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垃圾箱里的飯菜》,是優(yōu)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午餐后,我看到垃圾箱里有許多倒掉的菜,心想:怎么把菜倒掉了,多浪費啊!這樣也不利于身體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有必要了解一下情況,并進行教育。
入睡之前,我就問小朋友是誰把飯菜倒掉了?孩子們剛開始并沒有回答,后來我告訴他們老師最喜歡誠實的孩子了,有幾個孩子說出了他們的名字,我就問這幾個小朋友為什么把飯菜倒掉了,有的說“不喜歡吃”,有的說“不想吃”,有的說“吃不了”,出現(xiàn)了好多的理由。那么,怎樣才能不剩菜,不倒菜呢?有個小朋友說:“老師,我吃得少,少盛點給我。”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自己想出了解決的辦法。
日生活中的許多環(huán)節(jié),我們常常不顧孩子的需要,統(tǒng)一要求,在給孩子盛飯的時候,不管孩子的實際需要量,統(tǒng)一要求,這也許是孩子到飯菜的一個原因,我們要尊重孩子的需要,針對不同孩子的情況,采取不同的側略。
吃過下午點后,有個孩子們來對我說:"垃圾桶里有一塊餅干,不知道是誰偷偷扔掉的。""多可惜。""這是誰扔的?"我大聲問孩子們,孩子們瞪著眼睛看著我,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孩子們害怕的眼神使我一下子感覺到自己的行為太粗暴了,我立刻語氣緩和的說:"誰扔的這塊餅干?"孩子們還是沒有作聲的,誰也不敢承認。放學的時間到了,孩子們陸續(xù)被家長接走了,但扔餅干的事卻使我放心不下。我想,既然是偷偷扔的,說明孩子有顧慮,這件事應當從正面積極引導,并且要在全體孩子面前解決,因為許多孩子都看見了。 第二天,我準備了一些有關餅干制作的資料,讓孩子們看怎樣制作餅干。通過錄相觀察及圖片了解餅干的制作過程,感知工人們的辛苦。然后我用橡皮泥和孩子們一起制作成餅干樣,孩子們在活動中興奮不已。我表揚了張家蕊和杜青妍,過去連一塊餅干都吃不下,現(xiàn)在吃得多了,身體壯了,個子高了。孩子們笑著看著他們倆,我又問:"為什么他們現(xiàn)在比過去吃得多了?"孩子們紛紛說:"他們從前不愛活動,不愛玩球,不愛跳繩,不愛玩呼啦圈,所以不想吃東西。"我說:"對了,人的飯量會隨著活動不活動,高興或不高興增多或減少,還有就是中午吃得過多或過飽,下午吃點量也會減少,不想吃了。"這時李爭順著我的話自豪的說:"我就是這樣,昨天中午我吃得太多了,覺得有點飽,下午吃點時我就不想吃餅干了。"我說:"對呀,李爭和老師說的一樣,我們要是不想吃或者吃不下時應該怎么辦?"孩子們都說:"告訴老師少給點,就要一個或半個餅干。""告訴老師吃不了啦。"我稱贊他們真聰明,說得對,這時李爭反而不出聲了,瞪著一雙大大的眼睛,看看這個,聽聽那個,臉上的表情讓我明白了,垃圾桶里的那塊餅干多半是李爭扔的。我及時說,像昨天下午垃圾桶里就有一塊餅干,不知道是誰不小心掉進去的?李爭說:"老師,是我扔的,我以后再也不扔餅干了。"我在全體小朋友面前表揚了李爭,知錯就改是個好孩子。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教師遇到任何問題都應該心平氣和地說服教育,而不應該怒氣沖天大聲訓斥,應當多從正面積極引導,讓孩子明白道理,比點名批評會更有效果。
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要想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必須將我們的教育要求轉化為孩子們的需求。最近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飯后擦嘴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敷衍了事的現(xiàn)象。我對幼兒進行了仔細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每次吃完炸醬面后,孩子們的小嘴是最臟的。本周五又要吃炸醬面了,我決定抓住這次機會。我有意在顯眼的位置掛了一面鏡子,開飯了,孩子們大口大口的吃著炸醬面。飯后再看看孩子們的小嘴,嘿,不用說,就會知道今天吃了炸醬面,我把然然小朋友叫到鏡子前對他說:然然,你看鏡子里是誰呀?然然一看就咧嘴笑了起來,他這一笑其他小朋友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都好奇的跑過來。有的看著然然,有的孩子照鏡子。甜甜皺著眉頭說:哎呀,我的嘴沒擦干凈。頓時,孩子們都爭著要看鏡子里的自己。朋朋卻扭頭走了,不一會兒,他手里拿著餐巾紙又跑回來說:我再重新擦擦。聽他這么一說,孩子們興奮的每人又拿起一塊餐巾紙來,邊擦邊互相看著。 通過這件事,我認識到:只有把教育要求轉化為幼兒的切實需求,再加上老師的適時的鼓勵和引導,孩子們才會把這種要求變?yōu)樽杂X地行動,從而鞏固自己的良好的習慣。
午餐后,我看到垃圾箱里有許多倒掉的菜,心想:怎么把菜倒掉了,多浪費啊!這樣也不利于身體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有必要了解一下情況,并進行教育。
