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3
這是平拋運動的規律及應用教案,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平拋運動的規律及應用教案第 1 篇
一、設計思路
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并且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培養其科學探究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針對研究問題——平拋運動,我利用小組討論、匯報交流、相互合作的方法來全面體驗和感悟實驗探究,描繪平拋運動的軌跡,并計算物體的初速度。以學生為中心,注重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教師引導下充分讓學生大膽猜想、自主設計,設計出既與教材相聯系,又不被教材所束縛的創新實驗方案,突出學習與創新相結合的探究式教學理念。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研究平拋運動的軌跡
2、根據實驗數據計算平拋運動的初速度
3、對設計出的方案進行評價與創新
(二)、過程與方法
學生自主設計的實驗方案,經生與生間的交流、討論,教師再進行引導得出較合理的多種方案。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設計探究,培養學生的設計探究興趣與熱情,體驗到探究自然規律的艱辛與喜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他人合作精神。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如何提出實驗方案并使實驗方案合理可行
2、學會設計實驗方案
難點:設計方案
四、教學資源
書籍、資料、網絡等。
教學流程圖
知識回顧
提出問題:如何得到運動軌跡及初速度
處理問題:實驗探究
設計方案
分組實驗
處理數據
描述軌跡
計算初速度
六、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提問: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平拋運動,下面一起回顧一下:
(1)什么是平拋運動?
(2)平拋運動的軌跡是什么?(給學生總結一下)
(3)那么平拋運動的軌跡我們怎樣通過實驗來得到呢?
下面我們通過實驗描繪出平拋運動軌跡并計算初速度,請同學們自主設計出實驗方案,并且進行討論計算,得出實驗結論。
(二)、進行新課
提出問題:(1)如何得到平拋運動的軌跡?
(2)如何判斷平拋運動的軌跡是不是拋物線?
(3)根據實驗數據如何計算平拋運動的初速度?
(三)、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提問:同學們,你們有哪些方案來研究平拋運動呢?
小組討論、閱讀教材、交流,匯總設計的方案。
結論:
方案(1):利用斜面小槽等器材,讓鋼球從斜槽上滾下,沖過水平槽飛出后做平拋運動
平拋運動的規律及應用教案第 2 篇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平拋運動的特點是初速度方向水平,只有豎直方向受重力作用,運動軌跡是拋物線;
(2)知道平拋運動形成的條件;
(3)理解平拋運動是勻變速運動,其加速度為g;
(4)會用平拋運動規律解答有關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在知識教學中應同時進行科學研究過程教育,本節課以研究平拋物體運動規律為中心所展開的課堂教學,應突出一條研究物理科學的一般思想方法的主線:
觀察現象→初步分析→猜測實驗研究→得出規律→重復實驗→鑒別結論→追求統一。
(2)利用已知的直線運動的規律來研究復雜的曲線運動,滲透物理學“化曲為直”“化繁為簡”的方法及“等效代換”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
(3)在實驗教學中,進行控制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從實驗的設計、裝置、操作到數據處理,所有環節都應進行多方面實驗思想的教育,“實驗的精髓在于控制”的思想,在乎拋物體實驗中非常突出。如裝置中斜槽末端應保持水平的控制;木板要豎直放置的控制;操作上強調小球每次都從斜槽同一高度處由靜止開始釋放的控制;在測量小球位置時對實驗誤差的控制等。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重復多次實驗,進行共性分析、歸納分類,達到鑒別結論的教育目的,同時還能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
(2)在理解平拋物體運動規律是受恒力的勻變速曲線運動時應注意到“力與物體運動的關系”。這方面的問題,我國東漢的王充(公元27~97年)歷盡心血三十年寫成《論衡》一書,全書三十卷八十五篇約三十萬字,已有精辟論述,以此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和刻苦學習、勤奮工作精神的美德教育。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律;學習和借鑒本節課的研究方法。
2、教學難點:平拋運動的規律。
教學工具
多媒體、板書
教學過程
一、實驗目的
1.用實驗的方法描出平拋運動的軌跡.
