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要放暑假了教育隨筆中班16篇,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問題一:早期識字絕對需要一個必要的用途。絕對不能為了識字而識字。識字的目的是讓孩子自主的閱讀故事。如果孩子不喜歡故事,不知道聽故事,不想自己去知道更多的故事,那么早期識字就是多余的,就是拔苗助長。所以識字前,需要培養孩子愛故事,喜歡聽故事,想自己知道更多的故事,或者想自己知道后面的故事是什么。也就是說,孩子學會識字,是有動機的,而且有用武之地的。
很多孩子認識一大籮筐的漢字,可是從來不看書,從來不閱讀。只有在必要之時,發現自己識字,發現自己認識很多字。這樣,早期所識的漢字真正變成了一種歷史記憶,對孩子來說,與不識字相比,只是偶爾多了一些用途,僅此而已。
問題二:早期識字不能太快。學習識字太快,變成了灌輸,孩子還沒有消化,還沒有體驗到識字之后自主閱讀的樂趣,就又被灌輸了大量的東西,直至倒了胃口。很多家長貪大喜功,覺得孩子認字多自己的教育就成功了。當然,可以說是在某些方面成功了,但是離真正的成功不是一個意思。比較好的辦法是,學了一部分,反復的在生活中,在語言中領會掌握一部分。也就是說,識字的速度,應該與孩子認知與理解的速度匹配。學會一些漢字之后,就需要有同級別的閱讀刊物跟進,這樣他們才能反復領會識別的漢字的用法和意義。這才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啊。
問題三:家長要考慮到自己孩子的情況。如果自己不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如果孩子自己沒有萌生出閱讀的欲望和探索的欲望,那么早期識字絕對是一大禍害,讓孩子在能力尚且不足之時感受到學習的艱難跋涉,從此之后就反感了學習,就害怕了學習,造成的負面作用恐怕一生都難以挽回。所以,與其去讓孩子早期識字,還不如盡早培養讓孩子喜歡上聽故事,喜歡上世界的萬物,他們才會有足夠的動機去面對類似的學習。
今天,還向往常一樣,進行一日生活的流程。孩子們很調皮,很可愛。中午,孩子們午睡起來后,我帶著孩子們下了樓,給孩子們發加餐,小女孩梳頭發。孩子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吃著加餐,都很乖。但是,只有幾個調皮的孩子亂跑。他們對之前種下的種子很是好奇,他們時不時的跑過去看看,摸一摸。當時,我覺得他們會把弄壞了,或者把種子給挖出來。所以,我就把他們給呼喚過來啦,坐回自己的位子上。這時,袁可非和馬雨澤小朋友還沒有過來。我正準備說話時,他們兩個跑過來告訴我:‘豐琴老師,小種子發芽了,小種子發芽了。他們高興地說。
后來我就想:“我們成人不能一味的讓孩子順著我們的想法去做,要讓他們有自己的空間,他們會從玩中學到所學的一些知識。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小心不要溺愛,下面幾點建議,幫助家長不要寵壞了孩子。
一、設定簡單明了的規矩
你可以這樣想:如果你把話說死,不留下重新解釋的空間,就可以避免以后的爭論。好好琢磨琢磨下面兩句話的區別:“哦,好吧,你可以吃一塊餅干。”(這給你的孩子留下了無窮的希望,也許要第二塊也沒問題哦!)和“你可以吃一塊餅干,不過,不能再要第二塊。就這樣。”
二、不管怎樣都要堅持這些規矩
規矩就是規矩。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時候:我們對孩子說不能再吃第二塊餅干,可是之后又會勸告自己其實沒必要這么苛刻。這里的竅門是眼光要放長遠。也許這一次吃第二塊餅干確實沒什么問題,可是你真的想要每次你設定了一個規矩之后就來反悔嗎?如果你第一次反悔,可能以后都會反悔。
三、不要對孩子的乞求讓步
這很好理解——一旦你這樣做了,就等于是告訴你的孩子乞求這招兒好使,不是嗎?比如,孩子不聽話,哭著要孩子,很多家長心一軟,就把玩具給孩子了。時間長了,孩子就知道不滿足他的需求時,他就會用哭的方式來得到家長的讓步。
四、讓你的孩子說服你
如果你的孩子想要某樣東西,而你還沒想好要不要隨他,那就讓他給出充分的理由來吧。他想看喜歡的電視節目?如果他說他的作業都做完了,鋼琴也練完了,你就完全可以放心地答應他嘛。
