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9-01
這是短歌行教案教學設計,是優秀的高中語文必修上冊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㈠ 了解漢魏晉詩歌的基本特征,體會曹操詩歌慷慨悲涼的風格,感受詩歌政治性與抒情性相交融的藝術特征;
㈡ 掌握誦讀與背誦古典詩歌的技巧,培養欣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㈢ 體會古典詩歌的意境美,提高欣賞文學作品的層次,豐富自己的文化積淀.
教學過程:
導入:他曾經叱咤風云,他死后罵名最多.在三足鼎立的歷史舞臺上,他是一個個性張揚的英雄;在中國文學的舞臺上,他是個慷慨豪邁的大詩人.他就是――曹操.今天共同我們來學習他的代表作《短歌行》,一起來感受曹操的英雄氣概!
解析詩歌:
一、齊讀正音,交代文體常識(從文題就可看出本文屬歌行體,一般篇幅較長,本詩共三十二句,每四句為一章,每兩章為一解,共分八章四解).
二、提問:通讀全詩,如果要你用詩中的一個詞來概括詩人的情感,大家認為哪個詞最恰當?(憂!)憂什么?你是從哪句或哪幾句詩中看出來的?
提示:人才難求 人生短暫 功業未就. 這里學生可以自由發言,教師就學生找到的句子按解進行分析.
1、學生最容易從“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幾句中讀出曹操對人才難求的憂思.教師就此講解第二解.
提示:1)、看課本15頁注解⒁,曹操在這里引用《子衿》這首詩,還說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誦它只因為你的緣故,這實在是太巧妙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對“賢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為什么不主動來投奔我呢?”由這一層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苦心.曹操曾經四下求賢令,《短歌行》實際上是一首“詩的求賢令”,卻比任何政治求賢令更有號召力,因為曹操用他高妙的文學技巧使刻板的政令帶上了感人的人文力量,而這感人力量正是緣于曹操深厚的文學功底.這是此句妙處其一,另一妙處即“但”字的使用,一個“但”字讓每個知識分子都有理由把自己想象成那個曹操“輾轉反側”“寤寐思服”的“君”,每個看到此詩的賢才好象都聽到了曹操在對自己說“你很重要”.這提醒我們解讀詩歌一定要注意抓關鍵詞.
2)、“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選自《詩經小雅鹿鳴》)本是宴請賓客的詩,這里表達對賢才的渴慕.
2、第三解依然表達的是求賢若渴的厚重憂思.“明明如月,何時可掇?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先找學生翻譯,提醒學生:翻譯時大家要想把意思表達清楚完整,必須加入很多連綴成分,這充分體現了詩歌的跳躍性.比興手法,淋漓盡致地表達了真誠的憂思和呼喚.關鍵詞“枉”字非常重要,表達了對賢才的真摯與尊重.
從這兩解中我們看出了曹操對于人才的渴慕以及對賢才難求的無限感慨和“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的厚重憂思,那么同學們能不能用你的理解和朗誦把這種憂思表達出來?找同學有感情朗讀.
3、詩人在第四解中表達了功業未就的憂思.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真的喝醉了嗎,怎么想摘月亮啊?提示:烏鵲即烏鴉,此處以良禽擇木而棲喻賢才擇主而事.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引用前人成句,16頁注解(6),這里曹操向賢才們表達了誠心和自己的廣闊胸襟,這句話等于曹操拍著胸脯向人才保證:我就是高山我就是大海,請放心我一定不會“才”滿為患,快來投奔我吧,讓我們一起來干大事吧.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里使用了《韓詩外傳》里的典故,相傳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這里曹操既是以周公自比,也是以周公自勵.但不管哪種,結果都是“天下歸心”.曹操最終的夢想是要一統天下,萬民歸心,這就等于為天下賢士勾勒了一幅砰然心動的藍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真正的人生目標,作為領導者曹操在這一點上和人才們形成了偉大的共識.
4、教師提問:大家看看我們沒有分析的第一解中詩人是否流露了其他憂思呢?
