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9
這是在金色的海灘上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要求:在金色的海灘上教案
1、 預習課文,圈劃出不理解的詞句。
2、 識記4個生字“腸、蜊、螄、捅”,理解并積累詞語,仿寫比喻句。
3、 默讀課文,按提綱詳細復述課文。
4、 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女孩的美好心靈。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學習復述課文的方法,根據提綱講故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 出示海景、沙灘、貝殼組圖及音樂。
今天的語文課上,陳老師先帶大家一起去沙灘走走,看看大海。
看,金色的沙灘上有什么呀?
2、 對呀,陽光、大海、沙灘,還有小貝殼,多美啊!你們看,這四個貝殼分別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呢!它們叫什么呢?
lí sī
出示:沙蜊子、大貓眼、小螺螄、金海螺
1) 誰來讀讀它們的名字?(指名讀)
2) 現在請你把它們這么介紹給大家!
出示:金色的沙灘上到處是美麗的貝殼: ……
(有……有……還有……;這是……這是……這是……;……說也說不完)
4、 今天我們要學的第18課所講的故事就與這些貝殼有關,故事發生的地點在——板書 18、在金色的沙灘上
這地方多美,讀出感覺:指讀;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文脈。
1、 課前,同學們已經通過預習,讀通了課文。誰來說說:課文講到了哪幾個人?課文主要是寫誰的?
板書: 青年畫家 小姑娘 老伯伯
2、 也就是說,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小姑娘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讀了文章,相信你對她一定留下了印象。現在,請你輕聲讀讀課文,再好好想一想。
交流討論:
畫家請小姑娘看管衣服,小姑娘答應了。
板書:樂于助人
小姑娘等待畫家回來,老伯伯勸她回家,她也不肯離開。
板書:守信用
小姑娘終于等到畫家回來了。畫家想把貝殼送給小姑娘,但是小姑娘謝絕了。
板書:做好事不求回報
* “看”是一個多音字:當表示“看見”時讀“kàn”;表示“看管守護”時讀“kān”。讀詞。(“看著衣服”就是看管守護衣服的意思。)
出示: kàn 看見
看
kān 看管
3、 引讀:看來這篇課文不難,大家一讀就都理解了。這沙灘美,貝殼美,小姑娘的心靈更美!我們從“——”看出小姑娘(樂于助人)(注意多音字“看” );我們又從“——”看出小姑娘很(守信用);我們還從“——”看出小姑娘(做好事不求回報)
這是課文三個段落的主要意思,也就是課后練習中列出的提綱。
4、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根據提綱的提示,抓住主要內容,把故事說給大家聽。也就是——根據提綱復述課文。出示:根據提綱復述課文
5、 首先,讓我們根據提綱,把課文分成三段。這篇課文的小節特別多,老師請三位同學分讀課文;其他同學仔細聽,認真做好分段記號。
小結:故事就是這么一步一步發展下來的。接下來,我們也要這么一步一步把故事說清楚。
三、熟讀課文,學習復述。
一)學習復述第一段。
1、 引讀提綱1:第一段主要講畫家——;小姑娘——。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合作讀這一段:男生讀寫畫家的句子;女生讀寫小姑娘的句子。讀完后請你們說說:老師讀的是什么內容?
逐步出示:關于畫家和小姑娘的句子。
2、 交流:老師讀的是什么內容?(寫海景的句子)
出示:
碧藍的海水一望無際,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極了!
讓我們讀好第2句。(指讀)
小結:雖然這一句寫得很美,但對于講故事并不是很重要,可以不說。
3、 故事主要是圍繞畫家和小姑娘展開的,課文提綱也是這么寫的。
1) 這一段寫畫家講了2次話,哪一句話最重要,不得不說呢?我們先讀提綱1,找到主要內容了嗎?
提綱1關鍵字變紅:畫家請小姑娘看管衣服,小姑娘答應了。
現在你知道了嗎,畫家說的哪一句話最重要?
出示:
他脫下衣服和鞋子,指著遠處的礁石對小姑娘說:“那兒的貝殼更好看。你幫我看著東西,我去撿,好不好?”
小結:講故事時,關于畫家請求的內容一定要說清楚。
2) 請你反復讀熟這句話,牢記于心,最后說一說。
復述交流,重點關注學生說的兩種復述方式:
小結:講故事時,對于文中人物的語言,你可以熟讀并記住后直接講,也可以用自己的話來介紹。
3) 那關于小姑娘,我們要講些什么內容呢?
