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午餐后給孩子一個歡樂園》,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幼兒園午餐后的時間,是幼兒自主活動或散步的時間,每當這個時候給予孩子更大的空間,更多的自由,享受更多的快樂。進入大班后,幼兒的人數增多了,發現午餐后的連廊變得擁擠了。而一些幼兒偏偏又不喜歡坐在固定的地方,總喜歡搬著小椅子到處換位置。讓我們看到了擁擠、凌亂的環境中充滿了危險。們就在想:為什么餐點后幼兒們能幾個幾個圍在一起,井然有序地自主活動呢?午餐后就找不到這樣一個良好的狀態了呢?我們想到了餐點后幼兒們的小椅子都是放在桌子邊上的,幼兒們就拿上玩具找到個空的地方玩就可以了。沒有小椅子的“牽絆”,幼兒們的活動空間更大了,幼兒們玩起來也更舒心了。于是,我們就決定讓幼兒吃好飯后統一把小椅子放到午睡室前的走廊上,然后,帶上玩具在活動室前的走廊上找一個空的地方玩。剛開始的時候,真發現了:幼兒的活動空間變大了很多,也沒用小椅子的“牽絆”,危險性也少了很多。慢慢地大部分幼兒都吃好了,在外面活動的幼兒更多了,就發現:一些幼兒原來不習慣沒有小椅子的餐后活動,總是喜歡坐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去玩。而現在的小椅子都被整齊地排在午睡室的窗臺下,一排、兩排、三排……緊緊地擠在一起。一些幼兒就是要坐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就從外面的小椅子上爬進去,有些從旁邊的小椅子上踩過。這讓我們看到了更大的危險。原來這樣的辦法也不是最好的。那可怎么辦呢?我們又開始想,既然孩子們這么喜歡小椅子,喜歡和小椅子一起活動。那我們就:讓女孩子的小椅子在午睡室前的走廊上排成一隊,讓男孩子的小椅子在活動室前的走廊上排隊,然后你可以找一個空的地方去玩(不拿著小椅子),你也可以坐在小椅子上玩。那天,我們看到小椅子不再對面對放,而是放成一排,孩子們活動的空間增大了,孩子們的自主選擇權也變強了
幼兒園午餐后的時間,是幼兒自主活動或散步的時間,每當這個時候給予孩子更大的空間,更多的自由,享受更多的快樂。進入大班后,幼兒的人數增多了,發現午餐后的連廊變得擁擠了。而一些幼兒偏偏又不喜歡坐在固定的地方,總喜歡搬著小椅子到處換位置。讓我們看到了擁擠、凌亂的環境中充滿了危險。們就在想:為什么餐點后幼兒們能幾個幾個圍在一起,井然有序地自主活動呢?午餐后就找不到這樣一個良好的狀態了呢?我們想到了餐點后幼兒們的小椅子都是放在桌子邊上的,幼兒們就拿上玩具找到個空的地方玩就可以了。沒有小椅子的“牽絆”,幼兒們的活動空間更大了,幼兒們玩起來也更舒心了。于是,我們就決定讓幼兒吃好飯后統一把小椅子放到午睡室前的走廊上,然后,帶上玩具在活動室前的走廊上找一個空的地方玩。剛開始的時候,真發現了:幼兒的活動空間變大了很多,也沒用小椅子的“牽絆”,危險性也少了很多。慢慢地大部分幼兒都吃好了,在外面活動的幼兒更多了,就發現:一些幼兒原來不習慣沒有小椅子的餐后活動,總是喜歡坐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去玩。而現在的小椅子都被整齊地排在午睡室的窗臺下,一排、兩排、三排……緊緊地擠在一起。一些幼兒就是要坐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就從外面的小椅子上爬進去,有些從旁邊的小椅子上踩過。這讓我們看到了更大的危險。原來這樣的辦法也不是最好的。那可怎么辦呢?我們又開始想,既然孩子們這么喜歡小椅子,喜歡和小椅子一起活動。那我們就:讓女孩子的小椅子在午睡室前的走廊上排成一隊,讓男孩子的小椅子在活動室前的走廊上排隊,然后你可以找一個空的地方去玩(不拿著小椅子),你也可以坐在小椅子上玩。那天,我們看到小椅子不再對面對放,而是放成一排,孩子們活動的空間增大了,孩子們的自主選擇權也變強了
在本周的周末活動中,我請孩子們自己大膽地表演節目,通過努力來爭取獲得小紅花、小食品 。能力強的小朋友都跑到臺上大聲地唱著歌。這時,我聽見了身邊的涵涵小朋友和著音樂輕聲地唱著,唱得很好很有節奏感。于是我就請她也來表演一下。她扭扭捏捏地走了上來,一個詞也唱不出來。還不時的緊張地扯自己的衣服。
