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我只跟你做好朋友》,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午飯后的自由活動的時間,孩子們紛紛拿出自己從家中帶來的各式玩具,開始與同伴一起玩耍。
莉莉帶來一冊厚厚的圖書,跟我說:“老師,我今天帶來了一本趣的書!”我打開來一看,原來每翻開一頁都是一幅動物拼圖“的確很有趣!”我接著說,“每一頁上都有一幅不一樣的拼圖,就是這個拼圖有很多也有點難,如果可以跟朋友一起合作著玩,那就可以玩到更多的拼圖啦!”這時有小朋友聽到我和莉莉的談話,紛紛走上前來與莉莉交涉。沙沙說:“莉莉,我能跟你一起玩嗎?”莉莉沒說話,蕾蕾也走過來輕輕說:“我跟你做好朋友,讓我跟你一起玩吧。”莉莉想了會兒,說:“好吧。”這時,小怡也走過來說:“莉莉,我只跟你做好朋友,你看行嗎?讓我跟你一起玩吧!”莉莉有些心動,她想了會兒但還是說:“我已經答應跟蕾蕾一起玩了,我們兩個是好朋友。”說完,跟蕾蕾兩個人坐在桌旁玩了起來。站在一邊的小怡還是沒有放棄,看著一頁頁色彩繽紛、圖案有趣的動物拼圖,她趴在桌上接著說:“可是,我已經不跟其他人做好朋友了,我只跟你做好朋友,這樣行嗎?”莉莉聽完皺著眉頭犯了難。聽到這,我饒有興趣的問小怡:“班級里有這么多小朋友,你都不跟他們做好朋友嗎?”小怡說:“對啊!”我接著問:“為什么呢?”“因為我要跟莉莉玩拼圖呀!所以,就只要跟她做好朋友。”我轉過頭問莉莉:“莉莉你有好朋友嗎?”莉莉點點頭,報出了很多小朋友的名字。我回過頭跟小怡說:“你看,好朋友不一定是兩個人,你可以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就像莉莉一樣。你可以跟莉莉說‘我也跟你做好朋友’,你們三個人可以一起玩呀!”小怡接受了我的建議,跟莉莉和蕾蕾說:“那我們都做好朋友,一起玩,可以嗎?”三個小伙伴開心得游戲起來。
平時自由活動時間,我總是跟孩子說,你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可是孩子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好朋友嗎?你有玩具可以跟我分享,我就跟你做好朋友,你沒有,我就跟別人做好朋友,交朋友難道僅僅是為了玩具嗎?孩子們剛從小班升上來,交往方面的能力還是很欠缺,有時候多一些引導和示范,可以讓孩子更清楚自己應該怎么做才能交到朋友。還記得我小的時候,我的老師總跟我們說,你們來學校重要的不是要學到多少知識,而是要學會怎么做人。前路漫漫,我想我要做的、學的還有很多,邊做邊悟,不斷進步吧!
大學幼師專業畢業后,我成了幼兒園里唯一的男老師。和孩子們玩自然是很開心,但煩惱也接踵而來。最大的苦惱是周圍人的不理解,每當有人問到我的職業,我都有些底氣不足的回答說:“幼師。”,很多人都會用很奇怪的眼光看著我,嘴上說“不錯,不錯”,可是實際上他們的疑惑和不屑很分明地擺在臉上。還有一次,無意中聽到鄰居教訓孩子說:“長大了可不能像隔壁家的**沒出息。親友給介紹了幾個女孩,可人家一聽說我是男幼師,就沒了下文。
我能理解他們的心情。畢竟男幼師近幾年才在幼兒園出現的,比較少見。在傳統觀念中,幼兒園還是清一色的女性的天下,一個男的干幼師,整天領著一群小孩子當“孩子王”,似乎是沒出息的表現。雖然我個人在觀念上能夠接受這份工作,可是周圍人的偏見讓我自卑。
干幼師,工資不高是另一個很頭疼的問題。每個月六七百塊錢,勉強夠自己生活。可憐農村的老爸老媽一天天變老,都沒法在經濟上孝敬以下他們。還有,今后要是結婚有了家庭,可能連老婆孩子都養不活。真的很悲哀。
我想過改行,換一種工作和生活方式。可是,想到要離開那些可愛的孩子,心里有些舍不得。我也不希望自己在學校學的東西付諸東流。
心里很矛盾,不知該如何抉擇。
到6月底,大多數幼兒園的報名工作已結束,再過兩個月,家里的“小二郎”就要上幼兒園啦!激動和興奮的同時,您是不是也在擔心小家伙是否能適應幼兒園生活?該如何讓寶寶快樂、健康地順利入園?
