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中班教師教育隨筆《讓孩子快樂成長》,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克浩是我班的一個小男孩,他懂事,認真,從不和別的小朋友打架,是老師眼中的好孩子。由于不小心把胳膊弄斷了上學期一直沒來上學,老師和小朋友都非常想他。 克浩很老實,也很少說話,是典型的自我主義者,有時老師也很少注意到他,可有一次,因為他的聽話,老師讓他當了小班長,沒想到就是這不經意的一句“克浩小朋友當班長,替老師管著小朋友”,讓孩子高興了一整天,甚至回到家還高興的給姥姥奶奶打電話說自己當班長了,媽媽更是樂的合不攏嘴,孩子這么高興,媽媽真的很欣慰。看的出來,每個孩子都需要教師的賞識,即使是一名并不是很出色的孩子。那天放學送孩子,克浩的媽媽拉著我的手說:“克浩說老師用的抹布很小,擦桌子時很費力,很費時,我給老師帶去一塊,所以非得從家里帶塊抹布來,今早上看你忙著接孩子,也沒來得及和您說聲,他說他把抹布放到桌子洞里了,沒好意思跟你說。”我聽了真的很感動:多細心,多純真的孩子啊。回到教室,翻開他的櫥子看了看,果然有一塊大大的抹布在里面,拿到手里,心里竟然有種沉甸甸的感覺。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天使,每個孩子都要我們的“特殊照顧”,需要我們的賞識。 我們不經意的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句贊揚的話語,都能使孩子的心靈變得溫暖,甚至是能使孩子改變自己。所以,作為一名幼教老師,千萬別吝嗇你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話語……努力讓我們身邊的小天使們都快樂成長。
導讀: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錯誤”作為養料來促進成長,他們只有在“錯誤”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確”。這就像糧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長非得靠糞便給養一樣。
課堂上,老師不允許孩子出錯;在家里,父母不允許孩子出錯。結果,孩子也就只能盡力不出錯了。為了不致出錯,他們只好收斂幻想,自我綁束,縮手縮腳。成人在禁止孩子出錯的同時,也使孩子失去了通向正確、通向成功的機會。當孩子一旦形成這樣的人格,父母就不愿意了,就會說哎呀,你看你看,你怎么一點想象力都沒有?一點探索精神都沒有?為什么膽子這么小?父母不去反思自身,卻毫無道理地責怪孩子。他們費了好大勁把孩子終于折磨成了膽小如鼠的人,現在,為了讓他們膽大,又開始新一輪折磨。
關于錯誤,還有一個兒童心理成長機制與成人對錯誤的看法是否正確的問題,就是說,我們成人認為的錯誤在孩子的精神成長機制中是不是也是錯誤?有時候,在成人看來是錯誤的,在孩子來說是成長中的一種形態。孩子不是一個沒有長大的人,而是一個內在機制與成人完全不同的人。即便孩子真的錯了,最好的辦法是不要先剝奪他“錯”的機會,而讓他親身感覺到自己的錯誤,這要比你直接告訴他不能這樣做效果要好。當然,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我們可以告訴他哪是正確哪是錯誤,給孩子建立一個關于正確和錯誤的概念。
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錯誤”作為養料來促進成長,他們只有在“錯誤”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確”。這就像糧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長非得靠糞便給養一樣。
所以,在我們中心,我們的口號是:在錯誤中成長。不光對孩子,對老師,對管理人員,連對我都是這樣要求的。新來的孩子不敢下筆,我們的老師就會說:某某同學,往錯畫,給老師犯個錯誤看看!畫成狗屎蛋都行!聽了這句話,孩子便一下子輕松起來,對技術的恐懼就煙消云散。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在于得出正確的結果,而在于走向正確的那個過程。這個過程最有價值,也最能使人幸福。
推薦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幼兒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著驚喜,充滿著樂趣,充滿著意 外 ......
