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5
這是羿射九日主題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通過對課文的反復研讀,我將教學目標設定為:
1、正確認讀本課十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十一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閱讀神化故事的愛好和愿望。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后羿一心為民除害的大無畏精神。
針對這些教學目標,我設計了本課兩課時的教學:第一課時的教學,我分為以下幾步來進行:第一,通過師生談話,導入新課。第二,針對課題質疑。第三,初讀課文,認讀生字詞,理解不懂的詞語整體感知課文,說一說課文講了怎樣的一件事?第四,解決針對課題提出的簡單問題。第五,學習生字,記憶字形。第二課時的教學這樣來進行:第一,回憶課文內容,講講這個故事。第二,研讀課文,抓住語言文字,結合想象來解決這兩個問題。第三,拓展延伸,激發閱讀愛好。
通過對這堂課的教學我做了如下幾點反思:
在這節課的開始,我就讓學生來講講這個故事。因為上節課學生初讀了課文,把握了課文主要內容,而且學生在以前也多次有過講故事的經歷。所以,我覺得在上課伊始安排這樣一個環節,是有必要的。這樣學生在頭腦中重現這個故事的內容,而且練習了語言表達能力。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多次引導學生運用想象,來感受課文內容,使學生能潛心會文。例如,課文中提到是個太陽都跑到了天空中,人們不敢出來,我就讓學生想象:假如人們出來后會怎么樣?課文中寫到漂亮的世界有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河流、鮮艷的花草……后面是省略號,我讓學生想象:這漂亮的世界還會有什么?還有,太陽被射下來了,人們走出山洞后,人們會說些什么?在這樣的想象中,學生更輕易與文章形成共鳴。
在學習“后羿是怎樣射日”這部分時,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后羿是怎樣一個人?然后,我讓學生讀書,在語言文字中尋找答案,并勾畫下來。最后,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后羿有不同的熟悉。有的認為他心地善良,有的認為他武藝高強,有的覺得他是一位英雄。學生在表達自己觀點的.的同時,都能結合相應的語句來說明,并說出自己的理解。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收獲了讀書方法和語文技能。
在學習“后羿為什么射日”這部分時,我想讓學生到文中尋找答案,學生一下子就找到了第四自然段,描寫人們痛苦的段落。我先引導學生弄明白為什么會這樣?還有進行想象人們的痛苦。接著,我問:原來的世界什么樣子?學生馬上會意閱讀第三自然段,這時候,我讓學生想象著漂亮的世界還有什么?并且配以課件,來展示著漂亮的世界,讓學生說一說: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中,人們什么感受?學生用語言表達出了人們幸福、快樂的感受,然后通過朗讀表現出來。之后,我說:多么漂亮的世界呀!可是現在——我出示了表現烈日炙烤、寸草不生的圖片,學生一下在視覺上、頭腦中,形成了對比,真是天壤之別啊!更加體會到了人們的痛苦,這時候感情朗讀也就水到渠成了。
當然,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自己也感覺到了處理的不是
很好。例如,有些設想很好,但在課堂教學中的效果并不如預想的好,可能是我對學生的學情把握得不是很清楚。還有,在交流“后羿是怎樣的一個人”這個環節中,談得還不透,致使學生對后羿雖然有認同感,但是熱度不夠,還不是從心底里發出深深的敬佩之情。可能是我對教材理解的不夠透徹,對學生的學情把握得不是很清楚。此外,在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的參與熱情不夠,還需要我在實踐中改進。
這是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講述了古時候天上的十個太陽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的苦難,羿為了幫助別人脫離苦海,歷盡艱辛射下九個太陽的故事,充滿了神奇的想象。全文7個自然段,脈絡清晰,故事性強。
在這節課的開始,通過出示神話故事圖片說神話的方式導入新課,出示中國比較有名的古代神話圖,讓學生說說分別是什么神話故事。學生在日常中通過電視、網絡或者其他途徑對出示的神話已經有所了解,個別學生不僅說出了故事名字,還能簡單的說出故事內容。安排這個環節還是有必要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課文充滿了神奇的想象力,如,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中,讓學生發揮想象,想象天上有十個太陽會是什么場景。在引導學生體會人類的日子非常艱難時,可以讓學生圈出關鍵詞“曬枯、烤焦、蒸干、融化”邊讀邊想象此時的情景。
這節課中也有一些問題處理的不是特別好,可能是我對學情把握的不夠準確。教學中,學生可能會把故事內容和科學知識關聯,提出各種疑問,我做的順勢引導還不夠到位。
很久很久以前,在世界最東邊的海上,生長著一棵大樹叫扶桑。扶桑的枝頭站著一個太陽,底下還有九個太陽。每天天快亮時,扶桑枝頭的太陽就坐上兩輪車,開始從東往西穿過天空。十個太陽每天輪換,給大地萬物帶來光明和溫暖。
可是,有一天,這十個太陽覺得輪流值日太沒意思啦,于是,他們一齊跑了出來,出現在天空中。十個太陽像十個大火球,灸烤著大地。
禾苗被曬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連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人類的日子非常艱難。
神箭手羿決心幫助人們脫離苦海。他翻過九十九座高山,蹚過九十九條大河,來到東海邊。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開神弓,對準天上的一個太陽,嗖地就是一箭。那個太陽一下子爆裂開,一團團火球到處亂竄,接著,噗噗地掉在地上。
羿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炎熱漸漸退去。羿又伸手拔箭,準備射下最后一個太陽。這個太陽害怕極了,慌慌張張地躲進了大海里。
天上沒有了太陽,整個世界一片黑暗。羿想,沒有了太陽,就沒有了光明和溫暖,莊稼不能生長,人類和動物也沒法活下去。于是,羿留下了最后一個太陽。
從此,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土地漸漸滋潤起來,花草樹木漸漸繁茂起來,江河奔騰歡唱,大地上重新現出了勃勃生機。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讀13個字;
2.能夠講述《羿射九日》的神話故事,體會上古時代人類征服自然的愿望,與同學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話故事。
過程與方法:
聯系生活實際,討論,想象,講故事等。
態度情感價值觀:
了解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感受中國特有的文化。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能夠講述《羿射九日》的神話故事。
查閱資料:查找關于《羿射九日》的故事。
教學要求:
1.認讀13個字;
2.能夠講述《羿射九日》的神話故事,體會上古時代人類征服自然的愿望,與同學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話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還記得的女媧補天的故事嗎?(指名講故事)
2.師:今天咱們再來看一個神奇的故事。
板書課題:《羿射九日》
過渡語:讓我們到課文中去看看到底有多神奇?
二、初讀感知。
提示:請你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音。
三、學習字詞,正確讀課文,自己讀懂課文,體會神話的美麗。
1.提示:看看誰來考你了?
出示生字:
先指名讀后齊讀
2.引導:請你再讀課文,找出你不懂的詞語,集體討論。
3.引導:朗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4.激發興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讀課文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5.激情讀:真的嗎?那就讀出來吧!
四、講故事。
1.這么棒的故事,如果只有自己知道多可惜呀,你打算怎么講給別人聽呢?
2.講給同學聽一聽。
五、作業。
自己搜集神話故事,講給大家庭。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