從事幼兒教育也有十多年了,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常常能看到一些在班級里顯得特別乖巧的孩子,他們從來不會惹是生非,似乎不用做老師操多少的心思。而這些孩子大多屬于那種內向,不善表現自己的個性。他們也是集體生活常常被忽視的弱勢群。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一些個性明顯,活潑好動的孩子和敏感,能力較差的孩子會得到老師的重視和較多的關注。
在平時的游戲中也是如此,那些活躍的孩子往往會在你還沒有把問題說完就高高地舉起了手,興奮時候,他們還會把手舉到你的面前。和這些孩子不同,象涵涵這樣的孩子他們明知道答案,也不會大膽地舉手表示自己知道,他們只會乖乖地坐著,或輕聲地在嘴里說著。
而老師也常常把發言的機會給那些積極舉手的孩子。
如果在平時能有技巧地把機會多給這些孩子,結果會怎樣呢?慢慢地他們會樂于表現自己,會有勇氣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這些機會會變成自信的翅膀,插上翅膀的他們就能自由的飛翔于未來的成長天空。
推薦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當您把孩子從幼兒園接回家時,問孩子的第一句話通常是什么呢?有人曾經做過調查,將中外父母的問話進行了對比:
在中國,父母把孩子從幼兒園接回家時說的第一句話通常是:
1.今天在幼兒園吃什么了?
2.你們今天學什么了?
3.有人欺負你嗎?
4.今天老師布置作業了嗎?
國外父母問孩子的那一句話通常是:
1.今天你快樂嗎?
2.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嗎?
3.你有什么作品嗎?
4.今天和大家玩得高興嗎?
不同的問話體現了不同的教育觀念和方法。中國的父母比較多地關注孩子的生活情況和學習情況,而國外的父母則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緒情感、興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與伙伴交往上。前者的關心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可能會讓孩子自己對生活和學習過程有更多的關注,而忽視了情緒情感的變化、成功感的建立等。而后者的話,更容易讓孩子有傾談的欲望,有表達的意愿,會讓孩子對自己的作為有所感觸,并且會對今后的幼兒園生活產生向往。
專家指出,父母每天接孩子回家時,是孩子思維最活躍、最興奮的階段,也是開發孩子智力的黃金時間,家長可以好好利用這一段時間,開發孩子的思維,給孩子的表達創造良好的機會。譬如:可以提一些這樣的問題:
你今天最快樂的事是什么?為什么它是最快樂的事?
今天你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什么游戲? 你聽見了/看見了哪些有趣的事? 你的好朋友是誰?他有什么優點? 像這樣的問題,提問內容具體,孩子知道從何而答。如果家長每天一出園第一句話就問:“你今天吃什么了?”在孩子思維最興奮的階段,他不會理清思路,回答一天三餐是什么,可能只給您一個簡單的回答,比如面條,因為面條是孩子最易記住的詞匯。如果您想了解孩子每天吃了什么,您可以把孩子領到園里的食譜園地,按照食譜問一問孩子,孩子就會把思路理清,認真告訴您。這樣您不僅能了解孩子飲食情況,還能大大增加孩子的講述欲望。孩子講述的多,就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這樣的問話,還能激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在表達的過程中,有時還會附帶上他自己的見解,這會讓孩子的思維更加活躍。
