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8
這是曲線運動教學內容分析,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根據運動路線的不同,物體的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科學探究目標
1. 能夠用圖示記錄物體的運動路線。
2. 觀察、描述并判斷物體的運動形式。
科學態度目標
1. 樂于探究物體的運動形式。
2.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
3. 能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及時記錄,并以事實為依據,開展交流研討。
【教學重難點】
重點:觀察、描述并判斷物體的運動形式。
難點:觀察、描述并判斷物體的運動形式。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直線軌道、曲線軌道、藍色小球、紅色小球、桶或筐、學生活動手冊。
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聚焦
1. 出示馬路上車輛行駛的圖片。提問:馬路上有很多車在行駛,這些車的運動路線有什么不同?
2. 學生觀察、交流。
3. 小結:汽車的運動路線,有的是直線,有的是曲線。
設計意圖:呈現學生的前概念,聚焦本課主題,引出探索板塊中對于更多物體的運動路線的觀察和描述。
二、探索
活動一 比一比
1. 呈現探索活動1的五張照片(過山車、老鷹飛、打臺球、蘋果落地、垂直電梯和自動扶梯)。問:你們能描述圖中的過山車、老鷹、臺球、垂直電梯和自動扶梯、掉落的蘋果的運動路線嗎?
2. 小組討論。
3. 全班交流。
4. 小結:臺球、蘋果、垂直電梯、自動扶梯這樣的運動路線是直線,過山車、老鷹飛這樣的運動路線是曲線。
設計意圖:通過對一些物體運動路線的描述,將物體的運動路線分為直線和曲線,為后續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的判斷打下基礎。
活動二 畫一畫
呈現一個藍色球和一個紅色球。問:你能用藍色球擊中紅色球嗎?
預設:請一兩名學生嘗試,發現很難擊中。
2. 問:有什么好的辦法能夠做到百發百中?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講解要求:將藍色球和紅色球放于軌道的兩端,用藍色球去撞擊紅色球,并且在活動手冊上畫出藍色球的運動路線。
3. 學生分組活動。
4. 匯報交流。
預設1:利用軌道設置了運動路線后,能百發百中。
預設2: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中,藍色球的運動路線分別是直線和曲線。
5. 小結:在直線軌道內運動的小球,運動路線是直線,它在做直線運動;在曲線軌道內運動的小球,路線是曲線,它在做曲線運動。
設計意圖:在紙上畫一畫小球在軌道內的運動路線,旨在讓學生對物體運動路線的認識從具象到抽象;利用寬度剛好允許小球通過的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可供學生畫運動路線時參考,降低學生在紙上畫出運動路線的難度。
活動三 判一判
1. 問:用手將小球沿著桌面推出。當小球在桌面上滾動時,它的運動路線是怎樣的?當小球沖出桌面后,它的運動路線又是怎樣的?
2.(1)學生在記錄單上畫出自己的猜測。
(2)全班交流,將學生的幾種不同猜測呈現在黑板上。
3.(1)談話:究竟是怎樣的運動路線呢?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做這個實驗。請小組合理分工,重復實驗,仔細觀察,并在記錄單上畫出小球的運動路線。
(2)分組實驗。
(3)展示匯報:將多個小組的記錄單呈現出來,引導學生比較自己的猜想和實驗結果,比較小組之間的實驗結果。
4. 小結:小球在桌面上滾動時做直線運動,沖出桌面后做曲線運動。
預設:學生可能還會發現不同小組之間畫的曲線彎曲程度不同,因為本單元不涉及運動和力,如果學生詢問原因,教師可以簡單告知是和推小球的力度有關,不做過度展開。
設計意圖:脫離軌道來描述物體的運動路線,是對前面所學的提升。同時,小球運動是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的結合,是用綜合思維來描述物體的運動路線。
三、拓展
1. 呈現小朋友滑滑梯、蕩秋千、坐過山車的圖,判斷它們的運動形式。
2. 小結:物體的運動有的是直線運動,有的是曲線運動,有的是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相結合的。
3. 鼓勵學生課后觀察和判斷更多物體的運動形式。
設計意圖:通過判斷更多物體的運動形式,引導學生認識物體運動更多的是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的結合。
【板書設計】
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路線
直線 曲線
【活動手冊使用說明】
活動目的:幫助學生從具象到抽象、從單一到綜合地描述物體的運動路線。
活動手冊使用說明:
本課的活動手冊共兩項內容。
第1項內容用于探索活動2的記錄,用線條和箭頭畫出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內藍色小球的運動路線。
第2項內容用于探索活動3的記錄,用線條和箭頭畫出小球沖出桌面后的運動路線。這項內容要分兩次填寫,先在左邊畫自己的猜測,實驗后再在右邊畫觀察到的現象。
一、教學目標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線運動》教學設計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曲線運動是一種變速運動,它在某點的瞬時速度方向在曲線這一點的切線上;
(2)理解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是所受合外力與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線上.
