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6
這是人教版可能性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的:
1、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可能性”舉例子說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關于“可能性”的知識。
二、實踐探索新知
1、教學例3(比較兩種結果的'可能性大小)
(1)觀察、猜測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數量,(四紅一藍)
如果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個球,你們猜猜他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
和同桌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猜?
(2)實踐驗證
學生小組操作、匯報實踐結果。
匯總各小組的實驗結果:幾組摸到紅,幾組摸到了藍色。
從小組匯報中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
小結:摸到紅色多,摸到藍色的少,因為盒中球紅多藍少。
(3)活動體驗可能性的大小
小組成員輪流摸出一個球,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
活動匯報、小結
實驗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到兩點:一、每次摸出的結果是紅色還是藍色,這是隨機的,不以人的主觀意愿而變化。二、但摸的次數多了以后,在統計上就呈現某種共同的規律性,就是摸出藍的次數比紅多。
(4)小組實驗結果比較
比較后,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出示多組的實驗結果,雖然數據不一致,但呈現的規律是相同的
2、教學例4
(1)出示盒內球(一綠四藍七紅)
(2)猜一猜,摸出哪種顏色的球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種顏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為什么?
3、P106“做一做”
圖中每種顏色進行了分割,此時學生可以用數份數的方法來看三種顏色所占的區域大小。
利用前面學過的分數的知識讓學生說一說每種顏色占整個圓面的幾分之幾,為以后學習可能性的精確值做鋪墊(因為概率與這些分數相等)。
三、練習
P1094
第4題,是一種逆向思維。并體現開放性,如第1小題,只要紅比藍多,就能滿足條件。第2小題,只要藍比紅多,都滿足條件。
P1095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44頁主題圖、例1、第45頁“做一做”及相關練習,第49頁“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目標:
1、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能列出簡單的隨機現象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能結合具體問題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2、借助猜測、實驗、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通過學生對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的體驗,體會數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通過活動,使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問題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教學準備:
課件、節目卡片、抽獎盒。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活經驗
(一)游戲1:猜猜硬幣在哪只手里。
1、教師將枚硬幣握在手中,并在背后交換位置,讓學生猜一猜硬幣在哪只手里。說一說你能確定嗎?
2、教師打開沒有硬幣的手,再讓學生猜一猜硬幣在哪只手里。說一說你能確定嗎?為什么?
(二)游戲2:猜猜拋出的硬幣是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
1、教師將這枚硬幣拋出,讓學生說出可能是哪個面朝上,要求說出所有可能。
2、讓學生猜一猜是哪個面朝上。
3、教師揭示結果。
(三)揭示課題。在生活中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是不確定的。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初步感知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為學生進一步探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可能性》公開教案
1、讓學生在猜想、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對可能發生的結果和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斷,并正確使用恰當的詞語描述發生可能性的大小,與同學進行交流。
2、在活動交流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及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正確建立對“等可能性”的理解;讓學生能夠利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每組用的同型不同色的小球;轉盤原材料;記錄表等。
教學實錄:
一、 復習導入
介紹兩種顏色的乒乓球。
師:你喜歡什么顏色的球?如果我把一只黃球與一只白球放在這個口袋里,讓你來摸一摸,你能摸到你喜歡的顏色嗎?
生:大概,可能摸到。
二、初步認識可能性大小
1、 猜一猜。
師:老師帶來的口袋里放了放5個黃球和1個白球,如果讓你來摸一摸,你估計情況會怎么樣呢?
生1:很容易摸到黃球。
生2:也可能摸到白球。
生3:我認為摸到黃球的次數會多一些。
師:情況真是這樣的嗎?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們知道自己猜得對不對?
生:動手摸一下就知道了。
2、 試一試。
師:那我們就來親自動手試一試吧。
教師呈現活動要求:“每人每次任意摸出1個球,記錄員記錄摸得的結果,把球放回口袋搖一搖,換下一位繼續摸。每組一共摸20次。”
師:按照要求,摸球時我們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1:不能搶。
生2:不能偷看。
生3:是任意摸、隨便摸的意思。
……
小組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3、 說一說。
師:請按小組匯報一下,并說一說你們是怎樣統計的。
生1:我們是用打勾的方法統計的;
生2:我們是用畫橫線的方法統計的;
生3:我們是數正字的;
師:能介紹一下你們小組是如何用數正字的方法進行統計的嗎?
學生介紹方法。
師:你們覺得數正字的方法怎么樣?
生1:簡潔,一目了然。
生2:一個正字五畫,數起來很方便。
師生根據統計表共同分析結果。
4、議一議。
師:通過摸球活動,你覺得能驗證你剛才的猜想嗎?
