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安全隨筆中班14篇,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孩子天生就是小探索家,他們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但他們身體的協調性比較差,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弱,所以磕傷、碰傷是難免的事。另外,在孩子們身邊總是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甚至還有一些意外,所以培養幼兒的安全自護意識應從常規習慣開始。讓幼兒明確一日生活中各個環節和各項活動的具體要求,知道怎樣做對,怎樣做不對。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但他們的身體發展水平較低,行為缺乏理智,易受情緒影響,若不利用游戲規則約束,則可能造成意外事故。
一次在戶外玩大型玩具---滑梯,我在一旁看護。眼前的情景真是熱鬧非凡。孩子們什么玩法都有:頭朝下滑的,從下往上躥的,倒在滑梯上擦的,很多人擠在一起的……看到這些,我極力強調方式,注意安全。但是沒幾個聽的。我只好讓他們停止回到了班里。孩子們都不懈地問:“老師,怎么剛玩一會兒就不玩了呀?”我說:“因為你們沒有好好的玩。”在班里我結合實例告訴他們怎樣玩安全,并讓他們講出了剛才自己不對的地方,孩子們終于懂了,如果不注意安全,會發生什么樣的結果。
戶外活動的玩攀登架、滑梯、蹺蹺板等大型玩具很容易出危險,我們應提前教給孩子正確的玩法。此外,平時多帶孩子玩一些鍛煉協調性的游戲,讓他們逐漸學會控制好自己的身體,讓每個孩子都安全健康的成長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摘要:雖然我們每天都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可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常常會因為調皮或好奇而忘記一些危險的存在,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要用加倍的細心來關注每一個孩子,做一個細心的有責任心的的老師,保護好我們的孩子。
一天下午離園時,有幾個走得晚的孩子站在窗口向外看著。我打掃完衛生開始關窗戶。就在要關孩子們站著的這個窗時,隋佳樹小朋友突然把手伸到窗縫里,“老師,瓢蟲!”我什么也沒多想,趕緊伸出左手擋了出去。也就在同時,另一扇窗由于慣性很快的滑了過來,把我左手的中指狠狠地砸在窗欞上。
多險啊!疼得我用右手使勁攥住受傷的手指,眼淚在眼睛里打轉。真疼啊,俗話說“十指連心”,真是一點也不假。因為面對孩子我使勁兒將淚水壓了回去,我不想讓孩子看到他們的老師不堅強。“佳樹,沒事吧?”我忍住疼痛,趕緊拿起佳樹的小手來看,還好一點也沒傷著,我松了口氣。只要孩子沒受傷就好。“你看,剛才多危險啊!差一點就擠著你的手了,以后可要記住,千萬不能把手伸到門縫、窗縫里了,知道嗎?”佳樹使勁的點了點頭。
安慰完佳樹,我才仔細的看了看自己的手,中指的指甲部分已經變成紫色了,手指的前半部分一點也不敢彎曲了。我暗自慶幸,幸虧是我的手,要是孩子的手可就麻煩了,他該多疼啊!
