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教師教育隨筆《為孩子鼓掌》,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我在教幼兒學習歌曲時,為了讓孩子們學得快,我便隨意給歌曲加上了動作,孩子學得快,也愿意學。雪平小朋友長得胖乎乎的,每個動作都做得很好看,可在做到跑跳步的時候,她卻怎么也找不到感覺,不是雙腿跳,就是跑步跳。急得面紅耳赤。我趕快走過去,教她學習,雪平起初還跟著學,可她還是沒有學會,我不免有些急,便用手拿著她的腿跳,她卻干脆不跳了。我忙用鼓勵的語氣,讓他跟著其他小朋友學習。:“雪平小朋友可聰明了,一會就學會”。可我怎么說,她還是一動不動,我不免有些生氣,便批評了她。雪平小朋友卻委屈地眼淚在眼里打轉,我有些心軟了,再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有說有笑好開心。我忽然靈機一動,何不用用激將法呢?我便有意不看她,說:“我們班小朋友都會跑跳步,就是雪平小朋友不會跳,看來,她是學不會了”。其他小朋友又唱又跳好不開心,我偷偷的看了看雪平,她這時卻不哭了,眼睛緊緊地盯著王敬軒小朋友看,不一會兒,她的雙手放在腰部,雙腿一跳一跳,試圖跳起來。我依然讓她以為老師不去注意她。她放開步子跳起來,慢慢地她似乎找到了感覺。一會她高興的喊了起來:“老師我學會了”。真的:“雪平學會了”.我高興的喊了起來,并帶領小朋友為雪平鼓掌,她笑了,露出了兩個小酒窩,可愛極了。
開展各項活動,要注意掌握孩子的心理,更要善用各種教學方法,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導讀: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錯誤”作為養料來促進成長,他們只有在“錯誤”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確”。這就像糧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長非得靠糞便給養一樣。
課堂上,老師不允許孩子出錯;在家里,父母不允許孩子出錯。結果,孩子也就只能盡力不出錯了。為了不致出錯,他們只好收斂幻想,自我綁束,縮手縮腳。成人在禁止孩子出錯的同時,也使孩子失去了通向正確、通向成功的機會。當孩子一旦形成這樣的人格,父母就不愿意了,就會說哎呀,你看你看,你怎么一點想象力都沒有?一點探索精神都沒有?為什么膽子這么小?父母不去反思自身,卻毫無道理地責怪孩子。他們費了好大勁把孩子終于折磨成了膽小如鼠的人,現在,為了讓他們膽大,又開始新一輪折磨。
關于錯誤,還有一個兒童心理成長機制與成人對錯誤的看法是否正確的問題,就是說,我們成人認為的錯誤在孩子的精神成長機制中是不是也是錯誤?有時候,在成人看來是錯誤的,在孩子來說是成長中的一種形態。孩子不是一個沒有長大的人,而是一個內在機制與成人完全不同的人。即便孩子真的錯了,最好的辦法是不要先剝奪他“錯”的機會,而讓他親身感覺到自己的錯誤,這要比你直接告訴他不能這樣做效果要好。當然,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我們可以告訴他哪是正確哪是錯誤,給孩子建立一個關于正確和錯誤的概念。
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錯誤”作為養料來促進成長,他們只有在“錯誤”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確”。這就像糧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長非得靠糞便給養一樣。
所以,在我們中心,我們的口號是:在錯誤中成長。不光對孩子,對老師,對管理人員,連對我都是這樣要求的。新來的孩子不敢下筆,我們的老師就會說:某某同學,往錯畫,給老師犯個錯誤看看!畫成狗屎蛋都行!聽了這句話,孩子便一下子輕松起來,對技術的恐懼就煙消云散。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在于得出正確的結果,而在于走向正確的那個過程。這個過程最有價值,也最能使人幸福。