生:能。
師: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嗎?
生: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大。
師:為什么會這樣呢?
生:黃球多比白球多,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就比白球的可能性大。
師:也可以怎么說?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黃球小。
教師板書:可能性 大 小
三、理解等可能性
1、變式思考,明晰概念。
教師出示圖并提問:口袋里裝著5個黃球和一個白球,任意摸,情況會怎樣呢?
生:摸到白球
師:一定是白球嗎?
生:不一定,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黃球。
師: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會怎么樣呢?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黃球大。
2、實驗比較,加深感悟。
教師出示圖并提問:如果把口袋里的球換成4個白球、2個黃球呢?
生1: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黃球大一些。
生2:黃球摸到的次數可能比白球少。
師:讓我們來繼續通過試驗驗證我們的想法吧。
學生動手實驗,教師針對各小組的不同情況,分別給予指導。
統計各小組摸到不同顏色球的情況,記錄并分析。
師:同樣是可能性有大有小,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嗎?
生1:摸到黃球和摸到白球的次數相差沒那么大了;
生2:因為白球和黃球相差沒那么多了,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也就沒那么大了。
3、促進遷移,深化理解。
教師出示圖并提問:如果是3個黃球和3個白球,任意摸球,又會怎么樣呢?
生:可能摸到白球,也可以摸到黃球。
師:現在摸到這兩種球的可能性是……?
生:一樣的,相等的。
師:為什么?
生1:因為它們的個數一樣的。
生2:球的個數相等,被摸到的可能性相同。
……
教師板書:相等
4、引發探究,鼓勵創新。
教師出示口袋,里面放著5個白球。
師:要使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大一些,怎么放黃球?
生1:擺6個。
生2:擺6-9個。
師:這幾種擺法中,哪一種只多那么一點點?
生:應該擺6個。
師:要使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大得多,怎么放呢?
生:擺1個,2個,3個都可以。
師:你們也能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提出類似的問題嗎?
生:摸到的黃球的可能性和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差不多。
生1:6-7個。
生2:摸4-5個也行。
生3: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相等,要擺幾個黃球?
生4:5個。
四、體會等可能性的公平性
1、感受等可能性在實際生活的運用
播放錄像:足球比賽拋硬幣選擇場地的情境。
師:誰知道裁判在干什么?
生:用拋硬幣的方法選場地,還可以確定誰先發球。
師:你覺得用拋硬幣的辦法決定場地和誰先發球,是不是公平合理呢?
生1:因為硬幣有兩個面,只要兩個隊長選擇一個面就可以了,很方便。
生2:拋到正面與反面的可能性一樣的,就比較公平。
師:類似于這樣的公平競爭的方法還有哪些呢?
生1:鐵錘、剪刀、布。
生2:擲骰子。
……
2、設計等可能性。
多媒體播放兩學生下棋場景,兩小朋友正用擲骰子的方法決定誰先走棋。
畫外音:“擲到六點朝上就你走,擲不到六點就我走。”
師:如果是你,你愿意按這個規則與他下棋嗎?
生1:不愿意。因為六點只有一面,甩不到六的有好幾面,不公平。
生2:六點很難拋到,1、2、3、4、5很容易拋到。
師:如果你來下棋,同樣用擲骰子的方法,你能設計一個公平的規則嗎?
生1:如果擲到單數就你走,扔到雙數就我走。
生2:如果擲的點數大,你大你就走。
生3:如果擲到1,2,3面,你走,如果擲到4,5,6我走。
生4:如果擲到單數,或是雙數也可以的。
師:為什么這些規則你愿意接受呢?
生:因為它們的可能性相等。
五、綜合應用可能性大小的知識。
師:老師前兩天我去逛商場,看到商場里正用轉盤搞一場“轉、轉、轉,轉出幸運星”的有獎促銷活動,我們來看一看。
電腦出示轉盤
教師先指導學生觀察轉盤,并說一說轉動這個轉盤,結果有幾種可能。
師:如果你是商場的經理,你會制定怎樣的中獎規則?
生1:綠色沒有獎,紅色一等獎。
生2:綠色三等獎,紫色二等獎,紅色一等獎……
師:我注意到,你們都是把紅色定為一等獎,為什么呢?
生1:因為轉到紅色的可能性比較少。
教學內容:
人教課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P110—111)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鞏固本單元知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回顧再現
師: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哪位同學愿意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呢?(指2—3名同學舉例,其他同學評判,教師適時點評。)
師:我們還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下面就請同學們猜一下三、一班的張晨同學做哪個游戲的可能性比較大?(大屏幕出示:大課間活動,三、一班的40名同學在操場上做游戲,有30人在丟手絹,6人在跳繩,4人在踢毽子。張晨是三、一班的學生,她做哪個游戲的可能性大?為什么?)
