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0
這是部編版紙的發明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說明
這是一篇科普作品,向我們介紹了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文章介紹了從古到今記錄事件的方法的演變及造紙術的發展。學習本課,要引導學生自主合作,主動探究,通過查找資料、網絡搜尋、小組合作等學習方式,來獲得和紙有關的知識。體會造紙術對人類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的作用,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本課課件,準備生字詞卡片、有關紙的資料。
學生準備:1.預習課文,嘗試朗讀。
2.查找紙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導入:同學們,你們了解紙的家族嗎?來說一說吧!(學生交流自己知道的紙)
2.出示“資料袋”——紙的家族。讀一讀,認一認。
3.揭示課題。
師: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書籍、公文有了數字化形式,紙用得越來越少了。你知道最初的紙是什么樣的嗎?它有著怎樣的發展歷程?是誰發明的紙?今天我們就學習課文《紙的發明》,讓我們到書中去尋找答案。
設計意圖: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紙。在新課開始,通過交流熟悉的紙,從而激起學生對紙的起源的好奇,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二、初讀課文,學習詞語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
(1)一邊讀一邊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讀準確,不理解的詞語做出標記。
(2)把課文讀通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并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3)小組合作識記生字:①認讀生字,相互正音。②交流識記生字的好方法。
(4)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詞語:
造紙術 偉大 記錄 一冊 保存 大約 經驗
阿拉伯 歐洲 社會 創造 攜帶 制造 蔡倫
積累 朝鮮
(2)指名讀詞,強調個別字讀音。
“術”讀“shù”;“洲”“社”“創”是翹舌音;“冊”“蔡”是平舌音;讀準多音字“累”“鮮”,用不同讀音組詞。
(3)指導學生書寫。
錄:上下結構,下半部分不是“水”,而是“氺”,最后一筆是捺。
洲:左右結構,部首是三點水,意思是水中的陸地。
社:部首是“礻”,不是“衤”。
(4)學生練寫生字各一遍。
3.指名讀課文,感悟課文大意。
與同伴說一說課文介紹了哪些內容。
設計意圖:識字教學是整個小學階段的重點任務。學生在低年級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寫字的方法,所以從中年級開始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本環節的教學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并給出學習方法的提示,意在使每一個學生都能自主識字,教師只在關鍵處進行針對性指導。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學生默讀課文并思考:課文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哪里具體講到了紙的發明?其他段落講了什么?
2.組內交流,并派代表在班級匯報。
課文一共有5個自然段。
第1自然段:講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第2自然段:講造紙術出現以前,人們是怎樣記錄文字的。
第3自然段:講了西漢時期出現了麻紙,但比較粗糙,不好書寫。
第4自然段:講了東漢時期蔡倫造紙,并且傳承到了現在。
第5自然段:講了中國的造紙術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
3.默讀課文,找出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或詞組,想一想:在每一個時間段里,你有什么發現?小組合作,完成課后練習1,照樣子抓住關鍵字詞填一填。
4.交流:
早在幾千年前:還沒有發明紙,人們把文字刻在龜甲、獸骨、青銅器、木塊、竹片上,后來又寫在絲帛上。
西漢時代:用麻造紙。
東漢時代:蔡倫造紙。
后來:傳到全世界。
設計意圖:領會課文的主要內容,抓住時間變化,了解紙的發明過程,為深入閱讀做好必要的準備。
四、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抓住“偉大貢獻”體會造紙術對世界文明產生的巨大作用。
2.師:同學們,請你關注這句話中的詞語“之一”,你想到了什么?對,造紙術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
出示資料,簡單介紹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3.小結:是呀,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各國,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詞語“之一”,體會文章用詞的準確性。通過對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了解,學生感受到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更產生了探究造紙歷程的興趣。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查找和造紙術相關的資料,讀一讀。
設計意圖:布置學生課外搜集和造紙術相關的資料,進行拓展閱讀,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教學目標:
1.認識“創、攜、蔡、倫”等10個生字,重點認識“攜、蔡、”。會寫“錄、冊、歐、社”等13個字,注意指導“錄、存、阿、歐”的筆順,尤其是“社”字左邊是“礻”不是“衤”。能正確讀寫“創造、閱讀、攜帶、蠶繭、蔡倫、均勻、傳承”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意思。
3.結合相關語句,說說為什么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了?