提綱1關鍵字變紅:畫家請小姑娘看管衣服,小姑娘答應了。
引導:還應該講清楚小姑娘先前在干什么。
4) 講故事首先要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4、 根據提綱,請同桌兩人一起講講這一段故事內容。
指名上臺復述;再自己說說。
二)學習復述第二段故事。
1、 引讀提綱2:時間慢慢地過去了,小姑娘——老伯伯——她——。
你找到這一段故事中最主要的,要說具體的內容了嗎?
提綱2關鍵字變紅:小姑娘等待畫家回來,老伯伯勸她回家,她也不肯離開。
2、 讓我們用剛才的方法,圈圈劃劃,找到這些內容,反復熟讀,記在心中,再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3、 對照提綱,分步交流,教師點評:
1) 小姑娘是怎樣等畫家的?
出示:沁出汗珠 神情焦急
特別是“沁出汗珠”這個詞抓得好,讀準字音。你能給“沁”換個意思相近的字嗎?(流、滲、冒) “滲”更準確。小姑娘等啊等,額頭上——,眼睛里流露出——
小結:講故事時要抓住這樣的關鍵詞。
2) 下面有許多對話,要用剛才復述第一段的方法,抓住主要內容講。指名交流。
注意:當老伯伯要幫著看衣服,勸小姑娘回家時,小姑娘卻說“一定得等”畫家回來,很守信用。(出示:“一定得等” 勸她回家)
3) 老伯伯走了,那小姑娘又是怎樣等待的呢?指名說。
小姑娘既然答應了畫家看管衣服和畫夾,就堅守信用,不肯離開。因此,她是緊緊地摟住衣物。板書:緊摟衣物
4、 根據提綱,誰能連起來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復述這一段故事。
三)學習復述第三段故事。
1、 引讀提綱3:小姑娘終于等到畫家回來了,她怎么樣?(高興得歡呼起來。)
出示: 歡呼
2、 畫家想——把貝殼送給小姑娘,但是小姑娘——。這段故事內容很長,讓我們先分兩組對讀課文(第16、17節和第18、19、20節),讀完后請你想一想:為什么要這么讀?(畫家送了兩次,小姑娘謝絕了兩次)
課文是按“第一次畫家送貝殼,小姑娘謝絕了;第二次畫家又送貝殼,小姑娘再次謝絕”這樣的線索來寫的。
1) 自讀這兩部分內容,思考:畫家先后是怎么送的,而小姑娘又是怎么謝絕的?并請你這么說一說。
提綱3關鍵字變紅:小姑娘終于等到畫家回來了。畫家想把貝殼送給小姑娘,但是小姑娘謝絕了。
出示:畫家…… 小姑娘……
交流并出示:
1) “隨你挑” “不能隨便收”
2) 捅破口袋 喊 撿 還
4、 現在,請四人小組合作把第三段故事連起來說說,你們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別忘了這一段的開頭和結尾。指名說。
四、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 這篇課文很長,我們是先把課文分成幾個部分,再根據提綱中人物說的話,做的事,找到有關內容反復熟讀,記在心中,最后用說話的語氣講故事的。
2、 下節課,我們將練習根據提綱把這個故事連起來說一說,說連貫。今天回家后,請你們把這個故事說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并請他們根據這份復述評價表打星,寫評語。相信,你們的爸爸媽媽聽了一定會夸獎你們說得好!老師先預祝大家成功完成任務,順利贏得十顆星!
復述評價表
口齒清楚 態度自然 內容具體 語言連貫
爸爸媽媽的評語:
附提綱:
畫家請小姑娘看管衣服,小姑娘答應了。
小姑娘等待畫家回來,老伯伯勸她回家,她也不肯離開。
(沁出汗珠 神情焦急) (勸她回家) (“一定得等”)(緊摟衣物)
小姑娘終于等到畫家回來了。畫家想把貝殼送給小姑娘,但是小姑娘謝絕了。
(“隨你挑”) (“不能隨便收”)
(捅破口袋) ( 喊 撿 還 )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會認生字,讀準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是理解小姑娘為畫家看衣服,不要回報,體會小姑娘的美好的心靈。
2.教學難點是領會文章是如何通過小姑娘神態、動作和語言的描寫,表現小姑娘金子般的心。
教師教法
課文很長,文質兼美,這篇文章無論是大海和沙灘,還是沙灘上的小姑娘和畫家,都沒有離開一個字“美”,教學時我緊扣“美”這一情感主線開展教學,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
學生學法
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讀中發現不僅海水美、貝殼美、小姑娘的心靈更美,再引導學生通過個性化的朗讀,讀出自己感受到的美。學生在自讀自悟的過程中,積累詞句、內化語言,受到情感的熏陶與美的感染。引導學生找出描寫小姑娘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體會小姑娘的認真負責。采取學生之間、老師和學生分角色朗讀來體會老伯伯的好心和小姑娘的信守承諾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金色的海灘海灘圖,問:這是哪兒?有哪些人來到金色的海灘上?他們為什么不約而同地來到海灘上?他們來做什么?
