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14
這是玩得真開心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1、充分體驗春天生活的美好與樂趣。
2、學習制作簡單的游戲玩具,發展動手能力。
3、初步感受風與空氣的關系。
二、教學準備
教師:各色彩紙、線團、竹筷、圖釘、風箏、風車、飛機、反饋表
錄音機、磁帶。
學生:制作的材料。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談一個你們最感興趣的問題:玩。你們高興嗎?生:高興。春風今天是我們邀請的同伴,她特別喜歡我們班的學生,想和大家一起玩,你們歡迎嗎?生鼓掌歡迎。那我們和春風玩什么呢?生:我想和春風玩風箏、風車等。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禮物,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生:想。出示風箏、風車、飛機。(生:高興、驚訝)老師特別想讓你和春風玩的高興些,那怎么辦呢?生:自己動手親自做一做。
(二)做一做,玩一玩
1、想一想,你自己做什么?(討論自己做什么,用什么材料)
2、選擇工具自己親自動手制作玩具。(可以用自己準備的材料,也可以去老師那里來領材料)這一活動時教師要特別提示一下安全問題,以免孩子們使用工具時受到傷害。(制作過程中教師放一些音樂,調節一下氣氛)。教師巡視時,如發現問題可以讓同學們停一下,互相幫助解決。生:風車立不起來?同學解決:線剪得短些。生:紙杯剪成條粘不住?同學解決:換換漿子,用手壓的時間長些。
3、制作基本完成教師帶領孩子們到戶外去玩一玩,讓孩子們飛一飛,賽一賽。比一比誰的飛機飛得遠,風車轉的時間長。評出優秀小能手(充分給孩子們玩的時間,然后再進行比賽)
(三)動腦筋,想一想
1、交流感受:說一說,為什么他的飛機的遠等?(查找自己的不足)生:我在疊飛機時把機翼折了一下。其他同學發言:老師我的飛機沒他飛的遠,但我的飛機在空中停的.時間長。(鼓勵)在教室內靜止時飛機飛的遠嗎?風車轉嗎?生:不轉。
總結:今天我們玩這些玩具都和風有關。(扣題:我和春風一起玩)
2、填寫表格:我和春風一起玩(包括班級、姓名、玩具名稱、制作玩具的材料、制作玩具的方法、步驟)
四.板書設計:玩的真開心
五.課后反思:課程設計的不是很好,上課同學們的反應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中年級習作教學目標特別強調情感態度方面的因素,把重點放在培養寫作的興趣和自信上,讓孩子愿意寫作、熱愛寫作。并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可見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在中年級學生剛入門寫作是多么重要。因此中年級習作教學必須從激發興趣開始,要想方設法激活學生的寫作興趣。本設計從學生的認知水平、生活經驗和實踐出發,通過游戲實踐教學方法,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與自身潛力,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激發寫作*,提高寫作水平。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1.師:同學們,你們一定會玩很多游戲吧?都玩過什么呢?能說一說嗎?
生1回答:我玩過丟手絹,大家圍成一個圈等待手絹時的心情真興奮啊!
生2回答:我喜歡玩老鷹捉小雞,我喜歡當老鷹。
生3回答:我喜歡玩捉迷藏,大家藏起來的時候很有神秘感!
2.師:看來同學們都很喜歡玩游戲,也很會玩游戲,那么這節活動課就讓我們盡情地說說喜歡玩的游戲吧!
二、交代什么是活動課。
這節課是一節活動課。活動課是指有目的,有組織多人參加活動,活動課
分活動前、活動時、活動后。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設計意在激起學生對游戲的興趣,營造愉悅、寬松的課堂氛圍。同時明確要求有助于學生知曉學習內容,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
三、小組討論:想玩什么?怎樣玩?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個性,不強行要求學生統一玩同一種游戲。讓他們說說自己喜歡的各種游戲,使學生說時有內容才有興趣、。】
四、組合玩游戲,同時注意觀察游戲過程。
1.學生討論:我們要觀察哪些內容?游戲前有什么準備?各自什么心情?游戲過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動作?說了什么?什么表情?什么心理?……游戲結果怎樣?各自什么心情?
2.思考:要想把游戲說好還得把哪些內容說清楚?
3.生反饋。(老師提示:說說游戲名稱是什么?游戲規則是什么?)
