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師中班教育隨筆《換個角度看問題》,是優(yōu)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在進餐前,我通常會組織幼兒聽聽音樂聽聽故事,今天也不例外。故事開始沒過多久,安靜的場面被打破了。坐在后面的孩子有點兒按耐不住了。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竊竊私語,還有的手舞足蹈。我連喊了幾遍“請安靜”后,情況有所改變,但過不了兩分鐘,他們又開始鬧騰起來了。這時,我有點兒生氣了,不明白為什么這么好聽的配樂故事孩子們卻不喜歡聽,不明白為什么孩子們坐在一塊兒總有說不完的話,不明白平時幾個董事能干的孩子也會參與進去。為了讓孩子們安靜下來聽故事,我決定教育一下幾個比較“鬧”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
我環(huán)視了一下,看見第一組孩子居然手拉手說說笑笑的,我便徑直朝他們走了過去。當我走近時,孩子們的笑臉凝固了,呈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張張惶恐、膽怯的臉.一副準備受罰的表情。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們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開心,便什么話都沒說,在那組找了個空位子坐下來。一坐下來.孩子們都一個個轉身坐好,認真地聽起故事來。這時,我也明白了孩子們吵鬧的緣由,原來錄音機的磁頭不干凈,播放的故事不大清楚,以至于坐在后面的孩子根本聽不清楚錄音機里講的是什么,于是他們干脆自發(fā)玩起了游戲。了解了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我釋然了,幸好我坐下來,要不就錯怪他們了。于是我對孩子們說:“今天我們班的錄音機有點問題,很多小朋友聽不清故事,等等我來清洗一下磁頭,那現在我們就改成玩手指游戲吧。”我關掉錄音機,和孩子們一起玩起了手指游戲。這時每個孩子都跟著我認真的玩起來,直至開始用餐。 事后我開始思考這件事情,它給了我很多啟發(fā)。有的時候我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會發(fā)現坐在后面的孩子時常也會做做小動作或竊竊私語。我往往會主觀判斷是孩子不專心聽講,于是會用眼神或語言來提醒幼兒注意,有時甚至會停下來,批評那些孩子,使整個活動受到影響。
其實我們孩子的任何“出格”行為都是有原因的,當我們組織了自認為很有意思的活動而孩子參與率不高時,我們不能主觀臆斷,一味地責怪孩子,而是需要去細心觀察,站在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的位子上去耐心地傾聽和了解,為什么孩子們會出現如此行為,是真的不想聽,還是視線被擋住,看不清或聽不清,或是其他原因。找到了原因就是能有針對性地引導和調整;另一方面,平時我們應該鼓勵和引導孩子遇到問題時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嘗試著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可以求助于老師或同伴。相信通過師幼雙方的共同努力,任何問題、狀況都能逐一化解。
老師再見這四個字,對于老師來說,應該都聽過無數百變了。孩子放學前的一句老師再見,更是一種最簡單的對老師的禮貌。我也沒有想過,有哪個孩子不會說老師再見的,然而真的就被我給碰到了,程程就是這么一個孩子。不過她并不是不愿說,而應該是對自己一種本能的保護。每當上學、放學時想聽聽從程程口中說聲老師早、老師再見時,她就會全身僵硬,動彈不得。起初我以為,這孩子一定在各方面都是這樣的,不愿交流,不愿開口說話??墒菦]想到,在課堂中的她卻判若兩人,課堂中程程能大膽舉手發(fā)言,能與別的孩子交流,回答問題時也是自信滿滿??墒菫槭裁磳τ谧詈唵蔚亩Y儀,問候這孩子卻變的如此的拘束,彷徨呢?在和劉老師的交流中,讓我知道了更多,程程是個內向的孩子,不愿意主動的去和老師交流,在剛上幼兒園時,對于入廁也是她的一個大問題,這孩子寧愿憋著,也不愿意自己蹲著去小便。是在老師一次次漫長的交流、溝通中,才得以解決的。這就如我們老師翻過了一座高山,離孩子更近了一步。經過商量我和劉老師決定,這學期一定要再次翻越高山,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在平時我們都會特別的關注程程的一切,適時的讓程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為小朋友送飯、送菜、幫助老師分發(fā)積木、做小老師等。對于程程的表現我們及時的給予肯定及表揚,讓孩子在得到自身鍛煉的同時也增進了與其他孩子及與我們的交流。并有意無意的走到孩子旁邊聊聊天,起初她總對你不理不睬的,也不愿跟你說話,又變得很僵硬,但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孩子慢慢的有了變化,從之前的無聲到一句話再到更多的話。每一次的進步我都放在眼里。
在進餐前,我通常會組織幼兒聽聽音樂聽聽故事,今天也不例外。故事開始沒過多久,安靜的場面被打破了。坐在后面的孩子有點兒按耐不住了。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竊竊私語,還有的手舞足蹈。我連喊了幾遍“請安靜”后,情況有所改變,但過不了兩分鐘,他們又開始鬧騰起來了。這時,我有點兒生氣了,不明白為什么這么好聽的配樂故事孩子們卻不喜歡聽,不明白為什么孩子們坐在一塊兒總有說不完的話,不明白平時幾個董事能干的孩子也會參與進去。為了讓孩子們安靜下來聽故事,我決定教育一下幾個比較“鬧”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
