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老師教育隨筆《做孩子的良師益友》,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做為老師,要有真心、愛心、耐心。三心缺一不可,真心和孩子交朋友,他們就會感受到你的愛心和耐心。
剛接這個班的時候,我十分嚴肅,總是要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我認為這樣孩子才會怕我、聽我的話。經過幾周,孩子們確實很怕我,但我發現我與孩子距離好像很遠。慢慢的我開始改變我的方式,和孩子交流談話不再那么嚴肅,總是不笑。現在,我總是笑呵呵的對著孩子們當然該嚴也得嚴,有時候蹲下來抱抱、親親他們。漸漸地,我發現孩子們愿意和我說話了,也漸漸地不害怕我了,甚至很愿意和我在一起。現在的我,像極了“孩子王”。
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單純、最可愛的,他們會感覺到你對他們的任何舉動。誰會不喜歡一個溫柔,象媽媽一樣的老師呢?
導讀: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錯誤”作為養料來促進成長,他們只有在“錯誤”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確”。這就像糧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長非得靠糞便給養一樣。
課堂上,老師不允許孩子出錯;在家里,父母不允許孩子出錯。結果,孩子也就只能盡力不出錯了。為了不致出錯,他們只好收斂幻想,自我綁束,縮手縮腳。成人在禁止孩子出錯的同時,也使孩子失去了通向正確、通向成功的機會。當孩子一旦形成這樣的人格,父母就不愿意了,就會說哎呀,你看你看,你怎么一點想象力都沒有?一點探索精神都沒有?為什么膽子這么小?父母不去反思自身,卻毫無道理地責怪孩子。他們費了好大勁把孩子終于折磨成了膽小如鼠的人,現在,為了讓他們膽大,又開始新一輪折磨。
關于錯誤,還有一個兒童心理成長機制與成人對錯誤的看法是否正確的問題,就是說,我們成人認為的錯誤在孩子的精神成長機制中是不是也是錯誤?有時候,在成人看來是錯誤的,在孩子來說是成長中的一種形態。孩子不是一個沒有長大的人,而是一個內在機制與成人完全不同的人。即便孩子真的錯了,最好的辦法是不要先剝奪他“錯”的機會,而讓他親身感覺到自己的錯誤,這要比你直接告訴他不能這樣做效果要好。當然,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我們可以告訴他哪是正確哪是錯誤,給孩子建立一個關于正確和錯誤的概念。
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錯誤”作為養料來促進成長,他們只有在“錯誤”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確”。這就像糧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長非得靠糞便給養一樣。
所以,在我們中心,我們的口號是:在錯誤中成長。不光對孩子,對老師,對管理人員,連對我都是這樣要求的。新來的孩子不敢下筆,我們的老師就會說:某某同學,往錯畫,給老師犯個錯誤看看!畫成狗屎蛋都行!聽了這句話,孩子便一下子輕松起來,對技術的恐懼就煙消云散。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在于得出正確的結果,而在于走向正確的那個過程。這個過程最有價值,也最能使人幸福。
推薦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浩文是我們班新來的一個小朋友,長得白白胖胖的是個比較內向的孩子,這幾天總是不對勁,媽媽來送他總是送不下,不是這事就是那事,一天早晨,小朋友正在聽故事,聽得津津有味,忽然一個小朋友推門進來了,我說:“浩文,你快坐下來和小朋友們一起聽故事吧。他剛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就停下了,說,鑫浩怎么沒有來?我說:“他感冒了。”浩文立即說:“我也感冒了。”說著就往回跑,我一把拉住他說:“他在診所打針呢。他笑著說:“我也要打針。”“好吧,我現在就帶你到診所打針。”看我動真格的,他停下來哭著說,那他什么時候來,我說:“不打針,好了就來啊。”浩文是個聽話的孩子,聽我說完,他安靜的和小朋友們一起聽故事了。