2.方法與過程
(1)類比直線運動認識曲線運動、瞬時速度方向的判斷和曲線運動的條件;
(2)通過實驗觀察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分析歸納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究物理問題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曲線運動中瞬時速度方向的判斷
2.理解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三、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引入曲線運動
教師:在必修一里我們學習了直線運動,我們知道物體做直線運動時他的運動軌跡是直線,需要滿足的條件是物體所受的合力與速度的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物體做的并非是直線運動,比如玩過山車的游客的運動、火車在其軌道上的運動、風中搖曳著的枝條的運動、人造地球圍繞地球的運動(圖片)。
問題1:在這幾幅圖片中,物體的運動軌跡有什么特點?
(運動的軌跡是一條曲線)
教師:我們把像這樣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叫做曲線運動。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直線運動引入生活中更為常見的曲線運動,并借助實例歸納出曲線運動的概念,幫助學生認識曲線運動。
2.曲線運動的方向
問題2:我們知道物體在做直線運動時,物體的速度方向始終是保持不變的,那么在做曲線運動時,物體的速度的方向又有什么特點呢?
(方向時刻在改變)
問題3:那么,我們該如何確定物體做曲線運動時每時每刻所對應速度的方向呢?
教師:我們來猜想一下,鋼珠從彎曲的玻璃管中滾落出來,運動方向會是下面那一種情況呢?
學生:猜想
教師:現在咱們從理論上分析一下,鋼珠從彎曲玻璃管中滾落出來的運動方向
當B點無限接近A點時,這條割線變成了曲線在A點的切線,這一過程中AB段的平均速度變成了A點的瞬時速度,瞬時速度的方向沿切線方向。所以鋼珠從彎曲玻璃管中滾落出來的運動方向也應該沿試管出口處的切線方向。
下面咱們通過“鋼珠滾落”的實驗視頻驗證咱們的猜想及理論推導是否正確。
學生:觀看視頻
總結:曲線運動速度方向沿曲線某一點的切線方向。
教師: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畫
學生:砂輪打磨過程中砂輪邊緣的火星是沿砂輪邊沿的切線方向飛出;下雨天我們撐著傘將傘快速轉動時,我們發現雨滴不再沿著傘的邊沿豎直下落,而是沿著傘邊沿的切線方向飛出去。
教師:(思考)我們知道曲線運動每時每刻的速度方向,那曲線運動是勻速運動還是變速運動呢?
學生:變速運動,速度是矢量,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是不斷在變化的。
畫一畫:畫一條物體做曲線運動的軌跡,在軌跡上任意取四個點,作出在這四個點時,物體運動的方向。
設計意圖:類比直線運動中速度,從實驗猜想、理論推導再到實驗驗證以及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四個角度出發組織學生對曲線運動速度方向的探討,強化學生對曲線運動時速度方向的認識,突出本節的重難點。
3.曲線運動的條件
思考:物體做曲線運動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呢?
教師我們來看一個實驗的視頻,看看鋼球在不同條件下是如何運動的
學生:(描述實驗現象)鋼珠在沒有受到側面磁鐵的作用時做直線運動,受到側面磁鐵作用時,偏離原來直線的的運動軌跡,做曲線運動。
教師:咱們一起分析一下物體的運動情況
學生:畫出鋼球曲線運動軌跡上任意四點出的'速度方向和大致的受力方向
教師:大家觀察每一點處鋼珠的受力方向和速度方向有什么特點?
