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師中班教育隨筆《積木游戲中的隨感》,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區域活動中積木區的木頭積木(我命名的)幼兒非常的喜歡,因為這些積木上都有各種房子的圖形,有的是三角形的屋頂,有的是羅馬柱,有的是橢圓形的門洞。在昨天的區域活動中,有五個孩子趴在地方聚精會神的各自搭各自的,雖然都搭的很好,但到最后都缺乏材料了。因此我就說:“你們可以把自己搭的圍到一起來,那就是一個很漂亮很大的城堡了,你們看我的!”于是我就把一個孩子的和另一個孩子的圍到一起,孩子們一看效果真的不一樣了,都開心的拍起手來了。今天中午的區域活動中,我又發現昨天玩積木的幾個孩子在一起玩了,我還聽見有個孩子說:“哎,我們喝起來一起搭吧,這樣搭出來好看!”他們一起搭好后,還叫我去看他們的偉大工程。從這件事中,我感悟到,孩子的游戲,需要我們教師的引導,一句話,一個暗示,一個示范,對孩子來說是游戲過程中的一個新發現、新改革
區域活動中積木區的木頭積木(我命名的)幼兒非常的喜歡,因為這些積木上都有各種房子的圖形,有的是三角形的屋頂,有的是羅馬柱,有的是橢圓形的門洞。在昨天的區域活動中,有五個孩子趴在地方聚精會神的各自搭各自的,雖然都搭的很好,但到最后都缺乏材料了。因此我就說:“你們可以把自己搭的圍到一起來,那就是一個很漂亮很大的城堡了,你們看我的!”于是我就把一個孩子的和另一個孩子的圍到一起,孩子們一看效果真的不一樣了,都開心的拍起手來了。今天中午的區域活動中,我又發現昨天玩積木的幾個孩子在一起玩了,我還聽見有個孩子說:“哎,我們喝起來一起搭吧,這樣搭出來好看!”他們一起搭好后,還叫我去看他們的偉大工程。從這件事中,我感悟到,孩子的游戲,需要我們教師的引導,一句話,一個暗示,一個示范,對孩子來說是游戲過程中的一個新發現、新改革
一天,蒙蒙跑到我前并伸出小手指說:“老師我們兩個來拉鉤上吊的游戲好嗎?”一邊說著一邊勾起我的手指說:“拉鉤上吊,我們兩個不許動。”說完就站在那里不動了,我也照他的樣子一動也不動地站著,沒過一會我便招呼其他的幼兒去做游戲,這是蒙蒙拍拍我的手說:“老師你動了,你輸了”,看到她那高興的樣子,我腦子里閃過一個念頭,這孩子平時個方面發展都不錯,就是吃飯太挑食了,何不用這種方法來教育她呢?于是我便照她的樣子并說:“蒙蒙我們再來一次,這次由我來說好嗎?”她聽了高興的點點頭,我勾起了她的手指并說:“拉鉤上吊,吃午飯時不挑食。”蒙蒙聽了以后,紅著臉低下了頭,看到她這樣的表情,我就用鼓勵的話語說:“蒙蒙是個說話算話的好孩子,說到的一定能做到”。聽到這里蒙蒙抬頭并笑了。吃午飯時,孩子們個個都吃得狼吞虎咽的,等我再看蒙蒙時,她也和小朋友一樣大口大口的吃著所有的的飯菜,我笑著朝她點點頭并送給她一個大拇指,他高興得笑了。通過這件事情使我認識到在幼兒的生活中游戲是非常重要的,在游戲中幼兒得到了快樂,并在快樂中接受到教育,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導讀: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錯誤”作為養料來促進成長,他們只有在“錯誤”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確”。這就像糧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長非得靠糞便給養一樣。
課堂上,老師不允許孩子出錯;在家里,父母不允許孩子出錯。結果,孩子也就只能盡力不出錯了。為了不致出錯,他們只好收斂幻想,自我綁束,縮手縮腳。成人在禁止孩子出錯的同時,也使孩子失去了通向正確、通向成功的機會。當孩子一旦形成這樣的人格,父母就不愿意了,就會說哎呀,你看你看,你怎么一點想象力都沒有?一點探索精神都沒有?為什么膽子這么小?父母不去反思自身,卻毫無道理地責怪孩子。他們費了好大勁把孩子終于折磨成了膽小如鼠的人,現在,為了讓他們膽大,又開始新一輪折磨。