雖然我們每天都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可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常常會因為調皮或好奇而忘記一些危險的存在,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要用加倍的細心來關注每一個孩子,做一個細心的有責任心的的老師,保護好我們的孩子。
可能是今天中午的飯菜特別合小朋友的胃口,還未到十二點就全部小朋友已經吃完并漱口完畢比平時快了十五分鐘呢!為了獎勵他們沒有挑食,吃的干凈我跟小朋友一起到樓頂觀雨。雨勢漸小,雨滴懶散的掉到積水中暈開來形成了圓,這時閑不住的小朋友問題開始多起來,“羅老師,雨為什么是一滴滴的?”“為什么下雨地板會濕?”“為什么會有很多圓形在水里又不見了?”`````天啊!這根本就是百科全書對答案嘛!逐一回答他們的問題后,我與他們一起下樓,雖然觀雨花了一點時間,但離午休時間還有一段,我們就特意往反方向兜了一個大圈往下走,正是因為我們走反方向,才有緣與被困在樓梯轉彎處的小鳥相遇。見到它時它正拼命掙扎著,心痛它不知道玻璃是堅固透明的,以為穿過玻璃能出去,我跑過去把它捧在手心里,它依舊掙扎。“羅老師,你別殺它嘛!把它放掉” “讓它去找它的媽媽” “小鳥好可憐”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說著,像是害怕我真的會把小鳥活吞了似的,怎么啦!不過,我還是很開心他們能有意識的去保護小動物。一邊我要澄清我沒有要吃了小鳥,一邊我要趁此機會給小朋友桑一堂課,“為什么我要把它放掉?既然它自己跑了出來,不如我們就把它吃掉算了。”“不好!不好!它的媽媽會哭的。”“它見不到媽媽,媽媽也見不到它”“不可以,不可以!”又是一陣混亂,孩子們的保護意識更強烈了“那你們說一說:小鳥為什么會被我抓住?”“因為它自己跑出來,沒有和媽媽一起,剛才飛進來就飛不出去了”拼拼湊湊我能理解他們所表達的意思“我們不學小鳥自己跑出來玩、小鳥不乖!小朋友自己跑出來玩會被壞人抓住的”“如果被壞人抓住該怎么辦呢?”“找警察叔叔、打電話、找認識的叔叔阿姨…”方法很多,都是小朋友發表討論的結果。就這樣,我利用被困的小鳥給他們上了一節生動的安全教育課。“那好吧!既然小鳥這么可憐,我們還是把它放了吧。不過我還要對它說:下次不可以自己跑出來咯…”交待完對小鳥說的話,把窗打開,并把它送出窗外“啾”的一聲,飛了出去。“好耶!”大家的歡呼聲把它送回家了,望著它一路飛遠,隱入樹葉間“好啦!好啦!小鳥回家了,我的誤會也澄清了,回睡室睡覺咯。”
幼兒園里,孩子們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會遇到一些不安全的事情,身邊經常出現一些不安全隱患,但沒有親身體驗,隱患又是不可預知的,孩子們往往認識不到它的危害性。怎樣避免隱患事情的發生呢?老師又該怎樣引導孩子關注身邊存在的隱患以及不安全因素呢?有一次,我班的欣欣這個小朋友,由于坐椅子的姿勢不正確摔倒在地,頭上磕的變了色。這件事情立刻引起了小朋友的重視。我趁機抓住這個機會,在全班開展找不安全隱患的活動。我讓小朋友們找一找、說一說哪些地方有隱患,孩子們便分頭去找。不一會兒,就有小朋友急忙跑回來告訴我說:“有的小朋友上廁所時,有的在廁所里面推門、有的在廁所外面推門。”“有的小朋友搬椅子時舉在頭上,容易碰到別人。”“有的小朋友帶的玩具很危險,容易碰傷別人。”真是不找不知道,一找嚇一跳,原來孩子們身邊存在這么多隱患啊!我及時引導幼兒,我們身邊存在這么多隱患,大家說應該怎么辦呢?“我們以后走路要小心,不猛跑。”“好好坐在椅子上,不搖來晃去的。”“看到別的小朋友身邊有隱患及時告訴他。”見到孩子們唧唧喳喳的給我出主意,我心里很高興。我又告訴孩子們,生活中存在很多危險隱患,比如不小心把小東西塞到鼻孔里、帽子上的帶不小心勒到脖子上、拿剪刀、小刀時不小心劃破手等等。有的不安全隱患是可以避免的,平時我們多加注意就行了,有的不安全隱患是突然發生的,大家一旦遇到危險一定不要慌,要盡快告訴老師,老師會幫你解決好。通過這次找不安全隱患活動,不但提高了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就連孩子協作意識和交往的能力也提高了。