五、要求孩子做完家務活兒以后才可以玩
什么家務活兒都不會干,對你的孩子來說沒有一點兒好處。有研究表明,能把家務做好并有責任感,有助于孩子具備應對挫折的能力。
六、不要害怕讓孩子失望
我們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傷心難過,不過,有句話說得好:“你不可能總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且也有研究表明:學會接受失望,會讓你的孩子受益匪淺,他在今后的人生中會更懂得如何應對心理壓力。
七、讓孩子為自己想要的東西努力爭取
很多專家都認為,如果想要的東西得到太容易,孩子們就會被寵壞,因為這會讓他們認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如果你的孩子想要一輛新自行車,你就可以建立一套表現好的獎勵機制,讓他自己一點兒一點兒地掙。
愛無止境,這樣做對嗎?當然不對!如果您想自己的孩子有教養,建議您為孩子制定一些基本的規則,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約束自己的行為,知道怎樣做是對的,哪些行為又是不受家長歡迎的。
當孩子們淘氣時,先壓壓火,對本身說:"別激動,從孩子的角度想一想,想個好辦法來指導一下!" 這樣,往往會想出 一個個極美妙的辦法;當與同事孕育發生抵牾時,先作個深呼吸,換位思考一下,想一想本身的緣故原由,主動溝通,寬容氣量寬宏會讓你領有很多朋友;當家長不理解時,我們更要用真誠的笑容感動家長,以本身對孩子無所不至的愛來打動家長。
只要我們心中都種上一棵忘憂樹,鋪滿一塊芳草坪,盛開一朵日頭花,涌動一股歡樂泉,只要我們領有一份歡愉的心境,美好的事物便會離我們很近很近,那么煩末路都會離我們遠去,笑容便會溢滿你的心窩,你便會永遠年青美麗。
歡愉是一天,不歡愉也是一天,為啥子不天天歡愉?仔細想一想:今日,你笑了嗎?
動畫片對孩子來說是什么?是學習的一種方式還是家長打發孩子的一種方法?前段時間由《喜羊羊與灰太狼》引起的兒童被火嚴重燒傷的事件,無疑給廣大家長敲醒了警鐘,我們不論動畫片的內容是否合乎兒童的發展,我只想知道家長在這件事上扮演的到底是什么樣的角色。
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可是呈現愛的方式卻是多種多樣,我們不能說自己高興的時候對孩子又親又抱,自己煩躁的時候就用動畫片和游戲去打發孩子。
我們大人不能完全理解孩子的想法,對我們來說是樂趣的動畫片,對他們來說也是接受知識的一種方式,像有的孩子去模仿動畫片的內容撐著雨傘從樓上跳下來,他們以為自己也會飛起來,結果只有痛苦降臨。難道只有毀滅性的事情發生才能讓我們警惕嗎。
動畫片也是孩子的樂趣,我們不能剝奪孩子的樂趣,但是我們可以陪伴他一起看,適當的給他們分析動畫片的錯與對和真與假,只有這樣才能降低危險的發生,保護我們的孩子。
手機的普及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 ,但有時候,在某些場合確實不適合接聽手機 ,如在幼兒園中 ,隨意解答手機很多時候會干擾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我們作為老師應該重視手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
今天的活動課上,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忙著畫畫 ,我和蘭蘭老師忙著知道,提醒孩子們注意彩筆的用法,線條的畫法 ,突然從辦公桌上傳來手機鈴聲 ,只是,所有孩子都停下了手中的畫筆,在搜尋聲音的出處 。小雪迅速離開座位,跑到前面拿起手機遞給我:“老師,你的電話 。”所有的孩子都抬起頭,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 ,沒有誰還在涂色 ,我拿著手機,為孩子們還沒完成的畫二后悔莫及 。