關于錯誤,還有一個兒童心理成長機制與成人對錯誤的看法是否正確的問題,就是說,我們成人認為的錯誤在孩子的精神成長機制中是不是也是錯誤?有時候,在成人看來是錯誤的,在孩子來說是成長中的一種形態。孩子不是一個沒有長大的人,而是一個內在機制與成人完全不同的人。即便孩子真的錯了,最好的辦法是不要先剝奪他“錯”的機會,而讓他親身感覺到自己的錯誤,這要比你直接告訴他不能這樣做效果要好。當然,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我們可以告訴他哪是正確哪是錯誤,給孩子建立一個關于正確和錯誤的概念。
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錯誤”作為養料來促進成長,他們只有在“錯誤”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確”。這就像糧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長非得靠糞便給養一樣。
所以,在我們中心,我們的口號是:在錯誤中成長。不光對孩子,對老師,對管理人員,連對我都是這樣要求的。新來的孩子不敢下筆,我們的老師就會說:某某同學,往錯畫,給老師犯個錯誤看看!畫成狗屎蛋都行!聽了這句話,孩子便一下子輕松起來,對技術的恐懼就煙消云散。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在于得出正確的結果,而在于走向正確的那個過程。這個過程最有價值,也最能使人幸福。
推薦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一、 掃描觀察法:這種方法是指觀察者在相等的時間段里對觀察對象依次輪流進行觀察。此法比較適合于粗線條地了解全班兒童的游戲情況,如可以掌握游戲開展了哪些主題,學前兒童選擇了哪些主題,扮演了什么角色等一般行為特點。掃描觀察法一般在游戲開始和結束的時候運用較多。
二、 定點觀察法
觀察者固定在游戲中的某一區域定點進行觀察,適合于了解某主題或區域幼兒的游戲情況,了解學前兒童的現有經驗以及他們的興趣點、學前兒童之間交往、游戲情結的發展等動態信息,并且讓教師較為系統地了解某一件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避免指導的盲目性。定點觀察法一般多在游戲過程中使用。
三、 追蹤觀察法
觀察者根據需要確定1~2個學前兒童作為觀察對象,觀察他們在游戲活動中的各種情況,固定人而不固定地點。適合于觀察了解個別學前兒童在游戲中的發展水平。教師可以自始自終地觀察,也可以就某意識時段或某一情節進行觀察。
四、 觀察的記錄
教師在對學前兒童游戲活動進行觀察的同時,還要注意利用多種手段加以記錄,以作為珍貴的資料加以保存,為指導游戲服務。
在游戲的觀察記錄中,有表格記錄、實況記錄、圖示記錄、影像記錄等方法方式。使用較多的是表格記錄。這種記錄方法簡便易行,直觀明了,除了設計表格記錄之外,也可以用文字記錄,有條件的學前教育機構,還可以充分利用攝像機、照相機、錄音機等現代化教育設備,來進行觀察記錄,以保證記錄的全面性、立體性、長久性和有效性。
開學第一周,孩子們很快就適應了集體生活,新來的小朋友也很快就融入了我們這個大集體。老師也在忙忙碌碌中發覺孩子們都長大了,相對去年而言,他們的進步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上課更加專心投入了。開學第一天,我們就按計劃上課了。在第一節的語言活動《有朋友真好》中,孩子們認真地傾聽著故事,積極舉手發言,還學說了故事中的對話。老師的提問,也能收到各種不同的回答,不再出現盲目跟從,更多地有了自己的想法。活動下來,大家還互相介紹了自己的好朋友,感受到了朋友再次見面時的開心和快樂,懂得了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關心、幫助。而我也成了他們的好朋友,一個個給了我溫暖的擁抱,這樣的氛圍真溫馨。
吃飯更香了,午睡更安靜了。吃飯的時候,孩子們會自己拿飯菜,安靜地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飯、菜、湯,有的還會添飯,吃得多了,吃得快了,相信我們的體質也會更棒。午睡一開始就比較安靜,入睡動作也快了。
看,我們都在進步!我相信:中三班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只只會自己發光發亮的小小螢火蟲,我們的快樂班級一定會更加溫馨、和諧!