一次晨間談話時,我正在與孩子們交流安全知識。我拿著《智能游戲》讓孩子們邊看邊交流:“書上的車輛做得對嗎?”“不對!”“它們哪里做錯了呢?”小小說:“紅色的那輛汽車闖紅燈了!很危險的,別的車子差一點點就要撞到它了……”聽到她的話,其他的孩子都議論開了:“有一次我在街上看到兩輛車子撞了,有一輛車的前面都幢扁了……”“是啊,我還看到有醫院的救護車來救人的!”我對他們的討論并沒有制止,而是適時地參與到他們的討論中來:“是嗎?那很危險呢!那些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多么可怕啊!如果當你看到身邊的家人或朋友不遵守規則的行為時,你會怎么做呢?”思思立即站起來說:“我妹妹有一次在家門口的馬路上玩皮球,我讓她把球拿到家里面去玩了……”我馬上肯定了她的做法:“你做的很好呢,我們每個人都要遵守安全規則。那我們平時都看到過哪些不遵守安全規則的行為呢?”這下,問題拋出去后,得到的是更加熱烈的討論,孩子們都在努力地回想以往生活中看到的一些不遵守安全規則的人和事,有些孩子甚至還說出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在開車時也闖紅燈了……還表示回家后要跟他們好好說說,以后可不能再闖了,那太危險了!看著你一言我一語的孩子們,我想起了陶行知先生的話:“到處都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我們應該引導孩子擁有一雙善于觀察生活的慧眼,一對聆聽生活的聰耳,讓他們在生活中獲得最真實的感情。
安全很重要,如何讓孩子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
對于幼兒園中、大班孩子和小學生,完全可以把一些安全知識教給他們:家用電器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項;煤氣爐具的安全使用;化學物品,藥品的標識及使用;出門任何遵守交通規則;上學放學路上要與同學結伴走,不要隨便與陌生人搭活或吃陌生人給的食物;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不能讓硬物,銳器損傷身體任何部分等,兒童天生好奇好動,不能硬性限制其活動,但一定要讓其掌握安全知識,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例如,有一個小學二年級學生,看到燈泡會亮,就自己找來一個燈泡,用金屬絲去接電源,結果觸電而死,如果事先孩子已懂得用電安全,又怎會發生這類悲劇?
2.教給孩子意外發生時的應急措施。
讓孩子懂得應急措施非常必要,例如,煤氣泄漏時要先切 安全斷氣源開窗通風,千萬不能馬上開燈、打電話、關電子打火開關,否則會引起爆炸;遇到意外,會打報警電話、急救電話等,如報警電話110,消防電話119,醫療急救電話120,查詢電話114等。懂得一些基本醫學知識,如急救止血方法;萬一被人強行拐帶走,要懂得找機會找當地公安機關、政府部門等。曾有報道一小學生被拐帶后,被賣到一農村人家里,一天,他趁那家人出外趕集,逃到鎮上,找到派出所,結果最后得以回到父母懷抱。
3.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有的孩子也懂得安全知識,但天性淘氣、貪玩、貪吃、自控力差,因此,有時玩起來忘了安全,造成自己受傷或損傷別人,或控制不住自己,吃陌生人的東西而上當受騙,因此,父母平時要注意增強孩子的自控力。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位于臺階上,東樓下的中五班,我們利用教室前的天然玩具---臺階,下課活動時,我會讓孩子們跳臺階、數臺階、坐在臺階上曬太陽,并說說自己的心里話。通過跳臺階,孩子們的身體得到了鍛煉,并且腿部肌肉、動作協調能力都充分地進行了活動,孩子們都樂意去玩臺階。
為了讓孩子充滿好奇,一天下午,帶領孩子們去三樓陽臺上,做游戲了,孩子們在走的路上特別興奮,邊跳邊唱,來到了廣闊的新場地,有了四周的圍墻,容易組織孩子,孩子們一來到新場地,很新鮮。讓孩子們自由玩一玩,然后,我利用場地的一個平衡木當小河,學習助跑跨跳。每個孩子都來過小河,通過游戲,我了解了女孩與男孩的區別。男孩對于體育運動來說,他們的動作協調能力很強,并且有大膽、勇敢的挑戰精神。而女孩呢,則相反,有膽子小,個子矮,出現了膽怯心理,不敢跳,或者勉強跑到平衡木前便停了下來,雙腳一起跳過去。通過大家的掌聲鼓勵以及語言提示,還是克服不了去戰勝困難的心理。在平時,在課堂上,看上去表現得很乖巧、很聽話,但在運動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我們要培養孩子多方位、全面的發展,才算最棒喲!
