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2
這是動作描寫一等獎作文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從興趣出發,培養學生的觀察力,養成觀察好習慣。
2、學會捕捉精彩鏡頭,并運用三種方法把人物動作寫進自己的文章中。
3、從片段描寫入手,把人物動作描寫具體。
教學重難點:學習三種描寫人物動作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新課(8分鐘)
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喜歡)是的,好的游戲不僅能讓人開心快樂,還能讓人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今天這節課,咱們一起來玩個新的游戲---你遮我擋。
游戲規則:
1、四個同學,每人背上一個字,構成一個成語;
2、每個人不能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字,同時要想辦法看到其他三個同學的字,從而判斷出自己的字是什么,三分鐘內最先猜中者勝;
3、參加游戲者不能說話;
4、臺下同學可以發出笑聲,但不能提醒臺上同學。
(挑選參加游戲人員、安排計時員)
二、學生初次寫作(8分鐘)
提問:(XXX,什么讓你覺得這么好笑?你呢,你又在笑什么?)
圍繞游戲“你遮我擋” 寫一個片斷,要求通過具體的人物動作描寫來突出游戲的有趣。(板書:動作描寫)
三、發現問題,講解要點(8分鐘)
1、挑選兩份習作,指出存在問題:描寫平實,不夠生動、具體。
2、高爾基曾經說過:寫人物要多行動,少說話。老舍先生也曾說過:只有描寫行動,人物才能站起來。
過渡:可是怎樣才能把人物的動作寫具體呢?今天,林老師就教你們幾招。
3、講述三個方法
方法一:動詞+修飾語
這種方法很簡單,就是我們在描寫人物的動作的時候,首先要選擇恰當的動詞,然后在這個動詞前面或后面加上表示修飾的詞語。
如:方向+動詞----他高高地舉起了手;我向右側了側身。
輕重+動詞----老師輕輕地摸了摸學生的頭;他的腳重重地踢在了墻上。 快慢+動詞----廚師手里的菜刀飛快地舞動著;他一下子就跳了起來。 程度+動詞----爸爸狠狠地打了小明一巴掌。
動詞+數量----他向前跑了幾步。
這其實和我們平時所說的擴句很相似,大家看看,用這樣的方法寫出來是不是很具體呢?
方法二:動作拆分法
過渡:至于第二招嘛,咱們先來看看這句話。
出示:李明把爆竹放到地上,身子離得老遠,伸長胳膊,一點兒一點兒地往前湊。他手打著哆嗦,還沒等點著爆竹芯,嚇得扭頭就跑。
這句話中出現了幾個動詞?也就是說,李明點爆竹這個簡單的動作,作者分成幾步來寫?
是啊,作者這樣細致的動作描寫,一下子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活靈活現的膽小鬼的形象。這就是林老師今天要教大家的'第二招---動作拆分法。
有些同學認為人物動作難寫,因為人物的動作往往是一閃而過,既難觀察又難描寫。其實,再復雜、連貫的動作,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所以我們平時在觀察和描寫時,如果能把動作拆分成幾步,一步一步仔細觀察,并選擇恰當的動詞一步一步地描寫,就不難把人物動作寫具體了。
方法三:妙用修辭手法
例:小明貪婪地讀著書,如同一只饑餓的小羊闖進芳草嫩綠的草地。
想到這兒,張紅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腳下生了風,三步并作兩步地往回跑。
(男女生分別讀)是什么修辭手法?你體會到了什么?
