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6
這是小電動機原理,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結合家鄉的電力事業讓孩子初步了解電的主要性能、用途。
2、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教育幼兒節約用電和安全用電。
3、提供實驗材料,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能積極的參加探索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發現,愛思考,多動腦。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
1、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電的知識,學習正確使用常見的家用電器。
2、向幼兒介紹一些安全用電方面的知識,教育孩子節約用電、安全用電。
3、請家長協助收集有關電器和安全用電的圖片、影片和書籍。
物質準備:
電池、電線、電珠、卡紙、膠布、蠟筆、筷子、鐵棒、各種質地的布、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引入主題。
師:小朋友們,我們知道了我們的家鄉-----長泰,是個美麗的地方,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可是,你們觀察過我們縣城的晚上美嗎?
幼:很美。
師:美有哪里?
幼:圓池很美,還有很多的彩燈。
師:有一天晚上,王老師到街上散步,邊欣賞美麗的彩燈,突然,整個縣城變得黑呼呼的,一點也不美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幼:停電了。
二、讓幼兒觀看錄像,邊思考錄像里的內容。
1、錄像告訴小朋友們哪些電的知識?
2、電是從哪里來?
三、自由討論:電是從哪里來的?
小結:電是從發電站把高壓電輸送到變電站,再通過變電所的變壓器把高壓電減弱成我們日常生活用電(220伏),再通過電線輸送到各家各戶的。附流程圖:發電站----高壓電線-----變電站------電線------各家各戶。
四、結合長泰發電情況,簡單向幼兒介紹幾種發電形式。
1、太陽能(出示當時神舟六號的相關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太陽能的運用。)
2、風能(結合我國最大的風能發電站圖片,讓幼兒知道風也能發電。)
3、水能(結合長泰的發電圖,讓幼兒了解自己平時所用的電是靠什么能量產生的'。)
4、核能(簡單向幼兒介紹大亞灣核電站。)
五、認識電池
引導幼兒簡單認識各種不同的電池。
六、引導幼兒談一談:
如何節約用電和安全用電?
小結:節約用電如電視不看了就要關起來,白天出太陽時,不要開電燈等等。手濕時,不摸開關,也不能把手插在插座孔里,自己在家時,不能亂動有電的東西。
分組活動
1、介紹材料(重點介紹實驗“燈炮發光”)
2、分組活動:燈炮發光、紙屑飛向哪一邊、制作安全標志、以繪畫形式表現節約用電。
3、引導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在一邊指導。
活動延伸:
把實驗材料投放到區域中,讓比較多的幼兒參與實驗,繼續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探索科學奧秘,養成愛動腦筋,多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
玩具小電動機的功能是把電變成了動力。
二、過程與方法:
1、用分部分觀察、整體觀察的方法了解小電動機的構造。
2、根據小電動機的構造推想通了電后它為什么會轉動。
3、在教師指導下按步驟做探究小電動機轉動的秘密的實驗。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產生探究小電動機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根據小電動機的構造推想通了電后它為什么會轉動。
2、在教師指導下按步驟做探究小電動機轉動的秘密的實驗。
教學準備:
1. 小組準備:鎖片已經撬開的玩具小電機、自制教具、一號電池2節、導線、磁鐵2塊、電池盒、開關、。
2. 教師準備:有關玩具小電動機構造的課件。
教學設計:
一、玩具小車引入
師:同學們,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
師:我們的四驅車通上電后,它就會動起來(師演示),同學們,你們知道是什么讓我們的小車動起來的嗎?
生回答。
師:對,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神奇的小電動機(板書課題)
二、探究活動
1、認識小電動機的結構。
師:老師給你們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小電動機,請你們給它通上電流,讓它轉動起來。
生動手讓小電動機轉動起來。
師:請同學們斷開電路。這個小電機真神奇!同學們,你們中有誰知道小電動機里有些什么嗎?
生回答,師作評價。
師:這樣,我們把它拆開來看一看,小電動機的構造究竟是怎樣的?(師指導學生拆電機)
師:我們拆開電動機后發現:我們的小電動機分成了幾部分?讓我們看著大屏幕一部分一部分的來認識!(課件出示)
師:這一部分叫做外殼(板書),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里面有什么?(板書磁鐵)
師:這一部分叫做后蓋(板書),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里面有兩個小的金屬片,它的名字叫電刷?(板書電刷)
師:這一部分叫做轉子(板書),其中這個叫做轉向器(板書),它是由三個環狀的小金屬片構成的圓柱,同學們可以傳閱一下,它有什么作用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資料(課件出示)。
師:讀了資料我們就知道:轉向器和電刷一起作用就可以接通和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板書)
師:我們接著來認識轉子的主要部分,這個是鐵芯,這個呢?看著鐵芯和線圈,我們就會想到什么呢?對了,我們怎樣來驗證我們的猜想呢?(師演示,后板書電磁鐵。)
2、小電動機轉動的秘密。
(1)、猜測小電動機為什么通電會不停的轉動
師:現在我們完全認識了小電動機的結構。你們能夠猜測一下,小電動機為什么通電會不停的轉動嗎?
