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6
這是讀不完的書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會認“滸、傳”等16個生字,會寫“津、豪”等13個生字。掌握“津津有味、索然無味”等詞語。
2. 整體感知作品,理清記敘的順序,把握課文記敘的主要內容。
3.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把握文章要點,更好地理解“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一中心。
4.通過多種朗讀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語句,感受作者所表達的“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的情感。理解讀書的好處,明確應該多讀書,培養讀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把握重點詞語的意思,掌握多音字。
2. 理清記敘的順序,把握課文記敘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通過多種朗讀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語句,感受作者所表達的“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的情感。理解讀書的好處,明確應該多讀書,培養讀書的興趣。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滸、傳”等16個生字,會寫“津、豪”等13個生字。掌握“津津有味、索然無味”等詞語。
2. 整體感知作品,理清記敘的順序,把握課文記敘的主要內容。
3.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把握文章要點,更好地理解“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一中心。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出示課件2)
1.謎語:“千層寶典一翻開,黑白縱橫一排排,歷代住事它記載,知識沒它傳不開。”(書)
2.我們知道哪些關于讀書的名言?
生暢所欲言
師:不同的人讀書有不同的感受。冰心的感受是什么呢?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一看吧。
板書:憶讀書
3.簡介作者(出示課件3)
冰心(1900 —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現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五四運動爆發,她受到很大影響,從1919年9月起,以冰心為筆名寫了許多問題小說,如《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秋風秋雨愁殺人》等,在社會上引起了較為強烈的反響。1920年開始,受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又寫出了短詩集《繁星》和《春水》,為文壇矚目。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這時作品多圍繞著母愛、童心和自然美描述“愛的哲學”。冰心的作品體裁廣泛,在小說、詩歌、散文等方面均有建樹;但成就最大、影響最深的還是散文。作品有:《夢》、《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散文集《往事》。
二、初步閱讀,整體感知(出示課件4)
小組活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默讀課文,圈出不懂的詞語。
2.借助工具書或向別人請教的方式,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3.在默讀的時候思考,把握全文的結構。
生小組合作解決生字詞,師巡回指導。
三、再讀課文,理清條理(出示課件5)
全文15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總說。突出作者對讀書的感受和體會的強烈。
第二部分(2—11):先分說后總說,以自己幼時的經歷談“讀書好,多讀書”,說明讀書是人生的最大快樂,從讀書中能得到做人處世的“獨立思考”的大道理。
第三部分(12、13):側重談“讀書好”,以作者八十多年的閱讀經驗說明如何挑選、比較、選擇好書。
第四部分(14、15):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
四、教師小結(出示課件6)
概括課文內容:作者通過回憶幼時、少時讀書的經歷及多年來積累的寶貴經驗,告訴我們讀書有好處,要多讀書,讀好書。
五、布置作業(出示課件7)
掌握生字詞。
繼續閱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在閱讀中體會讀書的好處,以及自己受到了怎樣的啟發。
教材分析:
本文是北師大版第二單元第二課。是冰心老人的一篇關于如何讀書的文章,內容簡單扼要,又明白淺顯。五年級下半學期就接觸這樣的文章是很好的,因這可以借此來引導學生如何學習和如何閱讀課外書籍。學習本文可以結合課文中所提到的各部書以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出文章的內容要點。
2、聯系自己平時的讀書實際,加深對讀書的認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名言導入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許多多高尚的人談話。”別林斯基說:“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讀書可以讓我們了解古今中外的歷史、風土人情、文化藝術,品味成長過程中的煩惱、困惑,體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運……我國現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讀書的呢?我們從冰心的《憶讀書》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快速瀏覽課文后的“思考與練習”,盡快抓住閱讀要領,帶著問題讀課文。(這一步通常要求學生在預習中完成,主要是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2、朗讀。要求讀準讀順。朗讀中畫出自己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借助文中注釋和工具書弄清字音和詞義。
重點詞語:懸念 笸籮 酷愛 消遣 津津有味 若有所失 人情世故 索然無味 風花雪月
3、作者八十多年讀書生涯的切身體會是什么?可用文中哪句話概括?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句話是理解課文的關鍵。)
4、再讀課文總結大意?(組內討論,代表發言,要求簡潔明了。)
老師總結:作者冰心回憶了幼年、少年時讀書的經歷,總結了多年讀書的經驗,旨在引導學生懂得“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道理。
5、試著給課文分段,總結段意?(小組合作,代表發言)
第一部分(1段)總說。突出作者對讀書感受、體會的強烈。作者開篇就說:“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這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那壓抑不住的情感,足見作者對讀書有多么濃厚的興趣、多么深切的體會。短短一句話抓住了讀者,激起了讀者往下看的興趣。
第二部分(2-11段)以自己幼時的經歷談“讀書好,多讀書”,說明讀書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從讀書中能得到做人處世的“獨立思考”的大道理。
第三部分(12-13段)側重談“讀好書”,以作者80多年的閱讀經驗說明如何挑選、比較、選擇好書。
第四部分(14-15段)概括全文主要內容:“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篇末巧妙地借兒童刊物要作者題詞指導閱讀,進一步強調本文的主題詞: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6、將自己收集的有關“書籍”和“書”的名言拿出來交流。(每組派出兩個代表回答)
三、作業:
1、哪些內容可以說明“讀書好”?
