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教育隨筆大全《教育是一種靈活愉快的活動》,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衛濱聰明伶俐,活潑好斗,這不,一大早就有幾個小朋友來告狀:“老師,衛濱動手打人。”“老師,衛濱撕破了我的本子。”我有點生氣地把他叫到我跟前,想厲聲訓他一頓,可看到他那天真無邪的眼睛,心又軟了,我靈機一動說:“衛濱,老師喜歡你!”他聽了開心極了,高舉雙手大聲歡呼起來:“老師,喜歡我!老師,喜歡我!”,“對呀!老師喜歡衛濱的聰明,也喜歡衛濱的活潑、團結、文明、懂禮貌。”衛濱聽了我夸獎他,高興的小嘴都合不上了。
這天上課他很認真,也愛動腦筋,其他小朋友回答不上來的問題,他都知道,但是他的脾氣還是有點倔強。
一次,大家正在做操衛濱做著做著就在地上打起滾來,我趕緊說:“老師喜歡做操的衛濱,現在讓你來領操好嗎?”這一招真靈,他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站在前面領著做操,動作雖不規范,但做得非常認真。
接連許多天,我發現衛濱與別人打鬧的次數減少了,于是我在班上開展了一次“老師,喜歡什么樣的衛濱”談話活動,孩子們七嘴八舌,有的說他進步了,有的說他不打架了,有的說他變的愛勞動了……看著衛濱一天天進步,我十分欣喜
這件事使我意識到,教育并不是一件呆板、嚴肅的事情,而是一種靈活,愉快的活動,它需要教師隨機應變,抓住契機,為孩子創造一個寬容、理解和關愛的良好環境,把行為習慣貫穿于一日活動中去,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健康的成長。
午餐后,先吃完的幼兒照例按意愿選擇餐后活動。一部分幼兒選擇了觀看自然角。這是我班幼兒最喜歡光顧的地方,這里的植物都是孩子、家長和教師一同種植的。每天的入園時間和餐后活動這里是孩子們交流的好場所。因為,在這里每天都有新發現,孩子尤其關注自己種植的一花一草,留意班里飼養的金魚。這時,只見一位小朋友急匆匆地跑來告訴我:“小龔老師,金魚死了!”此言一出,吃完飯的幼兒全都涌向自然角,親自看看究竟。教室里也象燒開了水一樣,鬧鬧騰騰。一部分先睹為快的幼兒也跑來拉我:“真的,金魚死了,快去看看吧!”我想到自上周五換了水以后,今天早上來看見金魚還是活鮮鮮的又忘記了換水,所以連續幾天沒換水,有這個結果是必然的。我懷著抱歉和愧疚的心情來到自然角,看見金魚肚皮朝天,一動不動,魚缸里的水里有泥土、很多金魚糞便,水也很臟了。午間活動我提前結束了自由活動時間,鄭重地端出金魚缸,幼兒們情緒再次激動。于是,我順勢利導,請幼兒猜測金魚為什么死了。蔡燁:是徐衛東用手抓了金魚,金魚就死了;楊海笑:因為水臟了,金魚喝了病死了;茅佳怡:吃多了,脹死了;最后,我肯定了幼兒們積極動腦的精神,總結了金魚之死的原因。幼兒之間的種種猜疑和相互指責也嘎然而止了。反思:孩子們在交談中,透射出了對“金魚之死”的極大興趣,當我感受到了幼兒的這一興趣時,不是漠不關心,而是判斷價值后回應。作為教師應關注幼兒的生活、游戲,了解孩子的學習經驗。基于以上的教育價值,教師適時的介入與指導,順應著孩子們的興趣,擴展孩子們的問題。教師不僅要給孩子留出自由猜想和探索的空間,還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在鼓勵孩子大膽猜測的同時,又自然地將幼兒間的相互埋怨、胡亂指責轉化為探究真正原因,使幼兒積累正確的生活經驗。
(1)教師要具有組織指導和游戲伙伴的雙重身份
什么時候是活動的組織指導者,什么時候是幼兒的游戲伙伴,應做到事先觀察。觀察是指導的前提,觀察在前,指導在后,教師的觀察是一門藝術,既要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全面,有要有盯住不放的深入,還要有捕捉細微信息的敏銳,能抓住活動中的偶發事件,以自己的熱情,機智感染教育幼兒。教師要及時抓住具有普通教育意義的偶發事件,調整幼兒的方式,促進全體幼兒在實踐中獲得發展。如在中班紙工區,有位幼兒創造性的將做成的紙裙被在身上,做著有趣的時裝表演。旁邊幾個區域的孩子也被吸引,教師及時抓住這一時機說:“我們來開一個娃娃時裝表演會好嗎?”她的號召一呼百應,正面、反面、轉身、造型,有的還模仿幾個由電視里看到的時裝模特表演的有趣動作,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表演過程中,下面的小評委們及時指出:XX的領子沒翻好,XX的裙子有點長……使幼兒既得到了儀表美的教育,又增添了對紙工的興趣及創造的樂趣。這一內容盡管是出乎教師意料的,但卻是具有較高教育價值的,關鍵在于教師利用與捕捉教育的機會,因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國多次舉辦壽光市、濰坊市、山東省區角活動現場會,參加人員近千人,得到了與會領導老師的一致好評。