五、出示范文《捉迷藏》,引導學生找到寫作的方法和技巧。
【設計意圖:范文指導,讓學生習作時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六、選擇喜歡的游戲和喜歡的同學進行小組游戲。
【設計意圖: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懂得合作,把時間給學生去玩、去觀察。加強實踐,在真實的游戲中去感受,去發現,去表達。】
七、說一說、合作交流。
1.同桌互說游戲過程。聽聽別人是怎么說的,再相互評一評。
2.小組交流游戲過程。注意把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說具體。
3.小組匯報,學生評議,老師點撥。板書:學生說話時帶出的好詞佳句,反復誦讀,進行積累,強化合作學習的意識。
【設計意圖:對于學生說游戲的條理性不要過多要求,要以激發興趣為主。讓學生說真實的想法和體驗。教師可以在學生說的過程中以點撥、提示的方式進行指導。】
4.選評。評出說得好的學生。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為了鍛煉學生聽說能力,讓學生自由說,同桌互評,是盡可能讓更多學生參與聽說活動,達到效果。】
八、寫一寫,自主習作。
1.過渡:老師這兒還有一顆智慧星,看誰寫的好就送給誰。
2.把討論的內容整理一下,把游戲的過程記錄下來。要求:把前面說的話寫下來,把游戲的過程、感受有步驟有順序地寫下來。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說寫結合。一般說來,說易寫難,說是為了理清思路,是寫的基礎,有利于寫的訓練,而寫的練習又能促進說話能力的提高,這樣能做到言之有序,寫就不難了。】
3.把你寫好的內容讀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互相評議。
九、修改習作,交流評價。
1.小組修改,學生寫好作文后以小組為單位互讀互改。
評議重點:
(1)是否寫清楚了游戲過程,是否用了好詞、佳句。
(2)是否用適當的詞語把動作表達出來了。
(3)是否寫出自己的感受。
2.集體修改。在小組互評的基礎上,每個小組推薦出一篇。比較好的習作進行集體交流。老師引導學生總結好的寫法。評出佳作,贈送智慧星。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意在培養學生學會修改文章的能力,以及相互交流互相借鑒的意識。】
板書設計:
玩得真開心
游戲名稱、游戲規則玩法
游戲前(準備、心情、表情、語言)
游戲中(動作、神態、語言、心理)
游戲后(勝負雙方什么樣?動作、神態、語言)
寫作思路:
1.審閱題目:本次習作要求我們把玩得最開心、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動寫下來。
2.選定內容:確定好習作內容,是寫幫助別人,還是寫一起玩滑梯,還是寫一次郊游……
3.表達方式:敘述、描寫。
4.表現手法:前后呼應、開門見山。
5.結構順序:可以開門見山式的交代童年開心的事,然后具體寫事情發生的始末,最后點題。
下水文:
那次玩得真高興
①童年如同一場五彩斑斕的夢,在每個人的童年中,一定會發生不計其數開心的事,我也不例外。
②那是一天陽光明媚的早上,小鳥站在枝頭歌唱。③我和媽媽拿了一個沙包和一只粉筆便出了門。我們用粉筆在地上劃了幾個方塊,準備玩跳房子。
④我把沙包扔進了第一個方塊,然后身輕如燕地接連跳過了第一個和第二大方塊,又跳進了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返回時,跳過第二個方塊時,我先穩住身子,慢慢地彎下腰,撿起沙包來,再跳回起點。這樣跳了幾個來回,我真的很累。由于我心里著急,結果沒有瞄準,扔出了方塊,只好把沙包遞給媽媽。我“悲喜交集”,高興的是我可以休息一會兒,不高興的是,只要媽媽一上,我勝利的機會幾乎就要消失。我心里默默的祈禱:老天爺,趕快讓媽媽扔不準吧!老天爺好像聽到了我的“禱告”。這一輪,媽媽果然沒扔著。我站在起點,靜下心來,瞄準方塊,一扔。后面幾次,我全部都扔進了方塊。
⑤這件事雖然過去了很久,但它就像是發生在昨天一樣歷歷在目。這就是我玩得最開心的事。
①開門見山,交代童年讓我開心的事。
②交代事情發生的時間,用擬人的手法突出了當時愉快的心情。
③指出事情的主要任務:“我”和媽媽。
④詳細記敘了“我”玩跳房子游戲的過程。
⑤前后照應,緊扣主題。
你平時最愛玩什么呢?把你玩游戲過程中最開心的片段寫一寫吧!
