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7-0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餐后游戲教案40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餐前瘦腰操
在聚會上吃吃喝喝,一不小心就會吃太多,如果本身平時缺乏運動,剛好又是久坐的上班一族,那么腹部上的脂肪會趁這個時候堆積得更快!
在餐前你可以先做幾個簡單的腹部減肥動作,提升一下腹肌的肌力,令內臟脂肪難以積聚下來,讓體內各項減肥機能提早進入狀態,燃脂變得更快更有效,特別是能防止酒精對腹部帶來的肥胖問題哦!
1、雙腿屈膝,并攏坐在椅子的1/2處,大腿與小腿成90度直角,上身挺直,后腰與背部的肌肉盡量往上舒展,肩胛骨下壓,放松兩肩,兩手扶在腿旁的椅子邊上。
2、此時保持雙腿互相緊貼,往上抬起雙腳,腳掌緊繃,保持與小腿成90度的夾角,大腿與小腿也保持垂直,所以這樣抬起腳的話,大腿根會離開椅子,令膝蓋抬至與胸同高的位置。
而上身保持挺直的狀態下,稍稍往后傾,手臂則撐直,保持姿勢20秒后放下雙腳,重復3次
餐后瘦腰操
餐后等食物消化得差不多,體力也足夠的時候,可以稍微做幾個收腹動作。對腹部周圍的肌肉施加刺激,配合餐前的收腹操,脂肪能快速啟動燃燒模式,及時消脂,贅肉不堆積。
不過值得留意的時,如果在聚會中喝酒喝得比較多,感覺有點醉意就不要勉強做運動,可以先充分休息,第二天早上起來進行,也同樣有效哦!
step1
1、雙腿并攏,屈膝跪地,大小腿成90度直角,腳掌自然繃直,手臂也同樣屈肘90度,下臂與手掌扶著地面,上身稍微往前俯下,注意不要撅起屁股,視線落于地面上。
2、雙手扶穩地面,慢慢地將左右腿依次往后伸直,并用腳趾撐地,伸直雙腿后,全身處于同一條直線上,屁股不要撅起,骨盆也不要下沉,充分拉伸腿部和腹部的肌肉,保持姿勢20秒,重復3次。
step2
1、手臂屈肘,兩手上下疊放扶著地面,全身俯臥在地上,下巴托在手上,骨盆、腹部、胸部均舒展在地面上。
雙腿打開90度,左右依次往上屈膝抬起小腿,抬起的時候盡量90度緊繃腳掌,交替地重復30次。
2、然后雙腿都屈膝抬起小腿,腳掌依然緊繃,以這個俯臥的姿勢,抬起左膝,令大腿低開地面,同時拉伸左側腹的肌肉,同時臉部朝向左側,保持20秒。
3、放下左側膝蓋,大腿著地,頭部轉回正面,再以同樣的方式抬起右膝,大腿離地,臉轉向右側。抬起大腿的幅度最好是與地面成45度角,這樣就能更好地拉伸腹部肌肉,20秒后放下,左右交替地做30次。
教學形式:
團體或小組教學
教學方法:
故事啟迪法 演示示范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進餐時間的行為符合禮儀要求。
2.培養幼兒良好的幼兒園進餐習慣。
核心要素:進擦前 手洗凈 入座時 動作輕
細細嚼 慢慢咽 不挑食 不剩飯
活動準備:幼兒平時使用的餐具:碗、盤子、勺子各一個。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直接介紹活動名稱,導入活動。
(二)關鍵步驟:
1.第一步,餐前準備練習。
(1)取餐墊放在桌子上,取餐具放在餐墊上。
(2)學習用雙手將椅子拉開,在入座。
(3)老師講盛好食物的餐具放在餐車上,幼兒用雙手端起飯碗,放在餐墊上。
2.第二步,吃飯練習。
(1)腳規矩的放在椅子前面。
(2)飯、菜要搭配著吃。
(3)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吃飯。
(4)需要添飯菜,舉手請求老師的幫助,或經老師的允許后,有自己到指定的地點添飯。
3.第三步,收拾桌面的練習。
(1)清潔桌面:去抹布區取干凈抹布,擦拭餐墊和桌面后,將臟的抹布放在臟抹布區。
(2)餐墊使用后,放在指定地點。
4.第四步,漱口和擦嘴的習慣。
練習后,要注意幼兒在進餐時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活動目標:
1、知道吃飯前后不能做劇烈運動,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
2、通過談話、討論等方式,了解吃飯前后適宜的和不適宜的活動。
3、提高對人體的認識,懂得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小朋友運動----不想吃飯。小朋友吃飯----小朋友追逐跑----手捂著肚子。
2、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了解吃飯前后劇烈運動帶來的危害。
1、教師:圖上有誰?小朋友在干什么?為什么他們不想吃飯?
2、教師:圖上的小朋友吃飯后,在場地上干什么?為什么他捂著肚子?
