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6
這是汽化和液化教案教科版,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汽化和液化教案教科版第 1 篇
【課程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
2.了解沸騰現象,知道什么是沸點、沸騰的條件。
3.知道蒸發可以致冷。
·過程與方法
1.觀察沸騰是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汽化現象。
2.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沸騰的溫度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樂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學用具】
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熱水、燒杯、鐵架臺、溫度計、酒精燈、石棉網、紙蓋。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老師用棉紗蘸些酒精或水在黑板是寫幾個字,不一會兒,字跡不見了,引起同學們的思考。
二、進行新課
活動1:課文里的“想想做做”,教師先演示:用一塑料袋裝一些酒精,把塑料袋放入熱水中,塑料袋鼓了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讓學生動手實驗,學生清楚看到塑料袋里的酒精不見了,而塑料袋卻馬上鼓起,從熱水中拿出塑料袋,過一會,塑料袋癟了,袋里又有酒精了。這時學生自然產生“酒精到哪里去了?”、“為什么塑料袋會鼓起來?”、“酒精為什么會失而復得?”等一系列的疑問,從而引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活動2:“探究水的沸騰”這個探究活動是本節的重點,采用探究物理問題所經常采用的方法:
[提出問題]:我們把水燒開稱為沸騰,請同學們來說說你所見到的、感受到的沸騰現象?(由于燒開水是我們生活中常做的事,因此同學們可以說出較多的沸騰時的現象)
[猜想和假設]:既然沸騰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現象,讓同學們相互討論、思考和猜想,教師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和猜想列在黑板上,并進行歸類。如:水沸騰時溫度會上升,停止加熱水不會沸騰……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通過教師給出的器材,同學們討論、思考,學會正確選擇所需要的器材,并能知道其作用:酒精燈(加熱)、加蓋燒杯(盛水、防止熱散失)、鐵架臺(支撐燒杯)、溫度計(測水溫)、石棉網(燒杯受熱均勻)。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學生在進行實驗時,學會了分工合作,如計時、觀察氣泡的變化情況、溫度的變化,且溫度計的使用方法、酒精燈的正確操作在此得到進一步的復習鞏固,要求同學們將觀察到的數據和現象記錄在下表中。
時間/min
溫度/℃
氣泡變
化情況
[分析和論證]:將實驗數據進行處理,作出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象(如下圖)。
收集同學們填在表格的數據,進行分析說明,使同學們較好地了解沸騰的特點,知道了沸騰的條件。
[評估]:讓學生回顧自己的操作,評估探究的各個環節,你認為這些探究還有哪些不足和疏漏的地方,請提出來,最好能說出改進的措施本實驗使用的'學生溫度計因為質量問題,以及本地的大氣壓影響使測出水的沸點不是100℃,可結合小數據括號中的“在標準大氣壓下”作簡單說明。
[合作與交流]: 由于有許多探究活動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需要同學們之間的相互配合,促使同學們之間要懂得相互合作,在交流過程不知不覺使同學們之間形成一種默契配合,關系融洽的友好氣氛。
活動3:“紙鍋燒水”,它的實驗現象出乎學生意料,可以很好地說明由于水的蒸發吸熱,使紙的溫度低于著火點,紙鍋也能夠燒開水。
活動4:課文里的“想想做做”,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讓學生手背感覺到“涼”而親身體驗蒸發吸熱的效果。2.用沾了酒精的棉花包在溫度計的玻璃泡,并用扇子扇,讓學生看到溫度的降低而感受到的蒸發吸熱過程,致使液體和它依附的物體溫度下降,有蒸發致冷的效果。
活動5:再一次重復活動,讓學生觀察什么是液化,如何使氣體液化,體會液化的一種途徑──溫度“降到足夠低”的含義,而利用壓縮體積進行液化這種方式學生不熟悉,可以舉液化石油氣的例子,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找例子。
活動6:指導學生閱讀“STS電冰箱”的內容,讓學生逐步習慣用所學的知識認識生活,解釋實際問題,利用已有的知識去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注意科學、技術、社會的關系。
本節教學后感