推薦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今天的孩子難教育,這是個世界性的問題。難在哪里呢?有人說知識不足,有人說方法不當,這些都是對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對今天的孩子缺乏了解。有些父母也許不服氣:知子莫如父母,我們天天看著自己的孩子,難道還不了解他(她)? 讓咱們來看一些事實吧。 住進高樓里的孩子孤獨感增強了,父母們于心不忍,建議孩子外出跑跑跳跳,孩子卻回答:“沒勁!”鼓動孩子找鄰居伙伴玩玩,孩子竟說:“不愿意”。如今的孩子特別喜歡看卡通(漫畫)。有位干部是兒童圖書獎的評委,抱回家許多獲獎圖書。可兒子毫無興趣,卻用零花錢買回近百本卡通,忘了吃飯,忘了功課,忘了睡覺,看得開懷大笑、渾身亂抖。父母困惑不已,要過卡通書細看了半天,居然看不明白:這是什么鬼東西,亂七八糟胡言亂語!可問題是孩子一看就懂,一懂就迷,您是大人怎么就看不懂呢?正如讀書一樣,世界上的書浩如煙海,最難讀的是子女這部無字之書。做父母的,要透過子女的內心世界,讀懂他們的每一天,每一年,也就是說,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復雜的對象,簡單的教育,正是教育困難的重要原因。如果以簡單的教育對待復雜的對象,也必然導致教育無效或失敗。所謂復雜,是說今日孩子接受了復雜的大量信息,由于難以消化、難以適應而產生了復雜心態,甚至模糊了與成人的界限;所謂簡單,是指今日教育在原有的體制內循環,父母由于無法面對新人類新世界而顯得簡單尷尬,甚至連自己也困惑不已。如果,以前是孩子不了解大人,大人很神秘,今天則倒了過來,是大人不了解孩子,孩子很神秘。
那么,怎樣了解孩子呢?具體說來,要多陪孩子玩一玩,要耐心聽孩子講話,要與老師保持經常的聯系,要看一點《少年兒童研究》之類的報刊書籍。
21世紀已經向我們匆匆走來。作為跨世紀的一代孩子,既有良好的機遇,也有眾多的麻煩。例如,心理障礙增多等等。因此,為了孩子有一個光明的前途,為了家庭長久的幸福,再也不能漠視對孩子的了解與尊重了,否則,我們將遭受無情的懲罰!
最近報載,有父母將不聽管教的孩子送去“魔鬼訓練營”,隔天卻接到孩子被拳打腳踢而意外死亡的消息。 即便此前孩子再不聽話,再讓父母操心,那一刻,接到消息的父母親肯定是痛心疾首、追悔莫及,如果時光倒轉,相信他們絕不會再將教育的責任假手他人。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然而,總有一些父母對自己的言傳身教缺乏耐心和信心,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教育好孩子。于是,老師們常會聽到家長這樣的話:“我孩子很不聽話,我們都沒有辦法管他,他會聽老師的話,請老師多操心。” 且不論一個班級四五十個孩子,每個孩子都如此托付老師“多操心”,老師能否操心得過來,就是孩子本身也不愿意老師越俎代庖,代為履行父母的職責和義務。 曾有一個孩子,學習成績還好,父母做生意忙得不可開交,就把他寄到老師家里。起初孩子小,聽話,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開始叛逆,他要回家,父母卻不允許,覺得自己的教育水平絕對比不上老師,而且也沒時間和精力去管教孩子。于是,孩子繼續留在老師家里,他用各種方法反抗老師:逃學、絕食,甚至與老師對罵……當父母親無可奈何地把他從老師那里領回家,他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種好學上進的狀態了。 須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不良習慣是日積月累的,老師不是神仙,有自己的局限性,沒有扭轉乾坤的靈丹妙藥,父母原本想要減輕自己的負擔,結果只能帶來更多的源源不斷的煩惱。 為了遺憾不再出現,為了慘劇不再發生,為人父母,就不要把自己應盡的責任以金錢的形式轉托他人了。