2.判斷平拋運動的軌跡是否為拋物線.
3.根據平拋運動的軌跡求其初速度.
二、實驗原理
1.利用追蹤法逐點描出小球運動的軌跡.
2.建立坐標系,如果軌跡上各點的y坐標與x坐標間的關系具有y=ax2的形式(a是一個常量),則軌跡是一條拋物線.
三、實驗器材
斜槽、小球、方木板、鐵架臺、坐標紙、圖釘、重垂線、三角板、鉛筆、刻度尺.
四、實驗步驟
1.安裝調平
將帶有斜槽軌道的木板固定在實驗桌上,其末端伸出桌面外,軌道末端切線水平,如圖所示.
2.建坐標系
用圖釘將坐標紙固定于豎直木板的左上角,把木板調整到豎直位置,使板面與小球的運動軌跡所在平面平行且靠近,把小球放在槽口處,用鉛筆記下小球在槽口(軌...
平拋運動的規律及應用教案第 3 篇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只受重力作用,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拋出的運動,是平拋運動.了解平拋運動的定義及特點,它是本節的基礎內容.
2、復習曲線運動的條件,理解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使學生理解勻變速運動不一定是直線運動,還可以是曲線運動.
3、掌握研究平拋運動的方法,在學生已有的直線運動和運動合成的知識基礎上,將平拋運動分解為水平的勻速運動,豎直的自由落體運動.利用勻速運動和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由合成的知識得出乎拋運動的規律,運動軌跡.
能力目標
訓練邏輯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以及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采用多媒體,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課堂討論,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開門見山,給出平拋物體運動的定義,通過演示實驗和頻閃照片引出平拋物體運動的處理方法,接著討論平拋物體運動的規律,最后通過例題加以鞏固落實,同時又附有思考和討論及課外小實驗,比較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教法建議以及教學重點難點
教法建議
平拋的規律是本章的重點知識,物體的運動按路徑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平拋物體運動是曲線運動的一個重要模型,同時也是同學們首次研究曲線運動.要結合教學課件和演示實驗,通過同學的討論達到教學目的.引導同學利用運動會成與分解的知識將平拋運動分解為水平的勻速運動,豎直的自由落體運動,利用勻速運動和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由合成的知識得出平拋運動的規律.這是研究曲線運動的基本方法,化曲為直,化繁為簡.掌握位移和速度公式,軌跡方程.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方法,培養能力.平拋的教學重點是利用運動合成與分解的方法將平拋運動分解為水平的勻速運動,豎直的自由落體運動.再利用合成知識求平拋運動的位移及速度.這也是難點.
教學設計方案
一、平拋運動
引入:粉筆頭從桌面邊緣水平飛出,觀察粉筆頭在空中的運動
定義: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拋出,物體只受重力的.作用,這樣的運動叫平拋運動.
學生舉例;可看作平拋運動的生活事例.
二、平拋運動的規律:
(一)介紹水平豎落儀.演示:兩小球同時從同高處落下,一小球自由落體,一小球平拋,它們總是同時落地
(二)用錄像放慢動作,兩小球同時從同一高處落下,任何時刻總在同一高度,說明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的分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三)利用課件1:引導分析水平方向:不受力,初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四)利用課件2:平拋運動及兩個分運動的閃光照片,進一步說明: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五)引導同學推導規律:建立直角坐標系,以拋出點為坐標原點,初速度方向為軸正向,豎直方向向下為軸正向.
學生導出
1、平拋物體在時刻的瞬時速度:
水平方向:
豎直方向:
平拋物體在時刻的的速度大小:
平拋物體在時刻的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則:
2、平拋物體在時刻的位移:
水平方向:
豎直方向:
平拋物體的位移大小:
平拋物體的位移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則:
3、消去時間,軌跡:是拋物線
(六)討論:
l)平拋運動物體的飛行時間由什么量決定?