新的課程目標與《九年義務教學大綱》中的教學目標相比,知識目標有所降低,但能力目標、意識目標有所提高。按《九年義務教學大綱》的要求,舊教材將汽化和液化的內容分為3節課進行:蒸發、觀察水的沸騰、液化,通過三節課的學習,要求學生能準確表達所學到的知識。而新教材則把它們放在一節課,正是遵照新課程標準精神:在義務教育階段,不過分強調學科自身的邏輯體系和知識的嚴密性。只要抓住它們的最明顯的特征,讓學生好理解和記憶,使他們可以更多地專注于探究的過程。
通過以上的活動,學生不僅可以學到科學知識,還可以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了解科學的方法,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事求是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都有很大的幫助。
汽化和液化教案教科版第 2 篇(1)知識與技能目標《汽化和液化》的化學教案
①通過列舉生活實例知道汽化有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第四節汽化和液化 教案(北師大八年級上)。
②通過列舉生活實例知道蒸發快慢與表面積、溫度、氣流有關,蒸發過程中吸熱。
?、弁ㄟ^探究理解沸點的概念,知道沸騰過程中吸熱和沸騰的特征。
?。?)過程與方法
?、偻ㄟ^研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學會比較的研究方法。
②通過對水的沸騰現象的探究,體會探究學習的`方法,物理教案《第四節汽化和液化 教案(北師大八年級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在學習活動中通過列舉大量生活實例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形成對自然界的關心和樂于探索自然現象的情感。
?、谕ㄟ^對探究實驗數據和現象的記錄,形成誠實的品質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汽化和液化教案教科版第 3 篇教學目標:
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教案設計
【知識與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理解汽化和液化互為逆過程。
?。?)了解使氣體液體的方法。
?。?)能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覺的一些液化現象。
【過程與方法】
組織學生觀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實驗,加深對液化現象的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樂于探索物態變化的現象,樂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態變化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知道液化放放熱,知道液化現象和液化的方法。
【難點】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覺的一些液化現象。
【實驗器材】
圓底燒瓶、溫水、酒精燈、鐵片(玻璃片)、鐵架臺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
1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導語一 師:秋天的早晨,荷葉上常會有晶瑩的露珠,深秋的早晨常會大霧迷漫,這此現象是怎樣形成的呢?
導語二 師:同學們家里做飯用的燃料“液化氣”常溫下是氣態,它是怎樣變成液態貯存在鋼瓶里的呢?
二、合作交流 解讀探究
?。ㄒ唬┠M大自然中“雨”的形成
【做一做】
如圖甲所示,將圓底燒瓶內注入少量的溫水,
取一干燥的鐵片(玻璃片)放在瓶口上方。
【看一看】仔細觀察瓶口附近是否出現了什么?
上方的鐵片底部出現了什么?
現象:瓶口上方有霧氣出現;鐵片底部有水珠出現。
【做一做】
如圖乙所示,將圓底燒瓶內注入少量的溫水,取一蒸發皿放在瓶口上方,在蒸發皿內倒入適量熱水。
【看一看】仔細觀察瓶口附近是否出現了什么?上方的鐵片底部出現了什么?
現象:瓶口上方沒有霧氣出現;蒸發皿底部也沒有水珠出現。
【討論交流】 為什么圖甲中有水珠出現而圖乙中沒有水出現水珠呢?
學生交流后回答:圖甲上方溫度低,潮濕而暖和的水蒸氣遇到冷時,會出現“白霧”而圖乙上方溫度高,所以不會出現“白霧”。
【試一試】請一名同學上臺用手摸一摸圖甲和圖乙上方的鐵片和蒸發皿,說出手的感覺如何。(燙手)
【問 題】圖甲和圖乙上方的鐵片和蒸發皿燙發手說明了什么?
學生思考后回答:說明水蒸氣遇到它們時要放熱。
雨滴的形成要經歷怎樣的物態變化?需要什么條件?(學生分析總結)
【小結歸納】(板書)
(1)瓶中潮濕而暖和的水蒸氣上升,當在瓶口附近遇 冷 時,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
?。?)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現象叫做液化,液化時要放熱。
【做一做】課本圖2-20,用注射器吸進一些乙醚,用橡皮
塞堵住注射孔,先向外拉動活塞,當看不見針筒內的.乙醚
液體時,再推壓活塞,觀察注射器中是否出現了液態乙醚。
【議一議】這個實驗中采用的液體方法是什么?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哪些?
