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9
這是女媧補天名師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女媧補天》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贊揚了女媧勇敢、善良的品質以及不怕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了解女媧為拯救人類,怎樣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如何把天補好的過程;在閱讀中體會女媧精神和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以讀為本,邊讀邊悟
“書是讀懂的,而不是教師講懂的。”葉圣陶先生的這句話也道出了學生閱讀的重要性。在這節課上,我圍繞“正確——流利——有感情”這三個目標指導朗讀訓練。課前預習要求讀正確,檢查預習情況時要求流利地讀,通過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同學們的朗讀情況,讀后引導進行評議,通過欣賞同學的朗讀,讓同學們體驗到讀書的快樂。研讀課文時帶領學生有感情地讀。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輕重緩急。在指導中,把理解語言與訓練朗讀交融在一起,使學生在讀中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以提高朗讀效果,最終實現有感情地朗讀的目標。除了對學生讀課文除了每次都有要求外,讀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集體讀,個別讀;大聲讀、默讀……等等,不同形式的讀發揮不同的.功能。為了更深入、準確地體驗情感,我指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來做文章,通過細心揣摩,入情入境地朗讀,使學生獲得體驗、升華情感。
2.挖掘課文的空白點,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課文的文字淺顯易懂,表現人物精神的關鍵語言文字也是不難理解的,但如何從淺顯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來,確實需要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點,將文本再創造,以充實內容,使人物形象飽滿,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培養豐富的想象力。所以在課堂上我設計了補白想象——讓他們說說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學生說得較好。有的說:“我仿佛看到洪水沖來,房屋倒塌,人也被沖走。”有的說:“我仿佛看到孩子們在哭著尋找爸爸媽媽。”在這些補白想象中,進一步體會到神話的神奇,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積累并運用了語言。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師生合作,激發想象,感受神話魅力。在教學第一節時,我采用了引讀、師生分句讀、小組賽讀,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悅的朗讀氛圍。同時通過讓學生閉目想象,感受人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悲慘景象。
三、不足之處
課堂上駕馭能力不強、很多地方處理得不夠靈活、教師的評價語很不到位。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出示女媧圖片,通過圖片,讓學生形象地理解什么是神話,并激發學習興趣。接著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能用簡短的話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然后找出女媧怎樣補天的相關語句。通過感情朗讀,找出表現女媧補天的艱難的詞語,體會女媧補天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學習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最后把女媧補天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我在教學時緊緊抓住神話故事的特點,以女媧為什么要補天?為主線展開教學,在引讀、想象、體驗中感受災難來臨前人們幸福的生活和災難來臨后可怕的情景。
回憶整堂課的教學過程,感慨頗多:
1、讀中悟情,讀貫穿始終,抓住重點詞句來讀,讀出感受。讀出人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痛苦掙扎的悲慘景象。在教師引讀時對熊熊等詞進行解讀,突出悲慘的景象。
2、師生合作,激發想象,感受神話魅力。在教學第一節時,我采用了引讀、師生分句讀,小組賽讀,為學生營造了簡單、愉悅的朗讀氛圍。同時透過讓學生閉目想象,感受人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悲慘景象。
3、我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如課堂上駕御潛力不強、很多地方處理的不夠靈活、教師的評價語很不到位。這也是我今后教學中要學習和加強的地方。
神話故事是我國寶貴的民間文藝瑰寶,讓學生愛讀、會講,設法讓學生浸潤到這種民間文化的氛圍中去,從中感悟、熏陶,直至喜愛是我們教學的出發點。在教學中,我注意讓“讀”深入課堂,落在實處。我的基本教法就是從感受到領悟再到積累最后到運用”。我設計的基本學法是:以讀為基本手段,促進理解、促進感悟,習得語感。
一、在倡導語文教學的人文性,關注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
如:第一自然段中描寫天塌的情景,教者引導學生體會一邊串疊詞“轟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的作用,感受其傳達出的人間慘狀。
再如:三、四自然段的教學,教者引導學生找出女媧冶煉五彩石和補天的一連串動詞,既使學生感受到女媧補天的艱難,同時使學生體會到這一連串動詞生動傳神的表達效果。
二、本課的教學注意把精力花在學生個性化、創造性讀的訓練。
課文中“女媧補天”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讓學生根據各自的水平和習慣反復讀出感覺來,讀出味道來,用準確有感情地朗讀把各自研究學習的收獲告訴大家,學生讀得動情大家聽得入神。同時,用“邊讀邊說”的方式交流,既是讀中感悟的結果的呈現,又是自然的思維與說理的訓練.
不足之處有:
1、由于把課文讀的太多,課文的復述沒有完成。應該直接跳到補天的過程之上,再讓學生去感悟女媧的品質。可在前面書讀得有點多,后面顯得有點緊張。
2、我壓制了學生的一些質疑,沒能留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在今后教學設計時,我要多準備些學生獨立思考、自讀自悟、質疑解疑的時間,多根據學生的需求及實際設定教學環節,這樣學生樂學,教師輕松。
3、課堂語言不夠豐富,激勵性不大,每個環節連接的不夠緊密。在上課時,對于學生的回答,我的評價語也不夠豐富,而在引導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夠靈活的現象。
反思這節課,我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如課堂上駕御能力不強、很多地方處理的不夠靈活、教師的評價語很不到位。這也是我今后教學中要學習和加強的地方。課結束了,但是思考并沒有結束。通過這節讓我明白,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努力。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能復述故事。
3.體會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能復述故事,體會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
[教學課時]
1課時
一、談話激趣,圖畫引入
1.(課件出示女媧補天圖)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故事嗎?(學生自由舉手答)這節課,我們就再來學習一個神話故事——女媧補天。(板書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女媧怎樣補天?女媧補好天后,天會是什么樣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再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古時候,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
2.輪讀課文,檢查讀文情況,糾正字音。
3.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細讀課文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默讀,動腦想一想,動筆畫一畫描寫在天塌地裂前后人類不同生活的語句。
2.小組討論第一個問題:女媧為什么要修補天地?
3.匯報學習收獲。指導學生拓展思維:
如果你當時在場,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
(一方面教育學生要了解人民的疾苦,一方面體會女媧看到這種場面的心情。)
(二)學習第3~5自然段
體會女媧的心情,了解女媧修補天地的經過。
1.女媧難過極了。
聯系課文第1自然段來體會。“女媧創造了人”,所以人類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難,心情當然難過。
2.大聲自由朗讀課文第4自然段。了解女媧修補天地的經過,解決第二個問題:女媧怎樣修補天地?
3.體會女媧的奉獻精神。
(1)理解第3自然段中的女媧“決心把天和地修補起來”。
(2)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女媧修補天地的經過。(用“先……,又……,接著……,最后……”的句式復述)
(3)女媧補好天地后,人間的狀況是怎樣的呢?(天上有了五色的云霞,天再也沒有了坍塌的危險,野獸不敢再到處流竄殘害人類,地縫也被堵住了,人類獲得了新生。)
4.引導朗讀這三段話。
5.修補天地之前人間的狀況是怎樣的呢?請找出描寫人間慘狀的詞語說說你體會出了什么。
(“一道道、黑黝黝、噴涌而出、殘害、驚慌失措、四處奔逃”這些詞展現了修補天地之前人間的悲慘狀況。天上的大窟窿被女媧用煉好的五彩石補住,地縫也被蘆灰堵住,真是太神奇了。)
四、拓展延伸
同學們,當災難來臨時,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女媧這樣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人,比如……(引導學生自由發言)所以,我們在敬佩女媧的同時,也要向擁有女媧精神的人學習!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