2、抄寫本文的字詞及整理出五條有關“讀書”和“書”的名言。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最近都讀了哪些書?(指名答)
2、我們一起來看看最近大家給老師發的讀書視頻!
師小結:有的同學能做到每日堅持閱讀,真是好樣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要你一打開書本,從中就能獲益,同樣《憶讀書》這篇課文的作者冰心談到了她讀書的體會,今天我們來深入體會。
二、回顧課文、概述內容
1、請同學們回憶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什么內容?(冰心回憶了她讀書的經歷和讀書的感受)
2、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的方法是什么?(要素歸納法)
三、知讀書經歷、體感受
1、請同學們瀏覽課文,說說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介紹讀書經歷的?用“( )”標出表示時間的詞語,同桌交流。
(時間順序)
(表時間的詞語:七歲時;到我十一歲時;在我十二三歲時;到了中年以后;1986年;1989年)
2、指名匯報。
3、課件出示小組合作要求:
1)文中作者讀了許多書也有自己獨特的感受,請用---標出書名、用“=”劃出描述這些感受的句子,結合重點詞談談自己的體會。
2)小組匯報:
(1)《三國演義》:這是作者七歲時讀得第一本書,所以記憶猶新,寫得最詳細。
(2)《聊齋志異》:這對“我”的作文課很有幫助。
(3)《水滸傳》:人物栩栩如生,都有其自己極其生動的風格。
(4)《精忠說岳》:并沒有留下太大的印象。
(5)《滿江紅》《聲聲慢》:十分動人,
(6)《茶花女遺事》:知道了許多外國的人情世故。
(7)《紅樓夢》:才嘗到“滿……一……”,“一個……的滋味”
(8) 《西游記》 很精彩 《封神榜》 煩瑣
《水滸傳》人物栩栩如生 《蕩寇志》人物索然無味
4、課件出示這些句子,以各種方式讀出對書的喜愛之情。(男生讀、女生讀……)
5、從作者冰心的讀書經歷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6、你們都讀過什么書?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四、“讀書法我感悟”
1、作者讀了許多書后有什么讀書心得?又總結出什么方法?
1)物怕比,人怕比,書也怕比
2)比較法:從腦中抹去(朦朦朧朧、堆砌華麗詞句……)
心動神移,不能自已(質樸淺顯、真情實感……)
2、冰心給兒童刊物指導讀書的九個字是什么?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3、“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3個分句各自強調的重點是什么?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從課文中找依據)
讀書好:(對寫作有益;讀書是最大的快樂,讓自己懂得做人處世的道理……)
多讀書:(我每天都會得到許多書刊,指導了許多事情,也認識了許多人物數,數量要多、品種要多,涉及古今中外……)
讀好書:(但是那些帶著真情實感,十分質樸淺顯的篇章,哪怕只有幾百字幾千字……)
4、誰還有什么讀書方法與同學們一起來分享?(指名答)
5、同桌之間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談談讀書的好處。(生自由回答)
(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情感,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讀書能擴大知識面、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五、“學以致用小練筆”
1、這篇課文運用了什么寫作方法?請在課文中找出原句。
2、指名匯報
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為“憶讀書”服務。(寫作方法是為文章內容服務的)
從情節安排、人物塑造、語言表達等三方面,通過對比(兩種事物相對比較)看出作者評判好書的標準。
按照時間順序來寫自己的讀書經歷
3、按照時間順序寫一寫并簡單介紹自己的讀書經歷及談談自己的感受。.