學生完全可以讀出曹操憂的是人生短暫.“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幾句詩其實體現的是中國古代文人對生命真相的哲學思考.兩漢時期是中國古人生命悲劇意識全面覺醒的時期,漢王朝的興盛繁榮讓人們更加熱愛生活,而對世俗生活的留戀也讓人們越發覺得生命的短暫.這種對生命短暫宇宙永恒的深切體悟在后代詩歌中比比皆是,同學們能想到哪些詩句?
參考: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提示學生:我們學習詩歌,學習新知識時一定要善于聯系以往所學,“溫故”而且“知新”.
教師激疑發問:魯迅曾評價曹操“是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個英雄.”曹操這樣的人物怎么可能慨嘆人生短暫,想要及時行樂,借酒消愁呢?你如何看待這種憂思?同學們你們認為詩人曹操會從人類永恒的生命哲學中品味出什么哲理呢?
學生自由討論發言.教師總結:這段文字中有兩個意象 ―― 酒和朝露.“朝露”是漢魏晉詩歌中常常使用的意象,曹植就有詩云:“天地無終極,人命苦朝露.” 朝露象征時光短暫. “酒”的意象在古典詩歌中最為常見,例如: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屈子“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李清照也醉在酒里――“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范仲淹“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杜甫晚年窮困潦倒,吃飯都成問題了,卻還感嘆自己“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可見,借杯中物來消解胸中塊壘一直是中國知識分子主流的精神交游方式.作為深諳中國知識分子心結的文人和政客,曹操開篇這千古一嘆定會引起知識分子在人生經驗上的共識,觸動文人內心深處那最柔軟的地方.看似消極感嘆,實則變相提醒知識分子們“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正是因為生命短暫,所以才要更加珍惜,好好利用這短暫的生命,干出一番經天緯地的大事業.所以下文很自然地便有了人才難求和功業未就的憂思慨嘆.這里提醒大家品味詩歌一定要在全面理解后整體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本詩開篇看似消沉,實則意味深長.綜觀全詩,感情基調應該是慷慨豪邁的.
三、全面理解詩人情感后,找同學朗讀全詩,教師適時給予朗讀指導.
同學們可以發現本詩中詩人的感情非常真摯,吳淇在《六朝選詩定論》中評價此詩全篇“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連貫,若不連貫,純一片憐才意思.”作為領導者曹操這種憂思是厚重的,也許在座的同學們包括我在內還不能深刻地體會,我們只能盡量地用心去揣摩,《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曹操橫槊賦詩的精彩片段,鮑國安表演得很不錯,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大屏幕播放.這首使讓我對曹操有了新的認識,同學們呢?
清人陳沆在《詩比興箋》中說:“此詩即漢高祖《大風歌》思猛士之旨也.”相別而言,顯然本詩技高一籌.大家覺得本詩有哪些寫作技巧值得我們學習?參考:比興、引用、用典
四、小結:曹操的詩歌大致分兩類:反映社會狀況,如《蒿里行》;抒發政治理想及人生抱負,如《短歌行》、《龜雖壽》、《觀滄海》.這節課我們就學到這里,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從本詩中認識了一個不一樣的曹操,鐘嶸《詩品》評價為:曹公古直,甚有悲涼句.如果你也欣賞曹操那種大氣磅礴、慷慨豪邁的人生態度,那么希望同學們在課下能夠多多閱讀曹操的作品.
