斷了。
演示通路現象:換上一只好的燈泡,把它用導線、開關和電池相連。
師:有什么辦法使小燈泡熄滅?
演示短路現象:在發光的燈泡兩端并聯一根導線,在短路的瞬間,燈泡熄滅了,拆掉這根導線后燈泡又亮了。
師:在發光的燈泡兩端并聯一根導線,燈泡為什么不亮呢?這是因為電流直接從導線和開關中流過,而燈泡中幾乎沒有電流,因此燈不亮。不僅如此,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上,電路中會有很大的電流,可能把電源燒壞,還可能引起火災。這是絕對不允許的。這種情況叫短路。
師生共同總結:斷開的電路叫做開路;接通的電路叫做通路;直接用導線把電源的兩極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短路。
多媒體展示:正確連接電路時應注意的問題:
1.不能短路;
2.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
3.檢查連接無誤后方可閉合開關。
電路圖
師:如何把演示板上的電路連接情況反映出來呢?用畫實線代替導線,畫出課本實物的連接圖。
師:如果都用實物連接圖來表示電路連接情況是費時、費力的,其連接情況也不易識別。下面我們用統一的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中的各元件。
多媒體展示電池、開關、燈泡、電鈴、電動機等元件的符號,要求同學跟著一起畫。
教師示范門鈴電路的電路圖畫法。仔細觀察電路圖,歸結電路圖作圖規則。
再要求學生把課本的實物連接圖畫成電路圖,及時反饋,同時指出同學畫圖當中出現的錯誤。
小結: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強調畫電路圖的要求:(1)要用統一符號表示;(2)連線時要畫得橫平豎直;(3)元件不能畫在拐角處(變阻器除外);(4)線路要畫得簡潔、整齊、美觀、布局合理。
師:電路圖不僅畫起來比實物圖方便,而且看起來也方便,所有復雜的用電器的電路都有電路圖。
教學目標1、知道電流的形成條件,知道電流方向的規定。2、通過實驗體會電路的組成,從能量的角度認識各部份的作用。3、知道常用的電路元件符號,能畫簡單的電路圖,能連接簡單的電路。4、能夠識別通路、斷路和短路,知道短路的危害。
學生學習能力分析在本節課中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到電路元件,第一次學習連接電路,第一次畫電路,同時還學習是初中電學中一個很重要的電學物理量—電流,完成本節課的學習后,學生能否學會識別電路、連接電路、會畫電路圖等,都將直接影響到后續的電學知識的學習。所以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應放在讓學生認識簡單電路能親自動手連接簡單電路,會畫出簡單的電路圖上。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新課程標準體現重興趣培養、重過程探究、重知識應用的思想。為實現這一理念,突破本節重難點,達成本節學習的目標,可以通過設計問題情境,激發探究的積極性和學生對學習的責任感,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要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就應該讓學生多動手,多實驗,多畫圖,多識圖。
教學過程準備多媒體和課件,電學演示實驗裝置(兩節干電池,一個開關,一個小燈泡,一個蜂鳴器,一個電動機,一個發光二極管,導線若干)。讓學生用一個開關控制一個小燈泡連接一個完整的電路,通過小組討論確定需要哪些元件,并連接電路,讓學生感受到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該處于斷開狀態,教師在學生連接過程中積極引導。當小組完成電路連接后,討論畫出電路圖。
課例研究綜述演示實驗完成不夠理想,對于電路中的電流方向,我采用了“利用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來進行判斷,設想很好,但課前準備不夠,在實驗室沒找到二極管,我就想到了用視頻演示代替,視頻條理很清晰,視頻中的老師演示也非常仔細,但存在不足時,視頻中部分細節不夠清晰,如電池的正負極,學生反映根本看不清,而視頻中也未加標注,視頻中只有演示,沒有講解,對于二極管這樣的新元件,我只能采取邊講邊讓學生看,也就造成了邊說邊點停的這種現象,導致課堂給人留下了手忙腳亂準備不足的印象。學生活動設計合理,活動較多,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盡可能的將課堂交給了學生,如學生實驗,學生練習,學生評價,小組討論,小組交流,小組總結,自主學習等,重點內容學生記憶,同桌考查,學生上黑板大家考查等等,形式多樣,學生積極踴躍,效果不錯,以后的教學中可以繼續嘗試。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能說出電路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能記住并會畫一些常用元件電路中的符號,會讀、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能辨別通路、開路、短路,并說出短路的危害。3、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路中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2. 過程與方法
經歷連接簡單電路的過程,通過活動認識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
經歷從觀察現象到提出問題的過程,體會電路圖的規范畫法。
3. 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體會到物理與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使學生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重點難點】
1. 記住常見的電路元件符號,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2. 短路及其危害
【教具】短路演示器、電路板,燈泡,燈座,開關及導線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演示板上有一個電鈴,還有電池、導線、開關等,怎樣讓電鈴響起來?