案例
3歲的陽陽是個內向的小男孩,從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起,就不愿意去。頭兩天送去,都是老師掰開手抱進去的。下午媽媽接他的時候,他的眼睛都是紅紅的。起初陽陽媽媽認為,剛進幼托班的一兩天,孩子有些哭鬧也屬正常現象,但兩個星期過去了,情況越來越糟糕。孩子晚上說夢話都在念叨“不去幼兒園”,早上總是神情緊張,一直重復著這一句話并嚷著要媽媽,而后就哭鬧不止。直到陽陽的嗓子啞得哭都哭不出來了,陽陽的媽媽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將孩子送到了省婦幼保健院尋求醫生幫助。
不少家長都抱怨“孩子在家挺好,一上幼兒園就生病”,楊勤表示,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不過,可以給他們喝一點板藍根防感冒。幼兒園屬于公共場所,環境相對來說當然比家里要復雜,加上孩子剛入園,身心需要一段時間調節適應,由于經常哭鬧,身體疲勞、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因為剛入園時不適應,有的孩子不肯吃飯,回家后家長就應及時為他們補充營養。家長在平時的育兒過程中,也要平衡膳食,注意營養搭配,不要僅依大人口味為孩子準備食物,導致孩子偏食。
同時,孩子的睡眠很重要,3歲的孩子每天至少要保證10小時睡眠,建議晚上9點前就要上床睡覺,睡前2~3個小時避免過于興奮的活動,有利于孩子安睡。
適當的運動對提高孩子抵抗力也很有幫助,不要過于害怕孩子受傷,做好防護措施,鼓勵孩子敢于嘗試,對孩子的性格也是個很好的塑造。
國家規定的幼兒入園體檢必查項目僅包括幼兒體格檢查及評價等項目,其他項目如微量元素檢測等都屬于家長自選項目。
楊勤提醒家長,微量元素檢測后,如果有指標不合格,家長不要隨意自行購買藥品。例如有的孩子檢出血鉛過高,很多家長就到網上購買一些昂貴的排鉛口服液給孩子吃,這是不正確的。血鉛含量高,關鍵在預防,要改變孩子的不潔生活習慣,同時用食療方法排鉛,多吃海產品、水果、蔬菜等。
如果孩子鉛中毒,服用普通的排鉛保健品也是沒有作用的,應到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排鉛藥物為孩子治療。
寶貝抱著爸爸的腿,就是不肯“歸隊” 小伢為何對幼兒園說不?
對孩子來說,爸媽在身邊,心里會有無比的安全感。而上幼兒園以后,要獨自面對、處理問題,不難想象孩子會產生失落、焦慮、不知所措的感覺。尤其對于3歲前接觸外界比較少的、內向的孩子而言,這種與親人的分離會帶給他(她)更大的壓力。
無論是家,還是自己常去玩的那個公園,都是孩子早已熟悉的,而幼兒園里的這一切卻是那么陌生。突然要呆在這樣一個充滿陌生人的環境里,這種變化對于孩子來說是巨大的,莫名的焦慮與不安會困擾著孩子。
專家支招 1.理解寶寶,不要斥責
孩子一直生活在家庭里,來到陌生的幼兒園,周圍沒有親人,環境也有巨大不同,十分不適應。換位思考一下,就是大人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也要有時間來適應。對于一個3歲的孩子,這種巨大的變化一時不能適應很正常。所以,家長不要采取威脅或打罵的方式,避免產生更嚴重的行為問題。
2.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經常帶孩子去幼兒園參觀,熟悉那里的環境,看看小朋友們怎樣做游戲、滑滑梯、學兒歌,激起他們想融入的欲望。也可先交往即將一起入園的小朋友,讓孩子一進去便有熟悉的小伙伴。
3.讓孩子學會自理
在養育中,爸媽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動手自理能力,如吃飯、穿衣、洗手、洗臉、大小便等,不要事事代勞。如果孩子過分依賴大人,將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因而產生緊張、恐懼和焦慮。
4.不要妖魔化“幼兒園”
對孩子說話要謹慎,不要有負面暗示,比如“不聽話就把你送去幼兒園”、“讓幼兒園的老師來收拾你”;有的大人逗孩子說“還沒關到幼兒園去呀”,這些話都會給孩子負面的心理暗示,讓孩子覺得幼兒園是一個不好的、可怕的地方,從而產生抗拒感。
5.提前調整作息時間
了解幼兒園相關保教的具體安排與要求,提前給孩子安排與幼兒園相應的作息時間,縮短家庭與幼兒園生活、衛生習慣方面的距離,使孩子對幼兒園有一定的間接經驗。