寶寶剛剛進入幼兒園,一些細心的家長就會發現自家的寶寶很怕生,不敢跟老師或者小朋友說話,或者什么新事物也不敢嘗試等等。其實,這是寶寶缺乏安全感的表現,那么,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怎樣引導孩子呢?
一、“害怕”或“害羞”的情緒
(一)表現
幼兒園里的新生杰杰小朋友,非常開朗,活躍,和小朋友們相處得相當不錯,是個適應性很強的孩子。不過,當和老師交流時,他就完全判若兩人了:老師和他說話時,他就像做錯事似的,馬上將頭低下來,眼睛一點也不敢看老師;小手不斷地變換擺放位置,神情非常緊張的樣子。
老師提問時,明明他剛才和同伴們一起已經大聲把答案都說出來了,可是只要老師請他單獨回答,他馬上就臉漲地通紅,說話也結結巴巴、一字一頓了,聲音小得象蚊子。
(二)原因
其實他就是缺乏安全感,缺乏來自于老師的安全感。因此,他在老師面前非常不自信,總是小心翼翼、唯唯諾諾的,生怕做錯什么。
(三)引導原則
1、撫愛式交流
當他與老師交流出現上述緊張表現時,首先:我裝作“不知其然”的樣子。僅僅用“摸摸他的頭、蹲下來親切地看著他、對他和藹地笑笑”等肢體語言或者表情回應他的緊張表現,也通過這些間接向他傳達“老師是友善的”這個訊號,以“淡化”其不安的心理。此時,我們若表現得很關注,或者用“語言”直接介入、問詢的話,反而會促使其更加的緊張、不自在。
第一次這樣做的時候,杰杰的反應是“戒備”的;而當我“第二次、第三次”依然向他如此傳達友善的信號時,他也終于從半信半疑到完全接受了,他開始會用“微笑”回應老師了。
2、心理疏導
在請他回答問題時,走到他跟前去,不斷地用眼神、語言、肢體動作鼓勵他。當然,這種鼓勵要包含著使孩子能夠感受得到的真誠。不論他講得對或者錯,老師都盡量尋找閃光點肯定他。讓他進一步體會到老師對其表揚的“真實性”。家長來接他的時候,告訴家長他如何的棒,諸如:“杰杰非常不錯”之類的話語。
不久,在老師面前,杰杰的緊張表現緩解了。回答問題從“結結巴巴”逐漸過渡到“完整的講述”,而后“舉手回答”且能“大聲而完整地講述”了。有時候,杰杰還會跑到老師面前:沖老師笑笑或者拍拍老師后又走開了。雖然他沒有說話,但這一個很小的細節,就足以體現杰杰對老師的充分信任了。
二、媽媽在與不在“大變樣”
(一)表現
我班孩子小妤,對媽媽的依賴非常嚴重。在家時:和保姆阿姨在一起非常乖,一旦媽媽回來了,則粘著媽媽不放。送入園時,保姆送來園的時候,情緒很好,但是只要是媽媽送,小妤非哭得一塌糊涂不可:“我要媽媽,我要媽媽,媽媽不要走……”沒有媽媽的場合,小妤是懂事、講道理的;一旦媽媽在身邊,小妤則相當任性,蠻不講理,甚至大聲哭鬧了。
(二)原因
究其原因,是孩子所獲得的“母愛”不夠而導致的安全感缺乏。象小妤這一類寶寶,在平常生活中大有人在。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出現這種現象的比率日益增多。許多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常常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看管。雖然說在物質條件上,孩子們并不缺啥,但是,對于學齡前的孩子,最關鍵的一環--母愛,卻往往不能保證。
(三)引導原則:充分的母愛
盡管大量的零食玩具,漂亮的衣物都被家長用來作為傳達或補償“母愛”的方式,但是,恰恰是最重要的一點被忽視了:來自于母親無微不至的觸膚情感刺激,才是孩子安全感滿足的基礎;與孩子進行各種心靈的交流,才是孩子精神愉悅的先決條件。小妤的“癥狀”,是明顯的“母愛缺乏癥”,由于缺乏最直接的親子溝通,導致孩子情感的不滿足,引發了孩子的不安全感。致使孩子不能形成正確、正常的性格以及情緒情感,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情商發展。