電鈴響起來了,是因為有電流通過了電鈴。
提問:在生活中還有哪些設備是利用電流工作的?
肯定同學列舉的電燈、電視、電風扇等事例,進而概括出什么是用電器。
怎樣才能使用電器工作呢?這就需要學習有關電路和電路連接的知識。
二.進行新課
電路
觀察前面電鈴的連接圖(投影顯示)
提問:電鈴有電流通過,滿足什條件?
學生: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的條件(1)電路中有電源提供電流;(2)電路閉合為通路。
你能否以同樣的方法連接電路,使小燈泡發光呢?
[分組實驗]連接單燈電路,閉合開關,觀察燈泡是否發光。
針對有些組燈不亮的現象,及時討論提問。那你分析一下燈泡不亮的原因。
學生經過猜想、分析、討論,分析各種可能原因,會對開路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師:以上種種情況,都是電路中的某處斷開了,電路就沒有了電流,用電器也就無法工作。斷開的電路叫開路。
合上開關,小燈泡亮了,電路中又有了電流。要想讓用電器正常工作,電路中必須有持續的電流,也就是電路必須是處處接通的。接通的電路叫通路。
分析:閉合開關后,電流從電源的正極出發,經開關、小燈泡流向電源的負極。
小結: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就叫電路。
討論:一個最簡單的電路,必不可缺的是哪些元件?如果把電池和小燈泡直接連接起來,會發生什么現象?
小結:電路元件的作用。指出電路是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組成的,四種元件缺一不可。
2.通路、開路和短路
教師:在前面的分組實驗過程中,有的同學把小燈泡、導線、開關連接起來后,閉合開關,燈卻沒亮,這是什么原因呢?
演示開路現象:在演示板上把小燈泡(故意用斷絲燈炮)、開關、干電池用導線連接起來,合上開關,小燈泡不亮。
討論:燈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演示]把小燈泡從燈座上取下,燈泡尾部的金屬觸點直接接觸干電池的兩極,用導線把燈泡螺絲套和電池的負極相連,燈泡不兩,說明燈絲斷了。
演示通路現象:換上一只好的燈泡,把它用導線、開關和電池相連。 提問:有什么辦法使小燈泡熄滅?
演示短路現象:在發光的燈泡兩端并聯一跟導線,在短路的瞬間,燈泡熄滅了,拆掉這根導線燈泡又亮了。
分析:在發光的燈泡兩端并聯一跟導線,燈泡為什么不亮呢?這是因為電流直接從導線和開關中流過,而燈泡中幾乎沒有電流,因此燈不亮。不僅如此,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上,電路中會有很大的電流,可能把電源燒壞,還可能引起火災。這是絕對不允許的。這種情況叫短路。
小結:斷開的電路叫做開路;接通的電路叫做通路;直接用導線把電源的兩極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短路。
3.電路圖
如何把演示板上的電路連接情況反映出來呢?用畫實線代替導線,畫出課本實物的連接圖,及時反饋、矯正。
教師:如果都用實物連接圖來表示電路連接情況是費時、費力的,其連接情況也不易識別。
下面我們用統一的符號表示電路中的各元件。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電池、開關、燈泡、電鈴、電動機等元件的符號,要求同學跟著一起畫。
教師示范門鈴電路的電路圖畫法。仔細觀察不妥電路圖,歸結電路圖作圖規則。
再要求學生把課本的實物連接圖畫成電路圖,及時反饋,同時指出同學畫圖當中出現的錯誤。
小結: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電路圖不僅畫起來比實物圖方便,而且看起來也方便,所有復雜的用電器的電路都有電路圖。
4. 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不僅要學會看電路圖,辨認通路、開路和短路,還要學會根據電路圖來實際連接電路。連電路使要注意以下幾點:(1)電路的連接要有序(通常按電流方向);(2)連接過程中,開關應該是斷開的;(3)檢查電路連接是否正確,有無短路;(4)若連接無誤,要試觸(點接開關),觀察有無異常現象,(若異常,應立即斷開開關)。
【板書設計】
電路是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組成的,四種元件缺一不可
電路的三種連接方式:短路、通路、開路
電路符號
【知識與能力目標】《電流與電路》教學設計
1.能說出電路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能記住并會畫一些常用元件電路中的符號,會讀、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2.能辨別通路、開路、短路,并說出短路的危害。
3.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路中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經歷連接簡單電路的過程,通過活動認識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
2.經歷從觀察現象到提出問題的過程,體會電路圖的規范畫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體會到物理與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使學生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教學重點】
會連接電路、會畫簡單電路圖、能辨別通路、斷路和短路,經歷從實驗中歸納結論的過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識。
【教學難點】
對電流概念的理解、對短路的理解和識別、規范畫出電路圖
【課前準備】
短路演示器、電路板,燈泡,燈座,開關及導線。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演示板上有一個小燈泡,還有電池、導線、開關等,怎樣讓小燈泡能持續發光?