我環(huán)視了一下,看見第一組孩子居然手拉手說說笑笑的,我便徑直朝他們走了過去。當我走近時,孩子們的笑臉凝固了,呈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張張惶恐、膽怯的臉.一副準備受罰的表情。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們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開心,便什么話都沒說,在那組找了個空位子坐下來。一坐下來.孩子們都一個個轉身坐好,認真地聽起故事來。這時,我也明白了孩子們吵鬧的緣由,原來錄音機的磁頭不干凈,播放的故事不大清楚,以至于坐在后面的孩子根本聽不清楚錄音機里講的是什么,于是他們干脆自發(fā)玩起了游戲。了解了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我釋然了,幸好我坐下來,要不就錯怪他們了。于是我對孩子們說:“今天我們班的錄音機有點問題,很多小朋友聽不清故事,等等我來清洗一下磁頭,那現在我們就改成玩手指游戲吧?!蔽谊P掉錄音機,和孩子們一起玩起了手指游戲。這時每個孩子都跟著我認真的玩起來,直至開始用餐。 事后我開始思考這件事情,它給了我很多啟發(fā)。有的時候我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會發(fā)現坐在后面的孩子時常也會做做小動作或竊竊私語。我往往會主觀判斷是孩子不專心聽講,于是會用眼神或語言來提醒幼兒注意,有時甚至會停下來,批評那些孩子,使整個活動受到影響。
其實我們孩子的任何“出格”行為都是有原因的,當我們組織了自認為很有意思的活動而孩子參與率不高時,我們不能主觀臆斷,一味地責怪孩子,而是需要去細心觀察,站在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的位子上去耐心地傾聽和了解,為什么孩子們會出現如此行為,是真的不想聽,還是視線被擋住,看不清或聽不清,或是其他原因。找到了原因就是能有針對性地引導和調整;另一方面,平時我們應該鼓勵和引導孩子遇到問題時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嘗試著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可以求助于老師或同伴。相信通過師幼雙方的共同努力,任何問題、狀況都能逐一化解。
劉煥一是我班有名的"惹事大王",每天都會有很多幼兒告他的狀,于是只要一有空我就讓他跟著我,我到哪兒,他就到哪兒,處處約束他、管制他、限制他的活動,以減少他闖禍的次數,可時間一長,我發(fā)現這個辦法并不可取,而且還有些適得其反的感覺,你越管他,他就越跟你唱反調,但接下來的一件事讓我改變了對他的態(tài)度。
那天,孩子們已開始游戲,一轉身我發(fā)現身后的劉煥一不知去了哪里,我怕他又要出什么新花樣,就馬上去找他,結果發(fā)現他正扒在美勞區(qū)的地上撿別的幼兒剪下的廢紙,我決定"放縱"他一次,只見他把那些碎紙撕成差不多大小的正方形,然后把這些正方形小塊連起來,稍加裝飾后居然就變成了一列火車,沒想到幾張廢紙那么吸引他,他會玩的那么津津有味。雖然那火車并不起眼,沒有買的漂亮,可整個過程劉煥一是那么的認真、那么的專注,那么的投入,好像是完成一項重要工程。那列火車其他孩子見了都說好,都爭著看,爭著玩,受到大家的表揚和贊許的劉煥一露出了燦爛的笑容,表現出奇的好,一直到游戲結束,都始終管好自己。
這件事讓我感觸很深,我決定還他自由,給他一個屬于他自己的天空。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發(fā)現劉煥一的動手操作能力很強,一件不起眼的小東西,轉眼之間就可以讓他變成一件好玩的東西。可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作為教師不能用同一要求,同一標準衡量他們我們應了解他們的喜好,給他們適當的空間,讓他們自由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作為老師好想聽見家長們談論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了啥子知識,學會了啥子歌曲。可是,我時常聽見有的家長反映說,孩子在幼兒園學的啥子,孩子從來不說,一問三不知?只有等到開放日的時候才發(fā)明,本身的孩子竟然學會了那么多的東西。為了讓家長們能夠對孩子在園學到的內容有所了解,我們利用家園欄跟家長們做了公然,可孩子回家后主動告訴家長的還是未幾。
為了提高孩子的積極主動性,何不嘗試新的方法,讓孩子回家當"小老師"。于是,我時常讓孩子在課堂上、活動中當"小老師",帶領全班孩子讀童謠、背古詩,做各種表演等。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但能主動參與的總是一小部分。于是,我又利用每天下戰(zhàn)書離園前的一段時間幫幼兒簡單的復習當天所學的內容,之后布置作業(yè)--回家給爸爸、媽媽、爺爺、祖母們當"小老師",把每天在幼兒園里學到的知識、本領教給本身的家人,并對他們說,老師要向家長們做查詢拜訪,比一比誰當的"小老師"最好。
唉!這個辦法還真靈。第二天早上果真有好多家長美滋滋的告訴我,昨天晚上,孩子在家給我們當小老師,教我們學唱歌、背古詩了等等。我聽了家長們的反映,心里很開心,這可以說是立桿見影了吧!
