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8
這是熱機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發現講授新的知識,每次上課都有意想不到的問題及收獲。
先說說我的本節課的教學流程:
導入:不要小看本節的小實驗,人們通過認識這類現象引發大的發明。帶著這樣的好奇學生觀察本節課的演示(課本圖14.1-1所示的)實驗,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它所包含的物理知識:酒精燃燒放出熱量(化學能轉化為內能),通過熱傳遞將一部分內能轉移給水,水的內能增加使其溫度逐漸升高直至沸騰,產生大量水蒸汽,水蒸氣越來越多,對軟木塞的壓力越來越大,最后水蒸氣將軟木塞頂出試管口,這就是水蒸氣膨脹對軟木塞做功。這個實驗揭示:可以利用內能來做功。熱機就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 出示預習提綱:明確通過自學找到熱機的種類,分析內燃機的含義,工作原理。
在二班我先讓學生結合預習提綱自己分析四個沖程,沒有交代各個部件,在后續的教學發現學生有些糊涂,給教學人為的帶來了障礙,在五班的教學中我調整了一下順序,先讓學生認識各個部件,明確氣缸,再讓學生小組內互相討論分析四個沖程工作的特點,結合FLASH動畫讓學生對一個工作循環有個感性的認識。
教師點撥提升:吸氣沖程為什么會吸入空氣和汽油的混合物?壓縮和做功沖程都是進氣門和排氣門關閉,它們有什么區別?排氣沖程為什么能排出廢氣?學生能很好的回答出做功沖程會有火花,活塞運動的方向不同,能的轉化不同三個方面加以區分。
本節課備課中不足的是:
沒有弄清書上圖中氣門下方的彈簧下的的很小的一個位置是什么,回來查資料才知道那個叫凸輪軸,其設計的目的在于保證汽缸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氣門的開、閉動作。感嘆學生好問促進了教師的成長。
本節課中學生對曲軸的活動認識的不好,在最后一個班中發現用手做道具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說老師再給我們說說曲軸的工作吧,把書放到學生桌上比劃講解起來,我把左手掌舉起來,這是曲軸在吸氣沖程的位置,活塞向下運動,連桿帶動曲軸轉動,到最下端時,曲軸運動到這個位置,我把右手掌舉起,可以看出曲軸轉了180度,既半周,這樣一亮相,學生很好的認識一個工作循環,曲軸轉了2周,。
在課后一個很愛思考問題的學生問我:老師不對呀,怎么了,燃氣在內部燃燒應該爆炸呀?我說事實上它沒爆,而且還很好。這為什么?它的氣缸耐壓能力強。學生似懂非懂,后來我說我們上網查查它的耐壓能力是多大?又一次成長的機會。
其實本節課在中考中出題的機會很少,我們通過本節的教學希望學生能用所學的知識去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培養學生的求知欲。
本節課要通過四沖程內燃機工作原理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內燃機的主要結構;大致了解內燃機工作時,能量的轉化與轉移情況;了解內燃機的發展對人類進步起到的作用,同時要使學生認識到它給環境帶來的污染問題,從而引導學生關注技術應用帶來的社會進步和問題。
熱機教學反思范文
通過課本圖16.4-1所示的實驗,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它所包含的物理內容:酒精通過燃燒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水蒸氣膨脹對軟木塞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在做這一演示實驗時應注意:軟木塞不要塞的太緊,免得試管炸裂傷人。 這個實驗雖然簡單,它卻能啟發學生:可以利用內能來做功,熱機就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
汽車是學生常見的交通工具,我們可以從汽車的動力來自于內燃機引入課題。應介紹內燃機的'主要特點是:燃料直接在汽缸內燃燒,因而省掉了笨重的鍋爐。 汽油機的基本結構可結合模型、圖片和動畫講解,課本中未提出的構造不必補充。
燃燒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引導學生從實際經驗中發現問題,通過討論使學生懂得相同質量的不同燃料燃燒時放出熱量是不同的,從而引出熱值的概念。講熱值的時候,要說明完全燃燒的含義。然后讓學生看熱值表,對常用燃料的熱值一定的了解。 有效利用燃料是節能的重要措施,可讓學生結合實際來討論,然后得出結論。對于鍋爐供暖一是要讓燃燒盡可能充分,二是要減少熱量的散失。
本節的內容很貼近《課程標準》中的要求,貼近學生的生活,還貼近當今社會熱點問題──高新技術的發展以及環境問題,“可在教學中把”STS──從火車到火箭“穿插到這里作全面介紹。同時通過介紹熱機的發展推動工業革命的典型事例,讓學生了解內能的利用在人類發展史上的重要意義,起到激勵學生將科學服務人類的責任感,即達到要求。
通過本堂教學,我覺得在熱機的效率、燃料的利用效率的問題上,挖掘的還不夠,如可結合生活實際(當地的用熱情況、地理位置)布置如”如何改進我家中的煤氣灶“”詢問身邊的人們,采訪汽車維修人員:如何使汽車省油?“等課外探究活動,通過這樣對教材的處理能很好地評價學生在節能方面的意識,完成教育目標。我想,只有這樣才真正體現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
本節課,我使用導學案進行教學,教學順序是:溫故探新,設問導讀,自學檢測,鞏固訓練,拓展延伸。前三個環節學生交流互助,展示,教師點撥。最后鞏固訓練拓展延伸,當堂完成,教師進行了面批組長,組長批改組員。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是:
1.完成了預設的教學目標,
2.課間帶領學生觀察了真實的摩托車發動機外觀,給學生指明了各個部位,激發了學生探究汽油機構造及工作過程的興趣。
3.在講解慣性幫助內燃機的三個沖程時,突然想到用教室的風扇關電后能繼續轉動,使學生更容易理解。
不足之處:
以前上這節課,我使用了汽油機模型,學生直觀觀察,幫助了學生認識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構造,這次沒有使用,學生的認識就慢的多。以后還要使用。
對學案最后一題的改進:
原題2、一臺汽油機的銘牌上標有“3000r/min”字樣,若每個沖程活塞的運動距離為10cm,鋼筒里的空氣壓強約為106Pa,活塞的面積約為100cm2,試求出這臺汽油機的功率。
將問題采用分步問題,這樣降低難度,并可讓學生認識這類問題的階梯思路。
(1)做功沖程中燃氣對活塞的平均壓力?