我不禁讓我想到了以前 ,有時候孩子們聚精會神的學著兒歌,手機的鈴聲會打斷孩子的歌聲 。還有時我和蘭蘭老師認真的寫著備課,手機鈴響 ,會打亂我們所有的構思 ,會議室里,氣氛嚴肅緊張而不知誰忘了關手機,一首激烈的歌聲鉆進大家的耳朵,令人無比的尷尬……這些不分場合不分時間響起的手機鈴聲 ,是那樣突兀,讓人沒任何防備,給老師和幼兒帶來了很多不便,所以我們要加強學習,使教師感悟反思自己的行為與職責規范要求存在的差距 ,提升責任感,提高自我的約束力,上課組織活動時自覺得不用手機或著合理的使用手機 。
放假了,但有句話一直在我耳際縈繞,“老師不要我了。”在我來幼兒園前,老師們都說大班很難管,班規很亂,調皮的孩子很多,個別老師甚至談虎色變,去帶過課的老師基本是一臉的痛苦。午睡是劉富源、張忠杰、余學云小朋友最不喜歡的活動,每次到了午睡時間,劉富源、余學云就喊肚子疼,張忠杰喊牙疼。盡管睡前已有如廁活動,但上床不到20分鐘,個個都要上廁所,每天午休都要搗騰一個多小時。我去試試吧,于是我制定了幾套方案,先睡著的,睡得好的起床后可以參加有趣的游戲活動,起床時間到了還沒有睡著的繼續睡,這招還真有效。就連以前從未睡著的余學云,在媽媽來接時興奮的說:“媽媽今天我睡著了!”是呀在孩子的眼里,“睡著了”就是完成一件很光榮的任務。
轉眼半年過去了,蘇老師接替了我,沒過多久孩子們似乎從沉睡中驚醒,發現我不再去給她們上課了。陳真怡、劉富源、等幾個小朋友找上門來,很生氣的樣子,“曾老師你不要我們了?”我很吃驚,沒有呀!我很喜歡你們的。“那你為什么不去給我們上課呀?”哦,過幾天我就去。“你別騙我們啊!”行,看著孩子們遠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孩子的話是一針見血,教育孩子不能說謊的,而我……
后來我硬著頭皮參加了大班畢業活動,面對自己的承諾,我怎么解釋?我的心像“15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突然陳真怡、劉富源小朋友跑來跟我說:“蘇老師我們也喜歡!”我立刻豎起大拇子,寶貝們好樣的!懸著的心終于落下如釋重負。
原來只要老師有愛心,孩子眼里處處是春天。
孩子小不太懂的是非對錯,這時候就需要家長老師去慢慢告訴孩子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不應該做。
班上有個叫成成的小朋友,成成一直都很懂事,沒讓老師操太多心,老師一直對他都很放心。一天老是拿了許多粉筆教小朋友畫畫,畫完畫后老師順手把粉筆放在了黑板槽上。第二天老師再從黑板槽里拿粉筆時發現粉筆不見了,老師問:“有沒有小朋友看到老師的粉筆偷偷跑到哪里去了?”有個小朋友說:“成成拿去了。”當時老師一臉疑惑問:“成成老師的粉筆偷偷跑到你那里了嗎?”成成點點頭,他不敢看老師的眼睛低下了頭。老師捧著成成的頭說:“你承認拿了粉筆是個誠實的好孩子,但是拿別人的東西要跟別人說一聲這樣才是好孩子。”成成點點頭說:“老師我以后用別人東西你一定和別人說。”
孩子不懂事要慢慢教導不能一味縱容孩子的錯誤行為,一味縱容孩子的錯誤行為這樣對孩子成長不好。
推薦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在孩子們心中,老師的形象是至高無上的,老師說的每一句話,給的每一個眼神都會被孩子銘記在心,因為孩子們對語言和動作的理解受年齡的限制往往會不加分析的接受,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出言謹慎,讓孩子知道什么是該做的,又該怎樣去做。
我留著長發,可最近由于扎得太緊,把頭皮扎得很疼,所以總是把頭發扎得低低的,星期一入園晨檢的時候,我看到燕佳萱小朋友的頭發扎的低低的,我便說:“燕佳萱,你的頭發扎得很低,一是不漂亮,再一個就是一點活力也沒有。”說著我便幫她把頭發扎起來,她也沒說什么就去區角玩去了,離園的時候,我與她奶奶說起這件事情,佳萱奶奶說:“孩子從星期六的時候就讓這樣,她說沙沙老師就是這樣,要向您學習。“當我聽到這句話,不由讓我心中一振,天吶,孩子們對老師的觀察的多仔細,感受的多深刻呀!從這件事情中我感覺到我是多么的偉大,可反過來,偉大的背后就是壓力,我知道了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說作為老師的我們,一舉一動必須要嚴格要求,做孩子的好榜樣!