父母在提問時,需要注意一點的是,提問時最好使用開放性的語言,多問幾個“為什么”,而不要用“是不是”這類封閉性的語言。因為,封閉性的提問容易造成孩子思維的惰性,而問“為什么”,會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助于開闊孩子的思維,而孩子豐富的想象力也會得以發展。同時,這樣的提問還能練就孩子尋找問題、思考問題和自己解決問題的本領。
今天陰天。午睡起床后,孩子們在整理被褥時,發現我們班的鄧小宇又尿床了。看著他一臉自責,不開心的樣子,我趕緊拿出我們班的備用褲子,給他換上,然后把他的褲子洗干凈涼到了樓道的窗戶上。放學時,小宇的媽媽來接他時,見孩子換上干凈的褲子,小宇的媽媽一再表示感謝。我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對于小宇尿床的問題,一開始我還注意隨時提醒他,久而久之就缺乏耐心了,竟有些習慣了,覺得換上備用褲子就可以了,缺不知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我能細心的隨時的對他進行提醒,找出規律,就完全可以避免小宇尿床,讓他免受這份潮濕之苦。這說明我的工作仍不夠耐心細致。如果我們每個老師都能及時地找到問題的根本,孩子們就不會這么不開心了。我想,從現在起我們班的“備用”褲子的使用率要減少了。所以,我們做老師的應該及時發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耐心細心地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問題,找出最好的解決辦法,讓孩子高高興興入園,開開心心離園。
“劉老師!王雨霏搶我積木,我不要和她一起玩。”“劉老師,王雨霏又搶我的玩具了。”一早上盈盈的告狀聲此起彼伏。很快,我就走向她們,了解爭吵的情況,我先問了告狀的孩子盈盈:“你們怎么了?”她皺著眉頭苦惱著說:“她搶我的積木。”而一旁的霏霏也不甘示弱:“她先搶我的。”
此時,我拿起她們手中爭吵的玩具問著其他的孩子:“這些玩具是誰的呀?”“幼兒園的。”盈盈說道,“我們不能搶的。”
“盈盈真懂事,這些玩具是我們幼兒園的,我們應該一起玩。搶玩具的小朋友不是個禮貌的孩子哦。你們看,琴琴和曉彤她們玩的真不錯,她們在一起玩跳蹦蹦的游戲呢!盈盈先看了看我,然后看了看菲菲。然后我問盈盈:“應該怎么辦呀?”她低著頭不情愿的說了句:“那一起玩吧。”“我們一起玩吧。”霏霏接受了這個建議。
之后,教室暫時沒有爭吵,大家互相一起玩了起來。
盈盈是一位以自我為中心意識很強的孩子。媽媽在外打工,很少回來。爸爸也經常忙于工作,所以家里的爺爺奶奶非常寵愛她,總是順著她的意思滿足她的各種需求。有的時候,稍有不滿意,她還對奶奶發脾氣。在幼兒園里,她在玩區角游戲時常常會與同伴搶玩具。然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初對外界事物的認識,都是從自我出發,所以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去認識她所接觸的外界事物。因而,她們經常會出現“爭搶玩具”這樣的情況。
為了讓孩子更快地融入到同伴中去,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及時與她的家長溝通,把她的這些情況告訴了他的奶奶,通過家園共育,孩子在慢慢改善。
同時,我們也利用各種機會教育孩子養成謙讓的美德。如通過講故事、兒歌等形式讓孩子學會玩具要大家一起玩,如果都要玩時,應該交換玩或輪換玩。
其次,在一日活動中,我們也盡可能的提供幼兒一切鍛煉的機會。比如:組織一次玩具總動員的活動,幼兒各自帶來了自己的一些玩具,讓幼兒學會和其他孩子交換玩等,讓幼兒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學會謙讓和分享。
我們班的韜韜,是個內向 、安靜的小男孩,一直在班里表現不錯,樂于和小朋友玩耍,還經常幫老師做力所能及的活,老師經常表揚他。一天下午入園時,他媽媽把我叫到外面,悄悄地對我說:“今天中午回到家里,發現韜韜把幼兒園里的拼圖帶回家了。問他為什么,他說是自己很喜歡,想玩一玩再給老師拿回來。”我聽完很吃驚,又一想他畢竟是個孩子,因為喜歡偷偷帶回家,而且能想著再帶回來,說明他還是知道對錯的,應該給他一個改正的機會。
