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教育隨筆大全《拿著放大鏡找孩子的優點》,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這樣的老手你喜歡嗎?》這是《成為有思想的教師》中的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白畫列舉了6類受到學生贊揚的老師,生動的案例,將6類受學生歡迎的老師生動地展現在我們眼前,而我最有感受的是“拿著放大鏡找學生有點的老師”。 故事描述的是一位初中的老師,讓學生記錄她一天里發表的表揚和批評:十五條批評,五條表揚,她自己吃了一驚,于是,她開始每天細細地尋找學生們身上的優點,并且給全班同學規定了一個任務,每天講出三件你發現的好人好事,哪怕是一點一滴。 結果可想而知,班里的氛圍改變了,學生每天都很有勁頭,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和生活,大家的積極性很高。 對于同樣是老師的我,也很了解自己每天發表表揚和批評的情況,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表揚比批評有效! 有這樣一個實例:要上課了,老師敲小鈴讓孩子安靜下來,可是玩玩具的孩子沒有及時收起來,講話的孩子沒有停下,打鬧嬉戲的孩子還在打鬧。點了幾個孩子的名字,幾個被點到的孩子稍微收斂點,其余的孩子還是照舊。這真是一件很普通常見的事情,這讓老師也非常頭痛! 后來,老師用邊敲鈴邊表揚的方法,效果很好,大家一會就安靜下來了,“表揚XXX。”孩子們一起跟著喊:“表揚XXX。”被表揚到孩子很開心, 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其余的孩子們也很想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趕緊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 從簡單的事例就可以看出,表揚比批評更加有效,孩子們渴望得到大家的認可。曾經在一本教育書籍上看到這樣一句話:總是很調皮的孩子他的目的是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引起老師的關注,換而言之也就是平時缺乏關心。 所以,老師的表揚和鼓勵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在很多時候,我們往往被表象所迷惑,讓孩子的缺點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火氣上來就是一頓批評,要知道這樣的方式效果非常不好,深入了解孩子,去發覺他們的優點,加以表揚和擴大,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這樣的老手你喜歡嗎?》這是《成為有思想的教師》中的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白畫列舉了6類受到學生贊揚的老師,生動的案例,將6類受學生歡迎的老師生動地展現在我們眼前,而我最有感受的是“拿著放大鏡找學生有點的老師”。 故事描述的是一位初中的老師,讓學生記錄她一天里發表的表揚和批評:十五條批評,五條表揚,她自己吃了一驚,于是,她開始每天細細地尋找學生們身上的優點,并且給全班同學規定了一個任務,每天講出三件你發現的好人好事,哪怕是一點一滴。 結果可想而知,班里的氛圍改變了,學生每天都很有勁頭,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和生活,大家的積極性很高。 對于同樣是老師的我,也很了解自己每天發表表揚和批評的情況,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表揚比批評有效! 有這樣一個實例:要上課了,老師敲小鈴讓孩子安靜下來,可是玩玩具的孩子沒有及時收起來,講話的孩子沒有停下,打鬧嬉戲的孩子還在打鬧。點了幾個孩子的名字,幾個被點到的孩子稍微收斂點,其余的孩子還是照舊。這真是一件很普通常見的事情,這讓老師也非常頭痛! 后來,老師用邊敲鈴邊表揚的方法,效果很好,大家一會就安靜下來了,“表揚XXX。”孩子們一起跟著喊:“表揚XXX。”被表揚到孩子很開心, 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其余的孩子們也很想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趕緊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 從簡單的事例就可以看出,表揚比批評更加有效,孩子們渴望得到大家的認可。曾經在一本教育書籍上看到這樣一句話:總是很調皮的孩子他的目的是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引起老師的關注,換而言之也就是平時缺乏關心。 所以,老師的表揚和鼓勵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在很多時候,我們往往被表象所迷惑,讓孩子的缺點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火氣上來就是一頓批評,要知道這樣的方式效果非常不好,深入了解孩子,去發覺他們的優點,加以表揚和擴大,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豪楠初到幼兒園時,婆婆帶他走進活動室,老師向他打招問好,他不僅比回答,反而報以敵視的眼神,隨后他扭頭就往外跑,好不容易被他婆婆拉回來。他卻象瘋了似的亂踢亂跳,大哭大鬧。