孩子小也要教孩子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不要以孩子小為借口,事事幫孩子代辦,使孩子養成事事要家長代辦的習慣。
班上有個小朋友叫浩浩,浩浩小朋友的性子很極端,一遇上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哭著上竄下跳,倒在地上打滾,直到你滿足他的要求為止。小朋友上中班了也長大了,每個小朋友都會疊自己的小被子了,但是浩浩仍然不會疊自己的小被子。一天午睡起床后,小朋友們都在忙著疊自己的小被子了,浩浩卻坐在自己的小床上哭泣,半哭邊說:“怎么疊,怎么疊不起來呢。”我走過去手把手的教了浩浩一遍怎么疊小被子,讓浩浩慢慢地,耐心地再疊一遍,我在旁邊陪著浩浩,浩浩靜下心來,慢慢疊了起來,不一會兒據就疊好了小被子,我夸:“浩浩真厲害,自己疊好了小被子!”
孩子需要鍛煉,不要孩子哭就幫孩子辦好所有事,嘗試讓孩子自己去做吧。
我班的彬彬是一位性格非常倔強的小男孩,下課之后老師帶所有的幼兒到廁所小便的時候他從來都不進去,只在外面等著。當老師問他仲一彬你為什么不進去小便呀?他總是說我沒小便。但是他會成你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的解決在草地里或大樹后面。有一次我看到之后問他“仲一彬,你小便的時候為什么在草地里而不上廁所去呢?”他告訴我說:“老師,那個廁所里很臭,我不要到那里面去。”我告訴他:“你看沈爺爺每天都會沖刷廁所,根本就不會很臟,而且你看所有的小朋友都到廁所去小便,如果總是隨地大小便的話,也是不禮貌的。”但是他還是沒有進過一次廁所。于是我把這個情況反映給了他媽媽。他媽媽的話讓我明白了原因他媽媽告訴我說“在我們家里上廁所都是蹲馬桶,從小就沒鍛煉他上公共廁所,而且,我本身有點潔癖,孩子干什么我都阻止他像在地上爬呀,玩泥巴呀等”。其實孩子小的時候好奇心是非常強的,很多的家長不讓孩子干這干那剝奪了孩子很多的樂趣,也阻止了孩子很多能力的發展,比如上面說到的上廁所大便就可以鍛煉孩子下蹲的能力,坐馬桶是很干凈,坐著很輕松,可卻剝奪了孩子學習能力的發展。所以,不管是作為老師還是家長,不要怕臟怕累,就剝奪孩子學習的樂趣!
現在社會,大家都愛聽好話。尤其是現在的現狀,人口老齡化嚴重。計劃生育也很嚴格,所以導致了一個家庭至少四個老人守著一個孩子。所以,孩子的地位越來越高,那他們在家庭中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小公主,小王子,同時,也想對出現了溺愛泛濫的現象。
近幾年,孩子的叛逆,孤傲等現象比較嚴重,同時一部分來自家庭的影響。這不,在剛開學的幾周里,我就發現了我們班的寶寶就有幾個脾氣不一般的孩子。曉彤是一個漂亮的三歲小女孩。她長得很干凈很美麗,她的媽媽每天也打扮的他很漂亮。每次到學校都能得到老師的贊揚。有一天,另外一個美女又出現在了大家的視線里,她叫靖宇,她長得皮膚白皙,大大的眼睛很美麗,她的性格也很文靜大家都情不自禁的很喜歡她。有一天早上,彤彤和宇宇的奶奶們同是送兩個小美女到學校。大家都說“哇,兩個美女呀”這時的彤彤有些別扭,就開始昂著頭問自己的奶奶說“奶奶,我最漂亮,我比他漂亮對嗎”旁邊的奶奶說“對對,咱家彤彤是最美得”只見當時的彤彤就高高興地跑向教室了。
其實,人的美不在于外表,心靈美是最重要的。也許現在的家長太愛自己的孩子了,以至于教育孩子忽視了很多“謙虛,認真,誠實”等很多做人的最起碼道理。
最近幾天,一向懂事的菲菲總是很晚才來幼兒園,媽媽送她來時還哭著不停。她媽媽來對我說:“菲菲是因為老師把她的相框弄沒了,這幾天才哭著不愿意來幼兒園的。她說其他的小朋友制作的相框都在墻壁上粘貼著,她的被老師拿下來了,說老師是因為不喜歡她所以才拿下來的。”
聽完她媽媽的話,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孩子哭了這么長時間,我竟然還不知道責任就在自己身上呢!我急忙跟家長進行了溝通:“前幾天孩子們帶來的相框制作我都粘在了墻上,有天下午放學時菲菲的相框掉下來了,我就把她的相框放在了桌子上……”