(二)學習海灘美景句子。
1.自由讀課文的第一部分,找一找哪些地方描寫了海灘?(學生找句子)。
2.課件出示圖片及句子:碧藍的海水一望無際,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極了!
(這一部分重點寫了海邊美麗的景色,語言生動,宛如海邊一幅風景畫。課件的展示,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映象,讀出美感。)
(三)學習“小姑娘幫畫家看衣服”這部分內容。
1.課文是描寫小姑娘拾貝殼的?學生找到課文讀一讀。
2.課件出示比較兩句話的不同:
(1)在金色的海灘上,有個身穿天藍色連衣裙的小姑娘在拾貝殼。
(2)在海灘上,有個小姑娘在拾貝殼。
(通過比較兩句話的不同,讓學生明白怎樣把句子寫具體、自動。
3.學習小姑娘與畫家的對話。)
(1)請一位學生與老師來表演畫家與小姑娘的對話,想想畫家是給你什么映象?小姑娘是個什么樣的人?
(2)如果你是小姑娘,你會怎樣回答畫家?
(描寫小姑娘的語言不多,這里想象說話,耐人尋味。)
(四)學習“小姑娘等畫家”這部分內容。
1.輕聲讀7--12段,思考:好心的老伯伯叫小姑娘回家,她為什么不肯?
2.用“------”畫出描寫小姑娘語言的句子,用“”畫出描寫她的動作、神態的句子。多讀一讀畫出的句子,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出示重點句,教師引讀)
3.分角色指導朗讀。
(通過學習具體事例,找出描寫小姑娘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領會小姑娘的美好心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閱讀片段時學會捕捉信息,抓重點的主干內容。用符號標示出來是學法指導,使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五)學習“小姑娘還貝殼”這部分內容。
1.默讀13—20段,思考:畫家為小姑娘帶來了什么驚喜?
2.美麗的貝殼用哪些詞來形容更恰當?從哪句話看出來小姑娘喜歡貝殼?(理解:羨慕情不自禁)
3.課件出示重點句,指導朗讀,讀出小姑娘不要畫家送的貝殼的堅定信心。
(1)小姑娘搖了搖頭,說:“我答應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來。”
(2)小姑娘搖了搖頭,對畫家說:“我不要,老師說了,我要回家吃飯了!”
(通過抓重點詞句點撥,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4.望著小姑娘遠去的背景,為什么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你覺得他會想些什么?請用幾句話寫下來。(交流)
(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因此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可利用資源,隨時進行寫的訓練。畫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用的是省略號,這個空白讓學生來豐富,既鍛煉了他們的想象力,有把寫擠進課堂,一舉多得。)
(六)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在這“金色”的海灘上,不僅海水美、沙灘美、貝殼美,而且人更美。課文難道僅僅是說海灘是金色的嗎?對,小姑娘的心靈也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
(深入淺出地學習了課文,結尾歸納總結,點明主題。再次回扣課題,深刻理解“金色”的含義,學習小姑娘信守諾言的優秀品質。)
板書設計
(助人為樂的)小姑娘 拾貝殼、看東西。
(友好的)畫家 在金色的海灘上 拾貝殼。
(好心腸的)老伯伯 勸小姑娘回家。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選讀課文,課文主要講的是發生在海灘上的故事。主要講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小姑娘為畫家看衣服;第二件事是畫家送貝殼給小姑娘,小姑娘不收;第三件事是在回家路上,畫家故意將貝殼漏在沙灘上讓小姑娘揀,小姑娘揀起后,又還給了畫家。體現了小姑娘純樸、誠實、信守承諾的美好心靈。
課文雖然以敘事為主,但抒情明理意味很濃。寓情理于景,寓情理于事是本文的一個重要特點。對美麗的海灘景色的描寫,對小姑娘和畫家叔叔之間發生的事情的描寫,都是為了襯托小姑娘純潔美好的心靈。因此,課題中的“金色”絕不僅僅是海灘的金色,更是小姑娘心靈的金色。
文本中描寫了小姑娘與畫家叔叔之間發生的三件事,其中以“看衣服”這件事描寫得最為詳細。課文通過描寫“太陽剛冒出來”、“太陽越升越高”等表示時間的詞語看出小姑娘已經等了很久的時間;通過“額頭上沁出了細細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體會小姑娘在太陽越升越高的海灘上等待叔叔時的焦急心情,以及老伯伯的好意勸告小姑娘的婉言謝絕,看出小姑娘雖然等得那么焦急,仍然信守承諾。
本文的生字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就是是個生字剛好分成兩類,一類是多音字,另一類是形聲字。對于形聲字的概念,三年級學生早已確立,尤其是發音明顯、形旁明確的字,例如本課的“礁”、“螺螄”等,但有一個極不明顯,就是“額”,通過查閱資料,“額”也是形聲字,從頁可聲,“頁”表示與頭有關,由一發動全身