六、知人品、知經歷
隨著背景音樂簡介冰心的讀書之路及成就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冰心能成為一個作家,與她的好學、樂讀、會讀……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只有“多讀書”,“讀好書”,你才會體會到“讀書好”,讀書才會成為一種樂趣。
七、拓展作業
1、閱讀冰心《寄小讀者》。
2、繼續堅持每日一讀,籌備“我的一本課外書”演講比賽。
《憶讀書》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的內容較淺顯易懂,教學的亮點是避免了瑣碎的分析和逐段的講解,讓學生從整體入手,抓住課文的要點進行學習。在學生初讀課文后,回答作者在這篇課文里最想告訴我們什么,引導學生抓課文的最后一句話“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進行整體感知。然后深入讀課文,再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來概括讀書的好處,最后由讀書的“好處多”引導學生理解“多讀書”并“讀好書”。
課文所涉及的名著,有些書籍學生平時接觸少,不太了解,沒有引起重視,在上課時一帶而過,對學生體會作者的感情上造成了阻礙,是不可取的。對此,可以讓學生自己搜集有關資料進行交流,作適當補充。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目標
1.復習上一節課的主要內容。
2.通過多種朗讀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語句,感受作者所表達的“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的情感。理解讀書的好處,明確應該多讀書,培養讀書的興趣。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出示課件8)
1.聽寫生字詞。
2.回顧上節課,這篇文章的結構是怎樣的?
生回顧并回答
二、進一步感知課文:(出示課件8)
1.教師引導學生提出疑難問題,并和學生討論、指正。學生提出疑難問題,然后交流回答。(出示課件9)
文中提到了作者讀到的哪些書?從讀書中,作者感受到了什么?
生讀課文,總結
歸納:讀了《三國演義》、《水滸傳》、《蕩寇志》、《紅樓夢》等。
通過讀書,作者感受到了最大的快樂,還得到了做人處世要獨立思考的大道理。
板書:
讀書獲得快樂
明白大道理 (出示課件12)
2.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回憶幼時、少時讀書經歷的?在文中圈畫表明順序的詞語。
明確:時間順序。表時間的詞語:“七歲時”、“同時”、“到我十一歲時”、“在我十二三歲時”等詞語。
三、細讀賞析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齊讀課文第1段:文章開篇的這句話有什么樣的表達作用?(出示課件13)
明確:短短一句話,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那壓抑不住的情感,足見作者對讀書有多么濃厚的興趣和多么深切的體會。(出示課件14)
2.默讀課文第2—13段,回答問題:
(1)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寫“讀書好”的?(提示:書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說“讀書好”的?)
(2)全文哪些句段是寫“多讀書”的?(請學生在文中圈畫作者幼時、少時讀過的書。)
明確:全文第二、四、六、七、九自然段寫的是“多讀書”,并且,在寫多讀書的同時,也簡略地寫出了每次讀書的不同感受。
(3)作者是怎樣寫“讀好書”的?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教師歸納后明確:
板書:① 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讀者的各種情感。
② 讀書能擴大知識面。
③ 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④ 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其中“讀書好”是全文的重點。
四、默讀課文,合作探究:(出示課件16)
1.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九個字是冰心老人八十多年讀書生涯的切身體會。圍繞這幾個字,作者回憶了哪些具體事例?作者認為怎樣的書才算是好書?(出示課件17)
明確:作者回憶了少年時期讀《三國演義》的情形并和《蕩寇志》進行了比較;回憶了讀《紅樓夢》的感受;回憶了自己如何選擇書等。
作者認為那些帶著真情實感、十分質樸淺顯的篇章才是好書。
2.作者說:“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出示課件18)
3.作者對《水滸傳》的人物描寫做出了怎樣的評價?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作者認為《水滸傳》中的人物都有極其生動的性格。在對《水滸傳》人物做評價時,作者還通過與《蕩寇志》中人物描寫作比較,突出《水滸傳》中人物性格鮮明的特點。
五、拓展延伸:
1.四大名著是哪幾本書?