他們的學習需求更多地來源于這些驚喜、樂趣和意外。細細留意,我們會在幼兒的一言一行中發現他們關注的焦點。當我和幼兒在戶外散步時,他們會數著彩磚跳格子,往往數著數著就亂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團從一再數;他們會歪歪扭扭、樂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車輪上轉圈;也許對于成人來說這是無聊的事,可是看著幼兒的笑臉,就明白他們樂此不疲的原因了。
記得有一次在草地上休息時,他們驚奇地發現:這里有一個大蟲子。于是草地下還有什么就成了最新的話題,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著揀到的樹枝,一個勁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來看,我找到了一個東西啦。”仔細擦干凈泥土一看:哎呀,原來是一塊小石頭。一下子就瀉了氣。“沒關系,我再找。”那位小朋友嘟著嘴,氣呼呼的樣子到現在我仍然記憶猶新。在經過一場草地混找之后,幼兒可有自己的戰利品了:幾個壞積木、幾個蝸牛殼,還有一些死掉干了的小蟲子,連草根都被拔了幾根......也許這真的不是什么有意義的東西,但是我在孩子的臉上、眼里、心中看到了兩個字:快樂。
在幼兒的生活中快樂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只要他們喜歡做的事那么我想這就是快樂的事。
抓住雙黃金時期,孩子成長事半功倍
媽媽們知道嗎?人的成長就像蓋樓,樓穩不穩,能蓋多高,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根基打的好不好。對于孩子來說,他們要打牢的根基便是抓住成長的“黃金年齡”和“黃金季節”,只有在這兩個黃金時期構建起良好的成長基礎,才能茁壯地成長。
什么才是孩子成長的黃金年齡呢?專家指出,兒童成長過程中有幾個階段格外重要。0-3歲將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起至關重要的根基作用;4-10歲孩子各項身體機能發育迅速,是他成長的基礎階段。10-14歲孩子進入最關鍵的長個兒階段,15-18歲孩子進入成長的沖刺階段,如果給他們提供均衡的營養攝入,他們會抓住青春期的尾巴,再躥一下個兒。由此可見,孩子成長的黃金年齡主要集中在18歲以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營養的需求極大,對營養的吸收和轉化率也很高,充足的營養攝入會給孩子更快的成長。
除了黃金年齡,成長的“黃金季節”也需要引起媽媽的足夠重視。自然界的萬物在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其生長規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其實孩子也遵循同樣的自然生長規律。春季氣溫回升,孩子開始進入成長期。進入夏季,孩子到了成長最為迅速的時期,是兒童骨骼生長及身體各項機能發育的最佳階段。到了收獲的秋季,孩子身高已大幅增加,食欲漸漸增強,開始增長體重。而冬季則進入調整期,應適量為孩子補充營養,讓他們蓄勢積攢養料,為來年新一輪的成長做好準備。
事實證明,抓住這兩個黃金時期,對于孩子的成長而言將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才會有“年少成長好,終身都受益”的說法。所以,媽媽們千萬不要錯過孩子成長的雙黃金時期,要及時、充足地為他們補充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經過一個完美的黃金成長,你會驚喜地發現:家里的“小苗苗”已經變成一棵茁壯的小樹啦!
抓住鈣、鋅,給孩子成長必需營養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黃金年齡、黃金季節,都需要大量的營養元素攝入來滿足他們飛快成長的身體。在這些元素中,對孩子成長起到決定性作用的莫過于鈣和鋅了。
鈣不僅是骨骼發育的基本原料,直接影響著身高,還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當孩子出現情緒不穩定,睡眠質量下降等反應的時候,媽媽就要小心了,你的孩子可能正存在缺鈣的問題。
鋅是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營養元素,它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促進大腦皮層生長,對智力起到積極的作用。此外,鋅還可以促進孩子味覺的發育,嘴里沒有味道,孩子自然對什么食物都提不起興趣。鋅在幫助孩子脾胃發育的同時,更能促進味覺發育,讓孩子真正的愛上吃飯,茁壯成長。
媽媽這下清楚了吧,鈣和鋅對于孩子的成長發育簡直太重要啦!聰明的媽媽要根據孩子身體成長的特點進行科學的補充。進入成長的雙黃金時期后,媽媽一定要給他們持續提供充足的營養元素,滿足身體成長的需要,幫助他們更快更好地成長!