[設計意圖]
學習這篇課文是一篇選讀課文,編者的意圖主要是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因此本課的教學要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上。放手讓學生通過自讀、思考、交流和質疑等方式讀懂課文,在閱讀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讓學生閱讀后感受到一種美的熏陶:沙灘美、貝殼美、小姑娘的心靈更美,同時學習小姑娘樂于助人、對人對事認真負責的態度。同時在享受“閱讀有收獲”的快樂時,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課文,能夠積累一些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
2、 啟發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課文中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 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使學生能夠發現在金色的沙灘上,小姑娘那顆誠實守信的金子般的心。
[教學重難點]
1、 抓住小姑娘和畫家叔叔之間發生的三個小故事,感受小姑娘的高尚品質。
2、 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
[課前準備]
老師:課件。
學生:課前讓學生閱讀有關誠實、守信方面的小故事。
[教學流程]
(一)、欣賞美景,感知景物之金色
1、師:同學們,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么?(課件播放沙灘美景)
(引導學生自由說,初步感知金色的沙灘帶來的景物美。)
2、師:碧藍的海水一望無際,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極了。就在這美麗的海邊,就在這片金色的海灘上,發生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走進文本,體驗多元之金色
1、初讀文本,感知小姑娘
自由讀讀課文,讀完試著完成以下填空:
當畫家叔叔________的時候,小姑娘________。
當畫家叔叔________的時候,小姑娘________。
當畫家叔叔________的時候,小姑娘________。
匯報:
(1) 出示生字詞
Kān jiā
看著 畫夾
Jiāo lí luó sī
礁石 沙蜊子 小螺螄
é qìn tǒng gē
額頭 沁 捅 擱
(2)你發現了什么?
(第一行是多音字;第二行和第三行是形聲字。尤其指出“額”字也是形聲字,與“頁”為偏旁的字都與頭部有關,比如:傾:頭不正也;項:頭后也;顧:回頭看也……)
2、再讀文本,了解小姑娘
師:當我們把上面三句話聯系起來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整個故事到底講了什么?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讀完后說一說整個故事講了什么?
(學生再次讀課文,后以填空為支撐,同桌互說故事到底講了什么,然后指名全班交流。)
3、研讀文本,走進小姑娘
師:小姑娘的種種舉動,畫家叔叔有什么反應?(感動)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畫家驚訝地看著小姑娘,他的眼圈紅了,心潮像海浪一樣翻騰。
師:你是從哪些詞中看出來的?
(引導學生從“驚訝”、“眼圈紅了”、“ 心潮像海浪一樣翻騰”等詞句中體會畫家叔叔的感動。并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師: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想想,為什么畫家會如此的感動,會如此驚訝?
(學生自由讀后,說一說,畫家叔叔感動的原因。)
⑴、“看衣服”,感受小姑娘信守承諾之金色
師:小姑娘答應了叔叔,幫他看衣服,就使叔叔感動了嗎?
(小姑娘一直在關注著畫家叔叔的歸來,她很守信。)
師:你說的是不是這樣的情景?(課件出示兩幅有關小姑娘的畫面:一幅是焦急地等待;一幅是歡迎叔叔歸來。)
師:你能通過觀察發現這兩幅圖中小姑娘的不同嗎?
(引導學生從小姑娘的眼神、眉頭、手的動作中去觀察。)
師:你們能為這兩幅圖分別起一個名字嗎?
(學生可能會起“盼”、“焦急的小姑娘”、“等待”、“激動的小姑娘”、“歡呼”等名字。)
師:小姑娘為什么而焦急,又為什么而激動呢?
師:學著剛才圖中小姑娘的表情輕輕地讀這段話。
(引導學生讀“看衣服”小故事,通過“太陽剛冒出來”、“太陽越升越高”等表示時間的詞語看出小姑娘已經等了很久的時間;通過“額頭上沁出了細細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體會小姑娘在太陽越升越高的海灘上等待叔叔時的焦急心情。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他們說一說,在烈日下等人的感受,結合課文說一說小姑娘當時的心里會想些什么。穿插指導多音字“看(kān)衣服”、“畫夾(jiā)”的讀法。)
師:小姑娘為畫家叔叔看衣服等了那么長的時間,心里非常焦急,但是為什么不聽老伯伯的勸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畫家回來?