四、學生對照三個方法修改作文(6分鐘)
同學們,作文,是寫出來的,而好作文,卻是改出來的。現在啊,我給同學們幾分鐘的時間,大家對照著屏幕上老師剛剛所說的這三招修改作文,也可以同桌交換作文,共同交流。
五、片段賞析(10分鐘)
剛才巡視的時候,老師發現有的同學在老師講之前就已經用上了這三招,這讓老師很欣喜,說明你們已經走在了老師的前頭;更讓我開心的是很多同學雖然第一次寫得不是很好,但是對照著老師的三招重新進行了修改,于是獲得了進步。這樣的同學尤其值得表揚,說明你們上課很認真,而且善于改正。
優秀的作文是全班的財富,應該讓大家來共享。所以接下來,我想請幾位同學,把自己寫得最精彩的部分貢獻出來和大家分享分享。可以讀一段,也可以讀一句。只要你認為自己寫得精彩,都可以起來讀。當然如果能夠結合林老師所說的三招來說說就更好了。
預設一:俗話說:“三分文章七分讀”,意思是說朗讀很重要,文章寫得一般,但是如果讀得好,也可以為文章增色不少。
預設二:用自己的筆寫自己心里的話,這一點很重要。我們班XX同學做的比較好,他的作文雖然也有缺點,卻給人一種很真誠的感受。
六、小結。(1分鐘)
今天這節課啊,咱們不僅玩了有趣的游戲,還學到了描寫人物動作的三個好辦法,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寫作中能像今天這樣善加利用。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下課。
板書:
人物動作描寫
1、動詞十修飾語
2、動作拆分法
附:時間安排: 3、妙用修辭手法
1、導入,游戲---8分鐘
2、初次寫作---8分鐘
3、發現問題,講解要點---8分鐘
4、學生修改作文---6分鐘
5、指導講評----9分鐘
6、小結---1分鐘
教學目標:動作描寫教學設計模板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2.體會動詞描寫用詞的準確,并學習用準確的語言突出人物的心理
3.通過恰當的修飾更加生動地展示人物的內心。
教學重點:通過動作描寫生動展現人物的心理
教學難點:通過動作描寫生動展現人物的心理
課前準備:多媒體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指導觀察
游戲導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小游戲------看動作猜動詞。
1,推,舉,壓,
2,摸,拍,捏
同學們真了不起,看得細,猜的準,今天我們就學習和動作有關的習作------------動作描寫。齊讀。
生活中哪些動作引起了你的注意?從動作中又感受到什么了?(讓學生注意對生活的觀察)
(師小結)
過渡: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動作大多與心理有關,當然,動作不僅和心理有著緊密的關系、,和很多因素有關系,如:年齡,身份,心理,性格等。那么今天我們就重點研究如何通過動作描寫來展現人物的內心。
二,品析詞句,體會用詞準確
下面請同學們看片段,看看從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當我的指尖觸摸到那神物時,我的心縮了一下,只拈了一小撮,舔了。”
1、讀一讀,找出動詞
師交代文本來源。
2,抓動詞談體會,品析用詞準確。
你最喜歡那個動詞?為什么? 從中你又體會出了什么呢?
(理解動詞的含義)
3,還有哪些動詞與它相近,哪個更好。師相機解詞,品詞,體會用詞準確。
4、師小結(總結出動詞的運用要準確)
5,帶著這種理解再來讀一讀這段話。
三.通過對比體會修飾語的妙用
課件出示:《燕子專列》插圖補白
“小貝蒂伸出雙手,捧起燕子,送到嘴邊用呵氣為小燕子取暖。”
讀片段,找出動詞品析
加上修飾語對比說說有什么體會?
通過理解修飾語從而體會修飾語對豐富人物內心的重要作用。
總結,注意修飾語的運用
(更加突出小貝蒂對燕子的'關心)
小結:寫好人物動作,首先要進行細致地觀察,準確地運用動詞,再適當地運用修飾語或修辭方法,更加生動地展現人物的內心。
四.片段習作練習
請同學們看一幅漫畫------《拜年》。
1.指導看懂圖意
(完整地說清圖意)
2.指導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漫畫,仔細觀察孩子的眼神,準確地運用動詞恰當地修飾以突出人物內心。
(先找出最吸引你的人,動作,這個動作你覺得用哪個動詞最合適?)
3按照剛才運用的方法,想象拜年的全過程,先到小組里說一說。
動筆寫一寫,師巡視指導。
師生共同評價
指一名同學讀作文,其他同學評價,注意:是否突出了人物的內心,你是從哪感覺到的?
師在原文中修改。
五,總結
1. 交流收獲從本節課中你學到了什么?
2. 師總結
六,板書設計
動
作 觀察 細致
描 用詞 準確
寫 描寫 生動
教學目標:
動作描寫 教案教學設計
1、教學生懂得什么是行動描寫;
2、懂得行動描寫的作用;
3、懂得如何正確使用行動描寫。
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正確使用行動描寫。
教學設計:
一、動作描寫的作用:
寫得越生動,人的思想品質就越鮮明。
1、一位同學寫的文章《媽媽的手》中有這樣的描寫:當雞叫三遍的時候,媽媽的手已經開始工作了:忙著做早點。臨近中午,她的手又工作了:忙著做午飯。下午,她的手又開始工作了:忙著做晚飯。夜晚,當明月高懸的時候,媽媽的手又工作了:忙著洗衣服。讀了這段行動描寫,一個勤勞婦女的形象便躍然紙上了。
2、瞧她那黝黑的臉蛋,透露著一種不服輸的性格,又粗又黑的眉毛下閃著一雙玻璃球似的眼睛,小心地注視著對手的一舉一動,機警靈活。凹凸的輪廓勾勒出了她對乒乓球的不懈追求。雖然個兒矮,也并不強壯,但她仍然瘋狂地熱愛運動。正如她那個令人震撼的名字--雷雨點,雷打不斷!