【小結歸納】(板書)
?。?)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兩種:①降低溫度;②壓縮體積。
【想一想】
?。?)當水壺里的水沸騰時,為什么靠近壺嘴的一段
看不見“白氣”,而在上面一段能夠看見?
答案:因為壹嘴處的溫度很高,水蒸氣無法放熱,
不能液化;而離壹嘴稍遠的上面一段溫度
較低,水蒸氣能夠放熱而液化成小水珠,
聚集在一起,形成我們看見的“白氣”。
?。?)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氣是怎樣液化的?
答案:石油天然氣在常溫下是處于氣態,通過不斷向鋼瓶充入石油天然氣,增大了鋼瓶內的壓強(相當于壓縮了石油氣的體積),使之在常溫下液化。
三、應用遷移 鞏固提高
類型三:液化現象
[例1]在衛生間里洗過熱水澡后,室內的玻璃鏡面會變得模糊不清,過了一會兒,鏡面又變得清晰起來,請你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鏡面上發生的這兩種現象。
答案:在衛生間里洗過熱水澡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玻璃鏡面,液化成小水珠,使玻璃僮面變得模糊不清;過了一段時間后,鏡面上的小水珠蒸發(汽化),使得鏡面由模糊變得清晰起來。
[變式1]有一種說法叫“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齊著水面的位置向下,發現了一層均勻頒布的小水珠。關于小水珠出現的原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水缸有裂縫,水滲了出來 B.是水的蒸發現象
C.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 D.是水蒸氣附著在上面
[例2] (05江西)如圖2所示,甲、乙兩個房間里的相同
的兩壺水放在相同的電爐上都已燒開,我們可以根據所觀察
的__甲__房間壺嘴的上方_小水珠_較多,判斷出__乙__房間的氣溫較高.
[例3](03遼寧)請你根據圖所展現的情景,提出一個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問題,并針對所提出的問題做出簡答。
問題:他為什么看不清熱鍋中的食物?
簡答: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眼鏡片液化,使鏡片蒙上一層小水珠.
問題:砂鍋上方的“白氣”是怎樣形成的呢?
簡答:是由于熱湯內溫度高的水先汽化成水蒸氣,然后遇冷而液化成小水珠。
形成所謂的“白氣” 。
四、總結反思 拓展升華
【總結】
?。?)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現象叫做液化,液化時要放熱。
?。?)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兩種:①降低溫度;②壓縮體積。
【拓展】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住在非洲的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沒有電,夏天無法用冰箱保存食物,一倍物理老師發明了一種“沙漠冰箱”罐中罐。它是由一個內罐和外罐組成,兩罐之間填上潮濕的沙子。如圖所示,使用時將食物和飲料放在內罐,罐口蓋上濕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并經常在兩罐間的沙子上灑些水,這樣就能起到保鮮作用。
?。?)經常在兩罐間灑些水的原因是 利用水蒸發吸熱 。
?。?)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是為了 加快水的蒸發 。
汽化和液化教案教科版第 4 篇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上課,同學好
生:老師好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解釋兩個生活中的現象?
1、夏天,我們為什么習慣在地上灑些水來降溫呢?
2、秋天,農民伯伯總會把剛收割的糧食放到向陽,通風的地方攤開涼呢?
師:回答得很到位,很好,很準確,
看來同學們對蒸發的知識掌握得還不錯,下面我們接著來學習汽化的另外的一種汽化方式——沸騰(請同學們快速閱覽一下課前發的導學案)
板書:一、沸騰
師:對于沸騰同學們并不感到陌生,我們每天都要喝燒開的水,把水燒開就是讓水沸騰。那么到底什么是沸騰,沸騰時有什么現象,溫度有什么變化呢?請同學們根據生活經驗大膽的猜測一下吧?
生:1)水沸騰時會冒白氣,2)水面會有氣泡3)水的溫度會上升
師:好,同學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呢?這還需要經過科學的實驗來加以驗證。
師:你們看到桌上的實驗裝置了吧。跟哪個實驗的裝置相似呢?
生:跟熔化的實驗裝置相似。
師:對,請看大屏幕,這個裝置圖跟你們桌上的是一樣的,誰能給介紹一下有什么器材呢?