師引導:老師給你們一些小提示:(指著板書)小電動機轉子是電磁鐵,通電后會產生什么呢?它的外殼中有磁鐵,磁鐵本身就帶有什么?電磁鐵和磁鐵,距離那么近,通了電后,它們之間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師:現在你們知道小電動機為什么通電會不停的轉動嗎?這樣,先在小組內交流你們的想法?
生:小組討論并匯報。
師評價并小結:磁鐵和電磁鐵之間這種相互吸引,相互排斥也就是做磁的相互作用。(板書:磁的相互作用)
(2)檢驗我們的猜想。
師:同學們根據我們學到的知識作出了猜測,那我們的猜測對嗎?現在我們就來做實驗驗證我們的猜想。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個器材,讓我們能清楚的看到小電動機中轉子的轉動,想不想做一做這個實驗?。(課件出示自制教具)其中這兩個相當于后蓋中的電刷,這個當然是小電動機中的轉子了!我們還差什么呢?我們用這個磁鐵代替外殼中的磁鐵(師演示)。
師:現在我們可以做實驗了!先請一位同學把轉子接到電路中,再請另一位同學用開關接通電流后,馬上斷開電,轉子轉動了嗎?還要怎么做轉子才能轉動起來?
師說明馬上斷電的原因:如果我們的轉子沒有動起來,是很費電的。在后面的實驗中,如果你們小組的轉子沒動起來,請馬上斷電。
師:現在老師請一位同學和老師一起給大家演示一遍。
師請一名學生負責開關,老師用兩塊磁鐵做演示,邊演示邊說實驗方法:先看磁鐵能否吸在一起,然后把它分開,放到轉子的左右稍微靠下的兩邊,注意磁鐵怎么放啊!最后通電;也可以用一個磁鐵……。提示:反復幾次看到實驗現象后,就可以停下來了,后面我們還要做更多的實驗讓你們玩個夠!玩個盡興!
生做實驗師指導。
師:你們的小電動機轉動起來了嗎?現在證明了我們的猜想了嗎?說明小電動機的`轉動就是通電后磁鐵和電磁鐵相互作用的結果。(板書)再加上轉子和電刷接通和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就會讓我們的小電動機不停地轉動了。
師:我們現在知道了小電動機轉動的秘密,老師還有兩個生活中的問題需要同學們幫老師解決。我知道同學們都非常喜歡玩四驅車,不過有些同學總是嫌自己的車子跑得慢,我們怎樣可以讓我們的四驅車跑得快起來呢?
生回答。
師總結:也就是讓小電動機的轉子轉更快!
1、怎樣使轉子轉得更快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你的方法,并做實驗驗證!)
生做實驗,師指導。
生匯報交流師作評價
師:我們在裝四驅車的時候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的同學裝的車,通電后倒著走,什么原因呢?
師總結;哦!也就是轉子轉動的方向反了!
師:哪怎樣可以改變轉子轉動的方向?這個方法可有兩種啊!你們能找到嗎?試一試呢?
生做實驗,師指導。
生匯報交流師作評價
三、課堂小結?
1、師指著板書小結。
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呢?
