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9
這是滿江紅小住京華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作者詞中所表達的愛國情懷,確實有些難度。但是通過聽歌曲和范讀,學生獲得了直接的感受,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愛國情懷。“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其次通過播放音樂反復誦讀,學生也能入情入境。誦讀過程中通過老師的講解賞析,學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作者的愛國情懷。
在教學過程中以課前對作者和背景的了解為基礎,將詩句的解讀放在誦讀中完成,使文本的學習更加容易。是文本誦讀也不斷充滿感情。在最后的學習中拓展相關詩句,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愛國將士的滿腔熱血,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拓展自己的課外積累。
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嘗試將課前搜集的背景、資料放在教學過程中,這樣有助于學生文本的學習,讓學生形成更深刻的印象。另外,誦讀是學習語文的方法,每次誦讀要達到不同層次的目的,最終完成教學設計。
今天上的《滿江紅》,主要是通過誦讀的形式進行感悟背誦。
首先,我通過復習導入,復習陸游的兩首詩,《示兒》《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接涼有感》,引出于陸游同一時代的岳飛,這樣也讓學生會議上一次學過的課文進行鞏固。接下來,我通過,我讓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關于岳飛的資料和古詩,這一部分是為了讓學生在了解岳飛背景的過程中,感受這首詞的創作背景,進一步感受作者當時的心情。在誦讀感悟過程中,我覺得讓學生進行詞句的解釋比較難,所以我并不是通過逐字逐句的解釋來進行,而是學生用自己的朗讀來表達作者的感情,并且在朗讀感悟中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讀,提升感悟無能力。在進行自己朗誦之前,我讓學生閉目養神,讓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先感受。整首詞感悟好了以后,又讓學生欣賞現版的滿江紅,把詞唱成歌,提高背誦的效率。最后通過聽音樂精忠報國,讓學生再次領略岳飛戰場上的壯志豪情和風姿,齊讀整首詞,爭取背誦。
上完課后,聽了校長和陶教授的建議,我j覺得有以下幾個地方可以改進;
1、 朗誦可以多聽,讓他們在聽的過程中找準讀重音的字,然后進行背誦。今天的課上,我只聽了一遍,好的教學資源可以讓學生多聽幾遍,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2、 現代版的滿江紅,這首歌的音調于原來的已經不相匹配,可以刪掉,或者在課后進行練唱,爭取背誦,但是如果在課堂上的話可能會讓原來鋪墊的已經遭到破壞。可以將精忠報國這首歌取代現代版滿江紅,在進行朗誦。
總之,通過這次課,我覺得經典誦讀還是要進行誦唱的方式進行的,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讓學生在朗讀中背誦,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吟誦《滿江紅》,激發學生朗誦、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2、體會岳飛的英雄氣概,感受詞中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課前溫故
師:同學們,唐詩宋詞是我國古典文化藝術中的瑰寶,其中很多詩人寫的愛國詩篇更是激勵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你可以選擇一首愛國古詩背誦給大家聽聽嗎?(一稿:課件出示兩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望廬山瀑布》,兩首現代詩《鄉愁》《只要明天還在》,注明詩題、作者。齊讀之后,又師生互動一起回憶《論語》中的有關名句。座談時,我們主要提出異議:這樣的導入,會不會喧賓奪主?回顧這么多內容,對本課知識點有無輔助?討論后,決定精簡,學生自由選誦愛國古詩。這樣做有兩個明確目標:1、可以了解到學生的詩歌積累容量;2、通過背誦,可以為新詩詞的學習鋪墊一下愛國情調。)
一、介紹背景資料,初識岳飛。
過渡:孩子們的積累非常豐富,接下來老師要帶大家繼續穿越時空來到宋朝。(板:宋)
1、師介紹背景。
師:宋朝時期,與宋同時代的遼、金、西夏等國非常強大,而宋朝統治者無能,因此,宋朝一直受到外族的侵犯與掠奪,當時(圖片)戰火紛飛,狼煙四起,老百姓生活流離失所,在這民族存亡、國家危難之時,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抗金英雄,岳飛(板:岳飛)就是其中的一位,你能從課前搜集的資料簡單談談你對岳飛的了解嗎?