(2)依據區角活動記錄表進行指導
為及時了解幼兒參與各區角的活動情況,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幼兒進行活動前先填寫區角活動記錄表,在參加的區角里相應做好標記,教師根據記錄了解幼兒各個區角的參與情況,及時做出調整,保證各區角向每個孩子開放,以便在活動區大環境的宏觀調控上占有自主性。教師通過一周的記錄,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美工區、表演區幾乎全是女孩兒的天下;平時不善言語,性格較內向的孩子只喜歡在美工區這種動手操作區域里活動……這時,區角活動記錄表猶如孩子的晴雨表,及時地展示在了教師的面前,它為教師更好地了解每個孩子的心理、個性特點提供了依據。同時,它又是教師的“小助手”,教師根據記錄及時查找原因,補充、提供適宜的材料,并進行積極誘導,因材施教,讓男女幼兒都盡量彌補各自的不足,讓每個幼兒都能獲得全面的發展。
(3)適時適事開展活動
在開展區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把握主題選定,環境創高和有郊指導三大環節,根據季節和節假日,結合教育活動不斷變換區角內容,如:秋天到了,室內布置成一片豐收成熟的景象,活動內容歌曲《秋天好》、棉簽畫《菊花》在活動區里得到了延伸;中秋節期間,結合課題內容,幼兒進行了自制月餅的鍛煉,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得到親情教育。
事業是無止境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多層次、多角度挖掘教育信息,發揮教育價值,培養幼兒自主、自信、積極、努力和創造的精神,促進幼兒潛在能力的發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的各種良好習慣得到培養,不同興趣得到滿足,不同個性得以弘揚和發展 。
幼兒園教師隨筆孩子進餐時經常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如不小心把別人的飯菜碰灑了,咳嗽、打噴嚏噴別人一臉飯…過去,老師總是趕緊設法解決問題,指出錯誤,教給方法,最后讓孩子互相道歉。這樣做,問題看似解決了,但往往影響孩子進餐的情緒和食欲。課題組的老師們重新思考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將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不在進餐時論是非曲直,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感受,用適宜的方式安慰各自的委屈。進餐后,引導孩子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從而使他們學會理解、善待和寬容。這樣才能保證――讓吃飯成為孩子的愉快時光。
孩子們正在吃早飯,忽然,祁崢帶著哭腔對我說:“高老師,兆南抓我。”果然,他的手背上有兩道紅印。還沒等我問是怎么回事,坐在他對面的兆南也委屈地對我說:“高老師,祁崢打噴嚏,噴了我一臉。”我再一看,他臉上還粘著許多嚼過的饅頭渣呢。兩個孩子都一肚子委屈,兆南無端被人噴了一臉饅頭渣很難受,而祁崢因為自己的無意行為挨了別人抓也很痛苦。我想,這時說誰不對都不合適,簡單地說一聲“對不起”也不會起什么作用。那么,怎樣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這類小事,讓孩子學會正確交往、寬容待人呢?我決定先安慰兩個孩子。我愛撫地拉著祁崢的手邊吹邊說:“有點疼是吧?沒關系,高老師給你吹吹。現在好些了嗎?”他點點頭。我又用毛巾替兆南擦了臉,說:“現在不難受了吧?”他也點點頭。兩個孩子情緒平靜了,又吃起飯來。然后,我把這個情況反映給帶班的任老師,建議她抓住這個機會,飯后組織孩子們討論一下:猜一猜祁崢為什么打噴嚏?臉上被別人噴了許多嚼過的饅頭渣有什么感覺?針對剛才的事情想一想怎樣做更好?讓孩子們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也抓緊時間做好餐后整理工作,然后加入了孩子們的討論。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祁崢,你應該跟兆南說對不起。”禹禹說。