4.學習蔡倫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能概括出段落意思,結合相關語句,說說為什么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了。
教學難點:
學習蔡倫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課件、搜集造紙術相關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1.知道你們現在用的紙是誰發明創造的嗎?(孩子們表達)
2.板書課題。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就是《紙的發明》。對于紙,你知道些什么嗎?
3.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4.在課件上出示蔡倫和造紙術等資料,師生交流。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初讀,處理生字。
對于紙的了解,同學們知道的真多,說得也很流暢。但是還不知道讀課文讀的怎么樣呢?
2.檢查生字和詞語
術、創、錄、冊、保、存、約、驗、阿、伯、歐、洲、社。(字)
創造、閱讀、攜帶、蠶繭、蔡倫、均勻、傳承(詞語)
多種形式檢查,單個讀,齊讀,男、女生等。
三、書寫漢字相機指導
1.形近字辨析
“洲”和“州”
“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
“州”大體上同現在的“省”差不多。因此,現在我們自己稱中國還有“神州”“九州”說法。
2.筆順講解
“錄”的第七筆是撇;“歐”的第二筆是撇。
3.學生在生字本上書寫生字,老師相機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電腦屏幕出示術、創、錄、冊、保、存、約、驗、阿、伯、歐、洲、社。創造、閱讀、攜帶、蠶繭、蔡倫、均勻、傳承。檢查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二、瀏覽課文初步感知
請同學們瀏覽課文思考:
1.這篇文章給我們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設計意圖:重視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養學生概括的表達能力?!?/p>
2.蔡倫為什么要改進這個造紙的方法呢?
3.蔡倫用什么方法改進造紙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抓住課文重點詞語感悟文本是三年級閱讀訓練的重點,但也常常是三年級孩子的一個難點。在歸納時老師引導孩子用畫重點詞語的方法歸納?!?/p>
三、品讀課文深入探究
1.默讀課文,抓住重點詞語,小組討論,請將課后題補充完整。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年級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默讀。而在默讀中邊讀邊畫,可以促進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思考的好習慣。】
2.小組討論后,選出本組發言人匯報。
【設計意圖:小組討論,研究重點知識,突破重點,這樣可以兼顧所有學生,也可以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思考和樂于表達的熱情。】
3.再次默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
(1)把描寫蔡倫改進造紙方法的動詞畫出來
剪碎、切斷、浸在、搗爛、鋪在、揭下等動詞
?。?)從這些動詞中你可以體會出蔡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4.結合課文相關語句,說說為什么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了?
【設計意圖:一是贊揚蔡倫發明的造紙術對中國的巨大影響。二是學會了解一段話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
四、總結全文:
蔡倫發明的造紙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影響了全世界。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了解了造紙術的發明,造紙術是中國古達四大發明之一,我們要熱愛自己祖國的文化。
五、作業布置:
課下在搜集一下中國古代另外三大發明。
板書設計:
10、紙的發明
蔡倫→總結前人經驗→自己專研→造紙術
教學目標:
1、認識“創、攜、蔡、倫”等10個生字,重點認識“攜、蔡、”。會寫“錄、冊、歐、社”等13個字,注意指導“錄、存、阿、歐”的筆順,尤其是“社”字左邊是“礻”不是“衤”。能正確讀寫“創造、閱讀、攜帶、蠶繭、蔡倫、均勻、傳承”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意思。
3、結合相關語句,說說為什么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了?
4、學習蔡倫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能概括出段落意思,結合相關語句,說說為什么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了。
教學難點:
學習蔡倫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課件、搜集造紙術相關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1、知道你們現在用的紙是誰發明創造的嗎?(孩子們表達)
2、板書課題。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就是《紙的發明》。對于紙,你知道些什么嗎?
3、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4、在課件上出示蔡倫和造紙術等資料,師生交流。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初讀,處理生字。
對于紙的了解,同學們知道的真多,說得也很流暢。但是還不知道讀課文讀的怎么樣呢?
2、檢查生字和詞語
術、創、錄、冊、保、存、約、驗、阿、伯、歐、洲、社。(字)
創造、閱讀、攜帶、蠶繭、蔡倫、均勻、傳承(詞語)
多種形式檢查,單個讀,齊讀,男、女生等。
三、書寫漢字相機指導
1、形近字辨析
“洲”和“州”
“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
“州”大體上同現在的“省”差不多。因此,現在我們自己稱中國還有“神州”“九州”說法。
2、筆順講解
“錄”的第七筆是撇;“歐”的`第二筆是撇。
3、學生在生字本上書寫生字,老師相機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電腦屏幕出示術、創、錄、冊、保、存、約、驗、阿、伯、歐、洲、社。創造、閱讀、攜帶、蠶繭、蔡倫、均勻、傳承。檢查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二、瀏覽課文初步感知
請同學們瀏覽課文思考:
1、這篇文章給我們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設計意圖:重視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養學生概括的表達能力。】
2、蔡倫為什么要改進這個造紙的方法呢?
