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2
這是畫長方形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通過認一認、比一比,引導幼兒感知長方形的基本特征。
2、啟發幼兒學習按圖形特征歸類,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3、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動手操作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感知長方形的特征。
2、難點:會按圖形特征進行歸類。
活動準備
1、幾何圖形若干(正方形、長方形、圓形)。
2、剪刀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幾何圖形讓幼兒辨認。
教師:“小朋友說一說黑板上有哪些圖形?”(圓形、正方形)
二、圖形分類。
教師:“黑板上有這么多圖形,誰會把一樣的圖形放在一起,并數一下一共有幾個?”
三、認識長方形。
1、教師手指長方形,“這是什么圖形?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樣的?(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只角;正方形每條邊都一樣長,長方形每條邊不一樣長。)”
2、教師在幼兒講述時,可將長方形和正方形進行比較,引導幼兒觀察它們的不同。
四、通過折疊驗證:
知道長方形上下兩條邊是一樣長的,左右兩條邊也是一樣長的。”
1、教師:“現在請小朋友把長方形的長邊比一比,短邊再比一比是不是一樣長的?”
2、小結:長方形的上下兩條邊是一樣長的,左右兩條邊也是一樣長的。四個角都是一樣大的。
五、幼兒操作。
1、請小朋友拿一張圖形紙把它剪一剪,讓它變成長方形。
2、給長方形涂顏色??纯磮D上有什么圖形,請小朋友給長方形涂上顏色。
教案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 77、78頁的內容教學目標:1. 通過解決卡片面積問題,促使學生經歷了師;大家都來想象一下能不能想象出全部鋪滿的樣子(課件演示)算式還是;3*5=15(平方厘米)(板)師:這種方法不用全擺滿,而是鋪一行一列再加上自己的想象也知道了全部鋪滿以后有多少面積單位測出了它的面積你們覺得這樣擺怎么樣?生:省時省力3.運用半鋪測量(1)師:我們一起來用用這個方法,比比看誰能很快地測出長方形2的面積師:(課件展示):沿長......沿寬......一共是多少個......(長7寬5)生;7*5=35(平方厘米)(2)(課件)圖1:現在你能想象得出面積是多少嗎?
圖2:現在呢?師:只要知道什么就能得到面積?生:一行可以擺幾個可以擺這樣的幾行三、測量方法的進一步改進探究面積與長寬的關系1、質疑探究
師:剛才的方法是不是適用于任何一個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呢?比如足球場場地面積墻壁的`面積......想說些什么?
生:
師:我們有必要尋找一種更簡便些的方法拿長方形3來研究研究如果要知道它的面積不能用小正方形擺和量了那還有什么方法能讓我們知道一行可以擺幾個呢?可擺這樣的幾行呢和同桌討論一下得到方法后將算式列好
生:我量出了長是8厘米量出了寬是4厘米所以面積是32平方厘米
師:長和寬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長8厘米說明了什么呢?
生:就知道可以一行擺8個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師:為什么長8厘米就能擺8個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呢?寬4厘米又能說明什么?為什么寬是4厘米就能擺這樣的4行呢?生:......
師:由長得到一行可以擺8個由寬知道可以擺4行所以長方形3的面積計算算式是:8*4
師; 8是什么?(是一行擺10個也是這個長方形的長)
師;4是什么?(是可以擺4行也就是這個長方形的寬)小結:長方形的面積就等于長乘寬看到長幾厘米就知道一行能擺幾個面積單位寬幾厘米就知道能擺這樣的幾行所以長的厘米數乘寬的厘米數等于所含的平方厘米數也就是它的面積
2、驗證總結師:我們再舉幾個例子來試一試好不好?(1) (長20厘米寬12厘米的長方形)看到長20厘米說明一行可以擺 個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看到寬12厘米說明可以擺這樣的 行面積: * = (2) (長14分米寬7分米的長方形)看到長14分米說明一行可以擺 個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看到寬7分米說明可以擺這樣的 行面積: * = (3)師:長8米寬7米的房間面積是: * =
你是怎么想的五、練習 今天我們研究出了求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好方法,能解決許多的實際問題1、 講桌面是一個長方形長15分米,寬9分米要配上同樣大小的玻璃這塊玻璃的面積應該是多少平方分米?2、 正方形的水池邊8米面積多少?(引出正方形面積計算)3、 籃球場的長比寬長12米寬是14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半場是多少平方米?4、 黑板長40分米寬12分米花邊至少長多少分米?5、 一個長方形花壇長30米寬15米(1)求這個花壇的占地面積(2)在花壇的四周圍一圈欄桿求圍欄的長度6、一個正方形手帕的周長是80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六、思考: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周長相等A、它們的面積也相等B、正方形的面積大
目標:
1、通過觀察初步感知長方形(四條邊、四個角)的特征。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重點:初步感知長方形的特征
難點:正確粘貼相應大小的長方形
準備:課件 房子圖形 若干和空格大小相等的長方形 香糊
過程:
一、初步了解、感知長方形的特征
1、看課件。師:今天有個圖形寶寶來給小朋友表演節目。想知道是誰嗎?(長方形)
以游戲口吻介紹長方形的特征。
2、小朋友記住我了嗎?現在我們來玩個變魔術的游戲看我變出什么來(接著看課件)說說哪些是長方形
3、在找找教室里的長方形
4、現在長方形寶寶要表演節目了看看它做什么?(轉呀轉 翻跟頭)
二、感知不同的長方形
長方形寶寶翻跟頭翻到了長方形的家里去了,看看長方形的家里都有哪些長方形?(有大的有小的,有紅的,綠的……,)這些長方形寶寶有相同的地方嗎?