科學鈣鋅補充法,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媽媽該如何保障孩子身體所需鈣、鋅的攝入呢?
食補是最常規的方法,平時多給孩子吃鈣鋅含量較多的食物補充營養的攝入。含鈣豐富的食物包括奶類制品、動物肝臟、雞蛋、魚類及豆類食品等;含鋅豐富的食物包括扇貝、蔬菜、水果、花生、核桃、粟子等。
然而,在孩子成長的雙黃金時期,食補是滿足不了孩子成長需要的,這就要求媽媽給他們提供額外的鈣鋅制劑做補充。
專家指出:液體的離子劑型是孩子補鈣、補鋅的最佳選擇。以鈣為例,孩子在攝入固體鈣后需要先通過胃酸消化使鈣元素從化合物中解離出來,成為離子狀態的鈣,才能被吸收。但孩子的腸胃功能并未發育成熟,他們很難將固體鈣轉化吸收。液體離子鈣則把傷害孩子腸胃的溶解過程提前完成,它的吸收過程不需要胃酸參與溶解,不會對孩子幼小的腸胃造成半點負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因此,媽媽要給孩子選擇液體的離子制劑,讓孩子在成長的雙黃金時期得到科學、充足的營養補充,讓孩子健康地成長!
專家建議:鈣鋅不能同時補
“鈣鋅同時補”是非常不科學的做法。
鈣和鋅從腸粘膜細胞轉運到血液的過程中,都需要使用相同的轉運載體。這就好像兩個小團體都要搭載一艘船到達港灣。由于船艙的空間是有限的,他們就需要通過競爭,優勝的一方才能成功進入。鈣因為“勢力”比較強大,也比較活躍,總能優先搶到載體,這大大抑制了鋅的吸收。因此,專家建議,鈣和鋅在補充時,至少要間隔30分鐘,這樣身體才可以合理的吸收兩種營養元素。
最后,我們希望每個媽媽都能掌握最科學的營養元素補充方法,緊緊把握住孩子成長的黃金年齡和黃金季節,幫助他們真正健康茁壯地成長!請媽媽們牢記:你們每一個正確的行為,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
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孩子膽子小,造成孩子膽子小的影響因素,父母的原因很大:
1、家長的處事態度和風格對孩子的影響。
2、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是正確引導,過度處罰和打罵孩子,讓孩子因怕犯錯誤而膽小怕事,造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性格,扼殺了孩子的創新勇氣。
3、家長的教育方法有問題或者太過溺愛不敢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任何事。
4、孩子朋友圈子及周圍成長環境的影響。
5、家長對孩子從小到大設定的各種活動的參與情況太少。
怎樣才能讓孩子告別膽怯呢,給你八大妙招:
1、提前預防
在寶寶還不懂得認生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帶寶寶多接觸其他人。比如,讓家里其他人員幫著給寶寶喂奶、喝水、換尿布、逗著說話、抱著玩、做簡單的游戲,讓寶寶不太熟悉的人逗寶寶玩等,通過與其他人的接觸,幫助寶寶適應他可能接觸到的各種社會環境。
2、逐步擴大交往范圍
對于認生的寶寶,媽媽可以從寶寶比較熟悉的人開始,讓寶寶習慣跟媽媽或者撫育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后讓寶寶逐漸接觸“熟悉的人比較多,而陌生人比較少”的環境,在熟悉了有少數陌生人在場的環境之后,再擴大他的接觸范圍,讓寶寶一點點適應與陌生人交往以及提升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
3、別強迫寶寶和陌生人交往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決寶寶怕生問題時絕不能一廂情愿勉強寶寶和誰親近,這樣只會進一步加深寶寶的排外心理。當陌生人到來時,如果寶寶怕生,可以允許他熟悉情況后再逐漸和陌生人接近。如果寶寶不愿意跟陌生人親近,不要強迫他,更不要讓他單獨與陌生人在一起。此外,在遇見寶寶不認識的人時,父母要很正式地向陌生人介紹寶寶,并且不管寶寶多認生,都以輕松愉快的態度面對陌生人,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很快消除顧慮。與陌生人磨合的機會多了,寶寶害怕的心理自然就可以得到緩解并最終得到克服。