生1:張晨做丟手絹游戲的可能性大,因為……。
生2:……
生3:……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針對這些內容進行相關練習。(引出并板書課題:可能性的練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對“一定”“可能”“不可能”等現象的描述和事件發生可能性大小的解答,回憶再現新授課中有關的知識和方法。)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師:首先,看一看同學們能不能做一名合格的小法官。(出示)
1、基本練習
(1)我是小法官。(快速搶答,看誰說的又對又快。)
①一周有七天。()
②人的一生中一定要吃飯。()
③小明長大后一定能當飛行員。()
④下周一一定是陰天。()
(2)從放5個紅球和1個綠球的口袋中隨意摸出一個球,摸出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指生回答,重點說原因。)
師:剛才同學們的表現真棒!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
2、綜合練習
(1)課本110頁第8題。
師:擲骰子游戲喜歡嗎?請同學們拿出寫有1—6這幾個數字的骰子來,我們一起玩。
①讓生說一說擲出后可能出現的結果有哪些?
②猜測試驗后的結果會有什么特點?
③實踐、記錄、統計。(全班一起擲一次,師參與記錄各個面出現的次數。)
④說說從統計數據中發現了什么?
⑤由于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存在差異,如果得不到預期結果,可以再讓學生多擲次,增加實驗總次數,盡量使實驗結果接近理論概率。
(設計意圖: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
(2)課本110頁第9題。(出示主題圖)
師:過元旦的時候,
三、一班用抽簽的形式來決定每位同學所要表演的節目。其中講故事5張,唱歌3張,跳舞1張。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員,你最有可能表演什么節目?
生:我最有可能表演講故事。
師:為什么?
生:因為講故事的簽比較多。
師:誰能用“最有可能”和“最不可能”說一說其它兩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生:我覺得最有
可能抽到唱歌,最不可能抽到跳舞。
(3)課本111頁第10題。
師:我這里有4個盒子,其中一個盒子里放有硬幣,猜一猜可能在哪個盒子里?(注意:每個同學只能選擇一次,不能重復選。)
①生猜。
②簡單統計猜測情況。
③揭示結果。
④說一說為什么猜錯的比猜對得多。(引導學生發現:硬幣只能在4個盒子中的1個,有3個盒子中沒有,所以猜錯的人數比較多猜錯的可能性大。)
師:同學們真聰明!考慮問題真全面。接下來老師提高一下難度,有沒有信心做好?
3、提高練習
(1)課本111頁第11題。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制的正方體來,在它的6個面上涂上紅、藍兩種顏色,要使擲出的紅色的可能性比藍色大,應該怎樣凃?
①生動手涂色。
②小組展示交流,說想法。
③集體展示交流凃法。(只要涂色后正方體的紅面比藍面多就行。)
(2)課本111頁第12題。(出示)
①生獨立思考應怎樣填。
②小組合作完成。
③集體展示交流。(只要寫有數字“1”的卡片數量最多,寫有數字“5”的卡片數量最少就行。)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合作交流,匯報展示,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三、自主檢測,評價完善
(一)自主檢測
師;剛才同學們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真了不起。老師還為同學們準備了一組測試題,請同學們趕快大顯身手吧!(讓生做在測試紙上)
1、選擇題。
①有一個盒子,里面裝著4個白球和5個黃球,任意從盒子中取出一個,( )的可能性較大。
A、白球 B、藍球 C、黃球
②把一些白色圍棋子放在書包里,從中任意摸出一個,( )是白棋子。
A、可能 B、一定 C、不可能
③從8個紅色的的玻璃球和2個黃色的玻璃球中任意摸出一個,找到( )色的玻璃球可能性更大些。
A、紅色 B、藍色 C 黃色
④從1個藍色的玻璃球和10個白色的玻璃球中任意摸出一個,摸到( )玻璃球可能性更小一些。
A、白色 B、藍色 C、紅色
⑤把3個白球和5個紅球放在盒子里,任意摸出一個,( )是藍色的。
A、可能 B、一定 C、不可能
2、按要求凃一涂
(1)摸出的一定是
(2)摸出的不可能是
(3)摸出的可能是
(二)、評價完善。
生匯報答案,其余自我核對,糾正錯誤。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檢測,進一步強化“雙基”,找出存在的問題,訂正錯誤,并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四、歸納小結,課外延伸
1、歸納小結
師:這節課主要練習了什么內容?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你覺得你表現的怎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