三、動手操作
1、現在長方形寶寶聽說有小動物需要他的幫助,他要和小朋友說再見了。
2、小動物遇到什么困難了。我們去看看。
3、出示房子圖。原來是小動物的房子被風吹壞了,有的地方要補上,小朋友你們愿意幫小動物嗎?(提示幼兒選擇合適的長方形補房子)。
結束。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圖形進行比較的興趣。
2、能在周圍環境中找出長方形的物體。
3、認識長方形,知道名稱和基本特征,能區分長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們的異同點。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長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介紹自己的錄音。
2、長方形兩張(其中一張邊畫有四種顏色,一張對邊畫同一種顏色);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幼兒每人一張(長方形的寬與正方形的邊一樣長)。
3、“小客人”兩個:一個嘴巴是長方形的,一個嘴巴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餅干每人一張。
教學過程:
(一) 開始部分:
活動導入:猜一猜。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好朋友,它有4條邊、有4個角,而且4條邊一樣長,4個角一樣大。小朋友猜猜它是誰?(幼兒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放課件,出示正方形,加深幼兒對正方形的認識。
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把它請出來!(出示正方形)原來是正方形,小朋友歡迎它(拍手歡迎)。
正方形娃娃:嗨!小朋友,我是正方形,我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我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
師:小朋友,正方形說它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咱們一塊來看一看是不是這樣。
2、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出示和正方形娃娃一樣的正方形,讓幼兒通過用和它邊一樣長的紙條進行量一量,從而感知正方形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 通過折一折,知道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引導幼兒講述正方形的特征)幼兒齊拍手說特征。
師小結:正方形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
3、出示長方形娃娃,引導幼兒認識長方形。
師:正方形娃娃還請來了它的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它是誰?(長方形)大家看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幼兒講述)讓幼兒通過折一折,知道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通過量一量、折一折,知道長方形有4條邊,對邊一樣長,(引導幼兒講述長方形的特征)幼兒齊拍手說特征。
師小結:長方形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有4條邊,對邊一樣長。
4、幼兒操作,加深認識。
師: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現在請你自己動手折一折,看一看長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樣的?它們哪些地方不一樣?
5、總結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異同點。(引導幼兒先說,后師小結:相同點:都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都有4條邊。
不同點:正方形4條邊一樣長,長方形對邊一樣長。
6、游戲鞏固:給小客人送食物。(長方形嘴巴的客人吃長方形的餅干,正方形嘴巴的客人吃正方形的餅干)。
7、聯想尋找:啟發幼兒找出教室里哪些物品像長方形。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到室外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像長方形。
課后反思:
這是一節數學活動,結合我們班孩子對數學領域這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我結合我們班孩子對數學這方面的欠缺,從感知長方形的外形特征來上這節課。我總覺得我們班孩子對數學感知這方面比較容易接受??墒怯械暮⒆訛槭裁春茈y對數學活動提高興趣呢?以下我對于本次活動進行了描述。
描述:我問小朋友你們有沒有乘過火車?火車是怎么樣的?來引出我的課題。有的小朋友就會說有,有的孩子就會說沒有。然后我就出示教具“長長的火車”讓小朋友先來認識火車是怎么樣子的。
接著我從小火車上拿下來一個卡片說:“你們來看一看這個是什么圖形?小朋友就開始討論了接著我就問”請你們來數數看這個長方形有幾個角?(四個、二個)那你們來摸一下這個長方形有幾條邊?為什么我去問有的小朋友長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時有的能回答上來有的去不能。我針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分析: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知道有有孩子去不知道呢?是因為他們的基礎不好呢?還是因為我講的不夠具體呢?我對此進行了反思為什么有的孩子能理解有的孩子去不能呢?我聽了各位老師對我的課的評價時,才知道原來每一小節上完后都要老師來一個小結。我上的課好像是為了完成任務一樣,帶帶過。分析之后我進行了補救措施。
措施:在平時上數學活動時應該多讓孩子操作,孩子操作之后才能理解教師上課的內容。如果你平時不讓孩子操作,等到上公開課時孩子就會覺得很新穎就會不坐住了。那么你那節課就不會上的很成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