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教育隨筆《調皮寶寶的教育方法》,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在幼兒園中,幾乎每個班都有那么幾個調皮幼兒,他們人數不多,但“作用”可不小。對于這樣的幼兒老師大都采用“冷處理”的方法,即冷落這些孩子,活動時不讓他們參加,上課時將他們置于一角,或者動輒就批評。其結果呢,非但沒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還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 從“調皮”幼兒在園和在家的行為表現的比較結果看,“調皮”幼兒在精力旺盛與活動量大、“鬼點子”多、經常提問題、批評時會頂撞等四個方面的行為表現在家與在園比較具有差異,在家這四個方面比在園更為突出。而在攻擊性強、較霸道、喜歡做“惡作劇”等三個方面的行為表現在園與在家相比差異極其顯著,在園這三個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父母往往把孩子看成光宗耀祖、傳宗接代的希望。孩子成了家中的寶貝,成了父母生存的意義。在這種意識支配下,他們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對孩子的任何行為不分時間、場所、性質都不加控制,讓孩子為所欲為。這樣的孩子到了幼兒園更多地表現為攻擊性強、霸道、難以遵守常規、活動頻繁等特征。調查表明,很多孩子主要由爺爺、奶奶照顧,而祖輩由于年齡及所受文化影響的關系,更是無原則放松,加劇了孫輩調皮行為。 對于“調皮”幼兒的行為表現,不少老師往往不加認真、客觀的分析,以成人的眼光和行為準則看待幼兒,把幼兒的淘氣、調皮、喜歡搞“惡作劇”等行為看成是有意破壞、搗亂,并隨意貼上“壞孩子”,“兒童多動癥”等標簽,這勢必對幼兒的成長造成極其不利的影響。如果老師們能靜下心來,以科學的態度看待“調皮”幼兒的調皮行為,就不難看出“調皮”幼兒的許多行為與普通幼兒的表現沒有什么兩樣,只是有些程度上更強烈一些;并且許多“調皮”行為有其可貴之處,蘊含著積極向上的因素;如好玩、好動、好問是探索求知的表現,不聽話反映出有主見,好爭斗體現有進取心,“惡作劇”蘊藏著創造性等等。當然,如果這些表現不分場合、時間,而且強度過大,我們必須進行引導與教育。從幼兒生理發育特點看,幼兒大腦皮層尚未成熟,興奮過程大于抑制過程,大腦對動作、各器官的控制精確性還很差。因此,幼兒表現出來的多動、精力充沛、自制力差、常做出意想不到的事等行為就是很正常的。 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其優秀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教師在教育調皮幼兒的過程中,可以強化優點,淡化缺點,以強化優點來幫助幼兒克服缺點。因為人都是喜歡聽好話的,更何況是幼兒。強化優點可以增加人的自信心,一個人只有對自己充滿信心,才有可能使他不斷的進步,不斷地克服前進中的困難。教師平日要善于觀察發現調皮幼兒的優點和進步,對其優點或進步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對于其缺點教師裝在心里,但不要在其它幼兒面前過分強調、夸張促進他們有效的、良好的發展。同時,我們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調皮”幼兒當然也不例外。只要教師以平靜的心態,平等的眼光看待這些“調皮”幼兒,就能發現他們身上也有許多閃光點,比如:好奇、好問、求知欲旺盛等。教師和家長都應該抓住他們的這些特點,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總之,與調皮大王相處要講究藝術,不能急燥,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頂崗周記40篇幼兒園教育隨筆中班》:頂崗周記40篇幼兒園教育隨筆中班第1篇1、中班教育隨筆:老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老師要時常觀察幼兒,在這面鏡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發現污點,不要怕孩子笑話,主動承認不足之處
《中班保育教育隨筆200篇》:中班保育教育隨筆第1篇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一):特殊孩子特殊照顧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只只歡樂的小鳥活躍在院
《中班隨筆短篇20篇》:第1篇中班隨筆短篇 帶著幾分喜悅,帶著幾分遺憾,我與孩子們一起告別了中班,共同步入了在園生活中值得珍惜的最后一年。 從幼兒園邁向小學,需要孩子們在心理品質等諸多方面適應這一質的變化。為了幫助他們實現從幼兒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