學生:受力方向和速度方向都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教師: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物體做曲線運動時需要滿足的條件是物體所受合力與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教師:大家再觀察各點的受力方向與鋼珠運動軌跡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力都指向軌跡彎曲的一側。
設計意圖:通過指導學生通過視屏觀察實驗現象,并對對曲線運動軌跡上任意幾點速度方向及受力方向的分析得出曲線運動的條件,同時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分析歸納的能力.
4.拓展
為什么 砂輪?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實踐強化學生對本節重點內容的理解掌握。
5.課堂小結直線運動曲線運動概念軌跡是直線的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速度方向不變時刻在變化,沿曲線的切線方向條件物體所受的合力與速度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物體所受的合力與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設計意圖:新舊知識聯系,幫助學生建構新的知識體系。
【教學目標】
曲線運動教學設計教案
1.知道曲線運動是一種變速運動,它在某點的瞬時速度方向在曲線這一點的切線上。
2.理解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是所受合外力與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線上。
3.培養學生觀察實驗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究物理問題的習慣。
【重點難點】
1.重點: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2.難點: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導學流程】
前置復習
前邊幾章我們研究了直線運動,同學們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1. 什么是直線運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條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實際生活中,普遍發生的是曲線運動,那么什么是曲線運動?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
新課學習
一、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1.曲線運動是常見的,你能舉出物體做曲線運動的一些實例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觀察課本P32圖6.1-1和圖6.1-2思考:砂輪打磨下來的熾熱微粒。飛出去的鏈球,它們沿著什么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討論或猜測,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應該怎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不是象我們大家猜測的這樣呢?讓我們來看一個演示實驗:教師演示課本P32演示實驗驗證學生的猜測,從而得到結論:
曲線運動速度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什么是曲線的切線呢?
結合課本P33圖6.1-4閱讀課本P33前兩段加深曲線的切線的理解。
6.閱讀課本P33第四段,試分析推理曲線運動是勻速運動還是變速運動?
速度是________(矢量.標量),所以只要速度方向變化,速度矢量就發生了________,也就具有________, 因此曲線運動是________。
7.練習:曲線滑梯如圖所示,試標出人從滑梯上滑下時在A、B、C、D各點的速度方向。
二、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1.提出問題:既然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那么由可知具有加速度,又由可知受力不為零,那到底有什么樣的特點呢?
2.實驗探究
器材:光滑玻璃板 小鋼球 磁鐵
演示:小鋼球在水平玻璃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問題:給你一磁鐵,如何使小鋼球①加速仍做直線運動。②減速仍做直線運動。③做曲線運動。制定你的實驗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驗證:請兩名同學利用他們的方案來進行驗證。演示給全體學生。
分析論證:
①直線加速:的方向與的方向__________。
②直線減速:的方向與的方向__________。
③曲線運動:的方向與成一__________。
結論:當物體所受的合力的方向與它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線時,物體做__________;當物體所受合力的方向與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就做__________。
3.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踐應用:
①從槍口射出的子彈為什么做曲線運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沿水平桌面向前滾動的鋼球經過磁鐵時,為什么轉了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討論題:結合本節所學與前面知識體系來分類歸納力和運動的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
5.強化訓練
如圖所示是標槍運動路線的示意圖,請回答下面問題。