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老師發現他非常孤僻、離群,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上課從來不肯回答問題,下課也不和小朋友玩,還伴有攻擊性行為。有一次玩積木,他莫名其妙的打了一個小朋友,當老師批評他以后,他卻一下子鉆到桌子底下,大叫著用積木敲自己的頭,以后,老師發現他常常這樣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無論和藹的話語還是嚴厲的批評都對他無濟于事,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他就發脾氣、打人,有時攪得整個班級都不能正常的上課,活動。原因分析: 這是一個明顯心理偏離的孩子,孩子產生心理偏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來自于家庭。父母的素質、親子關系、教養態度以及父母的性格等都能對孩子心理發育產生影響,如,父母感情不和或者離異,會對孩子失去應有的愛撫,容易使孩子情緒郁郁,性格古怪、心理反常。反過來,過分的溺愛容易使號召形成驕橫、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外,有的父母把自己的愿望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樣做,很容易使孩子情緒壓抑,影響身心發展。解決對策: 絕大多數的孩子屬于輕度的心理偏離,只要家長注意改變教育方式,用科學的、正確的方法撫育孩子,就可以很快矯正過來。首先,家長在平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雖然每天看到的都是一些生活小事,但正是在吃,喝,玩,睡這些小事的背后隱藏著心理問題。當發現孩子出現心理偏離時,家長首先要從自己的言行、教育方式、家庭環境中尋找根源,應該多學些科學育兒的知識,了解不同時期幼兒發育的特點,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調整教育方式。此外,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參加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特別是有家長參與的游戲,克服膽怯、粗暴、不合群、自私等不良心理和行為,促進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
在進餐前,我組織幼兒看電視,一直孩子們對故事很感興趣。可沒過多久,后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竊竊私語。我連喊了幾遍“請安靜”后,情況有所改變,但過不了兩分鐘.他們又開始鬧騰起來了。這時,我特別惱火,不明白為什么一直喜歡聽故事的孩子們卻不喜歡聽,不明白為什么孩子們坐在一塊兒總有說不完的話。為了讓孩子們安靜下來聽故事,我決定教育一下幾個比較“鬧"的孩子。我環視了一下,看見較遠的那組孩子居然手拉手說說笑笑的,我便徑直朝他們走了過去。當我走近時,孩子們的笑臉凝固了,呈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張張惶恐、膽怯的臉.一副準備受罰的表情。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們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開心,便什么話都沒說,在那組找了個空位子坐下來。一坐下來.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原來我班故事碟片就幾個.反復聽當然小朋友會聽膩了,于是他們干脆就說起話來。了解了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我釋然了。于是我關掉電視,對他們說"玩個手指游戲吧".他們聽后可高興了.游戲中大家都玩得很投入.
這一事件給了我很多啟發。一方面,孩子的“出格”行為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師僅憑主觀判斷,往往會誤解孩子。當我們組織了自認為很有意思的活動而孩子參與率不高時,我們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的位子上去耐心地觀察和了解,并及時引導和調整;另一方面,教師平時應該鼓勵和引導孩子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以便盡早發現并解決問題。
每當孩子們戶外游戲時,我都會全神貫注地注意著他們的“行蹤”,盡量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惟恐他們磕著、碰著或因為年齡小不懂事而打架爭吵,只有這樣,才會讓家長放心,才會讓孩子們在幼兒園里生活得更加快樂、安全健康!
有一次戶外活動,我請孩子們找自己最好的小伙伴一起做游戲,孩子們興高采烈的在場地上尋找,有的蹦蹦跳跳地學烏龜走路,有的一個接一個地跳圈,也有的三五成群“呼呼”地輕松自在的玩轉呼啦圈…… 看著,笑著,我也好似回到了童年,也不由自主的想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去。“快看,老師還沒找到伙伴呢!”忽然,不知哪個小朋友看我“孤零零”地站在一邊,喊了我一聲,也打斷了我的思緒。原來,此時在孩子的心里,我已由教師的角色轉變為了他們所信賴的朋友。看著孩子們信任、期盼的眼神,我快步、跳進了他們用呼啦圈“搭建”好的“山路”,并且,我還緊緊跟著前面小朋友的步伐,以免“碰壁”違規,這時,有了老師的參與,孩子們玩得更開心了。 也許,這就是老師和孩子們間平等的交流吧,這就是老師、幼兒間的相互尊重和信任吧!