生:帶鐵圈的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大燒杯,水,溫度計,火柴,
師:除了圖中的器材外,為了完成實驗還需要什么呢?
生:火柴,手表
師:它們在組裝時,在順序上有什么要求呢?
生:要從下往上安裝,跟熔化的安裝一樣
師:很好,那么先固定A還是B呢?為什么要這樣固定?
生:先固定A,固定到正好能讓酒精燈外焰加熱的程度。B固定到溫度計的玻璃泡能完全浸入到水中。
師:使用酒精燈時還應注意什么呢?
生:酒精不要超過容積的三分之二,用燈冒熄滅。
師:大家注意到上面還有一個帶孔的紙蓋了嗎?它有什么作用呢?
生:相當于家里的鍋蓋,讓水快些燒開??资敲皻庥玫摹?/p>
師:很好,很會聯想?帶孔的紙蓋是為了減少熱量散失,加快水沸騰的,孔是為了讓杯內氣體與杯外空氣相通,防止杯內氣體增多,氣體壓強過大而爆炸。
師:裝置我們介紹到這里。大家知道我們課上的時間是有限的,那么我們即要節約能源,又要節省時間,除了加蓋還有沒有其它方法能讓水快些沸騰呢?(結全家里燒水的經驗來思考)
師:在家里燒水時,少加水燒開的快,還是多加水呢
用溫水加熱快,還是冷水加熱快呢?
師:同學們回答得都很對,少加水就是減少水的質量,用溫水就是提高水的初溫。加蓋就是減少熱量散失。我們一會的實驗就采用這三種方法來加快水沸騰的時間。
師:沸騰實驗看上去很簡單,但實際上需要觀察的現象確很多,如果實驗過程不認真,有些現象可能是觀察不到的,所以實驗前我們必須明確實驗中要觀察些什么?請同學們看一下導學案,上面也寫的提示,誰來給讀一下:
生:1)水在沸騰前后水面有什么變化?
2)水在沸騰前后,氣泡在什么地方形成,上升時體積有什么變化,這期間水的聲音有什么變化?
3)注意觀察水沸騰前后溫度計示數的變化。當溫度升到90℃左右時,每隔半分鐘記錄一次溫度?
4)水沸騰后,撤掉酒精燈時,先不要熄滅,再次觀察水的變化,觀察完后再加上酒精燈,又觀察到了什么現象?
5)實驗結束后,把記錄的數據在方格紙上描點作圖。并分析數據及圖象的特點,總結出液體沸騰的特點?
師:聽清楚了嗎?
下面就開始實驗,為了節省時間,老師事先在你們的杯子了加了少量的涼水,現在我在給大家加點熱水,把它變成溫水來做實驗。這樣可以節省時間。
學生實驗,教師指導。
師:做完實驗的同學,用燈冒將酒精燈熄滅。沒有描點作圖的,抓緊時間完成。好,每個小組都做完了實驗,下面我請一個同學把你們組的圖象畫在屏幕上。
師:好,請回,接下來我們就在問題的引領下,分析總結一下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
生:1)水沸騰前水面平靜,沸騰時水面有大量氣泡冒出。
2)開始加熱時,在燒杯壁出現小氣泡,隨溫度升高,產生的氣泡越來越多并不斷上升,但沒到水面前就消失了,同時聽到了“吱吱聲”
生:水燒開時,杯壁和水的內部都會有大量氣泡產生,上升變大,到水面就破了,聽不到“吱吱聲了”
板書:特點:氣泡上升變大。
3)沸騰前溫度上升,沸騰時溫度不變,
4)撤去酒精燈,停止沸騰了,再加上時水又重新沸騰了。
師: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生:酒精燈是給水提供熱量的,撤去酒精燈,就沒有熱源給水加熱。水就不能吸收熱量了,所以水停止沸騰了,等再加上時,水又可以吸熱了,所以水又重新沸騰了。
師:下面給你們1分鐘時間,根據剛才回答的問題討論一下水沸騰時有什么特點呢?
生:溫度不變,繼續吸熱。
師:總結得很到位,我們知道了沸騰的特點了,那么誰能給沸騰下個定義呢?可對比蒸發的的定義去總結。
生:在一定溫度下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師:在什么位置上發上的呢?