推薦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最近報載,有父母將不聽管教的孩子送去“魔鬼訓練營”,隔天卻接到孩子被拳打腳踢而意外死亡的消息。 即便此前孩子再不聽話,再讓父母操心,那一刻,接到消息的父母親肯定是痛心疾首、追悔莫及,如果時光倒轉,相信他們絕不會再將教育的責任假手他人。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然而,總有一些父母對自己的言傳身教缺乏耐心和信心,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教育好孩子。于是,老師們常會聽到家長這樣的話:“我孩子很不聽話,我們都沒有辦法管他,他會聽老師的話,請老師多操心。” 且不論一個班級四五十個孩子,每個孩子都如此托付老師“多操心”,老師能否操心得過來,就是孩子本身也不愿意老師越俎代庖,代為履行父母的職責和義務。 曾有一個孩子,學習成績還好,父母做生意忙得不可開交,就把他寄到老師家里。起初孩子小,聽話,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開始叛逆,他要回家,父母卻不允許,覺得自己的教育水平絕對比不上老師,而且也沒時間和精力去管教孩子。于是,孩子繼續留在老師家里,他用各種方法反抗老師:逃學、絕食,甚至與老師對罵……當父母親無可奈何地把他從老師那里領回家,他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種好學上進的狀態了。 須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不良習慣是日積月累的,老師不是神仙,有自己的局限性,沒有扭轉乾坤的靈丹妙藥,父母原本想要減輕自己的負擔,結果只能帶來更多的源源不斷的煩惱。 為了遺憾不再出現,為了慘劇不再發生,為人父母,就不要把自己應盡的責任以金錢的形式轉托他人了。
作為教師能為孩子做點什么?這是每位老師每天都會思考的問題,我現在帶的是中班的孩子,我能為孩子做的首先就是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常規習慣,這將是會在孩子學習生涯中重要的一個過程。其次在學習活動中要多鼓勵幼兒積極發言,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在生活中多與孩子聊天成為孩子信任的對象、孩子的好朋友。更應該給予孩子們我的贊賞,孩子畢竟是孩子,老師的一句夸獎一跟豎起的大拇指都是最好的獎勵。 今天我值午休, 班上有個孩子總是喜歡尿床,今天她睡覺的時候我在旁邊觀察了她幾次,我發現她總在床上動來動去的。我悄悄地問她是不是要去廁所,她不說話,我有問了她好幾遍,她才點了點頭。我就在想一個問題,為什么有的孩子膽子永遠是那么小? 而如今我的教育缺少的是反思和進取,總在一個活動下來只是知道自己哪里還不夠,但真正的反思卻是不深刻的,為什么有的孩子膽子永遠是那么小?為什么有的孩子總喜歡在老師上課時插嘴?為什么有的活動不能吸引住孩子們?還有我今天對孩子微笑了幾次?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深刻反思的。應該拿出我的耐心去教育今天的孩子,為孩子樹立起信心,并與家長一起開心!
“劉老師!王雨霏搶我積木,我不要和她一起玩。”“劉老師,王雨霏又搶我的玩具了。”一早上盈盈的告狀聲此起彼伏。很快,我就走向她們,了解爭吵的情況,我先問了告狀的孩子盈盈:“你們怎么了?”她皺著眉頭苦惱著說:“她搶我的積木。”而一旁的霏霏也不甘示弱:“她先搶我的。”
此時,我拿起她們手中爭吵的玩具問著其他的孩子:“這些玩具是誰的呀?”“幼兒園的。”盈盈說道,“我們不能搶的。”
“盈盈真懂事,這些玩具是我們幼兒園的,我們應該一起玩。搶玩具的小朋友不是個禮貌的孩子哦。你們看,琴琴和曉彤她們玩的真不錯,她們在一起玩跳蹦蹦的游戲呢!盈盈先看了看我,然后看了看菲菲。然后我問盈盈:“應該怎么辦呀?”她低著頭不情愿的說了句:“那一起玩吧。”“我們一起玩吧。”霏霏接受了這個建議。
之后,教室暫時沒有爭吵,大家互相一起玩了起來。
盈盈是一位以自我為中心意識很強的孩子。媽媽在外打工,很少回來。爸爸也經常忙于工作,所以家里的爺爺奶奶非常寵愛她,總是順著她的意思滿足她的各種需求。有的時候,稍有不滿意,她還對奶奶發脾氣。在幼兒園里,她在玩區角游戲時常常會與同伴搶玩具。然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初對外界事物的認識,都是從自我出發,所以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去認識她所接觸的外界事物。因而,她們經常會出現“爭搶玩具”這樣的情況。
為了讓孩子更快地融入到同伴中去,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及時與她的家長溝通,把她的這些情況告訴了他的奶奶,通過家園共育,孩子在慢慢改善。
同時,我們也利用各種機會教育孩子養成謙讓的美德。如通過講故事、兒歌等形式讓孩子學會玩具要大家一起玩,如果都要玩時,應該交換玩或輪換玩。
其次,在一日活動中,我們也盡可能的提供幼兒一切鍛煉的機會。比如:組織一次玩具總動員的活動,幼兒各自帶來了自己的一些玩具,讓幼兒學會和其他孩子交換玩等,讓幼兒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學會謙讓和分享。
折紙一直是為小朋友所喜愛的一種活動。有一天,我教幼兒折"蜻蜓"。當我幫助了幾個能力較差的幼兒后,回頭發現我放在電子琴上的"蜻蜓"樣子不翼而飛了,真是蹊蹺,是誰怎么大膽,竟敢擅自拿老師的東西呢?