6.家長自己要淡定
在送孩子進幼兒園時,有的家長流露出一種依依不舍的神情,包含著對園所照看工作的不信任,或對孩子的憐憫感、不安感。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善于察言觀色,家長的表情會使他們的不良情緒更強烈。因此,家長自身要淡定,從容、樂觀面對和接受幼兒園及那里的一切。
談到這里,專家還教大家一記更高的招兒——分離訓練,有效消除焦慮。具體做法如下:
平日里每次離開孩子時,家長可先和寶寶一起玩玩具,或做寶寶喜歡的游戲。在這種愉快的氣氛中和寶寶說再見,并告訴他何時回來,給寶寶一個期待,而且說到做到。以后大人再離開,孩子也會相信家長一定會按時回來。如果孩子對大人離去很不安,家長可在離去時留下自己的常用物品,如照片、圍巾或皮包等來安撫孩子,以此緩解他的焦慮情緒。
另外,比如當孩子自己來到另一個房間時,媽媽不要馬上就跟著,讓寶寶單獨呆一會兒,過一會兒再進去,日漸增加這種訓練的次數和時間。如果父母能作短暫離開就更好,如到長輩家,或孩子和親戚家小孩一起游戲時,父母可短暫離開,這樣會使孩子逐漸適應短期分離,減少分離焦慮。
7.讓老師了解寶寶
孩子剛入園時,家長應主動向幼兒園的老師介紹寶寶的習慣、愛好、性格等,與老師進行全面溝通。但老師可能一時難得記住,有心的家長可制作一張關于孩子的小卡片給老師,方便老師根據孩子的特點,因才施教。
8.準時接送傳達愛意
家長接送孩子一定要準時,尤其是對于剛入園的孩子,不要讓孩子感覺別的小朋友都被他們的爸爸媽媽接走了,自己卻沒人管。
李志鵬小朋友很少說話,很少對老師去表達自己的意愿,所以我一般猜不到他想干什么或想說什么,他是一個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小朋友,他總是默默地干自己的事情。
一天,小朋友們一起去廁所,浩浩小朋友走著走著不小心摔倒了,我剛想快過去扶起浩浩,沒想到李志鵬小朋友看見了快跑了過去,蹲下身子,把浩浩小心地扶起來,還耐心的給浩浩拍拍身上的土,扶著浩浩走路,一直把浩浩扶到教室才放手的。李志鵬小朋友也沒有說什么只是默默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我看到了這一切,把李志鵬小朋友叫到跟前拿了朵大紅花給李志鵬小朋友戴上,讓其他小朋友向他學習,李志鵬小朋友笑了。
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幫助別人的心,我們應該保護好孩子的小善心。
最近孩子們進行的主題活動是“走進動物”,在認識了很多動物后,孩子們產生了在幼兒園養只小動物的想法,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也為了培養他們的責任感、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我們決定為孩子們創設一個“生物角”。
在創設之前,我們給孩子提出幾點要求:一、由小朋友自己和家長商量,決定要養殖的生物,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動物。植物的花盆不宜過大,要小于家里的湯碗。二、生物帶來之后,小朋友要自己照顧它,觀察它的變化,看看植物是否需要澆水,動物是否需要喂食。我的要求得到了孩子們一致的贊同,于是從第二天早上開始,孩子們便陸續從家中帶了心愛的生物,有植物:吊蘭、蟹甲蘭、草莓、仙客來等等,有動物:金魚、鯉魚、巴西龜、金絲熊等等。如我們所想,每天的自由活動時間,孩子們都會先去看望自己帶來的生物,精心地去給植物澆水,給小動物喂食,還會去看看別人的生物,提醒它的小主人生物的變化,并且還三五成群地在“生物角”里談笑風聲,好一個溫馨場景。
