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0
這是平拋運動的規律教學設計,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平拋運動的規律教學設計第 1 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平拋運動的特點是初速度方向水平,只有豎直方向受重力作用,運動軌跡是拋物線;
(2)知道平拋運動形成的條件;
(3)理解平拋運動是勻變速運動,其加速度為g;
(4)會用平拋運動規律解答有關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在知識教學中應同時進行科學研究過程教育,本節課以研究平拋物體運動規律為中心所展開的課堂教學,應突出一條研究物理科學的一般思想方法的主線:
觀察現象→初步分析→猜測實驗研究→得出規律→重復實驗→鑒別結論→追求統一。
(2)利用已知的直線運動的規律來研究復雜的曲線運動,滲透物理學“化曲為直”“化繁為簡”的方法及“等效代換”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
(3)在實驗教學中,進行控制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從實驗的設計、裝置、操作到數據處理,所有環節都應進行多方面實驗思想的教育,“實驗的精髓在于控制”的思想,在乎拋物體實驗中非常突出。如裝置中斜槽末端應保持水平的控制;木板要豎直放置的控制;操作上強調小球每次都從斜槽同一高度處由靜止開始釋放的控制;在測量小球位置時對實驗誤差的控制等。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重復多次實驗,進行共性分析、歸納分類,達到鑒別結論的教育目的,同時還能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
(2)在理解平拋物體運動規律是受恒力的勻變速曲線運動時應注意到“力與物體運動的關系”。這方面的問題,我國東漢的王充(公元27~97年)歷盡心血三十年寫成《論衡》一書,全書三十卷八十五篇約三十萬字,已有精辟論述,以此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和刻苦學習、勤奮工作精神的美德教育。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律;學習和借鑒本節課的研究方法。
2、教學難點:平拋運動的規律。
教學工具
多媒體、板書
教學過程
一、實驗目的
1.用實驗的方法描出平拋運動的軌跡.
2.判斷平拋運動的軌跡是否為拋物線.
3.根據平拋運動的軌跡求其初速度.
二、實驗原理
1.利用追蹤法逐點描出小球運動的軌跡.
2.建立坐標系,如果軌跡上各點的y坐標與x坐標間的關系具有y=ax2的形式(a是一個常量),則軌跡是一條拋物線.
三、實驗器材
斜槽、小球、方木板、鐵架臺、坐標紙、圖釘、重垂線、三角板、鉛筆、刻度尺.
四、實驗步驟
1.安裝調平
將帶有斜槽軌道的木板固定在實驗桌上,其末端伸出桌面外,軌道末端切線水平,如圖所示.
2.建坐標系
用圖釘將坐標紙固定于豎直木板的左上角,把木板調整到豎直位置,使板面與小球的運動軌跡所在平面平行且靠近,把小球放在槽口處,用鉛筆記下小球在槽口(軌...
平拋運動的規律教學設計第 2 篇【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拋體運動,知道什么是平拋運動;
(2)知道平拋運動的受力特點,會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方法分析平拋運動;
(3)掌握平拋運動的規律,會處理簡單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舉例、實驗,完全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培養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平拋運動的研究方法----可以用兩個簡單的`直線運動來等效替代。利用已知的直線運動的規律來研究復雜的曲線運動,滲透物理學等效替代的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平拋運動的特點、運動規律及用運動規律解答有關問題。
【教學難點】
能根據運動合成與分解的方法探究出平拋運動的一般規律。
【教學方法】
舉例、分析推理、實驗驗證、總結歸納等
【教具】平拋豎落儀、平拋水平儀、小鋼球、粉筆頭、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提問:當把一個小球以不同的方式拋出,拋出的小球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拋體運動定義:以一定的初速度將物體拋出,不考慮空氣阻力,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運動叫做拋體運動。引入:今天我們來共同探討拋體運動的一個特例---平拋運動。 學生思考回答 舉例(生活中的拋體運動)
新課教學 (一)平拋運動的定義:將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拋出,不考慮空氣阻力,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運動叫做平拋運動。(二)合作探究----- (1)平拋運動的性質:根據平拋物體的初速度以及受力特點,分析可知,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2)平拋運動的分解:根據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對于一個復雜的曲線運動,可以將它簡化為兩個直線運動來研究。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分析平拋運動物體的初速度及受力特點,分析其分運動:①水平方向:物體做 勻速直線 運動;②豎直方向:物體做 自由落體 運動;實驗驗證:利用平拋豎落儀和平拋水平儀驗證:平拋運動可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3)平拋運動的規律1、平拋運動的速度:水平方向速度 豎直方向速度 合速度2、平拋運動的位移:水平方向位移 豎直方向位移 合位移 3、平拋運動的軌跡由水平方向位移和豎直方向位移結合,消去時間t,得到y與x的關系: ,y與x的關系是二次函數。所以得到:平拋運動的軌跡是一條拋物線。(4)平拋運動的規律應用1、一架戰斗機以360Km/h水平勻速飛行,飛行高度為500m。若戰斗機要投彈擊中地面目標,它應距目標水平距離為多遠時投彈?(不考慮空氣阻力,g=10m/s2) 2、一小球水平拋出,落地時速度大小為25m/s,方向與水平方向成530角,求小球拋出時的初速度和拋出點離地的高度。(不考慮空氣阻力,g=10m/s2,sin530=0.8,cos530=0.6) (三)小結: 知識總結及方法提升。 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小組展示及點評及質疑,最終明確:平拋運動的性質、分解、規律及規律應用 實驗是對理論分析的驗證 物理方法-----分解法(等效替代法) 通過兩道典型練習題,掌握平拋運動規律的應用,體會解決平拋運動以及曲線運動的方法----分解法
板書設計 一、運動的定義二、運動的性質三、運動的分解四、運動的規律五、運動的規律應用
平拋運動的規律教學設計第 3 篇平拋運動是我們學習處理曲線運動的一個范例,重點并不在于平拋本身的價值有多么重要,而是通過對平拋運動規律的挖掘掌握處理普遍曲線運動的一般思想和處理方法。在這里,我們以平拋為例,將一個曲線運動轉化為我們熟知的直線運動,進而就可以用直線運動的規律加以解決。具體轉化的思想和方法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分為二,化曲為直”和一個數學工具“平面直角坐標系”。這是我們解決曲線運動的兩把工具,借助這兩把工具,我們就可以把一個運動進行合成與分解。下面就對平拋運動的分解做一個人淺析.