孫潔航聰明可愛,卻是典型的搗亂分子。他常犯一些小錯誤,能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但不久又會犯同樣的小錯誤。對于他,老師越來越頭痛,其他小朋友也越來越排斥,而孫潔航 卻越來越不在乎。
一天,吃完午點后,我看見孫潔航 正氣呼呼地作勢要打佳佳,我沖過去就是一頓批評。孫潔航一點害怕和后悔的意思都沒有,說:“是她先……”又來了!平時他總是說別的小朋友不好,自己一點錯也沒有。眼前的情景使一向溫和的我也禁不住提高了音調:“我現在說的是你,你怎么老是這樣呢?把錯誤推給別人,你再這樣,下次你被別人欺負,老師就不喜歡你了。”“我也不喜歡你了。”“我也是。”旁觀的小朋友也隨聲指責起來。孫潔航 撅著嘴,擰著眉頭說:“哼,我不用你們理,反正媽媽喜歡我! 我感覺到孫潔航 和我之間出現了隔閡,我看著孫潔航 忍住哭泣而泛紅的小臉, 一時頭腦發熱的我立即醒悟并意識到:會不會是我錯了。
結果經過我得仔細詢問調查,我了解到是佳佳拿了孫潔航 的板凳,不讓孫潔航 坐下,孫潔航 急了才打她的。我真后悔自己當時的言行,因為我的不理智深深地傷害了孫潔航 ,如果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給孫潔航 說話的權利和機會,那還會是現在的情形嗎?想到這里,我在全班幼兒面前重新處理了這件事,并向孫潔航小朋友道了歉。
“劉老師!王雨霏搶我積木,我不要和她一起玩。”“劉老師,王雨霏又搶我的玩具了。”一早上盈盈的告狀聲此起彼伏。很快,我就走向她們,了解爭吵的情況,我先問了告狀的孩子盈盈:“你們怎么了?”她皺著眉頭苦惱著說:“她搶我的積木。”而一旁的霏霏也不甘示弱:“她先搶我的。”
此時,我拿起她們手中爭吵的玩具問著其他的孩子:“這些玩具是誰的呀?”“幼兒園的。”盈盈說道,“我們不能搶的。”
“盈盈真懂事,這些玩具是我們幼兒園的,我們應該一起玩。搶玩具的小朋友不是個禮貌的孩子哦。你們看,琴琴和曉彤她們玩的真不錯,她們在一起玩跳蹦蹦的游戲呢!盈盈先看了看我,然后看了看菲菲。然后我問盈盈:“應該怎么辦呀?”她低著頭不情愿的說了句:“那一起玩吧。”“我們一起玩吧。”霏霏接受了這個建議。
之后,教室暫時沒有爭吵,大家互相一起玩了起來。
盈盈是一位以自我為中心意識很強的孩子。媽媽在外打工,很少回來。爸爸也經常忙于工作,所以家里的爺爺奶奶非常寵愛她,總是順著她的意思滿足她的各種需求。有的時候,稍有不滿意,她還對奶奶發脾氣。在幼兒園里,她在玩區角游戲時常常會與同伴搶玩具。然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初對外界事物的認識,都是從自我出發,所以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去認識她所接觸的外界事物。因而,她們經常會出現“爭搶玩具”這樣的情況。
為了讓孩子更快地融入到同伴中去,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及時與她的家長溝通,把她的這些情況告訴了他的奶奶,通過家園共育,孩子在慢慢改善。
同時,我們也利用各種機會教育孩子養成謙讓的美德。如通過講故事、兒歌等形式讓孩子學會玩具要大家一起玩,如果都要玩時,應該交換玩或輪換玩。
其次,在一日活動中,我們也盡可能的提供幼兒一切鍛煉的機會。比如:組織一次玩具總動員的活動,幼兒各自帶來了自己的一些玩具,讓幼兒學會和其他孩子交換玩等,讓幼兒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學會謙讓和分享。