我明白了,要想成為一名孩子喜歡的老師,那就做他們忠實的小玩伴吧!這,其實很快樂,也很簡單!
一次美術活動《畫出我眼里的秋天》,為了讓孩子畫出秋天的特征,我帶領孩子們來到戶外,觀察小草、樹木的變化后,孩子們回到活動室,認真地畫起來。趁孩子們畫畫的時候,我便用搜集的材料裝飾活動室,讓教室里充滿秋天的氣息。
我正低頭忙著粘貼一棵蘋果樹,小康畫完了,來到我跟前說:“老師看,我畫完了。”由于我正忙著,沒顧上抬頭就說:“很好,掛上吧!”可是他并沒有掛上,而是一邊走一邊說:“看都沒看見,還說好呢?”聽了他的話,我趕緊抬起頭,把他叫了回來,拿過他的畫說:“對不起,”我便認真地看他的畫。然后說:“剛才老師沒認真的對待你的畫,是老師的不對,你畫的非常好。”聽了我的話,他高興地拿著他的畫,把它掛到活動墻上。
事后我想了很久,我為了上好每一節課,都認真地備課、搜集材料,花費很長的時間,而且希望孩子們認真的參加我設計的活動,讓他們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如果孩子們不認真地對待我的勞動成果,不認真地完成我的任務,我會是什么感受,會難過、會傷心。反過來,我用敷衍的態度對待他們的勞動成果,他們也會很不高興。長此以往,他們形成了習慣,認為老師沒看就說很好,我們就可以不用認真的畫了。這樣對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影響很大。給他們養成了不認真的學習態度。因此,以后不管再忙,我都會認真的對待孩子們的勞動成果。
原來,孩子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運用了極度夸張的語言,他試圖用這種方法說服媽媽。
東凈瑜是我班的小才子,他能認讀很多字且詞匯量特別豐富,說起話來文質彬彬。開學初,他看到別的小朋友去學畫畫,非常羨慕,可是媽媽沒給他報名。晚上,他突然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我班的小朋友全都去畫畫了,我們班只剩下我一個,老師都不管我了”。第二天,凈瑜媽媽就這句話來詢問老師:“為什么只把凈瑜一人留在活動室里?”我覺得很奇怪,這是不可能的!這時凈瑜說話了:“老師,我想讓媽媽給我報名學畫畫”。原來,孩子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運用了極度夸張的語言,他試圖用這種方法說服媽媽。
此事告訴我們:孩子對事物的觀察和辨析能力差,還想象不到一些話會對他人造成傷害,很多時候孩子的謊言不是惡意的,只是一種自我保護、自我滿足的本能使然。因此我們不能認為孩子只要說謊就是品質有問題,就是壞孩子,決不能發現孩子說謊就劈頭蓋臉地訓斥,而是應該仔細觀察、判斷,認真揣摩孩子說謊的心理,盡量用委婉的方式讓孩子知道說謊會對別人造成傷害,說話應該實事求是。作為老師我們要慎重對待孩子的謊言。
《教學隨筆中班3篇》:教學隨筆中班第1篇利用值日生活動培養和鍛煉孩子剛升入中班不久的一天, 李毅坤小朋友將教室里的地面打掃得干干凈凈,還沒來得及回座位坐下,我就看見龍龍的小椅子下面有一塊廢
《中班的隨筆3篇》:中班的隨筆第1篇 面對來自不同的幼兒,我覺得應用多種不同的教育方法來教育幼兒。 一次,戶外活動結束后回到教室,準備和孩子們學習健康課時,我突然發現空著一個座位,"這是誰的
《幼兒教師隨筆中班17篇》:第1篇幼兒教師隨筆中班 新學期開始,我們又迎來了一批新的小朋友。他們中大多數孩子沒有上過托班,乍然離開自己熟悉的家和家人,進入幼兒園這么一個全新的環境,有多么的不適應。 看,幾個性格內向、膽怯的孩子從父母或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