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5
這是電動機正反轉教學設計教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感知雷和閃電現象,對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視頻 圖片。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引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你們剛才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見過閃電和打雷嗎?
(播放打雷和閃電的視屏,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覺)。
二、出示圖片,了解雷電產生的原因。
1、教師:為什么會打雷和閃電?
小結介紹:雷雨常嘗會在夏季發生。因為夏天空氣急劇上沖,使得云朵里帶有許多的電。當云和云碰撞時,就會發生打雷和閃電的現象。
2、請幼兒想一想,在剛剛觀看的視頻里,你是先看見閃電還是先聽見打雷?
小結:先看見閃電,然后聽見打雷。告訴幼兒因為光的速度比聲音的速度傳播得要快,因此先看見閃電,然后聽見打雷。
三、觀看圖片,交流保護自己的方法。
1、師生共同討論:雷雨時自我保護的方法。
2、看圖說說:下雨打雷了,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做?這樣做安全嗎?
⑴雷雨時,在家里的小朋友關上電視對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雷雨時,要把家中的電源切斷,最好不要使用任何電器。因為電線受雷擊后,很容易把強大的電流傳到電器上,使電視機、電腦等電器發生爆炸或燒起來,造成危險。
⑵雷雨時,不能在哪里躲雨?為什么?
教師小結:雷雨時,不能在空曠的地方停留,更不能玩地上的積水,還不能在大樹下躲雨,也不能在高壓線附件走動。因為水、木、鐵都會導電。
⑶雷電會給人類帶來哪些危害呢?
教師小結:雷電會擊中人或動物,還會引起火災。因此現在人們在高樓上裝有避雷針,使雷電不會擊中高樓。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1 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磁場對通電導體的作用;
②初步認識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應用。
1.2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示,提高學生分析概括物理規律的能力。
通過制作模擬電動機的過程,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1.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通過了解物理知識如何轉化成實際技術應用,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科學技術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2.1 教學重點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2.2 教學難點 分析概括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跟哪兩個因素有關。
理解通電線圈在磁場里為什么會轉動。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6.1 引入新課
【師】老師在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最愛玩的一種玩具是四驅賽車,也是以前的孩子們都很喜歡的,現在也有很多小孩喜歡,這個四驅賽車在跑道里面跑得非常非常快,為什么能這么快呢,主要是因為小賽車里面裝有了能提供強動力的馬達,也就是我們這節課要來學習的——電動機。
【師】很多同學可能會有疑問,這個電動機嘛,顧名思義,肯定是用電就能動的一個機器,那這個和我們學的內容——磁,有啥樣的關系呀。好,那么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實驗,大家一起來見證一下電和磁的進一步關系。
【師】在之前我們通過奧斯特實驗已經知道:通電導體旁邊的小磁針會發生偏轉,所以電流所引發的磁場,是可以和磁鐵的磁場一起做點事的。我們接下來的實驗就是要進一步探究其中的關系。
【實驗】
1、把導線ab放在磁場里,接通電源,讓電流通過導線ab,觀察它的運動,說出觀察到的現象,討論得出它的結論。
【實驗現象】接通電源,導線ab向外(或向里)運動。
【實驗結論】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2、把電源的正負極對調后接入電路,使通過導線ab的電流方向與原來相反,觀察導線ab的運動方向。
【實驗現象】合上開關,導線ab向里(或向外)運動,與剛才運動方向相反。
【實驗結論】這說明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的力的方向與電流通過導體的方向有關。
3、保持導線ab中的電流方向不變,但把蹄形磁體上下磁極調換一下,使磁場方向與原來相反,觀察導線ab的運動方向。
【實驗現象】磁極調換后觀察到導線ab的運動方向改變。
【實驗結論】這表明通電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方向與磁感線方向有關。
實驗表明:通電導線在磁場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電流的方向、磁感線的方向都有關系,當電流的方向或者磁感線的方向變得相反時,通電導線受力的方向也變得相反。
【師】那么剛剛這個小實驗,充分表現了通電導線在磁場中的運動情況,這個就是電動機運動的工作原理。
6.2 新知介紹
1、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通電導體在磁場里受到力的作用,所受力的方向跟磁感線的方向和電流的方向有關,它們之間的關系可用左手定則來判定。
左手定則:伸開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個手指垂直,并且都根手掌在一個平面內,讓磁感線垂直進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電流方向,這時手掌所在的平面跟磁感線垂直,拇指所指方向就是通電導線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
如上圖所示,電流從電池正極出,流過金屬棒,根據上述的左手定則,張開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個手指垂直,并且都根手掌在一個平面內,讓磁感線垂直進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電流方向,這時手掌所在的平面跟磁感線垂直,拇指所指方向就是通電導線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詳見下圖)。
所以拇指指向右邊,也就是金屬棒的移動方向。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操作、實驗、談話,讓幼兒了解有關電池的一些小知識,認識電池的特征,正、負極及作用,了解正確使用電池、檢驗電池的方法。
2、 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電動玩具若干,創設情境"電池專賣柜"。
2、 實驗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電池一節(新、舊),小燈泡一個,電線一根。
3、電池模型圖,說明圖(安裝圖)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討論認識電池。
1、利用玩具吸引幼兒,并且撥動開關,提出問題:玩具為什么不動?