3、蔡倫用什么方法改進造紙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抓住課文重點詞語感悟文本是三年級閱讀訓練的重點,但也常常是三年級孩子的一個難點。在歸納時老師引導孩子用畫重點詞語的方法歸納。】
三、品讀課文深入探究
1、默讀課文,抓住重點詞語,小組討論,請將課后題補充完整。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年級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默讀。而在默讀中邊讀邊畫,可以促進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思考的好習慣?!?/p>
2、小組討論后,選出本組發言人匯報。
【設計意圖:小組討論,研究重點知識,突破重點,這樣可以兼顧所有學生,也可以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思考和樂于表達的熱情?!?/p>
3、再次默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
(1)把描寫蔡倫改進造紙方法的動詞畫出來
剪碎、切斷、浸在、搗爛、鋪在、揭下等動詞
(2)從這些動詞中你可以體會出蔡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4、結合課文相關語句,說說為什么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了?
【設計意圖:一是贊揚蔡倫發明的造紙術對中國的巨大影響。二是學會了解一段話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p>
四、總結全文:
蔡倫發明的造紙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影響了全世界。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了解了造紙術的發明,造紙術是中國古達四大發明之一,我們要熱愛自己祖國的文化。
五、作業布置:
課下在搜集一下中國古代另外三大發明。
板書設計:
紙的發明
蔡倫→總結前人經驗→自己專研→造紙術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攜、蔡等生字。
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課文內容及重點句子。
3.學習蔡倫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課文內容及重點句子。
【難點】學習蔡倫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問答法、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看書積累知識嗎?老師有幾個小問題要考一考大家,看看誰平時積累的知識最豐富。誰發明了電燈。(愛迪生);孔明燈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發明的;地動儀是中國古代的(張衡)發明的。
看來大家平時的積累著不少呢,我們發現這些問題都與什么有關?(發明)我們今天的課就與發明有關。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新課《紙的發明》。【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學習詞語
創造、閱讀、攜帶、蠶繭、蔡倫、均勻、傳承。
2.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行文脈絡。
明確:
第一部分(1):造紙術是中國對世界的偉大貢獻之一。
第二部分(2-4):紙發明的過程。
第三部分(5):造紙術影響了全世界。
文章主要內容明確:
3.蔡倫為什么要改進這個造紙的方法呢?
明確:蔡倫之前書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后來字寫在帛上,雖然解決了重量問題,但是由于價格昂貴,無法普及。西漢時期用麻造紙,但是粗糙難寫。
(三)深入研讀
1.蔡倫用什么方法改進造紙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明確:把樹皮、麻頭、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斷,浸在水里,搗爛成漿,再把漿撈出來曬干,就成了輕便好用的紙張。
我從中體會到了蔡倫的造紙術原料容易得到,價格便宜,很容易滿足人們的需要。我很敬佩他,贊嘆又自豪。
2.文章第1、4自然段在行文結構上有什么關系?
明確:一個總起,一個總括,是前后呼應的關系。
3.為什么說“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偉大貢獻之一?”
明確:因為造紙術的發明和傳播,極大的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影響了全世界。所以是說是中國對世界文明偉大貢獻之一。
4.小組討論環節:
(1)從文本中可以體會出蔡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明確:蔡倫是紙的發明者。由于他發明了紙,從而引起中國以及世界在傳播的媒介技術方面,發生歷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變革。蔡倫以其發明,成為改變世界面貌,特別是改變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國第一位偉大發明家。
(2)說說為什么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了?
蔡倫發明的造紙術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影響了全世界。蔡倫的造紙術原料容易得到,價格便宜,書寫流利,很容易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被傳承下來。
(四)鞏固提高
觀看視頻《四大發明》談感受,學生自由發言。
(五)小結作業
小結: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了解了造紙術的發明,造紙術是中國古達四大發明之一,我們要熱愛自己祖國的文化。
作業:搜集各種新型的紙張,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幾種介紹給大家,并寫幾句節約用紙的廣告宣傳詞。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