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上學期教育隨筆《學會拒絕孩子》,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晨檢時發現魏冰雅桐小朋友有點不太開心,我溫和地問她為什么,她只是低著頭沒有說話。等她坐到小凳子上時,魏冰雅桐的爺爺告訴我:“畢老師,今天她帶來了一瓶鈣片,我不讓她帶,她就哭鬧非帶不行。這不,實在沒辦法就給她放書包里了。”我聽后說:“那可不行,萬一她自己都吃完或和小朋友分著吃了多不好。”“那老師幫我管管吧,她不聽家長的話。”待我答應后,魏冰雅桐的爺爺便走了。
我將魏冰雅桐叫來跟前并要來了那瓶鈣片,給她講了講吃鈣片的好處以及過多的吃造成的嚴重后果。聽后她也點頭答應我每天只在家吃一粒,不再帶來學校了。
孩子成長變化得很快,假如只是一味溺愛,事事順著孩子的意,孩子以為你會滿足她的所有要求,認為你可能有些怕她,所以她想要怎樣就怎樣。離園時,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魏冰雅桐的爺爺,并希望他能學會拒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游戲開始了,很多孩子在科學區玩。可可小朋友帶來了一件非常好玩的玩具望遠鏡,小朋友見了十分羨慕,都想玩玩,而可可卻害怕被別的小朋友弄壞,不愿借給他們,孩子們都挺失望,我一看,見正是對孩子們進行分享教育的有利時機。于是,我當著孩子們的面拿過望遠鏡,對可可說:“這個望遠鏡現在是我的了,如果你想玩,該怎么辦?”“問你借唄!”他毫不猶豫的回答。“可是,我不借你玩,你現在心里怎么樣啊?”我擺出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可可想了想說:“好象有點難過。”“那你們大家呢?”“我也有點難過!”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可可,你看,小朋友現在心里都和你一樣難過,你知道為什么嗎?”可可不說話了,他拿過望遠鏡塞到小朋友的手中,大伙兒高興地和他一起玩了起來,孩子們在短時間內接觸到了兩種角色,體驗到了羨慕時地迫不及待、被人拒絕時的失望、與人分享時的滿足感等多種內在的情感,從而擺脫了自我這一中心,提高了自我意識的水平,正如霍夫曼所指出的那樣,移情是親社會行為的推動力。因此,我們成人應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所抓住的情感狀態,從而來培養幼兒合作、互助、分享等一系列親社會行為。
游戲結束后,我表揚了可可。子總喜歡老師的表揚。因此,不管是物質享受還是情感享受,當他以旦有了分享行為時,我們就及時鼓勵、贊許、獎勵等外部激勵的方法來強化孩子的分享行為,幼兒就會愉快、自尊、滿足,從而加強和維持自己的行為,逐步內化為幼兒自身的意識。所以,幼兒日分享行為的形成確實離不開外部激勵。
分享行為是一種綜合性行為,也是社會性行為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有目的的教育活動和日常生活內容來培養幼兒自發的分享行為,讓幼兒充分體驗給予及被給予帶來的快樂和滿足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愛。這樣,對于全面提高幼兒的素質,將來做一個有利于社會的人都將具有深遠的意義。
又到吃午點的時間了,我和往常一樣把點分到了每個孩子的手中他們都吃著各自的一份,活動室里頓時安靜了許多,這時韓延斌小朋友站起來對我說:“老師韓志浩不吃餅干還把餅干裝進了他的口袋里”。平時他可是會把發的點吃的一干二凈的今天這是怎么了,帶著疑惑我走到他的跟前,這時他一只手還在捂著自己的口袋,生怕別人給搶似的,看到這個樣子的他我便問:“為什么不吃餅干呢,你平時不是很愛吃的嗎?為什么裝進口袋里啊”孩子頓時低下了頭,在我的一再追問下,他才吞吞吐吐的說:“我想把餅干帶回家給奶奶吃,媽媽告訴我明天奶奶過生日。”聽到這些孩子發自內心的話語,我明白了。多么有愛心、孝心的孩子啊!借此時機我趕緊問全班的孩子們:“韓志浩做得對嗎?”孩子們大聲回答著我的問題:“對”。此時的回答是多么的肯定啊!我笑了,因為我由衷地感到高興!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們上了一節思想品德課,在此孩子們認識并學到了某些,只因“愛心”、“孝心”是那么的寶貴!