前階段幼兒游戲情況分析:
在之前的游戲中,我觀察到隨著孩子們的游戲主題的展開,他們的游戲情節開始復雜起來,游戲經驗也得到了不斷積累。孩子們的交往也擺脫了對現有游戲玩具的依賴,開始與同伴進行言語的交流。娃娃家游戲中“爸爸”、“媽媽”會想很多相似于成人在家庭中所做的事來模仿,如買菜、燒飯,招待客人。
會帶娃娃去看病,在家中還會開生日會等。爸爸還會穿上工作服煞有其事的去上班。他們游戲角色越來越逼真,游戲行為也形象具體起來。 其次在每次游戲前孩子們也從原先掙搶角色到開始互相討論、協商各自的角色,如孩子們會表示以換班的辦法輪流擔任角色,或是角色謙讓給沒做過的一方來做。他們絕大多數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濃厚興趣,能主動地投入,并能按事先商討好的角色的任務去游戲,有時還會創造性地發展一些。如在小舞臺游戲中,孩子們會分配好主持人、小演員這些角色,主持人維護好舞臺的次序,為演員報節目,同時隨著游戲情節的擴展還相繼出現了一些設計演出票、宣傳廣告等金點子。但在游戲中也逐漸出現幼兒解決困難的能力較薄弱,游戲的獨立性還不夠。
角色游戲計劃:
(一)預估游戲主題內容:娃娃家、小飯店、醫院、小舞臺、理發店、小工地、醫院。
(二)環境材料介紹:
1、超市游戲
除了為孩子提供了工作服、貨品外我們將認知活動的內容隱含在所提供的游戲材料之中,使幼兒通過操作主動獲得多方面經驗。如在小超市中我們在貨架上標上了一定數量的圖形,讓幼兒練習物數一致的擺放貨物。
2、筑工地游戲
在建筑工地游戲中我們為孩子們提供了多種拼插積木還收集了半成品和廢舊物品,讓幼兒在寬松愉快的情境下選擇游戲材料,使他們進行創造性構建。
3、理發店游戲
在理發店游戲中為孩子提供了發型圖片、美發裝飾物、各種燙發罩、洗頭籠頭等設施使幼兒的游戲積極性得到進一步提高。
4、照相館游戲
讓幼兒在游戲中選擇各種小道具表現不同裝扮的自我,而一些操作材料也為小攝影師提供了繪畫的練習機會。
5、娃娃家游戲
我們的娃娃家游戲的開展就與開展的主題活動“我愛我家”有機的進行了融合。如,孩子們在臥室、廚房、客廳、衛生間中開展各種不同的游戲內容。展現家的功能設施。并結合區角游戲內容提供了筷子喂食、小樂器等操作材料。
6、醫院游戲
在醫院游戲中有各種聽診器、鹽水袋、藥等材料,讓孩子們仿佛置身于醫院環境中,通過逼真的醫院設施滿足幼兒做小醫生的渴望。
7、小飯店、甜品屋游戲
餐廳里的食物有逼真的包子、餃子等,還提供了半成品可自由搭配的“菜”還有一些廢舊操作材料,廚師可按客人的口味做各種不同口味的菜。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的活動需求、創造需求等得到了滿足,能力得到了發展。甜品屋中孩子們可隨意選擇材料制作冰激凌、飲料等。
8、小舞臺游戲
小舞臺是培養幼兒表達表現能力一方平臺,幼兒通過面具、小樂器、小布偶的選用采用各種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快樂。
(三)、活動目標:
1、 培養參與角色游戲的興趣,重點觀察“照相館”游戲主題,讓幼兒積極參與并從中體驗到游戲的樂趣。
2、 鼓勵幼兒以物代物或一物多用地進行游戲,由此進一步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四)觀察重點:
照相館游戲中“攝影師”能否獨立大膽游戲,并克服游戲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困難。
角色游戲案例:
實錄:
角色游戲開始了,羅慧琳戴上了攝影師的工作牌,拿起了照相機招呼著跟前來回走過的小伙伴“快來拍照呀!我們的掛歷照可好看了。”在她的鼓動下果然有客人走了進來。
“我想拍這樣的照片,”朱雨欣指著桌上的臺歷照說。羅慧琳馬上熱情相迎,并把小豬道具遞給了朱雨欣。
