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9
這是音樂課清晨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歌曲旋律優美,朗朗上口,學生很多都會演唱,只是在自學旋律這一環節時,有些學生無法下手。所以我給學生提出了“學習提綱”,并按照提綱一步步引導學生實踐練習,一節課下來,大部分學生對“提綱”學習法有了清晰的認識,有的學生說,這樣練習難度低但效率高,我想,教師在課堂上不僅僅是淺層次地教給學生知識,最重要的是還應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及做人的道理。
一節課下來,通過自學歌曲《清晨》學生基本上能夠準確唱出來。對于歌曲的情緒把握的還不錯,學生的課堂表現很積極,學習音樂的興趣較高。但在打擊樂器的伴奏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由于以往對打擊樂器的訓練較少,學生對于打擊樂器的陌生讓本節課陷入尷尬,鑒于以上問題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將對學生進行專門的節奏訓練,以提高課堂的實效并培養學生的節奏感,按照課標的要求,將五年級以往的基礎知識在今后的課堂中,慢慢地滲入,使學生有一個整體的理論體系。
《清晨》這首歌是一首校園歌曲,曲風清新,也是一首瑯瑯上口又充滿著輕松快樂的歌曲,讓人一聽就覺得耳目一新,越聽越愿意聽,越唱越愿意唱。我第一次聽完這首歌曲也就喜歡上了它,這首歌曲的節奏簡單,學生們掌握得很快,不用我再多教,歌詞雖然說有三段,但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是“小菜一碟”了,剛剛學完這首歌曲,學生們都很喜歡唱,而且每次唱的時候都十分的投入。
但是在歌曲的第二樂段的第二樂句2221|7712|1—和第四樂句2221|7771|2—這兩個樂句的尾音不同,學生們很經常唱錯掉,所以我就將這兩個樂句單獨拿出來讓學生找不同,并且讓學生反復練習,經過這兩個環節之后,當學生唱到這兩個地方時都會特別的注意,犯錯的同學也變少了,都能將這兩句的不同掌握好了。
等到全班都將歌曲唱的差不多了,我就采取男女生分開來唱,女生唱一段,男生唱一段,然后再全班合起來唱,全班唱的時候我覺得大家都唱得很好,特別是女孩子,十分積極,感情也都有唱出來。但是分開來唱之后我就發現男生沒有女生積極,可能是五年級的男生比較害羞,都不敢大聲唱出來,我所說的.感情處理也都沒有做出來,所以我一直鼓勵男生們要大膽,不要拘束,通過和男生們朋友般的交流之后,他們放下了心中的“偶像”包袱,瞬間變成“實力派歌手”,男生們認真唱起來并不比女生差,反而更有韻味,我就跟他們說“許老師瞬間就成了你們男生的“粉絲”了!”聽完之后大家都樂了,唱起來也更有感情了。
擴展樂器伴奏部分是學生們最喜歡的環節了,因為可以拿著打擊節奏自己為歌曲配伴奏,學生們一個個都興致勃勃的,而且現在都懂得與同學之間合作,拿不同的樂器打不同的節奏,但是配起來都很和諧,而且使歌曲也更加動聽了。現在我就是有個困惑:在配伴奏這個環節,沒法每個人都有樂器,沒拿到樂器的同學要幫有拿樂器的同學伴唱,但是他們往往都提不起興趣來唱,可能因為我沒能讓他們也拿上樂器吧,那我應該怎么讓這些沒拿樂器的同學積極的參與到這個環節當中呢?我想我應該會在課堂上尋找出這個答案吧,我也會更加努力的,爭取讓五年級的“大朋友們”繼續持有學習音樂的興趣。
教學目標:
能夠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以自己喜愛的方式表現美妙的清晨,并通過聆聽、演唱、表演等多種活動的參與更進一步激起心中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以自己喜愛的方式表現美妙的清晨.
2、通過各種活動的參與進一步激起心中對生活的熱愛.
3、指導學生唱準歌曲《清晨》第四段中的大跳音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創設寧靜的氛圍,學生安靜地進教室。(背景音樂:《清晨》)
2、出示兩幅日出圖片。
3、給學生聆聽兩段不同情緒的音樂,選擇哪段音樂與畫面更相配。
二、師生互動,體驗情感
1、聆聽清晨音樂
這首歌曲給你怎樣的感覺?你覺得它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為歌曲配入打擊樂器。(學生根據音樂節奏自由創編)
3、學唱清晨歌曲
(1)復聽清晨音樂,跟老師做一些簡單而又輕松的律動。
(2)跟音樂用“綠”哼唱歌曲旋律。歌曲可以分幾個部分?
(3)學生用豎笛自學歌曲的.第一部分16個小節的曲調,也可以通過自己視唱來自學。
(4)教師通過范唱和范奏的方法教學歌曲第二部分的曲調,重點指導好第一樂句的大跳音程的音準。
(5)省略第二段,直接將1、3、4段曲調連起來唱。
(6)學唱歌詞一、三兩段。
三、歌曲處理、歌表演
四、課堂小結。
《清晨》這首歌曲歡快活潑,朗朗上口,一聽就讓人耳目一新,所以學生學的也比較快。
新課標指出: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的實踐依賴于聽覺,聽覺體驗是音樂的基礎。整節課下來,我很注重觀察學生聆聽感受。聽音樂做律動表演,聽音樂理解歌曲的情緒變化等環節,整節課始終圍繞聽來開展活動,每一次帶著目的讓學生聽,這樣層層遞進,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以后的聆聽打下堅實的基礎。
新課部分,第一段輕快活潑的旋律與第二段優美舒展的旋律與形成對比。在第二段的第二樂句尾音3—和第四樂句2—尾音差兩度音程,學生很容易把音唱錯唱成一個調。針對這種情況,我在上課前先將這兩句的旋律寫在黑板上︱︱3—︱3—︱、︱︱2—︱2—︱作為新課前發聲練習,同時也是為后面歌曲難點的解決做鋪墊。在學唱過程中我利用手勢提示學生歌唱時注意結尾音高的變化,經過我的提示學生們能基本掌握這個教學難點。
拓展樂器伴奏部分,是學生們最喜歡的環節,這節課我準備了8個人的份。我請上課表現最認真唱的最好的幾個同學來打小樂器伴奏,這樣在無形當中滲透了課堂常規,讓學生們知道,認真的孩子才能玩小樂器,慢慢的以后孩子們會在課堂中提醒自己,認真學習。但有些上課表現也比較好的同學因為沒拿到小樂器有點喪氣,是我這邊有一個困惑,如何讓學生沒有樂器也同樣快樂,也樂意去唱個?這些問題值得我去慢慢思考,也有待改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