一天幼兒洗手的時間,班級有一個小朋友洗完手,回到座位上,就在他快要坐下時,坐在他后面的另一個小朋友把他的小椅子往后一拖,他一下子坐到了地上。正好這一過程被我看見,我想教訓他,因為以成人的眼光看,這明顯是在捉弄。但我卻發現兩位當事人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坐在地上的小朋友又立刻爬起來,重新坐到椅子上,而拉椅子的這個小朋友的注意力也并未繼續停留在這件事上,轉而看別的東西,兩位小家伙并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我也就此“忽略”了這件事。事后我想,幸虧當時沒有教訓拉小椅子的他,這也許只是一個偶然的巧合而已,他并沒有意識到這是“犯錯誤”。我選擇沉默也就是“淡化”了這件事情。而如果我當時教訓了他們,雖然當時可能起到了“教育效果”,但是事實上也就把這件事“強化”了。在他們幼小的心中就會形成這樣的概念:原來可以通過這樣的途徑捉弄別人。作為一線幼教工作者,要明白當兒童的行為不適當的時候,并不能將此作為錯誤行為,也許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合適的,因為他們正在學習新的價值、規范、標準、文化等社會規則。因此,當兒童在無意的情況下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時,教師及家長要理解兒童的行為,選擇適宜的方法來對待這樣的行為。
晨檢時發現魏冰雅桐小朋友有點不太開心,我溫和地問她為什么,她只是低著頭沒有說話。等她坐到小凳子上時,魏冰雅桐的爺爺告訴我:“畢老師,今天她帶來了一瓶鈣片,我不讓她帶,她就哭鬧非帶不行。這不,實在沒辦法就給她放書包里了。”我聽后說:“那可不行,萬一她自己都吃完或和小朋友分著吃了多不好。”“那老師幫我管管吧,她不聽家長的話。”待我答應后,魏冰雅桐的爺爺便走了。
我將魏冰雅桐叫來跟前并要來了那瓶鈣片,給她講了講吃鈣片的好處以及過多的吃造成的嚴重后果。聽后她也點頭答應我每天只在家吃一粒,不再帶來學校了。
孩子成長變化得很快,假如只是一味溺愛,事事順著孩子的意,孩子以為你會滿足她的所有要求,認為你可能有些怕她,所以她想要怎樣就怎樣。離園時,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魏冰雅桐的爺爺,并希望他能學會拒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一向主動自信的袁紫艷突然變得退縮起來,即使自己很熟悉的問題回答起來也結結巴巴的,回答問題也不積極舉手了。
為此,我便細心觀察袁紫艷的表現,原來是由于感冒,她近一段常趴在桌子上迷糊,老師所教的東西沒聽見、沒學好、不會。所以便慢慢變的自卑起來。
為了幫助袁紫艷找回自信,我便經常與她一起做游戲,一起逗著玩,使她覺得老師很欣賞她,喜歡她,并在班內開展以“小朋友病了,我們該怎么辦?”為主題的談話活動,慢慢的袁紫艷小朋友又變的活潑自信起來。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班內的三位老師做好了全面的準備,迎接小小的天妃鳥!
早上7點不到,三個人都早早來到了班里,放好了玩具,準備好了掛牌,等待著孩子們的到來……
7:30,孩子陸陸續續開始來到幼兒園了,還好情緒都還不錯,大部分的孩子都和能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開心再見,受玩具的吸引而投入到游戲中了。
朋朋來了,還沒進教室就聽到了他的哭聲。趕忙走了出去,剛開始的時候,還哭鬧著,但很快便被老師的游戲吸引了,也就融入了集體生活。
翔宇與爸爸再見的時候哭了,但老師抱一下就不哭了,一天里都很乖,告訴我們等吃完飯,睡完覺爸爸就來接了。中午也睡得很香甜,爸爸來接的時候開開心心和老師再見,還說明天不哭了,我跟他打趣道,哭一點點也沒關系!呵呵!
唯一分離焦慮有點強烈的是小宇,中飯,午睡都想到了家里,哭著要叫爸爸媽媽來接。中飯吃得不是很好,但餐點在老師的幫助下全部吃完了。除了受老師游戲吸引的那會會展開笑顏外,其他時候總是念叨了爸爸媽媽該來接了。
男孩子們今天除了義恒其他的孩子都睡覺了,明天爭取讓他也能在幼兒園做個美夢!女孩子詩琪、穎欣、媛婷、沁陽沒有睡,但都安靜地躺在小床上。
今天第一天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孩子們能坐在小椅子上跟著老師唱歌,念手指謠,玩游戲。午睡室也是安安靜靜的,孩子們知道了要等到音樂響起來的時候才能起床。爸爸媽媽來接的時候都開開心心與老師再見!
孩子們,老師覺得你們真的好棒!明天還要繼續加油哦!
《中班教學隨筆3篇》:中班教學隨筆第1篇 多給孩子解決問題的空間 今天下午,在孩子們進各個區角活動的時候,幾個孩子一下子涌到娃娃家,不一會就傳來孩子們爭吵的聲音:“我當爸爸,我先來的!&r
《幼兒園中班8篇教師隨筆》:幼兒園中班8篇教師隨筆第1篇 中班教育隨筆1 多給孩子解決問題的空間 今天下午,在孩子們進各個區角活動的時候,幾個孩子一下子涌到娃娃家,不一會就傳來孩子們爭吵的聲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80篇》: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第1篇 1、《老師,咱們睡覺吧》 這學期我帶的是中班的小朋友,小家伙們仿佛有無窮的精力。每個星期一的午睡時間,晨晨都特別興奮,就是不愿意睡覺。由于晚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