我暗暗地責備自己工作不細致,粗心大意,孩子才不愿意來幼兒園。由此可見,我們幼兒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要一絲不茍,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
下課了,一位小朋友老告狀說:“劉老師,陽陽把小朋友的小椅子都摔倒了。”“這個陽陽,上課他總是搗亂,下課他還不好好玩。”我氣沖沖的來到教室,只見班里的椅子四腿朝天,東一把,西一把地躺在地上,我嚴厲地說:“陽陽,快把椅子都扶起來!”陽陽看我發脾氣了,嚇得偷偷的藏到門后,身體縮成一團??吹剿@個樣子,我心想,如果再批評下去,硬叫他把椅子扶起來,會影響他的情緒。于是我蹲下身子,換了一種口氣說:“你是不是覺得小椅子累了,想讓它躺下睡一會啊?”陽陽慢慢的松開雙手,看了我一會兒,然后點點頭。我笑著說:“陽陽想的真好,但是這樣會碰到小朋友的,等一會小椅子睡醒了,你再把它扶起來好不好?”陽陽高興的說:“好”。過了一會兒,我說:“椅子睡醒了,快讓它起床吧!”話音剛落,只見陽陽動作麻利的一把一把扶起小椅子,別的小朋友也來幫忙,陽陽還跟他們搶呢!一會功夫,陽陽把二十多把椅子整整齊齊的擺放好了,然后一蹦一跳的跟小朋友出去玩了,我滿意的笑了。
從那以后,不論發生什么情況,我不再采取強制性的措施,而是耐心地分析原因,講明危害,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用這種方法,不但能讓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中改正缺點,懂得道理,也使我的工作倍感輕松。
昨天早晨,王玥來到我跟前說:“張老師早上好”,表情不太自然。我忽然發現她只穿了件秋衣,就說:“玥,今天怎么就穿這點衣服?”
“等媽媽打電話。”
我沒聽明白就問:“沒穿羊毛衫嗎?”
“穿了。”
“趕緊穿上!”
“等媽媽打電話。”
我忽然想起昨天有個家長打電話來說給孩子加件衣服,當時王玥就在身邊,就問王月冷不冷?她本來說不冷,可看到那個小朋友到外面去取衣服,馬上就說冷。我看了她穿的衣服并不少就說:“你穿這些不少,不用再穿了。”過了一會兒,我忽然發現玥已經把棉襖穿在身上,我趕緊過去勸說王玥:“玥,在教室里穿棉襖一會兒就出汗了,你看那個小朋友只穿了件單衣很冷才加衣服的,如果你也要穿明天拿件背心來好嗎?”王玥這才把棉襖脫了下來。
這件小事我們可以看出,孩子雖小 ,但攀比心理很大,不管有沒有用,看到別的小朋友怎樣他就也想怎樣。難怪乎有很多家長抱怨說,現在的孩子這么小就知道攀比,比吃的、比穿的、比用的、比玩的,什么都比,這不連媽媽打給老師的電話也要比……
這件事也讓我聯想到以前上過的一次分享課,就是孩子把自己的東西拿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從那以后就陸續有孩子把自己的玩具、糖果、水果、點心等等拿來和大家分享 ,我覺得是一件好事。因為現在就一個孩子,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從物質到精神應有盡有,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想玩什么就能玩到什么,慢慢地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自私、互不謙讓等不良習慣。分享的目的是讓孩子覺得幼兒園就是一個大家庭,有這么多的好姐妹、好兄弟 、好朋友,應該互相謙讓、互相幫助、互相關愛,有好東西應該和他們一起分享。如果只是攀比他拿了我也要拿這種心理,就失去了分享的教育意義。
暑假班的第一個星期終于熬過了,每天就像是在數綿羊一樣盼望著時間快點過。經過一個星期的幼兒園生活,孩子們基本適應,早上來園已經沒什么小朋友哭鬧了,個別小朋友也能在哭鬧一會兒后停止哭泣,跟著老師的思路一起玩,一起聽故事做手指謠,個個表現都很棒哦!