給予無微不至的觸膚情感刺激,是嬰兒安全感滿足心靈平和的基礎,同時,母親給予嬰兒所需的各種心靈交流,也是嬰兒精神愉悅笑迎生活的資本。為孩子購買一件新衣服,一個新玩具都是次要的,關鍵是要給孩子留下充分的時間,多與孩子游戲,交流,滿足孩子情感的需要,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三、外表強悍與內心脆弱
(一)表現
愷愷小朋友平時非常容易和小朋友之間發生沖突。只要未遂其意,他必定要用“拳頭”來取得“勝利”,若老師指出其錯誤,他則常常用“仰天長嘯”表示抗議或者直接“攻擊”老師。
(二)原因
這一類孩子,往往家庭的氛圍不和諧,或者家長的態度粗暴,教育方法不得當影響到了孩子。使孩子對任何事物都產生了戒備,抵觸的心理,從而將這種心理也反應在了行動上。往往其外表的強悍反而更加證明了其內心的敏感與脆弱,也就造成了孩子“憤世嫉俗”的外部表象。
(三)引導原則: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的確,由于缺乏安全感,會導致孩子:膽怯、畏生、敏感、內向而不愛交往、偏激而固執等一系列心理問題的外部表現。
因此,對于這一類孩子,建議家長先從自身做起:從權威型家長逐步向民主型家長轉變,逐步營造一種和諧,民主,講道理的家庭氛圍,充分發揮家長本身“榜樣”的作用,逐步引導孩子養成平和,友善的性格與交往習慣。
案例:
自由活動時,大家都拿出了自己帶來的玩具,最近比較“流行”爆龍機,幾乎每個男孩子手里都有一個。這時一邊出現了爭吵聲“你給我玩一會,我的跟你的交換好嗎?”我走近一看,原來是小偉和小元他們兩個人在搶爆龍機,誰都不肯讓步。最后偉偉還是搶不過小元,啪嗒一下摔在了地上,不停地哭著,嘴里還說著:“這是我的玩具呀,你還給我!”
分析:
鑒于小偉的這一系列表現,我們從兩方面來分析,首先從個性看樂樂是個性格內向、膽小、活動能力相對同齡兒童要落后一點。同時,說話拘謹、不愿與同伴交往、性格孤僻,依賴性較強,造成了自我保護意識過強;與人合作上,采取的孤立;交流上,采取的缺乏親近感,積極性……;再次從家庭環境看樂樂家是典型的“溺愛型”的家庭,父母忙于工作,小偉的生活起居等各方面的培養都是由爺爺奶奶包辦代替的,要什么給什么,他的一切要求爺爺奶奶都會依他。他們對孩子的任何要求百依百順,看不到孩子的弱點,如果一發生特殊情況,便無法適應,形成緊張焦慮的情緒。由于膽小,他不敢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同時也包括玩具,別人有的,他也要有,但是就是不肯和別人交換。
方法:
針對小偉的狀況,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親子交往
引導家長經常的詢問、傾聽孩子在園的一日生活,經常的給孩子提供語言環境,并不時的鼓勵孩子主動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愿意與他人交流分享。
(二)家園合作
家長與幼兒園共同合作,家長可以將自己在教育中的困惑和老師進行交流,大家一起來解疑,共同分享教育經驗,達到一致的教育目標。
(三)榜樣示范
在班級中挑選會分享玩具的孩子作為榜樣,以身示范,引導小偉向他學習,鼓勵他將玩具帶來幼兒園與他人分享并以一定的獎勵來刺激小偉的分享行為。經常用正面刺激的方式,教育孩子,關注孩子的發展。循序漸進,以達到良好的效果。
(四)一天一樣
引導小偉每天帶一個玩具來,在同伴面前大膽交流自己的玩具,讓他去關注其他孩子帶來的玩具,并引導他主動去和他人交流交換,使他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兒歌:《玩具帶到幼兒園 ,高高興興大家玩》
小小玩具花樣多,每件都是我喜歡,
一人獨玩真沒勁,大家分享才有趣,
玩具帶到幼兒園,你交換來我交換,
大家都來換一換,高高興興大家玩。
從一篇文章中讀到臺灣幼兒園“贊美時刻”活動的內容后,覺得很有意義,便在我班也開展了此項活動,結果得到了全班幼兒的熱烈響應,成了孩子們最喜愛的活動。