2、證實幼兒的猜測,引出活動的主題——電池。
3、幼兒觀察電池。
4、結合圖片鞏固幼兒的發現,小結電池的基本特征,并認識正負極。
二、掌握電池的使用方法
1、裝入電池,玩具不動,找原因。(幼兒討論后回答)
2、羅列幼兒的三種可能性,并一一加以驗證。
①電池裝反了。措施:結合說明圖,讓幼兒學習正確的安裝方法,鞏固正、負極知識,并請幼兒試裝。
② 玩具壞了。措施:用快用完的舊電池證明。
③電池沒電了。措施:用新電池。
三、通過實驗,檢驗電池
1、提出問題:怎樣才能知道電池里有沒有電?
2、幼兒探索性實驗,教師指導。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我出示電動玩具,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讓他們知道里面裝有電池。接下來,我遙控玩具,玩具卻不動,讓小朋友猜想不動的原因。重點讓孩子明白電池有正負極。這節課,孩子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很活躍,效果不錯。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電是怎樣傳輸到家里的。
2.知道電池的正確使用方法。
3.初步掌握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難重點:
了解電是怎樣傳輸到家里的。
電池的正確使用方法。
活動準備:
大電池若干節、電線3若干根(大約1尺5)、小燈泡若干個、各種型號的電池、手電筒一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通過提問,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小朋友,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東西需要用電呢?”(電視機、錄音機、燈棍、消毒柜、空調等)。
2.“這么多東西都需要用電,你知道電是從哪里來的嗎?”(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
教師小結:我們國家在很多地方建有發電站,有用火力發電的火力發電站,用水力發電的水力發電站。還有用風力發電的風力發電站。這些發電站發好電后,電工叔叔通過長長的電線把電傳到工廠、醫院、商店、幼兒園和小朋友的家里等所有地方,照亮城市,照亮千家萬戶。
師:“電工叔叔的本領大嗎?”(大)“你們長大了想不想也當一名電工?”(想)
二、基本部分:
小實驗:燈泡亮了
1.教師出示手電筒:
提問:(1)這是什么?(手電筒)
(2)它有什么用?(照亮路)
(3)在沒有電的地方我們可以用手電照亮路,你們知道手電是靠什么發光的嗎?(電池)
2.教師出示電池:
提問:
(1)這是什么?為什么叫它電池?(因為它里面儲存著電)
(2)它里面儲存的電量比較少,可供一些小電器使用,(如:手電筒、電動玩具)
(3)還有什么東西用電池?(電動剃須刀錄音機手機遙控板電子表等不同型號的電池可給不同的電器供電。)
(4)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電線、小燈泡,小朋友想想并動手操作,看怎樣可以用電線把電池里的電傳輸給小燈泡,使小燈泡亮起來。
3.幼兒探索操作,教師指導。
小朋友,通過這個小實驗,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小朋友都明白了電池有“+”、“—”標記,“+”叫正極,“—”叫負極,電流從正極通過小燈泡和電線流入負極,負極通過電池再流入正極,電流不斷循環流動,小燈泡就會亮起來。
4.幼兒兩兩合作探索操作:用兩節電池怎樣可以使小燈泡亮起來?小燈泡又有什么變化?
小結:電量越大,小燈泡越亮。有的小朋友說:“我想讓小燈泡更亮,,就用5節6節電池連接,這樣可以嗎?這樣是不可以的,每個用電器,它的用電量是有限的,如果超出了他的用電范圍,就會損壞電器。
5.教師提問:“小朋友學會了電工叔叔的本領,能使小燈泡亮起來,你們真棒!那你們知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安全用電嗎?”
三、結束部分:
討論:日常生活中怎樣安全用電?
1.不用濕手、濕抹布觸摸燈頭、開關、插座和電器。
2.電器使用完畢后應拔掉插銷。
3.不要在高壓線附近玩耍,不要爬電桿。
4.不要在電線附近放風箏。
延伸活動:
提供手電筒、電動玩具,供幼兒操作,探索電池的正確使用方法。
反思:
在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電》中,目的在于讓幼兒了解電的來之不易,要知道節約用電,并知道電的正確使用方法,初步培養幼兒安全用電的意識。
活動過程中,第一環節,我通過提問,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出生活中的電視機、空調、微波爐、洗衣機等等都需要用到電,讓幼兒知道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電,并了解了電是從發電廠傳輸過來的。探索是兒童的本能沖動,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因此,在第二環節,通過小實驗“小燈泡亮了”,充分調動起幼兒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在親身感受、體驗和發現中提高能力,達到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電的正確使用方法,并了解了電流是不斷循環流動的。第三個環節,通過討論,得出了幾條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并適時的對幼兒進行了安全教育。
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學習興致很高,探索欲望很強,每一位幼兒都能積極動手去探索,三個環節環環相扣,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效果很好。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