4、嘗試投寶寶所好
一般寶寶比較喜歡年輕女性和小寶寶,因此,讓寶寶接觸陌生人可從這些人群入手。當帶寶寶到戶外玩耍、去親友家或有友人來自己的家中做客時,父母可抱著寶寶先與那些漂亮阿姨或者小朋友打招呼,講幾句話,讓寶寶逐漸意識到除了家里人外,周圍還有許多別的人,他們也都是和藹可親的,用不著害怕。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這些特點,盡量圍繞寶寶的喜好來擴展寶寶的社交圈子。
5、找機會發揮寶寶強勢
平時多觀察寶寶,看他究竟對哪些事物感興趣,然后根據他的興趣培養寶寶特長,讓他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這樣可以增強寶寶自信心。寶寶的自信心增強了,怯生的心里也就會逐漸減弱。
6、培養寶寶安全感
父母對寶寶的態度、情感要穩定,不要忽冷忽熱。照料寶寶、與寶寶接觸的時間最好固定,盡可能避免寶寶長時間見不到媽媽,尤其不能以“再怎樣,我就不要你了”、“把你給誰誰”之類的語言威嚇寶寶。
7、切忌溺愛寶寶
被溺愛的寶寶很多會膽小。比如看見寶寶正爬向床邊,不要表現得過于吃驚;寶寶磕碰了一下,不必過分安撫;寶寶要自己拿杯喝水,就讓寶寶自己拿等等。多數寶寶對成人的態度很敏感,如果父母對寶寶總是很擔心、很焦慮,寶寶多半就會變得比較膽小。過分認生就是這種養育方式造成的后果之一。
8、交往的方式要得當
寶寶在跟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時,喜歡離對方有一定的距離,不喜歡陌生人觸及自己的身體。因此,當你抱著寶寶遇到熟人時,可先自然地與對方打個招呼,談談話,待寶寶習慣后再告訴寶寶對方是誰。等到寶寶與陌生人熟悉之后,才可以讓他們摸摸寶寶甚至抱抱寶寶,千萬不能很突然地將寶寶交給“陌生人”抱,以免強化他的戒備和緊張心理,反而讓他更為害怕。
航航小朋友的自制力很差,上課時她坐在小椅子上想怎樣就怎樣,老師說的話她似乎聽不見;下課時,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去,根本不在老師規定的地方進行活動,等到上課的時候就找不到人,老師時常到處找她 ,嚴重時就批評她一頓,可她總是不見改變,照樣我行我素,真拿她沒辦法。于是,我對她進行了仔細地觀察,發現她很愛勞動,不耍小性子,比較皮,有時看到只要她能干的活就搶著干,還愛圍在老師身邊說她家里的人和事,時間長了,我倒覺得她挺可愛,借此機會,向她講一些道理,同時向她媽媽講了她的一些優點和不足,希望家長與我們配合來共同教育好孩子。從那以后,我也改變了方法,專門找她的優點,只要發現她有一點點好的地方,就馬上表揚她,過了一段時間,她真的改變了不少,看到她的進步,我喜在心里,作為老師,這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幼兒園教師隨筆中班3篇》:幼兒園教師隨筆中班第1篇擁抱的作用我在帶班時會經常撫摸孩子的頭、翹翹大拇指、擁抱孩子,以此作為獎勵孩子的方法,對他們的表現作出肯定的態度。新學期開始,剛插班到我班的孩
《中班幼兒教育隨筆3篇》:中班幼兒教育隨筆第1篇 平常在生活中,我們應該關心周圍的伙伴朋友,與伙伴朋友友好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讓孩子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友好習慣,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成長,快樂生活。
《幼兒園隨筆中班20篇》:第1篇幼兒園隨筆中班 楊小朋友也是我們班一個很有特色的小朋友,他最大的優點就是特熱心,而且動作特快。只要班級里一有響動,第一個反應的就是他,他馬上會離開座位,跑到現場,如果看見什么東西掉了,他會毫不思索地去撿,哪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