3、師對學生的評價并小結:電動機是用電產生動力的機器。它們雖然大小懸殊、構造各異,但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電產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轉動。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電是怎樣傳輸到家里的。
2.知道電池的正確使用方法。
3.初步掌握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難重點:
了解電是怎樣傳輸到家里的。
電池的正確使用方法。
活動準備:
大電池若干節、電線3若干根(大約1尺5)、小燈泡若干個、各種型號的電池、手電筒一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通過提問,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小朋友,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東西需要用電呢?”(電視機、錄音機、燈棍、消毒柜、空調等)。
2.“這么多東西都需要用電,你知道電是從哪里來的嗎?”(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
教師小結:我們國家在很多地方建有發電站,有用火力發電的火力發電站,用水力發電的水力發電站。還有用風力發電的風力發電站。這些發電站發好電后,電工叔叔通過長長的電線把電傳到工廠、醫院、商店、幼兒園和小朋友的家里等所有地方,照亮城市,照亮千家萬戶。
師:“電工叔叔的本領大嗎?”(大)“你們長大了想不想也當一名電工?”(想)
二、基本部分:
小實驗:燈泡亮了
1.教師出示手電筒:
提問:(1)這是什么?(手電筒)
(2)它有什么用?(照亮路)
(3)在沒有電的地方我們可以用手電照亮路,你們知道手電是靠什么發光的嗎?(電池)
2.教師出示電池:
提問:
(1)這是什么?為什么叫它電池?(因為它里面儲存著電)
(2)它里面儲存的電量比較少,可供一些小電器使用,(如:手電筒、電動玩具)
(3)還有什么東西用電池?(電動剃須刀錄音機手機遙控板電子表等不同型號的電池可給不同的電器供電。)
(4)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電線、小燈泡,小朋友想想并動手操作,看怎樣可以用電線把電池里的電傳輸給小燈泡,使小燈泡亮起來。
3.幼兒探索操作,教師指導。
小朋友,通過這個小實驗,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小朋友都明白了電池有“+”、“—”標記,“+”叫正極,“—”叫負極,電流從正極通過小燈泡和電線流入負極,負極通過電池再流入正極,電流不斷循環流動,小燈泡就會亮起來。
4.幼兒兩兩合作探索操作:用兩節電池怎樣可以使小燈泡亮起來?小燈泡又有什么變化?
小結:電量越大,小燈泡越亮。有的小朋友說:“我想讓小燈泡更亮,,就用5節6節電池連接,這樣可以嗎?這樣是不可以的,每個用電器,它的用電量是有限的,如果超出了他的用電范圍,就會損壞電器。
5.教師提問:“小朋友學會了電工叔叔的本領,能使小燈泡亮起來,你們真棒!那你們知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安全用電嗎?”
三、結束部分:
討論:日常生活中怎樣安全用電?
1.不用濕手、濕抹布觸摸燈頭、開關、插座和電器。
2.電器使用完畢后應拔掉插銷。
3.不要在高壓線附近玩耍,不要爬電桿。
4.不要在電線附近放風箏。
延伸活動:
提供手電筒、電動玩具,供幼兒操作,探索電池的正確使用方法。
反思:
在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電》中,目的在于讓幼兒了解電的來之不易,要知道節約用電,并知道電的正確使用方法,初步培養幼兒安全用電的意識。
活動過程中,第一環節,我通過提問,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出生活中的電視機、空調、微波爐、洗衣機等等都需要用到電,讓幼兒知道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電,并了解了電是從發電廠傳輸過來的。探索是兒童的本能沖動,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因此,在第二環節,通過小實驗“小燈泡亮了”,充分調動起幼兒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在親身感受、體驗和發現中提高能力,達到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電的正確使用方法,并了解了電流是不斷循環流動的。第三個環節,通過討論,得出了幾條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并適時的對幼兒進行了安全教育。
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學習興致很高,探索欲望很強,每一位幼兒都能積極動手去探索,三個環節環環相扣,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效果很好。
活動目標:
感知雷和閃電現象,對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視頻 圖片。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引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你們剛才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見過閃電和打雷嗎?
(播放打雷和閃電的視屏,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覺)。
二、出示圖片,了解雷電產生的原因。
1、教師:為什么會打雷和閃電?
小結介紹:雷雨常嘗會在夏季發生。因為夏天空氣急劇上沖,使得云朵里帶有許多的電。當云和云碰撞時,就會發生打雷和閃電的現象。
2、請幼兒想一想,在剛剛觀看的視頻里,你是先看見閃電還是先聽見打雷?
小結:先看見閃電,然后聽見打雷。告訴幼兒因為光的速度比聲音的速度傳播得要快,因此先看見閃電,然后聽見打雷。
三、觀看圖片,交流保護自己的方法。
1、師生共同討論:雷雨時自我保護的方法。
2、看圖說說:下雨打雷了,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做?這樣做安全嗎?
⑴雷雨時,在家里的小朋友關上電視對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雷雨時,要把家中的電源切斷,最好不要使用任何電器。因為電線受雷擊后,很容易把強大的電流傳到電器上,使電視機、電腦等電器發生爆炸或燒起來,造成危險。
⑵雷雨時,不能在哪里躲雨?為什么?
教師小結:雷雨時,不能在空曠的地方停留,更不能玩地上的積水,還不能在大樹下躲雨,也不能在高壓線附件走動。因為水、木、鐵都會導電。
⑶雷電會給人類帶來哪些危害呢?
教師小結:雷電會擊中人或動物,還會引起火災。因此現在人們在高樓上裝有避雷針,使雷電不會擊中高樓。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