韜韜的媽媽走之后,我便偷偷的觀察他。他似乎覺察到他媽媽對老師說了,知道了他偷拿拼圖的事,所以他也在觀察老師。我假裝沒有看見他,不去理會他。他發覺老師的注意力沒在他身上,便小心翼翼的把拼圖從口袋里掏出來,悄悄地放回原來的盒子里,一邊放還一邊觀察著老師,放完了如釋重負一般,長出了一口氣,神情輕松地玩起來。下午,我便臨時調整,讓小朋友玩拼圖,大家都玩得很開心,韜韜也一樣。活動結束后,趁機對小朋友進行了愛護班里的玩具、物品的教育,特別講了沒有老師的允許,幼兒園的東西不能帶回家,韜韜的小臉都紅了。這以后,我沒有把這件事在班里再提過,他也沒有再犯過這樣的錯誤。
這件事對我感觸很深,我很慶幸自己能這樣處理,保護了小孩子脆落的自尊心。也許,我把這件事當做一個典型 ,在班里對他嚴厲的批評,讓他、讓班里的其他小朋友都心生畏懼,也能達到不再犯類似錯誤的目的,可他以后就要活在其他孩子鄙視的目光里,“小偷”的嘲笑聲里,不會像現在這樣快樂了。
孩子小,自控力不高,只要他能認識到錯誤,我們就要給他一個改正的機會,這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假日的兒童樂園熱鬧極了,綠茵茵的草地上,五花八門的各種游戲設施都在吸引著孩子們。小朋友有的在滑滑梯,有的在開小電瓶車,有的坐旋轉飛機,還有的坐蹺蹺板什么的。侄子樂樂在我的帶領下,一口氣玩了好幾個項目,我看出他有點累了,就提議在公園的長椅上休息一下。 喝了幾口果汁之后,樂樂又準備去玩兒了。這回該玩什么呢?他的目光落在了不遠處的秋千上。我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只見一架秋千上坐著一個胖嘟嘟的小妹妹,媽媽陪在她身邊,正慢悠悠的推著秋千。而另一架秋千上則坐著一個比樂樂大一些的小男孩,他看起來是個玩秋千的老手,不僅自己就能蕩起來,而且蕩的很高。兩個小朋友都玩得很高興,真讓樂樂羨慕,可是他們看起來沒有想走的意思,什么時候才能輪上我玩兒呀?“姑姑,你說秋千好玩兒嗎?”樂樂問我。但他的眼睛一直盯著秋千,意思是讓我幫幫自己的忙。“你想玩秋千呀!可是一個小朋友已經在那里玩上了,你對他說:讓我玩兒一會兒吧。你想象他會怎么樣?要是你一直站在那里不說話的看著他玩兒,那他又會怎么樣呢?要是你希望姑姑幫你玩上秋千,那姑姑會怎么做呢?”
也許是我從蕩秋千的小男孩身上有所悟,我忽然覺得樂樂的依賴心太重了。我看出樂樂很想玩秋千了,便下決心讓他自己解決問題,于是才對樂樂說了這番話。我問完以后,用期待的眼神看著孩子。樂樂雖然沒有做聲,但顯然他在想我剛才說的話。
過了好一會兒,樂樂徑直走到秋千那里。他先是看著小男孩,引起了小男孩的注意,然后用商量的口吻說這個小朋友說:“等你玩兒完了,讓我玩兒一會好嗎?”結果呢?正如他預想的那樣,那個已經玩了半天的男孩很痛快的答應了,而且讓樂樂沒有想到的是,那個男孩立刻就讓了位子,跑開了。 樂樂坐在秋千上,向我招了招手,看他的樣子真是開心極了。
通過想象可以在頭腦中設想事情講如何進行,會有哪些結果。交往是人們相互作用的過程,一方的行動會引起對方的相應反應。我利用樂樂想玩秋千的機會,促使他對將要做出的行為可能會帶來的后果做了一番想象。樂樂則運用自己的想象,成功的進行了一次人際交往的活動。
我想說:遇到適合的機會,爸爸媽媽也可以給孩子提出一些問題,請他設想一下,別人在和自己交往的時候,可能會說些什么話,做些什么舉動。給孩子一個空間讓孩子通過想象自己解決問題。
《中班保育隨筆3篇》:中班保育隨筆第1篇自開學到現在雖說不是很長,但對每個孩子性格的了解我覺得還是一個不小的工程。表面上看,許多孩子在幼兒園表現得活潑、可愛、好動、愛說,或者內向、斯文、不
《中班隨筆大全19篇》:第1篇中班隨筆大全 每次與家長交談,他們都會這樣問:我的孩子近來怎么樣?如果反映的是孩子的優點,則皆大歡喜,感之言也會隨之而來,但如果我想說一點孩子的缺點,就得慎重考慮,弄不好會傷到孩子的自尊心,遇上脾氣急躁的父母,說
《中班上學期教育隨筆10篇》:第1篇中班上學期教育隨筆 每天早上來到幼兒園,都會聽到孩子們問老師早上好,可自從我來到這個班,坤坤從沒叫過老師好,更別說老師早上好了。今天我問坤坤為什么不叫老師好?他不語。不管我怎么反復問,他就是不說話。旁邊有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