我很生氣,大聲地問道:"是誰拿了我折的"蜻蜓"?小朋友們下了一大跳。剛剛完成作品的喜悅之情頓時不見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猜測著。我用嚴肅的目光審視著每個幼兒。忽然,我發現沈辰宇小朋友兩手緊緊捂著口袋,神色異常。我立即明白了,"蜻蜓"是他拿的。我正準備向他走去,就在這時,他驚恐的目光是我心中一顫。我猛然意識到:我即將實施的做法是錯誤的,這將會在孩子的心靈上留下深深的創傷。于是,我連忙換了一種語氣說:"噢,老師明白了,我的" 蜻蜓"準時飛出去找它的好朋友了。我靈機一動說:"蜻蜓、蜻蜓,快出來,把你的好朋友帶給我們看看吧。"我怎么一講,小朋友們一下子來了興趣,他們跟著我一齊喊道:"蜻蜓,蜻蜓,請你的好朋友帶給我們看看吧!"這時辰宇紅著臉站起來,不自然地說:"蜻蜓不是自己飛走的,是我太喜歡它了,就把它拿來了。老師還給你,讓它和大家做朋友吧!"我高興地和小朋友們為他鼓掌。我說:"你能這樣做,老師真高興。既然你這么喜歡這只"蜻蜓",老師就把它送給你。"蜻蜓"也一定愿意和你做朋友。以后,老師折的樣子都送給小朋友,但老師要送給最誠實和折紙折的最好的小朋友,你們說好嗎?"小朋友們都高興地指著手說:"好!好!"至此,我也常常地舒了一口氣。
從這件小事上,老師雖然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但也意識到我們老師在教育幼兒時一定要注意方法,切不可傷害他們的自尊。
做為老師,要有真心、愛心、耐心。三心缺一不可,真心和孩子交朋友,他們就會感受到你的愛心和耐心。
剛接這個班的時候,我十分嚴肅,總是要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我認為這樣孩子才會怕我、聽我的話。經過幾周,孩子們確實很怕我,但我發現我與孩子距離好像很遠。慢慢的我開始改變我的方式,和孩子交流談話不再那么嚴肅,總是不笑。現在,我總是笑呵呵的對著孩子們當然該嚴也得嚴,有時候蹲下來抱抱、親親他們。漸漸地,我發現孩子們愿意和我說話了,也漸漸地不害怕我了,甚至很愿意和我在一起。現在的我,像極了“孩子王”。
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單純、最可愛的,他們會感覺到你對他們的任何舉動。誰會不喜歡一個溫柔,象媽媽一樣的老師呢?
《18篇中班幼兒中班教育隨筆》:18篇中班幼兒中班教育隨筆第1篇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一):特殊孩子特殊照顧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只只歡樂的小鳥活躍
《幼兒園中班教學隨筆20篇》:第1篇幼兒園中班教學隨筆 幼兒園教育隨筆:科學活動中營造和諧寬松的心理環境 《綱要》提出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環境,支持、鼓勵孩子參與交流活動,在心理環境中,支持是幫助幼兒實現交流的保障,而鼓勵則可以調動孩子參
《中班保教隨筆18篇》:第1篇中班保教隨筆 幼兒教育隨筆:我想當保安 下午自主游戲時間,丁丁突然想玩保安的游戲,雖然沒有小朋友響應,但丁丁仍堅持要玩。雖然我知道這個游戲在沒有準備、也沒有同伴配合的情況下很難開展,但我沒有阻止丁丁,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