一:我們知道,“力決定運動”。物體的運動情況如何,必須得考慮物體的受力情況,我們先將一個曲線運動分別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投影,即建立直角坐標系。由于水平方向合外力為零,故而運動情況保持原有性質,做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方向只受重力,豎直初速度又為零,故而做自由落體運動,這樣就把一個曲線運動分解為兩個直線運動,等把這兩個直線的規律解決后,再由運動的合成(平行四邊形法則)得到物體的實際運動。
二:在處理平拋運動時,我們習慣上以水平方向為x軸正方向,豎直向下為y軸正方向(特別注意)。合速度與水平夾角為θ,合位移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α,而并非與豎直方向的夾角,所以,我們在得出平拋運動規律公式時,都是在這些前提條件下成立的,所以,在這些細節上還需注意。
三:在平拋運動中,我們要解決合速度、合位移等問題時,最關鍵的就是v0 和t,而t又是連接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規律的“橋梁”。解決t有兩個途徑,一是豎直位移,二是豎直速度。 以上我們通過“一分為二,化曲為直”這種思想解決了平拋運動,也就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處理其他曲線運動,如斜拋運動。這種處理曲線運動的思想和方法是我們應該教給學生的,也就是“授之以漁”。
平拋運動的規律教學設計第 4 篇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只受重力作用,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拋出的運動,是平拋運動.了解平拋運動的定義及特點,它是本節的基礎內容.
2、復習曲線運動的條件,理解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使學生理解勻變速運動不一定是直線運動,還可以是曲線運動.
3、掌握研究平拋運動的方法,在學生已有的直線運動和運動合成的知識基礎上,將平拋運動分解為水平的勻速運動,豎直的自由落體運動.利用勻速運動和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由合成的知識得出乎拋運動的規律,運動軌跡.
能力目標
訓練邏輯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以及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采用多媒體,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課堂討論,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開門見山,給出平拋物體運動的定義,通過演示實驗和頻閃照片引出平拋物體運動的處理方法,接著討論平拋物體運動的規律,最后通過例題加以鞏固落實,同時又附有思考和討論及課外小實驗,比較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教法建議以及教學重點難點
教法建議
平拋的規律是本章的重點知識,物體的運動按路徑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平拋物體運動是曲線運動的一個重要模型,同時也是同學們首次研究曲線運動.要結合教學課件和演示實驗,通過同學的討論達到教學目的.引導同學利用運動會成與分解的知識將平拋運動分解為水平的勻速運動,豎直的自由落體運動,利用勻速運動和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由合成的知識得出平拋運動的規律.這是研究曲線運動的基本方法,化曲為直,化繁為簡.掌握位移和速度公式,軌跡方程.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方法,培養能力.平拋的教學重點是利用運動合成與分解的方法將平拋運動分解為水平的勻速運動,豎直的自由落體運動.再利用合成知識求平拋運動的位移及速度.這也是難點.
教學設計方案
一、平拋運動
引入:粉筆頭從桌面邊緣水平飛出,觀察粉筆頭在空中的運動
定義: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拋出,物體只受重力的.作用,這樣的運動叫平拋運動.
學生舉例;可看作平拋運動的生活事例.
二、平拋運動的規律:
(一)介紹水平豎落儀.演示:兩小球同時從同高處落下,一小球自由落體,一小球平拋,它們總是同時落地
(二)用錄像放慢動作,兩小球同時從同一高處落下,任何時刻總在同一高度,說明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的分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三)利用課件1:引導分析水平方向:不受力,初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四)利用課件2:平拋運動及兩個分運動的閃光照片,進一步說明: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五)引導同學推導規律:建立直角坐標系,以拋出點為坐標原點,初速度方向為軸正向,豎直方向向下為軸正向.
學生導出
1、平拋物體在時刻的瞬時速度:
水平方向:
豎直方向:
平拋物體在時刻的的速度大小:
平拋物體在時刻的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則:
2、平拋物體在時刻的位移:
水平方向:
豎直方向:
平拋物體的位移大小:
平拋物體的位移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則:
3、消去時間,軌跡:是拋物線
(六)討論:
l)平拋運動物體的飛行時間由什么量決定?
2)平拋運動物體的水平飛行距離由什么量決定?
3)平拋運動物體的落地速度由什么量決定?
探究活動
如何測得平拋運動物體的初速度
課外小實驗:讓橡皮從桌子上水平拋出,如何得出其初速度?
【提示】實驗目的測平拋的初速度,解決方法例用平拋規律,由高度求出時間,所以要測桌子高度.利用水平位移求出初速度,所以要測水平射程.
【思考】根據平拋運動的知識,若想求出初速度,還有什么方法?需要已知什么條件?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