教學要求:
1.通過回憶平時的學習、生活,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熟悉的事情,豐富習作素材,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2.密切聯系讀寫,使學生掌握把事情的經過寫完整、寫具體的方法,領悟寫事作文的一般規律。
3.培養獨立構思和認真修改習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密切聯系讀寫,使學生掌握把事情的經過寫完整、寫具體的方法,領悟寫事作文的一般規律。
2.培養獨立構思和認真修改習作的良好習慣。
課前準備:PPT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名言導入,激發興趣。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很多像下面這些快樂而又難忘的場面。
(課件出示圖片)培根說過“把快樂告訴別人,你就能得到雙倍的快樂”。
這節課,我們就打開心扉,釋放心中的快樂,一起來說一說你玩得最開心又難忘的一天,好嗎?二、暢所欲言,釋放快樂。
1.回憶快樂。
大家玩得開心的時候有很多,請你好好回憶一下那難忘的一幕吧。
2.分享快樂。
下面我們就把自己玩得興的事情告訴大家吧。
3.相互啟發,小組交流。
三、指導構思,點撥寫法。
1.交流一組特點鮮明的記事文章,暢談讀后的感受。
2.指明交流,啟發思路。
3.啟發領悟,指導寫法。
(1)有一個吸引人的題目。
(2)多種開頭的寫法,靈活運用。
(3)掌握有序的表達方法。
(順序、倒敘)(4)選擇表達的順序,列出習作提綱。
(5)指導寫作。
四、學生起草,完成初稿。
師巡視指導,個別輔導。
五、指導修改,完善習作。
教學反思:此次習作教學我教得比較成功,因為我把控好了學生的發言時間,下次我還會繼續保持。
只是有的地方做得還不夠好,例如教學中與學生的交流不夠充分,學生做得好時我并沒有及時鼓勵。
我以后要進一步改進。
第八單元習作指導那次玩得真高興寫作思路:1.審閱題目:本次習作要求我們把玩得最開心、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動寫下來。
2.選定內容:確定好習作內容,是寫幫助別人,還是寫一起玩滑梯,還是寫一次郊游……3.表達方式:敘述、描寫。
4.表現手法:前后呼應、開門見山。
5.結構順序:可以開門見山式的交代童年開心的事,然后具體寫事情發生的始末,最后點題。
下水文:那次玩得真高興①童年如同一場五彩斑斕的夢,在每個人的童年中,一定會發生不計其數開心的事,我也不例外。
②那是一天陽光明媚的早上,小鳥站在枝頭歌唱。
③我和媽媽拿了一個沙包和一只粉筆便出了門。
我們用粉筆在地上劃了幾個方塊,準備玩跳房子。
④我把沙包扔進了第一個方塊,然后身輕如燕地接連跳過了第一個和第二大方塊,又跳進了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返回時,跳過第二個方塊時,我先穩住身子,慢慢地彎下腰,撿起沙包來,再跳回起點。
這樣跳了幾個來回,我真的很累。
由于我心里著急,結果沒有瞄準,扔出了方塊,只好把沙包遞給媽媽。
我“悲喜交集”,高興的是我可以休息一會兒,不高興的是,只要媽媽一上,我勝利的機會幾乎就要消失。
我心里默默的祈禱:老天爺,趕快讓媽媽扔不準吧!老天爺好像聽到了我的“禱告”。
這一輪,媽媽果然沒扔著。
我站在起點,靜下心來,瞄準方塊,一扔。
后面幾次,我全部都扔進了方塊。
⑤這件事雖然過去了很久,但它就像是發生在昨天一樣歷歷在目。
這就是我玩得最開心的事。
①開門見山,交代童年讓我開心的事。
②交代事情發生的時間,用擬人的手法突出了當時愉快的心情。
③指出事情的主要任務:“我”和媽媽。
④詳細記敘了“我”玩跳房子游戲的過程。
⑤前后照應,緊扣主題。
你平時最愛玩什么呢?把你玩游戲過程中最開心的片段寫一寫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