生:在表面和內部。
師:誰能重新給總結一下。
生: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師:好請坐,總結得非常好。我們就把液體沸騰時不變的這個溫度叫沸點。請同學們把書翻到P60頁,觀察一下液體沸點的小資料??纯锤鞣N液體的沸點相同嗎?
生:不同
師:這說明液體的沸點跟液體的種類有關,液體種類不同沸點不同。請同學們找出水,酒精,水銀,亞麻仁油的,分別是多少?
生:100℃,78℃,357℃,287℃,
師:請每組的同學都看一下自己的實驗數據,你實驗時水的沸點是多少?
生:98℃,99℃,100℃,101℃
師:液體的種類相同,同樣都是水,水的沸點為什么不同呢?
師:下面請同學們再回到書上的小資料,看一下在幾種液體的沸點旁寫了什么呢,
生:標準大氣壓,
師:對,大氣壓的知識在下學期會系統學習,在這里我們只要知道同種液體的沸點跟液面的氣體壓強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氣壓越低,沸點越低。例如長白山山頂上海撥高,氣體稀薄,氣壓就低,雖然水也會沸騰,但沸點低所以煮不熟雞蛋。所以在山頂上做飯通常都會用高壓鍋,因為高壓鍋不漏氣,加熱過程中,鍋中的水會汽化成大量水蒸氣使鍋內氣壓增大,沸點升高,食物在高溫下易煮熟。
師:現在,誰能解釋一下,同樣都是水,水的沸點為什么不同呢?
生:因為水面的氣壓不同,他們那組的沒有蓋子,我們的有蓋子,有了蓋子氣壓就會增大,沸點就會升高。沒蓋子的氣壓小,沸點低。
師:這說明液體的沸點跟液體的種類和氣壓有關。
師:紙鍋燒水,
師:下面請同學幫老師再解決一個生活中的問題:
1、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鍋內煮食物,碗與鍋底不接觸,當鍋內的水沸騰時,碗里的湯能否沸騰?為什么?
生:能,或不能,
師:理由是什么呢,你的判斷依據什么?(想想熔化時我們也曾經做過一個類似的題,它們的道理是相同的)討論一下。
碗里的水雖然溫度達到了沸點,但不能繼續吸熱,就跟前面學的試管里的冰不能熔化一樣,所以碗里的水不能沸騰。
師:解釋非常好,既然你都能聯想到熔化了。你能否對比晶體熔化的條件總結出液體沸騰的條件呢?
生:液體溫度達到沸點,繼續吸熱。
師:我們已經學了兩種汽化方式蒸發和沸騰。它們雖然都屬于汽化,但也有很多相同點和不同點。下面就小組討論一下它們有什么異同點呢?把討論的結果可以填到導學案上的表格里。
師:好抬頭,誰來給填一下,按表格進行??偨Y得很好。
習題:夏天,送牛奶的配送員將牛奶放在水里,希望牛奶不致很快變質,從物理學角度來看,這種做法有什么好處呢?
利用水蒸發要從牛奶瓶中吸收部分熱,有降溫作用,從而延緩牛奶變質。
師:下面請同學們再看一下你記錄的數據,從90開始記時,到水沸騰,即到沸點,所用的時間分別是多少呢?跟其他組相同嗎?
生:不同
師:加熱到沸騰的時間為什么不同呢?
生:氣壓不同,沸點不同,加熱時間當然不同。
初溫不同,加熱到沸騰的時間也不同。
師:這的確是其中的原因,那么中間這三組,你們加熱到沸騰的時間分別是多少?
在加水時我就讓他們都是從90開始加熱的,而且也沒有給加蓋子,溫度計也選擇了精確度的,為什么它們加熱到沸騰的時間也不同呢?
師:你們三組各出一個代表把你們的圖象畫到白板上。其它同學在下面可以討論一下。加熱到沸騰的時間為什么不同。
師:誰能解釋一下呢?錯了也不要緊,大膽點。
生:是他們燒杯里水的多少不同。
師:回答得很好,在加水時,老師就給三組加得就不一樣,4組加到了150,5組加了200。6組加了250,也就是說他們水的質量不同。導致三組水沸點雖然相同,但加熱到沸騰時間就不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