她的對手現在是Q同學,她毫不示弱地舉起乒乓板,習慣地聳聳肩,扭扭脖子,職業性地蹲好馬步,微微抬起頭,露出她那雙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聲,輕聲地說:“發球吧!”那個黃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來,她毫不猶豫地一側身子,掄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誰知,對手也不甘示弱,又一個直射球。她警覺地皺了皺眉頭,左腳往后一跨,右手對準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離開球。對手直接一個“殺球”,使她防不勝防,輸掉一球!
“可惡!”她咬了咬牙,伸手抓來一塊毛巾,擦擦汗,又隨便扔了回去。
“小子,不錯嘛!”她握緊了板子,輕輕地把球往空中一拋,以閃電的速度把球運了過去,留下兩聲脆響。對手是個能將,不好對付。時間過去了很久,也沒分出個勝負。她心里有些著急,那黃色的小球似團小火焰,燒得人心里發慌,盡管她左閃右閃,提打旋殺,對手卻紋絲不動。
她心中很是惱火,額頭上的汗珠都要發燙了,她一聲怒吼,眉毛把汗攪在了一起,球“刷”地蹦了過去,正中對手要害,對手往后一個踉蹌。冷不防輸了一個球!
3、《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動著的嘴唇里了出低微的聲音,“沒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進腳底了。痛得厲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會兒,就跟伯父拿了藥和紗布出來。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鑷子給那個拉車的夾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干凈。他們又給他敷上藥,扎好繃帶。 拉車的感激地說:“我家離這兒不遠,這就可以支持著回家了。兩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謝你們!” 伯父又掏出一些錢來給他,叫他在家里休養幾天,把剩下的藥和繃帶也給了他。 …… 伯父和爸爸回來的時候,我就問他們。伯父的回答我現在記不清了,只記得他的話委深奧,不容易懂。我抬起頭來,要求他給我詳細地解說。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而且現在也清清楚楚地記得,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地表情了,變得那么嚴肅。他沒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有動,最后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寫魯迅先生救助車夫的`事情,表現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關懷和同情。注意了動詞的選用,如救車夫的過程中,“扶、蹲、半跪、夾、洗、敷、扎”等動詞,在結尾處,寫魯迅先生“只所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有動,最后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按在頭上,半天沒動,深深嘆氣,這些動作表現魯迅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
4、他彎著腰,籃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著,兩眼溜溜地轉動,尋找“突圍”機會。突然他加快步伐,一會左拐,一會右拐,沖過兩層防線,來到籃下,一個虎跳,轉身投籃,籃球在空中劃了一條漂亮的弧線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內。
二、名家經典:
1、魯迅先生《阿Q正傳》中阿Q臨刑前畫圓圈的細節,更人見不忘。一個死刑犯人要畫押,被逼無奈畫上一筆也就算了。可阿Q是獨一無二,一方面是“使盡平生的力氣畫圓圈,他生怕被人笑話,立志要畫得圓”;而另一方面卻是“這可惡的筆不但很沉重,并且不聽話,剛剛一抖一抖幾乎要合縫,卻又向外一聳,畫成瓜子模樣了”。他開始為自己畫得不圓而感到羞愧,而后來卻又一想:“孫子才畫得很圓的圓圈呢。”這一傳神的細節,把阿Q的麻木無知和精神勝利法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并得以鮮明到極至。可見細節描寫是刻畫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當人們讀到這一細節描寫時,誰又能不覺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憐?又怎么會不“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進而深思國民劣根性?
2、如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
(正當歐也妮母女欣賞查理留下的梳妝匣時,葛朗臺闖進屋)
一看見丈夫瞪著金子的眼光, 葛朗臺 太太便叫起來:
“上帝呀,救救我們!”