入睡之前,我就問小朋友是誰把飯菜倒掉了?孩子們剛開始并沒有回答,后來我告訴他們老師最喜歡誠實的孩子了,有幾個孩子說出了他們的名字,我就問這幾個小朋友為什么把飯菜倒掉了,有的說“不喜歡吃”,有的說“不想吃”,有的說“吃不了”,出現(xiàn)了好多的理由。那么,怎樣才能不剩菜,不倒菜呢?有個小朋友說:“老師,我吃得少,少盛點給我。”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自己想出了解決的辦法。
日生活中的許多環(huán)節(jié),我們常常不顧孩子的需要,統(tǒng)一要求,在給孩子盛飯的時候,不管孩子的實際需要量,統(tǒng)一要求,這也許是孩子到飯菜的一個原因,我們要尊重孩子的需要,針對不同孩子的情況,采取不同的側略。
今天的挑戰(zhàn)活動我們安排了“救小鳥”的主題活動。教師事先設置了一系列的障礙,例如:爬竹梯,過小河(走梅花樁),爬山坡(平衡板),過山洞(鉆爬)等最后救得小鳥完成任務。孩子們看到這個場景個個異常興奮,躍躍欲試。膽大的孩子沖在前面,膽小的跟在后面。陳昊云小朋友在竹梯面前停了下來,他看了看,用腳踩了一下竹梯試了試,感覺有些猶豫。后面的小朋友不停地催促他:“你快一點呀。”昊昊在同伴的催促下只得鼓足勇氣前進。在竹梯上的他戰(zhàn)戰(zhàn)兢兢,每走一步都要回頭看一下。別的孩子都是手腳一起前進,可他幾乎是橫著前進的。也許是因為后面同伴的催促也許是太緊張,昊昊在爬到竹梯一半的時候一腳踩空從梯子上滑了下來。
分析:
陳昊云小朋友是我班比較內向,膽小的孩子。在平時的來園戶外活動中,家長總是幫他挑好運動器械在旁邊看著他玩。在其他的運動中,他不是在一旁看著就是選擇一些相對簡單安全的活動,帶有冒險性的游戲或者是沒有嘗試過的器械他都不會去玩。在今天的挑戰(zhàn)活動中,他沒有完成任務。活動對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不管是心理上還是行動上。雖然他終于敢嘗試,但由于缺乏活動經驗,不知道如何攀爬竹梯,也缺乏活動中的自我保護意識,最終沒有成功。
啟示:
在冒險運動中,我們關注比較多的是一些大膽的孩子,一些膽子比較小的孩子在活動中并不現(xiàn)眼,他們很容易被我們遺忘忽視。對于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我們要更加重視。我試想了一下幾點措施:1、通過各種途徑,如教學活動,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材料,我?guī)愕龋ぐl(fā)幼兒對運動的興趣,幫助幼兒養(yǎng)成基本的運動能力,走,跑,跳,平衡等,發(fā)展其動作的協(xié)調性。2、鼓勵幼兒參與活動,培養(yǎng)其大膽自信的品質。3、做好家園聯(lián)系工作,和家長多溝通,取得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今天我上課,活動的內容是“風的秘密”。課的開始部分,我?guī)ьI孩子們到戶外尋找風、感受風,孩子們在摸一摸、抓一抓、試一試的過程中,體會到了風是看不見、摸不著、能感覺到的,看到孩子們那么專心的投入到活動中,我講的更有興致了。
課的結束部分,我提出了問題“小朋友,誰能告訴我,風有什么好處?”問題一提出,孩子們就議論紛紛:“老師,風能把風箏送上天。”“老師,風能吹干衣服。”“風還能幫助植物生長、風還能吹動船帆,使船跑的更快------”王瑜小朋友的手舉的最高,我便讓她來回答“老師,風能把垃圾吹走。”我的腦子在加速轉動,王瑜這個答案的確是正確的,很有創(chuàng)新意識;但是垃圾被風吹到另一個地方還是垃圾呀?我決定把這個問題交給孩子們來處理。我趕緊說道:孩子們,剛才王瑜小朋友的 答案,恰好又給老師和小朋友提出了問題:“垃圾如果被風吹走,無論吹到哪里還是一堆垃圾,小朋友想想應該怎么辦?”又是各種各樣的答案,但是有一個答案得到了孩子們的一直 認可;那就是——隨手把垃圾揀起來,放進垃圾箱里。
我覺著這一問題雖然不是本次活動的目的,但是有必要讓孩子們知道,垃圾不要等著被風吹走,要自己動手揀起來放進垃圾箱里,做個環(huán)保的好孩子。這節(jié)課教學效果很好,因為孩子們不但掌握了書本上的知識,而且還獲得了關于風以外的更多的知識,懂得了更多的道理。
《中班保育教育隨筆3篇》:中班保育教育隨筆第1篇 面對來自不同的幼兒,我覺得應用多種不同的教育方法來教育幼兒。 一次,戶外活動結束后回到教室,準備和孩子們學習健康課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空著一個座位,"這
《中班隨筆短篇3篇》:中班隨筆短篇第1篇保護幼兒的自尊心今天中午吃飯時我發(fā)現(xiàn)博文的桌子下邊有水,就問:“博文你的桌子下邊怎么有水呢?”博文看了看我并沒有說話,我又說:“是不
《中班教育隨筆拍球篇》:中班教育隨筆拍球第1篇幼兒教師教育隨筆:我也要當拍球小明星 幼兒進入中班下學期,有了更豐富的球類知識和玩球經驗,各種技能也得到了提高。我們中班的特色是籃球,最近一階段
幼兒園學習網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