2、生介紹資料。
師:岳飛率領岳家軍抗擊金軍,收復了許多失地,就在即將完成抗金大業時,奸臣秦檜勾結金兵,陷害岳飛,使得岳飛抗金被迫結束,他壯志未酬,痛心疾首,仰天長嘯,寫下了這樣一首流傳千古的壯詞——(板并齊讀:滿江紅)(一稿:課件出示“戰亂”畫面,師提問:假如你是那位骨瘦如柴的老人,你心里會怎么想呢?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漢子,一位男人,你又會怎么想呢?學生簡單回答后,老師引語:我們的民族英雄岳飛跟你們一樣,也有滿腔的熱血想去保家衛國,他寫下了《滿江紅》這首詩詞。來,請大家自讀手中的文本。質疑:學生的情感尚處于一汪清水時,怎么能說得出什么有深意的感悟?從學生的回答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心里的那團“火”根本沒有被點燃!在這種感受下,讓他們去自由朗讀,除了聲音大,還會有什么。建議:培養學生自主獲得信息資料的能力,讓他們課前搜集相關資料,課內交流后互相激發愛國情懷,初步感知岳飛心中的那團“怒火”。)
二、初讀感知,讀通讀順。
1、出示初讀要求。
師:你愿意去了解其中的內容嗎?那就請打開誦讀內容,先小聲試讀,來一起讀初讀要求:
(課件出示:讀準字音:口眼并用,不添字、不漏字,注意多音字的讀法。
讀出節奏:讀出標點符號,不讀破句,讀好長句中的小的停頓。
請按要求小聲讀好嗎?
2、自由初讀。
3、指名朗讀。
師:誰來讀給大家聽聽?(強調停頓、重音等問題)
4、教師范讀。(一稿時,課件出示詩詞原文,但沒有標注停頓符號。我們建議高老師,添加停頓線,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節奏、語速、情感。)
師:聽了你們的'朗讀,我也想來讀一讀,也許我會幫助你解決一些問題,能讓我讀一讀嗎?(音樂)
師:謝謝,掌聲我先幫大家保留,但是我想通過我的朗讀一定會對你們有些幫助是嗎?那就請大家再試一試,你可以根據需要參考老師劃分的節奏。
5、再自由讀。
三、二讀“愛國情感”“英雄氣概”。
1、故事一“岳母刺字”。
師:大家的眉頭舒展開了,接下來老師要跟大家一邊聽故事一邊讀岳飛的這首詞,要求是每讀一個故事,你對詞的朗讀都要有進步,有興趣。第一個故事請你來讀:
(出示“岳母刺字”——岳飛從小就勤奮好學,不但知識淵博,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成為文武雙全的人才。當時,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親鼓勵兒子報效國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岳飛把母親的教誨牢記心頭,每次作戰時,岳飛都會想起“精忠報國”四個字。)
2、交流朗讀。
師:聽了這個故事,你對岳飛有什么認識嗎?(根據學生的反饋相機問:)你從哪個句子讀出岳飛的愛國情感的?為什么?那你認為怎樣讀可以表達出這種對國家的愛?請試試!進行指導朗讀
3、故事二:“岳家軍”。
師:讀進了作者的愛國情感,讀起來的味道就是不一樣,我們接著看第二個故事,你來讀吧:
(出示:“岳家軍”——岳飛勇猛善戰,取得了很多戰役的勝利,立了不少功勞,名聲傳遍了大江南北。他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英勇的抗金軍隊——“岳家軍”。“岳家軍”的士兵都嚴格遵守紀律,寧可自己忍受饑餓,也不敢打擾人民;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家或商店,他們天一亮就起來,為主人打掃衛生,清洗餐具后才離去。“岳家軍”的士氣讓金軍聞風喪膽。金兵統帥長嘆道:“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4、交流理解朗誦。
師:讀了這個故事你又想說點什么?(……)你從哪些詞句讀出了岳飛的英雄氣概?英雄氣概又該怎么表達出來?指導朗讀。
四、三讀“悲壯情懷”。
1、觀察地圖,激發悲憤。
師:剛才同學們讀得字正腔圓,聲情并茂,不過你看了下面這兩幅圖,你一定會對這首詞有新的感受,我先問問大家,(出示地圖)在大家的心中,咱們中國的地圖像什么?(雄雞)可是你們看看在南宋時期,(出示地圖)這只高昂的雄雞,她的疆域僅僅只有一塊雞胸大小,而將軍岳飛的家鄉河南的湯陰此時也被金國侵占著,所以岳飛發出了這樣的怒號,(出示并板書:還我河山),大家把它讀出來——
師:你從哪里讀出岳飛“還我河山”的強烈愿望?