(2)一個做功沖程中燃氣對活塞做的功?
(3)內燃機完成多少次做功?
(4)汽油機的`功率?
如何寫熱機教學反思
不要小看本節的小實驗,人們通過認識這類現象引發大的發明。帶著這樣的好奇學生觀察本節課的演示(課本圖15.4-1所示)的實驗,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它所包含的物理知識:酒精燃燒放出熱量(化學能轉化為內能),通過熱傳遞將一部分內能轉移給水,水的內能增加使其溫度逐漸升高直至沸騰,產生大量水蒸汽,水蒸氣越來越多,對軟木塞的壓力越來越大,最后水蒸氣將軟木塞頂出試管口,這就是水蒸氣膨脹對軟木塞做功。這個實驗揭示:可以利用內能來做功。熱機就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 出示預習提綱:明確通過自學找到熱機的種類,分析內燃機的含義,工作原理。
在一個班我先讓學生結合預習提綱自己分析四個沖程,沒有交代各個部件,在后續的教學發現學生有些糊涂,給教學人為的帶來了障礙,在其他班的教學中我調整了一下順序,先讓學生認識各個部件,明確氣缸,再讓學生小組內互相討論分析四個沖程工作的特點,結合FLASH動畫讓學生對一個工作循環有個感性的認識。
教師點撥提升:吸氣沖程為什么會吸入空氣和汽油的混合物?壓縮和做功沖程都是進氣門和排氣門關閉,它們有什么區別?排氣沖程為什么能排出廢氣?學生能很好的回答出做功沖程會有火花,活塞運動的方向不同 ,能的轉化不同三個方面加以區分。第二部分燃料的熱值,通過閱讀指導,認識熱值的意義,熱機的效率,分析提高熱機效率的方法。
本節課中學生對曲軸的活動認識的不好,在第二個班中發現用手做道具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說老師再給我們說說曲軸的工作吧,把書放到學生桌上比劃講解起來,我把左手掌舉起來,這是曲軸在吸氣沖程的位置,活塞向下運動,連桿帶動曲軸轉動,到最下端時,曲軸運動到這個位置,我把右手掌舉起,可以看出曲軸轉了180度,既半周,這樣一亮相,學生很好的認識一個工作循環,曲軸轉了2周,。
在課后一個很愛思考問題的學生問我:老師不對呀,怎么了,燃氣在內部燃燒應該爆炸呀?我說事實上它沒爆,而且還很好。這為什么?它的氣缸耐壓能力強。學生似懂非懂,后來我說我們倆回家都上網查查它的耐壓能力是多大?又一次成長的機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熱機的概念。
2.了解四沖程汽油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使學生了解可以利用內能來做功。
2.利用活動模型講解四沖程汽油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演示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閱讀“科學世界”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重點難點
重點
汽油機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轉化過程。
難點
內燃機的工作原理。
教學方法
演示法、學生自學、討論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演示:通過水沸騰實驗,討論這個過程中的能量之間的轉化的情況。
分析引導:通過能量的傳遞,引出蒸汽機的工作原理。
二、新課教學
1.內燃機。
(1)實驗演示:在試管中裝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熱使水沸騰。
觀察發生的現象,引導學生思考:這一過程中能量是如何轉化或轉移的?
學生思考后,得出:酒精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內能傳遞給水和水蒸氣,水和水蒸氣的內能又轉化為橡皮塞的機械能。由此引出熱機。
(2)熱機: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叫熱機,其種類很多,有蒸汽機、內燃機、汽輪機、噴氣發動機、火箭等。
2.汽動機。
(3)展示汽油機模型,找出各部分構造的位置。
(4)利用汽油機活動模型,操作并觀察工作中每一個沖程的工作情況。
(5)總結汽油機的工作原理。
師生共同討論得出:
內燃機的一個工作循環是由吸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沖程組成,在一個工作循環中,活塞往復運動兩次,曲柄轉動兩周,燃氣對外做功一次。
內燃機中的能量轉化過程:
壓縮沖程中,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做功沖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2.學生閱讀“科學世界——現代汽車”。
3.認識柴油機
(1)出示模型、了解構造。
(2)演示工作過程,總結工作原理。
(3)分析比較汽油機和柴油機的異同點。
4.介紹生活中汽油機和柴油的優、缺點。
三、課堂小結
1.熱機的概念。
2.四沖程汽油機的工作過程及能量轉化。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節教學將內容的次序作了一定的調整,由實驗中水蒸氣頂開塞子轉入熱機的教學,這樣的安排比較自然一些。利用模型和活動掛圖幫助學生了解熱機的內部結構從而加深對熱機能量轉化過程的理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