老頭兒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
搬上銀幕,這是一組絕好的電影鏡頭:“瞪著金子的眼光”,這是 從葛朗臺 太太的角度看到的一對閃著攫取獵物兇光的眼睛的特寫;伴隨著“救救我們”的一聲大叫,肯定是 葛朗臺太太那張極端恐怖的臉的特寫;老頭子“一縱”“撲上”,則又是一個由近景推成的以雙手抓梳妝匣的特寫。“縱”“撲”是猛獸(如獅、虎、豹、狼等)撲食弱小動物的動作,作者以之狀寫已經“跨到七十六個年頭”的老守財奴的敏捷、迅猛,看似與年歲不符,實則和本性貼合。見錢眼開,見利忘義,不“縱”不“撲”怎么成其為葛朗臺?因此,“縱”“撲”的細節,既形象展現了葛朗臺餓虎撲食、禿鷲擒雞般攫取金錢的丑態,帶有動態的夸張性;又揭示了他崇拜金錢,聚斂無厭的思想本質,體現了動機的真實。
再如:(葛朗臺快要死了)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給他親吻基督的圣像,他卻作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這個“抓”的動作,十分傳神,寓意深刻。原來他把黃燦燦的鍍金,當成了“黃金”,于是不要命地“抓”了起來。見錢眼開,拼命聚斂錢財,才是他信奉的真正教義!在他的心目中,惟有金錢,基督圣像是不占地位的。這就是“抓”十字架細節的豐富而深刻的內含。這個細節,以含蓄的筆法,形象地勾勒出葛朗臺貪婪、愛財如命的拜金主義者的典型特征。
3、精心錘煉詞語。在細節描寫中,我們要選擇恰當的詞語,以期以少勝多,乃至一字傳神。例如《藥》中:“華大媽在枕頭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錢,交給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裝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兩下;便點上燈籠,吹熄燈盞,走向里屋子去了。”這一連串動作的細節描寫非常傳神。華老栓開的是小茶館,積攢一包洋錢不容易,因此收藏也就特別小心,以至于華大媽要“掏”上半天!老栓“接”、“抖抖”地“裝”、不放心地“按”,生動表現了在社會最地層的市民生活的艱辛。
4、《背影》
5、魯迅捕鳥:掃開一塊雪,露 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 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 拉,便罩住了。
6、嚴監生臨死時伸出兩個手指頭不肯閉目歸天的細節記憶猶新吧。他看見屋里的燈盞里燃著兩根燈草,心疼費油,放不下心,閉不上眼。只到他小老婆走過去挑掉了一根燈草時,慳吝鬼才“點一點頭,把頭垂下,頓時就沒了氣。”這個藝術形象的不朽魅力,不能不說得力于這樣入木三分的細節描寫。
7、范進即將這銀子交與渾家打開看,一封一封雪白的細絲錠子,即便包了兩錠,叫胡屠戶進來,遞與他道:“方才費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錢來。這六兩多銀子,老爹拿了去。”屠戶把銀子攥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舒過來,道:“這個,你且收著。我原是賀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進道:“眼見得我這里還有這幾兩銀子,若用完了,再來問老爹討來用。”屠戶連忙把拳頭縮了回去,往腰里揣。
《范進中舉》中的胡屠戶“不想胡屠戶雖然大著膽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還是怕的,那手早顫起來,不敢打到第二下……胡屠戶站在一邊,不想那只手隱隱的痛將起來,自己看時,把個巴掌仰著,再也彎不過來。”該細節描寫,寓諷刺于夸張,傳神的把胡屠戶的市儈無恥,趨炎附勢和迷信無知的 品性表露出來,增強了作品的諷刺效果。
8、孫犁的小說《荷花淀》“話別”這一情節里,有一個細節,當水生嫂聽到丈夫說“明天我就要到大隊上去 ”時,“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作者用“放” 、“吮”這一舉止,來揭示人物瞬間心理復雜微妙的感情活動。手指可以“伸”到嘴里,手指上的血可以“擦 ”或用口“吸”,但這不符合水生嫂的個性。突然聽到丈夫已參軍,她沒有思想準備,心靈“震動”,即高興 ,又有些舍不得,此時多少復雜的情感涌上心頭。因此,作者用“放”和“吮”,給水生嫂作了生動的造型, 傳達出無限的情思,顯示出人物的立體感,使這一形象顯得真實、豐滿
9、《變色龍》中四次描寫那件大衣,運用反復,把沙皇鷹犬的媚上欺下,凌弱畏強的丑態刻畫得入木三分。
三、作業:第一次
某一個與動作有關的比賽、活動、場面。
學習目標人物描寫教案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人物形象。
2.體會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等描寫的作用,學習表現人物某一方面特點的寫作方法。
3.認識課文中的14個生字,摘錄課文中描寫人物的精彩句段。
學習重難點
學習通過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3課時
A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一、緊扣主題,談話導入
在燦爛的文學寶庫里,作家們用他們神奇的妙筆,為我們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顧全大局的藺相如,知錯能改的廉頗,勇武過人的武松 在作家的筆下,這些人物特點鮮明,讓我們印象深刻,久久難忘。
今天開始,我們要走進一組新的課文,繼續認識和親近作家為我們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這些人物的特點。(板書課題:人物描寫一組。)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人物描一組》中的第一個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板書),去認識兩位很有特點的新的朋友。(讀題,注意嘎讀ɡā)
二、初讀課文,感知形象