①畫出它在各點的速度方向。
②畫出標槍在各點的受力方向(不計空氣阻力)。
③說明標槍的運動軌跡為什么是曲線。
④從作出的圖中可看出,力的方向總是指向軌跡彎曲的內側,這是否可作為一條規律。
小結: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合外力的方向總是指向曲線的內側,是一條規律。
三、小結
同學們根據自身特點,各自進行。
1.獨立歸納,應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并能找出重點內容。
2.討論歸納,列出知識的框架圖,說明知識的認知過程。
3.結合提綱,知識重現,小結歸納。
小結提綱
1.曲線運動的特點。
2.曲線運動的性質。
3.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條件。
4.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四、基礎過關題
1.關于曲線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曲線運動的速度大小可能不變
B.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可能不變
C.曲線運動的速度可能不變
D.曲線運動可能是勻變速運動
2.關于曲線運動的條件,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受變力作用才可能做曲線運動
B.物體受恒力作用也可能做曲線運動
C.物體所受合力為零不可能做曲線運動
D.物體只要受到合外力就一定做曲線運動
3.一物體在幾個恒力作用下平衡,現突然撤去其中一個力,則該物體的運動情況可能是( )
A.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C.做曲線運動
D.做勻速運動
4.如下圖所示,物體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線從A運動到B點,這時突然使它所受的力反向而保持大小不變,則在此力作用下,物體以后的運動軌跡是圖中3條虛線中的( )
A.Bc
B.Bb
C.Ba
D.都不是
5.關于做曲線運動的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它所受的合力一定不為零
B.有可能處于平衡狀態
C.速度方向一定時刻改變
D.受的合外力方向有可能與速度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
參考答案:
1.AD
2.BC
3.ABC
4.A
5.AC
附:板書設計
【備課資料】
一、正確認識曲線運動中合外力的作用效果
設質點沿如圖所示的曲線運動,在時刻位于A點,經位于B點,它在A點和B點的瞬時速度分別用和表示,那么在內質點的平均加速度應表示為:式中,是速度的變化量,的方向應與此方向相同,按照矢量運算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的方向如圖所示,即的方向是指向曲線凹的一側,當足夠小趨于零時,平均加速度無限接近于在A點的瞬時加速度,它的方向與足夠小的方向相同,也指向曲線的凹側,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質點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與其加速度方向相同,總指向曲線的凹側。
把加速度和合外力F都分解在沿切線和沿法線(與切線垂直)方向上,如下圖所示:
沿切線方向的分力產生切線方向的加速度,當和同向時,速率增加;當和反向時,速率減小,如果物體做曲線運動的速率不變,說明,即,此時的合外力方向一定與速度方向垂直,沒有改變速度的大小。
沿法線方向的'分力產生法線方向上的加速度,改變了速度的方向,由于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時刻在改變,合外力的這一作用效果對任何曲線運動總是存在的。
可見,在曲線運動中合外力的作用,首先是產生以改變速度的方向,對于變速率曲線運動,合外力不僅改變速度的方向,同時還要改變速度的大小。
二、實驗指導
1.研究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讓學生拿細繩拴一個小球,先掄動繩子,讓學生觀察小球的圓周運動,利用視覺暫留這一視覺功能便會形成一個圓周軌跡的圖像,然后松手,讓學生觀察小球沿切線方向的運動,可說明做曲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方向在該點的切線上。
2.驗證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該實驗可在實物投影儀上進行。
在投影儀上放一張透明膠片,讓小球從斜槽上滾下,在膠片上記下小球做直線運動的軌跡,然后在旁邊放一個條形磁鐵,再次讓小球從斜槽上滾下,觀察小球的運動軌跡,小球將偏離,沿曲線運動。
實驗時應注意:
1.由于投影儀的大小有限,實驗時斜槽不能整個地放在投影儀上,可以讓一個學生協助操作,或者幫助拿斜槽,或者幫助劃線。
2.斜槽的位置要固定。
3.磁鐵不能離 太近,以免小球被磁鐵吸住。
【教學反思】曲線運動速度的方向
傳統的教學過程:列舉旋轉砂輪上的火星,旋轉雨傘上的水滴沿圓周切線飛出的事例得出結論:做曲線運動的質點經過某位置的速度方向,在曲線過這點的切線方向上。講解有關例題,布置有關習題。
改進的教學過程:觀察砂輪上的火星.鏈球運動員投擲鏈球的照片。提出問題:怎樣確定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在某一時刻的速度方向?實驗:通過鋼球在具有任意曲線形狀的導軌內的運動,說明曲線運動某點的速度方向跟曲線相切。
水平桌面上有一曲線軌道,它是由幾段稍短的軌道組合而成的。鋼珠由軌道的一端滾入,在軌道的束縛下按軌道的形狀做曲線運動。在軌道的出口A處放一張白紙,蘸有墨水的鋼珠離開軌道后在白紙上留下一條運動的痕跡,它記錄了鋼珠在A點的運動方向。
取去一段短軌道,鋼珠的軌道出口改在圖中B處,在B處放一張白紙,記錄鋼珠在軌道B點的運動方向。還可以繼續取其它位置作為軌道出口進行相同的實驗。
改進的教學過程:簡單的理論分析,滲透極限的思想。由平均速度過渡到瞬時速度。
得出結論:做曲線運動的質點經過某位置的速度方向,在曲線過這點的切線方向上。
體驗:做一個顯示拋體運動速度方向的飛鏢。
(1)觀察在空中速度方向的變化;
(2)觀察飛鏢插入泥土時的入射角。
教學目標
高一物理《曲線運動》教案
知識目標
1、知道曲線運動是一種變速運動,它在某點的瞬時速度方向在曲線這一點的切線上.