“祁崢,你再打噴嚏時,要用手捂著嘴。”蕾蕾說。
“小朋友有事要好好說,別抓人,多疼啊!”欣欣說。
我也舉手發言:“小朋友說得真好。你們沒用老師幫忙,自己就幫同伴解決了問題,真了不起!以后,大家遇到這樣的事,都按剛才說的做,學會關心別人、寬容別人,大家就能成為好朋友了。”孩子們聽完我的話都鼓起掌來。
雖然這是件小事,作為保育員勸勸兩個孩子也說得過去,但是我認為,那樣不能讓孩子明白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做,為什么要這樣做。而通過討論,孩子們既學習了自己解決問題,又初步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善待別人、寬容別人的道理。
今天的棋類區有兩組小朋友在玩。我看到李緒偉先到,他一直在等待另外一個小朋友來,東張西望的。過一會,章宇辰來到。他就和章宇辰一起下起飛行棋來。我看到他們兩人一開始的時候好長時間沒有下起來。他們一直在說話,好像在爭論到底怎么下。尤其是李緒偉,好像說了很多話。但是聽起來好像說的都是跟下棋有關的話。
他們爭論著骰子怎么拋,拋到的數字怎么走棋子,棋子怎么走,拋到6怎么辦,走的線路是怎么樣的等等。
我們在玩區域活動的時候,經常會注重玩的過程。對孩子來說,也是一般情況下,就是玩,在玩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然后邊玩邊解決。
像這樣的玩之前先來討論的情況很少。而且他們是針對下棋的方法和規則來討論的更少。
這種現象是一種難得的好現象。因為我們在玩一種游戲之前,經常需要達到共識,對游戲的方法和規則等大家都認識一致時,游戲才能正常運轉起來。
針對這個情況,我覺得可以把這種現象進行發揚。我們在區域活動中,可以引導孩子對游戲的規則進行討論,交流。這種討論和交流可以幫助孩子對游戲的更加明確,兩個人的認識可以達到一致,對順利地完成游戲是非常有幫助的。
區域活動中許多游戲都需要這樣的交流與溝通。這也是幼兒提高游戲能力的體現。
衛濱聰明伶俐,活潑好斗,這不,一大早就有幾個小朋友來告狀:“老師,衛濱動手打人。”“老師,衛濱撕破了我的本子。”我有點生氣地把他叫到我跟前,想厲聲訓他一頓,可看到他那天真無邪的眼睛,心又軟了,我靈機一動說:“衛濱,老師喜歡你!”他聽了開心極了,高舉雙手大聲歡呼起來:“老師,喜歡我!老師,喜歡我!”,“對呀!老師喜歡衛濱的聰明,也喜歡衛濱的活潑、團結、文明、懂禮貌。”衛濱聽了我夸獎他,高興的小嘴都合不上了。
這天上課他很認真,也愛動腦筋,其他小朋友回答不上來的問題,他都知道,但是他的脾氣還是有點倔強。
一次,大家正在做操衛濱做著做著就在地上打起滾來,我趕緊說:“老師喜歡做操的衛濱,現在讓你來領操好嗎?”這一招真靈,他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站在前面領著做操,動作雖不規范,但做得非常認真。
接連許多天,我發現衛濱與別人打鬧的次數減少了,于是我在班上開展了一次“老師,喜歡什么樣的衛濱”談話活動,孩子們七嘴八舌,有的說他進步了,有的說他不打架了,有的說他變的愛勞動了……看著衛濱一天天進步,我十分欣喜
這件事使我意識到,教育并不是一件呆板、嚴肅的事情,而是一種靈活,愉快的活動,它需要教師隨機應變,抓住契機,為孩子創造一個寬容、理解和關愛的良好環境,把行為習慣貫穿于一日活動中去,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健康的成長。
《中班教育隨筆《這樣的辦法真好》》:這是中班教育隨筆《這樣的辦法真好》,有時候老師輕輕地一句話,或者一個小小的動作都能在孩子的身上起到一個很大作用,供老師家長們參考。
《幼兒隨筆中班15篇》:第1篇幼兒隨筆中班 楊小朋友也是我們班一個很有特色的小朋友,他最大的優點就是特熱心,而且動作特快。只要班級里一有響動,第一個反應的就是他,他馬上會離開座位,跑到現場,如果看見什么東西掉了,他會毫不思索地去撿,哪怕人
《中班上學期教育隨筆10篇》:第1篇中班上學期教育隨筆 每天早上來到幼兒園,都會聽到孩子們問老師早上好,可自從我來到這個班,坤坤從沒叫過老師好,更別說老師早上好了。今天我問坤坤為什么不叫老師好?他不語。不管我怎么反復問,他就是不說話。旁邊有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