怎樣才能使用電器工作呢?這就需要學習有關電路和電路連接的知識。
二、新課教學
(一)電流
觀察前面電燈的連接圖(投影顯示)
分析總結:
1.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的條件
(1)電路中必須有電源;(2)閉合電路。
2.電流的形成
(1)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中有大題的自由電子,在電源的作用下作定向運動)
(2)電流方向的規定:物理學中把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討論:金屬導體中大量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方向與電流方向有什么關系?
(3)電路中電流的方向:在電源外部,電流方向是從電源正極經過用電器流向負極。
【想想做做】
利用發光二極管判斷電流的方向(觀看視頻)
注意:發光二極管的特性。
(二)電路的構成
討論:
一個最簡單的電路,必不可缺的是哪些元件?
如果把電池和小燈泡直接連接起來,會發生什么現象?
小結:電路元件的作用。指出電路是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組成的,四種元件缺一不可。
1.電路的定義
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就叫電路。
2.電路元件的'作用
(1)電 源:提供電能(學生活動:列舉常見的電源)
(2)用電器:消耗電能(學生活動:列舉常見的用電器)
(3)導 線:輸送電能
(4)開 關:控制電路(連接電路時一定要斷開)
(三)電路圖
1.定義
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做電路圖。
2. 常見的電路元件符號
見課本P38,圖15.2-5 幾種常見的元件及其符號
3.畫電路圖
例題:畫出下面實物電路的電路圖
學生練習畫電路圖
(四)電路的三種狀態——通路、開路和短路
【提出問題】
在前面的分組實驗過程中,有的同學把小燈泡、導線、開關連接起來后,閉合開關,燈卻沒亮,這是什么原因呢?
【演示】
1.開路現象:在演示板上把小燈泡(故意用斷絲燈炮)、開關、干電池用導線連接起來,合上開關,小燈泡不亮。
2.通路現象:換上一只好的燈泡,把它用導線、開關和電池相連。提問:有什么辦法使小燈泡熄滅?
3.短路現象:在發光的燈泡兩端并聯一跟導線,在短路的瞬間,燈泡熄滅了,拆掉這根導線燈泡又亮了。
如果電路是接通的,但用電器兩端被導線直接連通,這種情況叫做該用電器被短接。
分析:在發光的燈泡兩端并聯一跟導線,燈泡為什么不亮呢?這是因為電流直接從導線和開關中流過,而燈泡中幾乎沒有電流,因此燈不亮。
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上,電路中會有很大的電流,可能把電源燒壞,還可能引起火災。這是絕對不允許的。這種情況叫短路。
小結:斷開的電路叫做開路;接通的電路叫做通路;直接用導線把電源的兩極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短路;用電器兩端被導線直接連通,叫做該用電器被短接。
三、課堂總結
電流、電路、電路圖、電路的三種狀態
四、布置作業
課本P40“動手動腦學物理”1、2、3題
五、板書設計
電流與電路
1、電流
(1)形成持續電流的條件
(2)電流的形成
(3)電流的方向
2.電路的構成
(1)電路的定義
(2)簡單電路的基本構成
(3)電路元件的作用
3.電路圖
(1)定義
(2)常見電路元件符號
(3)電路圖的畫法要求
4.電路的三種狀態
通路、斷路、短路(電源短路、用電器短接)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