我在教幼兒學習歌曲時,為了讓孩子們學得快,我便隨意給歌曲加上了動作,孩子學得快,也愿意學。雪平小朋友長得胖乎乎的,每個動作都做得很好看,可在做到跑跳步的時候,她卻怎么也找不到感覺,不是雙腿跳,就是跑步跳。急得面紅耳赤。我趕快走過去,教她學習,雪平起初還跟著學,可她還是沒有學會,我不免有些急,便用手拿著她的腿跳,她卻干脆不跳了。我忙用鼓勵的語氣,讓他跟著其他小朋友學習。:“雪平小朋友可聰明了,一會就學會”。可我怎么說,她還是一動不動,我不免有些生氣,便批評了她。雪平小朋友卻委屈地眼淚在眼里打轉,我有些心軟了,再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有說有笑好開心。我忽然靈機一動,何不用用激將法呢?我便有意不看她,說:“我們班小朋友都會跑跳步,就是雪平小朋友不會跳,看來,她是學不會了”。其他小朋友又唱又跳好不開心,我偷偷的看了看雪平,她這時卻不哭了,眼睛緊緊地盯著王敬軒小朋友看,不一會兒,她的雙手放在腰部,雙腿一跳一跳,試圖跳起來。我依然讓她以為老師不去注意她。她放開步子跳起來,慢慢地她似乎找到了感覺。一會她高興的喊了起來:“老師我學會了”。真的:“雪平學會了”.我高興的喊了起來,并帶領小朋友為雪平鼓掌,她笑了,露出了兩個小酒窩,可愛極了。
開展各項活動,要注意掌握孩子的心理,更要善用各種教學方法,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陽陽,一個活潑好動的孩子。每天早上入園那會兒總是哭哭啼啼,不過一會兒的功夫就會破涕為笑,調皮起來。我的身邊也總會響起孩子們對他的抱怨聲,“老師,陽陽出去玩沙了!”“老師,陽陽把玩具扔在地上不撿起來!”“老師,陽陽搶我的椅子了!”有時,我都會出現思維定勢,只要聽到孩子們喊“老師”,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難道陽陽又闖禍了。對于孩子們的告狀,我仔細了解過、核實過,大多是屬實的。但現在我慢慢地發現孩子們學會了“添油加醋”,還經常把班里發生的大大小小的錯事都轉嫁給陽陽,導致他們對陽陽缺點的放大,這對于孩子們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進一步惡化,我在班里設計組織了一次談話活動。活動一開始,我請“覺得自己很棒的小朋友舉手!”話剛落音,班里所有的小朋友都爭先恐后的舉起了手。然后,我請小朋友講一講自己都有什么優點。這次舉手的小朋友寥寥無幾,但仍有孩子想表達自己的觀點,芊芊說“我會自己穿鞋子!”“你可真棒!誰能說說芊芊還有什么優點呢?”孩子們開始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芊芊很聽話。”“芊芊會唱歌。”我又叫了幾個孩子請他們說出自己的優點,并請其他小朋友進行補充,孩子們都說的很好。我有意請陽陽說說自己的優點,可陽陽低著頭一聲也不吭。“陽陽總是幫老師做事情,老師可喜歡他了。”聽我這么一說,有幾個孩子也積極的說了幾點:陽陽膽子很大;陽陽會畫畫;陽陽會插積木。聽到小朋友的贊美,我看到陽陽偷偷地抿嘴笑了。“陽陽,你可真棒!孩子們,你們每個人都有很多優點,老師相信你們以后都會越來越棒的!”
在反思孩子們行為的同時,我也在不斷的反思自己,我們老師的言行舉止時時刻刻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有時還會左右孩子們自己的想法,如果我們總是否定地評價孩子,那必然會導致孩子們也只會看到別人的缺點而忽略了優點。
我們作為幼兒教師要學會賞識每一個孩子,學會肯定地評價每一個孩子,學會為每一個孩子鼓掌,我們只有給予每一個孩子以充分的關注、贊美、肯定,才會使他們健康、快樂地度過美好的童年時光。
《幼兒園隨筆中班20篇》:第1篇幼兒園隨筆中班 楊小朋友也是我們班一個很有特色的小朋友,他最大的優點就是特熱心,而且動作特快。只要班級里一有響動,第一個反應的就是他,他馬上會離開座位,跑到現場,如果看見什么東西掉了,他會毫不思索地去撿,哪怕
《幼師隨筆中班17篇》:第1篇幼師隨筆中班 前些日子,我教孩子們畫大頭像,開始我很擔心他們畫不好。我既想讓他們用鉛筆先畫,又覺得鉛筆畫不好,擦來擦去失去了本真的色彩。于是我就讓幼兒直接用黑筆畫。 我先給幼兒講解如何畫大頭像,讓幼兒
《幼兒教育隨筆中班20篇》:第1篇幼兒教育隨筆中班 楊小朋友也是我們班一個很有特色的小朋友,他最大的優點就是特熱心,而且動作特快。只要班級里一有響動,第一個反應的就是他,他馬上會離開座位,跑到現場,如果看見什么東西掉了,他會毫不思索地去撿,哪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