2.你們知道哪些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出示課件20)
(學生交流)
六、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
2.完成課后練習第三題。
板書設計:
憶讀書
冰心
教學反思:
1.這篇文章圍繞著主題,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讀書的好處,并對大家提出建議。文章通俗易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孩子們通過自學的方式來學習基礎知識,理解課文內容,效果較好。
2.在教學過程中,我還抓住疑難句子,通過對疑難句子的把握,來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同時又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鼓勵不夠,希望在下次教學中注意。
【教材分析】
《憶讀書》是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讀書明智”話題下的一篇敘事散文。作者是中國著名女作家冰心。
文章按照時間順序,回憶了作者童年時期的讀書經歷,多年的讀書經驗,選書的標準以及讀書的方法,表達“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等感悟。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根據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內容要點”,文章的語言敘述質樸、簡潔,冰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孩子們娓娓道來自己讀書的歷程和感受。這是五年級的學生第一次使用部編版教材,孩子經過五年的學習積累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根據要求梳理信息”這個語文要素的提出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但是在他們平時的學習中圈點勾畫這樣的方法也經常用,教學中主要結合課后第一題: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說說冰心回憶了自己讀書的哪些經歷,她認為什么樣的書才是好書。以這樣一個問題為突破口,結合作者讀《三國演義》的讀書經歷,使學生明白梳理信息的方法有很多種,選取合適的方法進行信息梳理,把握內容要點。
【教學目標】
1.會認“舅、斬”等14個生字 ,讀準詞語,讀通課文
2.默讀課文,用自己適合的方法梳理出作者童年的讀書經歷。
3.能說出作者童年時對“好書”的看法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熟讀課文,完成課前預習單
2.教師準備:
(1)細讀文本,篩選教學要點
(2)課文《憶讀書》
(3)了解作者
(4)設計教學環節
3.教具準備:
(1)ppt課件
(2)翻頁筆
(3)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01
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書中人物圖片,指名生說
2.總結并揭示課題——《憶讀書》(板書課題)
02
檢查預習,了解文章順序
1.檢查預習單中的讀詞情況(生開火車讀詞語)
2.說說自己預習單中時間順序的梳理(師相機板書)
03
初步梳理讀書經歷,把握文章脈絡
1.生快讀默讀課文,畫出作者所讀書目
2.指名學生上臺根據時間順序梳理所讀書目
3.把握作者讀書經歷分為童年——老年兩個時期
04
研讀童年讀書經歷,品味《三國演義》
1.師:小組合作:先讀課文第②——第⑤自然段,討論:“我”是怎樣愛上讀三國的?
2.生小組討論
3.匯報
4.根據學生的匯報,引導學生說出作者讀三國的經歷
5.總結
6.那你覺得在她七歲時認為什么樣的書是好書?
05
同桌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繼續梳理信息
1.同桌合作梳理剩下的讀書經歷
2.匯報
06
總結梳理方法,布置作業
總結:孩子們這節課我們主要用圈畫和分條列出信息的方法了解了作者的讀書經歷,如果我們想更清晰、直觀的了解整個她從童年一直到到老年的讀書經歷,你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把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讓人一看就明白了?(列表格)老師的板書其實已經初具表格的樣子,回去后同學們可以嘗試自己列出一個表格,把作者讀書經歷進行梳理,看誰的表格設計的合理、清晰。
《憶讀書》讀書經歷梳理學習單 姓名:
①可以把在文中圈畫出的重點詞進行摘錄
②可以分條列出作者的讀書經歷
《憶讀書》讀書經歷梳理學習單 姓名:
①可以把在文中的重點詞進行摘錄
②可以用一句話來列出作者讀謀一本書的經歷
《憶讀書》讀書經歷梳理學習單 姓名:
①可以把在文中的重點詞進行摘錄
②可以用一句話來列出作者讀謀一本書的經歷
課前預習單
姓名
1.你把課文讀了( )遍
2.你能把下面這些詞語讀準確嗎?
舅父 無限 凱旋 述說 煩瑣 諸葛亮 報刊 樸實
《水滸傳》 《蕩寇志》 書卷 興亡盛衰 天罡地煞 栩栩如生
宴桃園豪杰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3.課文是按( )順序寫的,我找到了這樣一些具體的表示文章順序的詞語
( )——( )——( )——( )
課前預習單
姓名
1.你把課文讀了( )遍
2.你能把下面這些詞語讀準確嗎?
舅父 無限 凱旋 述說 煩瑣 諸葛亮 報刊 樸實
《水滸傳》 《蕩寇志》 書卷 興亡盛衰 天罡地煞 栩栩如生
宴桃園豪杰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3.課文是按( )順序寫的,我找到了這樣一些具體的表示文章順序的詞語
( )——( )——( )——( )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