2、理解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是所受合外力與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線上.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實驗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究物理問題的習慣.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主要有兩個知識點: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和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教材一開始提出曲線運動與直線運動的明顯區別,引出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問題,緊接著通過觀察一些常見的現象,得到曲線運動中速度方向是時刻改變的,質點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線的這一點(或這一時刻)的切線方向.再結合矢量的特點,給出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關于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教材從實驗入手得到:當運動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就做曲線運動.再通過實例加以說明,最后從牛頓第二定律角度從理論上加以分析.教材的編排自然順暢,適合學生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認知規律,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相互滲透,適合對學生進行探求物理知識的訓練:創造情境,提出問題,探求規律,驗證規律,解釋規律,理解規律,自然順暢,嚴密合理.本節教材的知識內容和能力因素,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重要補充,是對運動和力的關系的進一步理解和完善,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教法建議
“關于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的教學建議是:首先讓學生明確曲線運動是普遍存在的,通過圖片、動畫,或讓學生舉例,接著提出問題,怎樣確定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在任意時刻速度的方向呢?可讓學生先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展示錄像資料,讓學生總結出結論.接著通過分析速度的矢量性及加速度的定義,得到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
“關于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的教學建議是:可以按照教材的編排先做演示實驗,引導學生提問題: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是什么?得到結論,再從力和運動的關系角度加以解釋.如果學生基礎較好,也可以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先從理論上分析,然后做實驗加以驗證.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重點: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難點: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主要教學過程設計:
一、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一)讓學生舉例:物體做曲線運動的一些實例
(二)展示圖片資料1、上海南浦大橋 2、導彈做曲線運動 3、汽車做曲線運動
(三)展示錄像資料:l、彎道上行駛的自行車
通過以上內容增強學生對曲線運動的感性認識,緊接著提出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問題:
(四)讓學生討論或猜測,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應該怎樣?
(五)展示錄像資料2:火星兒沿砂輪切線飛出 3:沾有水珠的自行車后輪原地 運轉
(六)讓學生總結出曲線運動的方向
(七)引導學生分析推理:速度是矢量→速度方向變化,速度矢量就發生了變化→具有加速度→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
二、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方案一]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考:沿水平直線滾動的小球,若在它前進的方向或相反方向施加外力,小球的運動情況將如何?若在其側向施加外力,運動情況將如何?
(二)演示實驗;鋼珠在磁鐵作用下做曲線運動的情況,或鋼珠沿水平直線運動之后飛離桌面的情況.
(三)請同學分析得出結論,并通過其它實例加以鞏固.
(四)引導同學從力和運動的關系角度從理論上加以分析.
[方案二]
(一)由物體受到合外力方向與初速度共線時,物體做直線運動引入課題,教師提出問題請同學思考:如果合外力垂直于速度方向,速度的大小會發生改變嗎?進而將問題展開,運用力的分解知識,引導學生認識力改變運動狀態的兩種特殊情況:
1、當力與速度共線時,力會改變速度的大小;
2、力與速度方向垂直時,力只會改變速度方向.
最后歸結到:當力與初速度成角度時,物體只能做曲線運動,確定物體做哪一種運動的依據是合外力與初速度的關系.
(二)通過演示實驗加以驗證,通過舉生活實例加以鞏固:
展示課件三,人造衛星做曲線運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曲線運動的相關知識.
課件2,拋出的手榴彈做曲線運動,加強認識.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