孩子都有表現本身的情欲,特別是在本身的家中,他面對的是本身的親人,心里沒有任何負擔,會表現的更好,甚或"闡揚超常"。這不僅滿足了孩子的表現情欲,也提高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加強了他們的自傲心,更有利于我們的教學。是以,讓孩子當一下"小老師"這也是我們老師工作中的一種可行的策略。
帶孩子們去閱覽室看過幾次書后,發(fā)現了一個問題,小朋友換書太勤快,即使是他們特別喜歡看的書也是草草的翻幾下,就去換一本新書。我們就要求孩子在仔細看看,不要急著換書,可小朋友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他們會很認真的說:“我已經看完了?!?/p>
觀察得出小朋友對換太快有了原因就是不會看書。有的孩子由于年齡小,生活經歷少,對畫面上的東西不能理解,所以就翻一翻看看熱鬧,馬馬虎虎看兩下就看完了。而有的孩子干脆手在翻,而眼睛卻看在別的地方。要說孩子對圖書不感興趣,放在圖書區(qū)里的圖書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砷営[室的書完全滿足孩子的需要,可由此我發(fā)現孩子換書更加的勤快了。
就此,我們也有了采取的措施。有意地教小朋友看書的方法,有意的引導孩子學習一頁一頁翻書看,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認真觀察,使孩子知道每一個畫面都很有意思,讓孩子帶著問題看書。看好一本書后,請孩子給大家講一講,我們適當的鼓勵與表揚,使孩子產生成就感,并知道認真看書就會有收獲。
“周老師,真小氣!”只聽見王澤鑫在說:“老師是個小氣鬼!”接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老師是個小氣鬼,老師是個小氣鬼,……”熱鬧極了,像開演唱會。我小氣嗎?哪有!就為了今天中午沒給他們看電視而說我小氣,這也太離譜了吧!
我回想剛剛發(fā)生的一幕:“今天誰表現得好老師就讓他實現一個愿望,好嗎?”“好!”大家可興奮了,一個上午都坐得很神氣,小手舉得高高的“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到了中午要評出今天誰最棒,大家一致推薦王澤鑫為“好寶寶”,我們讓她說出今天的愿望是什么?“我希望今天能看《貓和老鼠》?!贝蠹遗氖滞?,既然是大家都希望看就放吧??墒蔷驮跍蕚渖暇W找《貓和老鼠》時,發(fā)現電腦居然斷線了,我就對他們說:“今天看不成了,電腦壞了,等修好了再看吧!”但好像小朋友都不聽我的話,一直嚷嚷著……就引發(fā)了現在的一幕。
小朋友們都很天真,他們喜歡模仿和學習,每次聽到了一個新鮮的詞語就覺得比較有趣,在自己的潛意識里就容易記住,等到自己覺得比較適當的時候就脫口而出,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心中的氣消了不少。在幼兒的心中,只要是他們提出的適當的要求,我是基本能做到的,但是這次我卻要因為不能上網沒能實現他們的愿望,而導致他們對我失去信心,這怎么行呢?我得想個辦法啊!
跟他們講講道理看看怎么樣吧!我拍拍手請大家安靜了下來,對他們說:“我知道我們班小朋友都是懂事的好孩子,不是周老師小氣,而是今天的電腦壞了,看不成電視,等下次老師修好了我們再一起看,好嗎?”“不好!”怎么會這樣?講道理都不行。突然聽見錢盛羽大聲地說:“老師又不是故意的,下次看也沒關系,又不是不看了?!币幌伦?,大家又像懂事的大人一樣:“周老師,我們下次看吧,沒關系的。”這個轉折也太快了,弄的我竟沒反應過來。
從這么一件小事可以看出孩子是多么可愛、多么天真、還很懂事,作為老師的我對這些孩子既氣又愛,氣的是他們的貪玩、調皮;愛的是他們對我的信任及懂事?,F在的孩子都是溫室中的花朵,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寶貝,但他們懂得卻比誰都多,孩子是未來,希望他們在愉快、祥和的氣氛中健康成長。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18篇》: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第1篇 篇一:喝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質。因此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喝水習慣,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重視,共同配合。 所以在幼兒園針對孩子的
《教學隨筆中班14篇》:第1篇教學隨筆中班 教學是否有效,將直接影響幼兒園的保教質量。于是,有效教學便成了一線教師的專業(yè)追求?! u漸地,我們發(fā)現:邏輯性較強的活動往往都不怎么好玩。于是,對教學有效性的追求還未下眉頭,對活動趣味性的關
《中班幼兒教育隨筆14篇》:第1篇中班幼兒教育隨筆 新學期開始,我們又迎來了一批新的小朋友。他們中大多數孩子沒有上過托班,乍然離開自己熟悉的家和家人,進入幼兒園這么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有多么的不適應。 看,幾個性格內向、膽怯的孩子從父母或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