幼兒園放學前的一段時間雖然不是很長, 卻是孩子們情緒最不穩定、老師最難管理的時刻,適合開展能夠深深吸引幼兒又比較隨意的贊美活動。開始時我先讓孩子們想一想,今天誰最棒,誰進步了,然后說一說自己想贊美誰,為什么。平平說:“我要贊美彤彤,因為今天她畫的畫很棒。”孩子們就便跳邊拍著手一齊說:“彤彤,彤彤,我們贊——美——你!”被贊美的幼兒又得咧開小嘴巴笑嘻嘻,有的羞澀地低下頭,看得出,他們是非常喜悅而幸福的。等到所有幼兒都得到贊美時,整個屋子便被換了包圍了。這時,孩子們可以隨意互相進行贊美……看到離去時的那一張張笑臉,我感到了由衷的高興。孩子們不只是帶著歡樂回家,因為這些贊美和歡樂不僅使他們感受到幼兒園生活得愉快,還能使他們慢慢調整對自己的評價,特別是某方面能力相對弱和特別調皮不被同伴認可的誘餌,能使他們用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學習、去交往、去生活,并且提高自我約束的能力,主動積極地向著目標努力,然后再得到新的贊賞和肯定,形成良性循環,從而讓孩子變得聰明、樂觀、自信,使他們更加健康的發展。
我們班的許哲豪,平時在各方面動作比一些較慢,在前一階段學跳繩的時候,雖然我們心里有點擔心,因為他的反應不靈敏會影響學跳繩的進度,但我們在和他交流時,就經常鼓勵他,每當他跳過一個或兩個時,就會在全班幼兒面前表揚他,鼓勵他:“照這種方法跳下去,馬上就會。”他媽媽與我們交流到:“老師的鼓勵、贊賞給了他很大的力量,回到家天天吃晚飯前訓練。”出乎我們的意料,健健很快學會跳繩,在我們班里學得比較快的一個。“行”這個字為什么起這么大的作用?因為這個“行”字滿足了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滿足了所有孩子無形的需要。我發現所有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樣,人生中最本質的渴求——渴望別人的賞識。
賞識孩子是賞識孩子的優點、長處和進步,而不是忽視孩子的缺點和弱點。該指出的問題應當及時指出,該批評的問題應當及時批評,該制止的問題應當及時制止。這是不能含胡的。
“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這是賞識教育的基本理念。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不是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壞。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父母、老師應該為他們多喊“加油”高呼“沖啊”。教育好孩子,讓我們從賞識他們開始吧!
“周老師,真小氣!”只聽見王澤鑫在說:“老師是個小氣鬼!”接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老師是個小氣鬼,老師是個小氣鬼,……”熱鬧極了,像開演唱會。我小氣嗎?哪有!就為了今天中午沒給他們看電視而說我小氣,這也太離譜了吧!
我回想剛剛發生的一幕:“今天誰表現得好老師就讓他實現一個愿望,好嗎?”“好!”大家可興奮了,一個上午都坐得很神氣,小手舉得高高的“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到了中午要評出今天誰最棒,大家一致推薦王澤鑫為“好寶寶”,我們讓她說出今天的愿望是什么?“我希望今天能看《貓和老鼠》。”大家拍手同意,既然是大家都希望看就放吧。可是就在準備上網找《貓和老鼠》時,發現電腦居然斷線了,我就對他們說:“今天看不成了,電腦壞了,等修好了再看吧!”但好像小朋友都不聽我的話,一直嚷嚷著……就引發了現在的一幕。
小朋友們都很天真,他們喜歡模仿和學習,每次聽到了一個新鮮的詞語就覺得比較有趣,在自己的潛意識里就容易記住,等到自己覺得比較適當的時候就脫口而出,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心中的氣消了不少。在幼兒的心中,只要是他們提出的適當的要求,我是基本能做到的,但是這次我卻要因為不能上網沒能實現他們的愿望,而導致他們對我失去信心,這怎么行呢?我得想個辦法啊!