2)平拋運動物體的水平飛行距離由什么量決定?
3)平拋運動物體的落地速度由什么量決定?
探究活動
如何測得平拋運動物體的初速度
課外小實驗:讓橡皮從桌子上水平拋出,如何得出其初速度?
【提示】實驗目的測平拋的初速度,解決方法例用平拋規律,由高度求出時間,所以要測桌子高度.利用水平位移求出初速度,所以要測水平射程.
【思考】根據平拋運動的知識,若想求出初速度,還有什么方法?需要已知什么條件?
平拋運動的規律及應用教案第 4 篇平拋物體的運動是曲線運動一章的重點,是一種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線運動,是運動的合成和分解知識的第一次應用,是理解和掌握其它曲線運動的基礎。平拋物體的運動是一種典型的勻變速曲線運動,它體現了處理復雜的曲線運動的基本方法——先分解成幾個簡單的直線運動——再進行合成,從而理解運動的獨立性原理和疊加原理,并且會利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本節的內容較簡單,得出結論也并不難,但是用運動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問題的方法,是運動學中常用的一種重要的研究問題的方法,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
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掌握平拋運動的研究方法,使學生學會用運動的分解和合成來研究復雜的曲線運動,并通過實驗探索分析、歸納出其運動規律是本節的難點。要突破這一難點,關鍵是設計實驗及多媒體演示,使學生容易觀察、分析。
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學生在學習運動中的一個轉折點,以前學生接觸的都是直線運動,而本節內容是比較典型的曲線運動,對于直線運動的規律學生非常熟悉,而對曲線運動的處理方法及運動規律是陌生的。所以本節教學通過實驗、頻閃照片等手段探索出平拋運動的規律,讓學生從中體會運動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側重培養學生研究曲線運動的方法,提高對運動合成與分解方法的運用能力。
教學
目標
知 識
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平拋運動
(2)理解平拋運動可以分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且這兩個方向上的運動互不影響。
(3)掌握平拋運動的規律,會處理簡單的問題。
過 程
與方法
(1)通過實驗、頻閃照片,完全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培養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滲透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教育。認識平拋運動的處理方法是從復雜到簡單,先分解再合成,這個規律是物理學研究的重要方法。
(3)發揮教學工具的作用,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物理教學中使學生受到相信科學、熱愛科學的教育。
(2)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學媒體運用
平拋與自由落體實驗器(利用平拋實驗儀改進)
PPT教學演示課件 視頻 自制教具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 學 程 序 設 計
教學
程序
教 師 活 動
學生活動
教學資源
創
設
情
境
引
入
新
課
教師在講臺旁邊放上一個垃圾桶,并把一個廢棄的粉筆頭沿水平方向向垃圾桶扔過去,結果扔過頭了,搖搖頭,重新揀起來,再一次向垃圾桶扔過去,結果這次又沒有扔到。
粉筆,粉筆盒或垃圾筒
師:拋出的粉筆頭所做的運動有什么特征?
討論:開始的速度是水平的;受到重力,摩擦力;軌跡是曲線
分析:如果空氣的阻力比較小,相對于重力來講可以忽略不計
粉筆運動的特征:
初速度是水平的,只受到重力
點明主題:水平拋出的物體在只有重力作用下(不考慮空氣阻力)的運動叫做平拋運動
舉例識別平拋運動
(圖片1)從桌面水平飛出的小球在不受阻力情況下的運動
(演示)水平拋出的氣球
拿籃球投籃(斜向上投)
學生分析說明原因
圖片和氣球
說明:現實生活中,摩擦力是必然存在,只要是比重力小得多,我們就可以把它忽略,把物體的運動近似看成平拋運動
小結:平拋運動的特征
性質:勻變速曲線運動
平拋運動只受到重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其加速度保持不變,可見是勻加速,而軌跡是曲線。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