2、交流反饋,指導朗讀。
3、故事三——“十二金牌”。
師:可是即使是所向披靡的岳家軍,“還我河山”的愿望是不是就那么容易實現呢?請看:(出示:“十二金牌”——外敵難以撼動的岳家軍,卻遭到了南宋朝廷內部投降派的摧殘。就在這抗金戰爭取得輝煌勝利的時刻,甘心充當兒皇帝的高宗趙構,因擔心一旦中原收復,金人放回宋欽宗,他就保不住皇位,就與金人及奸臣秦檜狼狽為奸,破壞岳飛的抗戰計劃,他們密謀制訂了全線撤軍、葬送抗金大好形勢的罪惡計劃。連下十二道金牌,把岳飛召回朝廷,岳飛的抗金英勇斗爭,至此被迫結束。)
師:岳飛收復河山的愿望就這樣給葬送了,他只能仰天長嘆啊!這是怎樣的一嘆啊孩子?把這種悲壯的一嘆讀進詞中做得到嗎?這一遍大家可以選擇你喜歡的伙伴一起讀,甚至可以下位和他們一起讀,選擇你們感觸最深的那一句或幾句,用你們喜歡的方式反復地讀好嗎?
4、合作朗讀。
5、展示合作讀。
師:哪一組先來?你們是怎么讀?……
五、再讀升華。
1、回歸整體自由讀。
師:孩子們,當我們認識到岳飛的愛國情感和他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以及他壯志未酬的悲壯情懷時,我們的朗讀一次比一次豐滿,下面請同學們帶著岳飛這些豐富的情感再次盡情地讀自由地讀全詞,請吧!
2、故事四——“莫須有”。
孩子們,故事并不因為把岳飛召回朝廷而結束,(出示并直接讀:“莫須有”——岳飛一回到臨安,立即陷入秦檜等人布置的羅網。1141年他遭誣告“謀反”,被關進了臨安大理寺,遭到刑審、拷打、逼供。于農歷除夕夜被殺害,年僅三十九歲。兒子岳云亦被腰斬于市門。岳飛父子死于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軍隊和老百姓的強烈憤怒,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體莫須有”。也就是說“也許有”的意思,韓當場駁斥:“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民族英雄岳飛,就在“莫須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臨死前,他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這是悲憤的呼喊!
3、齊讀。
師:岳飛將軍已經離我們而去了,孩子們讓我們站起來,對著他的陵墓,一起把他這悲憤的呼喊帶進詞中!請齊讀《滿江紅》!
(一稿中,老師雖然也借助了故事、圖片來激發情感提升朗讀,但沒有現在這樣有條理性。另外,老師剛開始把重點停留在了想象畫面上,我們認為這種抽象的古詩詞,想象畫面對于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系數還是挺高的,這不利于激發學生讀詩的熱情。經典誦讀,重心應該落在“讀”上!什么內容能夠渲染氣氛,我們就應該借助什么,如一個個的小故事就是一串串“點火石”。)
六、聽唱《滿江紅》。
師:一個戰亂的年代,一位真正的英雄寫下了一段抗金的贊歌,樹起了一尊不朽的豐碑!岳飛雖然不在了,但他的愛國精神人們永遠不會忘記。孫中山先生曾經這樣說過:岳飛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讓我們一起在《滿江紅》的歌聲中,再次懷念永遠的岳飛和永恒的岳飛精神!(播放歌曲)
七:推薦閱讀:
《破陣子》——辛棄疾
師:最后老師還要給大家推薦一首愛國詞辛棄疾的《破陣子》!如果讓你自學,你會怎么做?
今天的課就到這兒,謝謝大家!
板書:
滿江紅
宋 岳飛
還我河山!
1、通過朗讀可培養學生的文學趣味,詩歌的文學性很強,品詞、析句、培養語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朗讀。在反復吟誦中感受到詞語的豐富之美,詩歌意韻之妙,進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學生越讀越感到自己真正進入了角色,真正體味語言文學的魅力。課堂實驗《沁園春·雪》的教學中,上闕教學中我用五分鐘講解內容,而下闕教學時我用五分鐘給學生朗讀,后經檢查同學們對下闕的理解、感司要優于上闕。
2、古有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還有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對詩歌內容的把握,整體領悟詩意朗讀也不失為最有效的方法,教師的朗讀是指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的朗讀訓練是不文本的直接對話,能更好地理解感受詩歌豐富的意境,促進學生的聯想與想像,體會詩歌的意境之美。
3、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語言文學的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適當指導朗讀,學生朗讀訓練,教師的評點,能讓學生學會朗讀,喜歡朗讀,更何況是感情豐富、語言精煉、韻律諧美、讀來朗朗上口的詩歌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