跟他們講講道理看看怎么樣吧!我拍拍手請大家安靜了下來,對他們說:“我知道我們班小朋友都是懂事的好孩子,不是周老師小氣,而是今天的電腦壞了,看不成電視,等下次老師修好了我們再一起看,好嗎?”“不好!”怎么會這樣?講道理都不行。突然聽見錢盛羽大聲地說:“老師又不是故意的,下次看也沒關系,又不是不看了。”一下子,大家又像懂事的大人一樣:“周老師,我們下次看吧,沒關系的。”這個轉折也太快了,弄的我竟沒反應過來。
從這么一件小事可以看出孩子是多么可愛、多么天真、還很懂事,作為老師的我對這些孩子既氣又愛,氣的是他們的貪玩、調皮;愛的是他們對我的信任及懂事。現在的孩子都是溫室中的花朵,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寶貝,但他們懂得卻比誰都多,孩子是未來,希望他們在愉快、祥和的氣氛中健康成長。
寶寶車”讓人歡喜讓人憂!近年來由于政府政策實行合校制度,幼兒離家遠,因此就衍生了“寶寶車”由于幼兒年齡小,在車上的時間越長存在的安全隱患就越大,再來就是駕駛員素質良莠不齊,造成不少安全隱患,近日發生在深圳的幼兒園班車撞傷多名行人的事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司機穿拖鞋駕駛。
因此幼兒園要認真分析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的規律,總結安全事故的教訓,全面落實安全管理的規定,才能切實保證幼兒、員工和幼兒園的安全。
一、 健全嚴格的安全制度是安全工作的有力保障。 “安全第一”!幼兒園要切實把這句話作為幼兒園安全工作的座右銘。
二 工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每一個進入工作的人員必須先接受安全教育。認真學習各項安全制度,然后經過安全知識和安全制度的書面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這種做法可以為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同時也讓上崗的工作人員具備基本的安全常識。
三 關鍵環節不放松。 一年中最容易發生事故的時候是九月份新生入園時和“六一”、“元旦”及園里有比較重大的慶祝活動時。
幼兒事故時時刻刻都可能發生,也發生在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須將事故預知預想貫穿于一日活動的組織之中,做到“兩多”“一細”。
1、多想。在準備每一個活動時,不僅要準備教育內容、方法,還要多想場地、規則和可能存在的事故隱患。
2、多說。教師要有一張婆婆嘴,不僅想得周全,而且要眼到、嘴到、手到。
3、細查。教師要有敏銳的眼睛,善于發現危險因素,及時解決。
多年來,經驗告訴我們幼兒園安全工作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不能抓一抓、停一停,因為許多事故就發生在緊一陣之后,松一陣之中,必須時時抓,事事抓,只有時時小心,事事細心,不怕操心,才能換來孩子的開心,家長的放心。
前幾天接連下了兩次雪,路面比較滑,幼兒很容易摔倒,在馬路上行走更是不安全。針對這一情況,我結合中班主題《馬路上的交通》,讓幼兒了解交通設施,有興趣地識別馬路上的交通標志,理解和遵守交通規則,知道一些安全交通的常識;同時帶領幼兒到校外的馬路上,觀察路面情況,然后讓幼兒說出應該從什么地方走,怎么走才安全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教育,培養了幼兒的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幼兒中班教育隨筆100篇500字》:幼兒中班教育隨筆100篇500字第1篇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一): 特殊孩子特殊照顧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只只歡樂
《中班教育隨筆400篇教師》:中班教育隨筆400篇教師第1部分 今天中午午餐的時候,我發現苗苗小朋友吃得很少,而且一副不開心的樣子,胡亂吃點飯后就爬進自己的“小窩”睡去了。 一開始,我以為
《保育員隨筆中班15篇》:第1篇保育員隨筆中班 幼兒教育隨筆:我想當保安 下午自主游戲時間,丁丁突然想玩保安的游戲,雖然沒有小朋友響應,但丁丁仍堅持要玩。雖然我知道這個游戲在沒有準備、也沒有同伴配合的情況下很難開展,但我沒有阻止丁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