星期五的早晨,在七點半左右,孩子們陸續來園,我們兩位老師站在教室門口,看到家長們抱著孩子走過來,我們很熱情的從他們手中把孩子抱過來,有些孩子可能還在哭鬧,可是已經沒有前幾天那樣,雙手死拽著媽媽的脖子不肯放的情況了。基本能夠輕松把孩子從家長的肩頭抱走,這就說明孩子適應了每天上學的生活,多經歷幾次這樣的事情,也就沒再做什么掙扎反抗,順其自然的跟著我們老師進教室。
八點二十分是我們的早操時間,今天孩子們在八點左右早就停止了哭鬧,所以在早操時,我和搭班老師決定帶孩子出去看看幼兒園里哥哥姐姐在做操的場面,相信孩子們肯定特別的好奇。提前幾分鐘讓孩子們上好廁所,然后讓他們拉住前一個小朋友的衣服,作開火車一路外出觀看。這些孩子還真是聰明,由于前幾天讓他們排隊放學,今天一說排隊,他們很自覺的就馬上排成4小隊,整整齊齊的站在門口,明白這樣做老師就會帶我出去玩。看著孩子們有趣的表現,我們老師真是笑的合不攏嘴,真是太可愛啦。最后我們開著一列長長的火車走到了外面,伴隨著早操音樂的響起,孩子們高興的說著:“喇叭里在唱歌……”走著走著,看到了中班哥哥姐姐們在做操,于是我們就從哥哥姐姐們的隊伍中間穿過,孩子們左邊看看,右邊瞧瞧,好奇的不得了,哥哥姐姐都比自己高大,而且做操時就像是在跳舞,哪些小眼睛們看得都舍不得眨眼了,有些孩子還手舞足蹈跟著做了起來,看來也很想學一學。
每次帶孩子們到別的教室參觀大哥哥姐姐們在干什么時,孩子們總會目不轉睛的瞧著他們,有一次一個孩子看到哥哥姐姐在做算術題,回到教室后,他馬上就去把自己的書包拿出來,我們老師還奇怪拿書包干嘛,等到他拿出一本算術本我就知道了原因。原來他想模仿哥哥姐姐那樣,也在教室里做作業,可是孩子還小,這本算術題太難了,所以我們就和他說:“哥哥姐姐長大了才會做數學題,你還小,等你長大了,老師就教你做數學題,現在請你把書放回書包中吧。”這么有趣的一幕就發生在這些可愛的孩子身上,有時想想哭鬧的孩子讓人很頭疼,但是有趣的孩子讓人很開心,每天的生活都不會無聊。
中午吃飯時,有個孩子總是會在這個時候哭,嘴里總喊著:“我要回家,我要奶奶。”一開始我們老師都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平時不都挺好的嗎,怎么一到吃飯時就哭呢?后來我們觀察研究后發現,是這位小朋友自己不會吃飯,在家都是奶奶喂的,所以一到吃飯時就緊張,想要奶奶,所以當他吃東西準備開始哭鬧時,我就及時補上一句話:“軒軒不要哭,不會吃老師會過來喂你的。”果不其然還真的很有用,他就會靜靜的等著老師過來。這也是孩子適應的一個過程,等再時間久一點,我們會慢慢引導他自己吃飯,就算吃一口二口都是吃,一點一點學會離開老師的幫助自己主動吃飯。
一個星期的時間就讓孩子們有如此大的進步,我作為班主任感到很欣慰,期待孩子下星期有更棒的表現吧!
《中班幼兒教師隨筆3篇》:中班幼兒教師隨筆第1篇 我們班一個叫王浩強的小朋友,上課不認真聽講,排隊不好好排,反正不守規則的時候總是有他。其他的孩子不守規則時透過老師的教育他們會平靜地理解,但是
《中班健康隨筆40篇》: 第1篇、中班健康安全用藥教案反思活動目標: 1、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藥,不可以亂吃藥。 2、通過在小醫院的情境中互相討論,積累生活經驗,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中班教育教學隨筆17篇》:第1篇中班教育教學隨筆 教學是否有效,將直接影響幼兒園的保教質量。于是,有效教學便成了一線教師的專業追求?! u漸地,我們發現:邏輯性較強的活動往往都不怎么好玩。于是,對教學有效性的追求還未下眉頭,對活動趣味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