(用上“因為……所以……”回答問題。)
師:讀著描寫小姑娘神情、動作的語句,想象著這樣的畫面,站在我們面前的小姑娘真是一個--
課件出示:小姑娘真是一個________的人啊!
(學生自由說。)
師:正因為小姑娘的這種信守承諾,所以畫家叔叔感動了。
課件出示:畫家驚訝地看著小姑娘,他的眼圈紅了,心潮像海浪一樣翻騰。(引讀)
⑵“拒收貝殼”,感受小姑娘不求回報之金色
師:正當小姑娘焦急地等待著叔叔的時候,叔叔回來了。你們看,他帶回來這么多的貝殼呢!有沙蜊子、大貓眼、小螺螄、金海螺……(課件出示:貝殼圖)
師:你們喜歡嗎?那你們覺得小姑娘會喜歡嗎?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指導朗讀:小姑娘羨慕極了,情不自禁地說:“啊,真好看!”
對話創設情境,換位思考:
師:小姑娘,這么好看的貝殼,你收下吧!
(學生一定會學著小姑娘的樣子加以拒絕。)
師:你為什么要拒絕啊?你這么喜歡就收下吧!
(學生可能會說,老師說了不能隨便要別人的東西。)
師:可是,你幫我看衣服了呀!我是為了感謝你才送你貝殼的。
(引導學生明白小姑娘并不是為了得到回報才信守承諾一直等叔叔回來的。)
師:因為小姑娘答應了叔叔幫他看衣服,就遵守承諾,還不收叔叔送給他的貝殼,我們面前的小姑娘真是一個--
課件出示:小姑娘真是一個________的人啊!
師:正因為小姑娘的這種不求回報,所以畫家叔叔感動了。
課件出示:畫家驚訝地看著小姑娘,他的眼圈紅了,心潮像海浪一樣翻騰。(引讀)
⑶“揀還貝殼”,感受小姑娘誠實之金色
師:是啊!畫家叔叔感動了,他多么希望能把漂亮的貝殼送給這個可愛的小姑娘,于是他故意讓美麗的貝殼,從袋子里漏出來。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讓孩子們自由說一說自己遇上這樣的情況會怎么做?)
師:那小姑娘又是怎么做的呢?
(結合文本,說一說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師:我們怎么讀,才能讀出小姑娘這幾句話的韻味呢?自己先去讀讀吧!
(讓學生讀中去體會,小姑娘從“喜歡貝殼”--“猶豫”--“堅決拒絕”的心理活動。)
師:我們一邊想象著這樣的畫面,一邊讀著這幾段話,我們被什么感動了?
師:就讓我們和著音樂讀讀這感人的文章吧。
(學生齊讀“揀還貝殼”小故事。)
師:讀著讀著,我們感受到小姑娘揀起的不僅僅是貝殼,還是--
師:讀著讀著,我們還感受到,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小姑娘真是一個--
課件出示:小姑娘真是一個________的人啊!
師:正因為小姑娘的這種誠實,所以畫家叔叔感動了。
課件出示:畫家驚訝地看著小姑娘,他的眼圈紅了,心潮像海浪一樣翻騰。(引讀)
(三)、情感升化,感悟心靈之金色
師:這片金色的沙灘很美,但更美的是--
(學生自由說說對小姑娘的看法)
師:因為--
師:那你想對這個小姑娘說點什么嗎?把你想說的寫下來吧。
(學生寫后進行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評點。)
[板書設計]
看衣服
在 金色 的 拒收貝殼 金色(心型)
海灘上
揀還貝殼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會認生字,讀準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學習小姑娘樂于助人、誠實淳樸的美好品質。
2學情分析
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讀中發現不僅海水美、貝殼美、小姑娘的心靈更美,再引導學生通過個性化的朗讀,讀出自己感受到的美。學生在自讀自悟的過程中,積累詞句、內化語言,受到情感的熏陶與美的感染。引導學生找出描寫小姑娘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體會小姑娘的認真負責。采取學生之間、老師和學生分角色朗讀來體會老伯伯的好心和小姑娘的信守承諾的品質。
3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是理解小姑娘為畫家看衣服,不要回報,體會小姑娘的美好的心靈。
2.教學難點是領會文章是如何通過小姑娘神態、動作和語言的描寫,表現小姑娘金子般的心。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一)激趣導入 教學活動
4 在金色的海灘上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4 在金色的海灘上
1第一學時 (一)激趣導入 教學活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