孩子們細心的樣子讓我想起了班上以前的“自然角”。為了讓孩子們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我特意給小朋友種了花生、小麥、玉米,在我的精心培育下,它們長勢良好,甚至結出了果實,可是小朋友卻似乎并不太關心,只是在我發現它們較大變化驚呼時偶爾前來看一下,可以說,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孩子們沒有真正地參與其中。而如今,當這些生物是由小朋友自己挑選帶來的時,他們真正成為了這個活動的主人,于是完全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和責任感,由以前的被動轉變成現在的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要 “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 ”以前對它的理解只是限于字面,但現在通過孩子們前后不同的表現,才讓我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含義。是啊,任何事情,當它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當它成為我們想主動去了解去學習的事情的時候,那將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而在孩子們的童年回憶里一定也會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午飯后的自由活動的時間,孩子們紛紛拿出自己從家中帶來的各式玩具,開始與同伴一起玩耍。
莉莉帶來一冊厚厚的圖書,跟我說:“老師,我今天帶來了一本趣的書!”我打開來一看,原來每翻開一頁都是一幅動物拼圖“的確很有趣!”我接著說,“每一頁上都有一幅不一樣的拼圖,就是這個拼圖有很多也有點難,如果可以跟朋友一起合作著玩,那就可以玩到更多的拼圖啦!”這時有小朋友聽到我和莉莉的談話,紛紛走上前來與莉莉交涉。沙沙說:“莉莉,我能跟你一起玩嗎?”莉莉沒說話,蕾蕾也走過來輕輕說:“我跟你做好朋友,讓我跟你一起玩吧。”莉莉想了會兒,說:“好吧。”這時,小怡也走過來說:“莉莉,我只跟你做好朋友,你看行嗎?讓我跟你一起玩吧!”莉莉有些心動,她想了會兒但還是說:“我已經答應跟蕾蕾一起玩了,我們兩個是好朋友。”說完,跟蕾蕾兩個人坐在桌旁玩了起來。站在一邊的小怡還是沒有放棄,看著一頁頁色彩繽紛、圖案有趣的動物拼圖,她趴在桌上接著說:“可是,我已經不跟其他人做好朋友了,我只跟你做好朋友,這樣行嗎?”莉莉聽完皺著眉頭犯了難。聽到這,我饒有興趣的問小怡:“班級里有這么多小朋友,你都不跟他們做好朋友嗎?”小怡說:“對啊!”我接著問:“為什么呢?”“因為我要跟莉莉玩拼圖呀!所以,就只要跟她做好朋友。”我轉過頭問莉莉:“莉莉你有好朋友嗎?”莉莉點點頭,報出了很多小朋友的名字。我回過頭跟小怡說:“你看,好朋友不一定是兩個人,你可以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就像莉莉一樣。你可以跟莉莉說‘我也跟你做好朋友’,你們三個人可以一起玩呀!”小怡接受了我的建議,跟莉莉和蕾蕾說:“那我們都做好朋友,一起玩,可以嗎?”三個小伙伴開心得游戲起來。
平時自由活動時間,我總是跟孩子說,你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可是孩子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好朋友嗎?你有玩具可以跟我分享,我就跟你做好朋友,你沒有,我就跟別人做好朋友,交朋友難道僅僅是為了玩具嗎?孩子們剛從小班升上來,交往方面的能力還是很欠缺,有時候多一些引導和示范,可以讓孩子更清楚自己應該怎么做才能交到朋友。還記得我小的時候,我的老師總跟我們說,你們來學校重要的不是要學到多少知識,而是要學會怎么做人。前路漫漫,我想我要做的、學的還有很多,邊做邊悟,不斷進步吧!
《幼師隨筆中班3篇》:幼師隨筆中班第1篇特殊孩子特殊照顧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只只歡樂的小鳥活躍在院子里。可偉偉小朋友卻不一樣別的小
《中班隨筆短篇3篇》:中班隨筆短篇第1篇保護幼兒的自尊心今天中午吃飯時我發現博文的桌子下邊有水,就問:“博文你的桌子下邊怎么有水呢?”博文看了看我并沒有說話,我又說:“是不
《教師隨筆中班3篇》:教師隨筆中班第1篇老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老師要時常觀察幼兒,在這面鏡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發現污點,不要怕孩子笑話,主動承認不足之處,及時擦掉污點,擦亮鏡子,讓孩子們在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