1.導語:現在請同學們,把課文讀一遍,要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順。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查。(學生自讀)
2.指名讀。結合正音。
精神抖擻(sāu) 襠(dānɡ) 撓(náo) 拽(zhuài)
3.說說課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兒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讀懂課文,再現形象
1.導語:盡管我們只是初步讀了課文,但從同學們剛才的發言中,還是可以看出,小嘎子和胖墩兒給大家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現在,老師想請大家,再次認真地讀課文, 這一次,要把每個詞、每句話都讀懂、讀明白。然后同桌或者上下桌兩位同學,可以試著把小嘎子和胖墩兒的摔跤表演出來。(學生讀書、表演)
2.導語:現在我們請一對同學當演員,上臺來扮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兒,把他們摔跤的動作過程演出來。其他的同學就當導演,在底下仔細觀看,對照課文的詞句,看看他們是不是準確地把兩個人物的每一個動作和摔跤的經過都表演出來。
3.演員演戲,導演說戲。演員表演結束,及時組織導演評價指導。指出表演準確和不準確的地方。如果有指導和評價不到位的地方,教師要提醒導演。教師要特別注意下面這些地方,演員是否表演出來,是否遺漏,導演指導評價是否到位:
(1)是嗎?小胖墩兒跳起來。立刻退后兩步,一閃身脫了單褂兒,叉著腰說,來吧,是一叉一摟的,還是隨便摔?
──注意爽快、無所謂懼的語氣、跳退閃(快速轉身)的作和叉腰的站立姿勢的表演和評價。
(2)倆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一站,公雞打架似的.對起陣來。
──注意虎勢一站(還有氣勢,以誰也不服誰、水也不怕誰的姿勢站立)的表演和評價。
(3)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
──注意:①小嘎子的精神抖擻蹦來蹦去下冷絆子(突然伸腳絆)的神情動作的表演和評價。②小胖墩兒塌著腰(凹著腰),合了襠(合并兩腿),鼓著眼珠子的動作表演和評價。
(4)兩個人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終于三抓兩撓,揪在了一起。這一來,小嘎子可上了當:小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扳他不動。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注意轉了三四圈,終于三抓兩撓(抓)推拉拽(拉)頂剛想用腳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趁勢往旁側里一推的動作表演和評價。
如果演員表演存在較多缺漏或不到位的地方,應要求他們再根據導演的評價指導再次比較準確地表演一次。
四、深讀課文,感悟形象
1.導語:通過剛才兩位同學的表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現在,我們再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從課文的字里行間去感受這兩個人物,在大腦中活現出他們的形象來。
2.自由朗讀,指名朗讀。
3.導語:通過起先精彩的表演和現在會心的朗讀,我想,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的形象一定活在同學們的心中。那么,在同學們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小胖墩兒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請同學們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你認為合適的詞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胖墩兒
(關于小嘎子,可以填上聰明、活潑、調皮、頑皮、靈活等等;關于小胖墩兒,可以填上沉穩、憨厚、誠實、老實等等。)
4.你喜歡小嘎子,還是喜歡小胖墩兒?
5.導語: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筆,塑造了兩個人特點鮮明、天真可愛的人物。小嘎子活潑,調皮,小胖墩兒沉穩,憨厚,只要讀過這段文字,相信對這兩個人物就會過目不忘。那么,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刻畫這兩個人物形象的呢?用了這樣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討論,反饋:作者主要采用動作描寫的方法,準確運用了一系列的動詞,也兼用語言描寫的方法,生動地刻畫了兩個人物不同的特點。運用這樣的方法,就使讀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動作,聽到人物說的話,整個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們的眼前,栩栩如生。
五、齊讀課文,結束全課
1.導語: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兩個新的朋友。讓我們齊聲朗讀課文,再次走進并親近這兩位朋友。
2.齊讀。
六、布置拓展性作業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節選自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電影編劇家徐光耀先生的中篇小說《小兵張嘎》。這部小說在上個世紀60年代曾經改編成同名電影,影響了幾代人。1980年小說和電影分別獲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最近又改編成電視連續劇。有條件的同學可以課外閱讀《小兵張嘎》。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