“好的,來笑一下,我給你拍。”喀嚓一聲快門按了下來。此時一旁的張思遠說:“我也拍一張,但我要和掛歷上的一模一樣穿上皇帝衣服拍。羅慧琳一時為難起來,說:這個衣服沒有,我給你戴個面具吧,也很好看的。”張思遠說“還有其他衣服嗎?”當得知沒有時只好搖頭走開了。
羅慧琳又接待了幾個客人后生意顯得冷清了一些。她開始拿出了紙和筆畫起了照片,畫完后將照片裝入了相片袋繼續開始向照相館外張望、招呼著。但生意似乎仍不理想。
現象分析:
從照相館游戲中可看出,中班孩子的角色游戲的主題擴展,情節得到了發展。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中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的思維也有直覺行動性開始轉向具體形象的思維,比起小班幼兒的角色游戲情節要復雜。攝影師能向客人作介紹且會用語言招呼客人。能用語言與同伴交往。再者,中班幼兒在進行角色游戲時能認真扮演角色,并且還有了初步的規則意識。隨便離開崗位的現象少了,因為他們在游戲前就分配好了各自的角色,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識。從游戲過程中我也發現了現有的游戲材料已不能滿足幼兒游戲情節發展的需要了。而材料投放是要以幼兒需要興趣為出發點的;游戲中幼兒根據自己的愿望和想法與玩具材料發生互動,才能使活動的方式方法具有靈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兒真正產生興趣和自主體驗,在照相館中的小道具顯然是平乏的。
采取措施:
此時的我認為有必要介入幼兒的游戲。于是我以角色的身份走入了照相館。“攝影師,我今天帶了自己做的新衣服想請你幫我拍些照片,你說好看嗎?”羅慧琳見了忙說:“這衣服能穿嗎?”(她見我拿來的是用包裝紙折剪出來衣服,露出了一臉的好奇。)“當然行了,”邊說我邊將衣服披在了肩上。于是,羅慧琳幫我拍了起來。正拍著我突然叫了起來:“哎呀,我有急事得走了,這衣服先放在這,照片你幫我送到家里去好嗎?”經我如此一說,她馬上表示了同意。當我離開后觀察到,羅慧琳又將此衣服給其他孩子穿上拍了照,孩子們相當喜歡,并表示可以到材料庫取一些材料自己做。羅慧琳后來還主動挨家挨戶開始了“送照片”活動,并不忘做了拍照宣傳呢。此后,在照相館出現了“服裝區”并提供了一些半成品的操作材料。孩子們對制作自己的“時裝”產生了越來越濃的興趣,連一些動手能力弱的孩子也爭相回家收集各種包裝袋帶回幼兒園。我覺察到了孩子們的興趣、需要后在材料庫中我有意識增添了類似的材料。同時“時裝店”的游戲主題也開始萌芽了。
效果反思:
在這一游戲案例中我體會最深的是在幼兒自主性游戲中老師不能是傳統意義上的老師角色。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敏銳地觀察每個孩子的每一點變化,了解他們的每項興趣與需要,通過觀察游戲了解幼兒,通過環境材料的創設和適當的介入支持幼兒的游戲。 游戲中當觀察到照相館生意冷清了一段時間后, 我以游戲者的身份以自己的行動以及游戲的語言和材料,暗示幼兒的游戲行為,促進幼兒游戲的發展。我及時提供、調整了游戲材料,且為幼兒提供一些半成品,指導幼兒進行以物代物、一物多用,讓幼兒能夠自主的活動。
《幼兒園教師隨筆中班3篇》:幼兒園教師隨筆中班第1篇擁抱的作用我在帶班時會經常撫摸孩子的頭、翹翹大拇指、擁抱孩子,以此作為獎勵孩子的方法,對他們的表現作出肯定的態度。新學期開始,剛插班到我班的孩
《中班幼師教育隨筆3篇》:中班幼師教育隨筆第1篇 在課間活動時,孩子們正用一張報紙卷起來做紙棒,發現這根紙棒一夾就彎了。“為什么會彎呢?”這個問題使孩子們開始了新的嘗試:有的將一張報
《 隨筆中班3篇》:隨筆中班第1篇 今天下午,在孩子們進各個區角活動的時候,幾個孩子一下子涌到娃娃家,不一會就傳來孩子們爭吵的聲音:“我當爸爸,我先來的!”“不行!我也要當爸爸,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