二、教師進行簡單小結。
1、劇烈運動需要大量的體力,在吃飯前后進行劇烈運動,qinzibuy人會出很多的汗,容易使人疲勞,感覺不舒服,所以人就不想吃飯。
2、在吃飯后劇烈運動,容易使腸胃中的飯粒掉到闌尾中,出現肚子疼、闌尾炎等癥狀。
三、組織幼兒開展小組討論,并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討論結果。
教師:1、飯前我們做哪些活動比較好呢?
2、飯后我們可以做哪些事呢?啟發幼兒想象從事各種較安靜的活動。
四、記錄幼兒的想法,師生分享新的經驗。
1、飯前:聽音樂、看書、聽故事。(總結:安靜的、運動量小的活動都可以在飯前開展。)2、飯后:散步、和朋友說話、玩安靜的小玩具等。
五、學兒歌。
小肚子 吃飽飽不能跑 不能跳小肚子 消化好動作慢 靜悄悄五、教師總結。
適當地進行小運動量的活動,有利于消化。但不適宜看書等智力活動,因為血液要供應消化。
在記錄討論結果時,幼兒都能認真記錄,并且幼兒記錄了很多都是安靜的活動,但飯前和飯后的活動幼兒有點分不清。
活動目標
1、知道漱口可以保護牙齒,養成飯后漱口的良好習慣。
2、學會漱口的基本方法,能在飯后自覺漱口。
3、培養幼兒在觀察活動中探索學習的能力。
4、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生的方法。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認識并了解牙齒的重要作用。
2、故事《小蛀蟲旅行記》
3、餅干、水杯、小鏡子每人一份、水盆4個。
活動過程
一、了解刷牙、漱口的重要性。講述故事《小蛀蟲旅行記》,導入活動。
師:小蛀蟲為什么要到小明的牙齒里去做客?
師:小明這樣做好不好?為什么?
小結:如果我們不刷牙,吃完東西不漱口,牙齒會被蛀蟲弄壞的,又疼又不好看。所以,小朋友一定不要像小明那樣,要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二、觀察自己及同伴的牙齒,并想辦法解決問題讓幼兒利用小鏡子觀察自己及同伴的牙齒是什么樣子的,是否也被小蛀蟲打了洞,說說應該怎樣保護牙齒。
師:我們的牙齒變黑了,讓蟲蛀了,應該怎么辦?
小結:牙齒有了小蟲子也不要怕,要記得平時早晚一定要刷牙,吃完東西后要及時漱口,還要少吃甜食,睡覺前不要吃東西,小蛀蟲就不會在我們的.牙齒上安家了,我們的牙齒一定會又干凈又漂亮。
三、學習漱口的方法
1、讓幼兒品嘗準備好的餅干,吃完后讓他們相互觀察牙齒上什么樣子,好不好看,說說牙齒上有殘渣自己是什么感覺。
2、動腦筋,想辦法,說說嘴巴里有東西應該怎么做。
3、教師示范漱口的方法。兒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著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4、幼兒跟著教師邊念兒歌邊做漱口的動作。
5、幼兒手拿水杯練習漱口,學會漱口的正確方法。
小結:小朋友,我們只有堅持每天早晚刷牙,吃完東西漱口,才會有健康漂亮的牙齒,這樣吃東西才會很香,我們的身體才會長得健健康康。
活動延伸
午餐及午點過后,繼續引導孩子按正確的方法漱口。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我主要運用了故事啟迪法、觀察法、親身體驗法等教學方法,幼兒不僅知道了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并學會了正確漱口的方法,有了初步的飯后漱口意識。整個活動,我給幼兒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幼兒去觀察、思考、體驗和表達。年齡小的孩子,記得快忘得快。午餐過后幼兒能主動去喝水,有的卻忘了漱口。在老師的提醒下,他們才想起來。我想經過一段時間,孩子們會慢慢養成飯后漱口好習慣的。面對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我沒有急于求成,而是借助家長的力量來配合完成。活動后我交代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幼兒行為習慣的監督。
2、通過親身體驗,多數孩子學會了漱口的方法,知道每天漱口二至三次,牙齒才會變干凈。在活動過程中好多幼兒還不能主動把水吐到指定的位置,有的孩子干脆玩起水來。在這個環節中我隨機教育幼兒不能把水吐到地板上,要吐到指定的位置,而且漱口時不能浪費水。幾個年齡較小的孩子漱口時還“咕嚕”不起來,只好把任務留給家長去完成。
《中班安全教案20篇》:《中班安全教案20篇》供各位幼兒園教師參考學習,搜集最新最全的中班安全教案20篇,歡迎收藏學習!
《幼兒大班蒙氏數學教案100篇》:第1篇、大班蒙氏數學數與量的對應教案活動目標:1.通過操作學具,讓幼兒經歷100以內數與量對應的過程。2.操作中,繼續感知數與量的對應關系。3.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養成做事專注、細
《科學教案公開課大班100篇》:第1篇、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指紋說課稿教案反思一、設計意圖幼兒科學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幼兒的探索欲望和精神,對幼兒來說,科學是一個過程--是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驗證問題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