教學目標
短歌行教案教學設計
知識目標:了解曹操詩歌的特點及藝術風格。
能力目標:掌握詩中用典、比興及引用等修辭手法。
情感目標:體會詩人“憂”而發奮、慷慨激昂的情緒;學會珍惜時間,樹立遠大目標。
教學重、難點
重點:揣摩詩中一個政治家身處動亂時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賢若渴的情懷。
難點:鑒賞詩中用典、比興及引用等具有特色的藝術手法。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逐步加深對詩意的理解。
2、討論法:讓學生自己品位詩中作者的情感。
3、點撥法:抓住關鍵詩句進行點撥,以點帶面,以利于學生對作品的理解。
教具設備
多媒體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語設計:
“秋風蕭瑟,紅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與“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曹操的《觀滄海》和《龜雖壽》中的名句。分別寫出了曹操的博大和慷慨之氣。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名作《短歌行》。
二.解題:
1.曹操簡介:
曹操,字孟德,沛國譙郡人,是三國時候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年三十舉孝廉,以參加鎮壓黃巾起義,遷為濟南相。后起兵伐董卓,復擊滅袁術,袁紹。他實習“唯才是舉”的政策,采取抑制豪強,限制兼并,廣興屯田等一系列較為進步的措施,終于統一了北方。位至大將軍、丞相、封魏王。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帝。曹操又很高的藝術修養。他的樂府詩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真實地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社會現實,表現了他統一天下的遠大抱負和頑強的進取精神。其詩語言質樸、情感深沉,格調蒼涼悲壯,有很高的藝術性,他的以樂府古題寫時事的.作風對后來的新樂府詩有很大的啟示,不僅為建安文壇的領袖,而且建安文學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2.背景介紹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列陣長江,欲一舉蕩平孫權勢力。大戰前夕,酒宴眾文武,飲至半夜,忽聞鴉聲往南飛鳴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此詩格調高遠,感情豐富,是詩人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
三.整體感知詩歌:
1.播放錄音,整體把握該詩的語調,體味其中情感。
2.學生自由誦讀。要求讀準字音,把握語調,讀出慷慨之情。
3.學生結合注釋,疏通詩句大意,教師進行相關點撥。
4.學生思想并討論詩歌的內容層次。
明確:全詩可分為四層:前八句為第一層,詩人慨嘆人生有限,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功業未成的深沉感慨;次八句為第二層,通過思念賢才、宴飲嘉賓的描寫,表現了詩人求才若渴的心情;再次八句為第三層,寫對賢才的仰慕,想象賢士到來,暢抒情誼;最后八句為第四層,寫賢才擇主和自己希望搜攬人才以完成統一事業的宏偉抱負。
四.具體研習重要詩句:
1.提問:如何理解“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四句的思想感情?
明確:為了實現統一中國的雄心壯志,曹操雖然取得了許多成就,但也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敗。他深感奮斗中的艱難,也因年歲增長,光陰流逝,理想尚未實而憂愁,所以才有人生苦短之嘆。但這一“嘆”不是無所作為者,蹉跎歲月者,不思進取的消極之“嘆”,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賢才幫助以實現建功立業雄心的英雄之嘆。“人生幾何”“去日苦多”是進取中的憂嘆,追求中的苦悶。表達了詩人抓緊時機,大干一番事業的強烈愿望,隱含著的仍然積極昂揚的精神。
2.提問:如何理解“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四句詩?
明確:這四句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話和周公“一沫三握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史記魯周公世家》的故事,來說明詩人自己一方面感到生命易盡,一方面則更加激勵他及時建功立業的思想,渴望有更多的有才能的人來幫助他實現他的政治理想。
五.鑒賞詩歌的藝術技巧:
1.學生有感情地朗誦全詩,把自己認為很有表達特色的句子畫出來。
2.品析所畫出的句子并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自由發言。
明確:(一)引用成句,不露痕跡。“青青子衿”二句,引自《鄭風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賢才。“悠悠”,憂思綿長的樣子,形容思念不已。“悠悠我心”后面原有的詩句還有“縱我不在,子寧不來?”本意是傳達女子對情人哀怨和企盼的心情。這里作者暗用這兩句詩意,比喻熱烈期待所求賢才的到來。“呦呦鹿鳴”四句,引自《小雅鹿鳴》,本意是寫宴會上主人殷勤待客的盛況。這里表示對賢才的竭誠歡迎。這些成句由于注入了詩人的思想感情,顯得古樸深成、自然妥貼。
(二)詩歌采用連串的比興手法,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作者思賢若渴的急切心情。如“明明如月”二句,以明月不可掇停,喻得不到賢才的不可斷絕;“烏鵲南飛”中以烏鵲喻指賢士;“繞樹三匝,何止可依”則喻指賢士急于尋找可供依托的明主。詩歌以烏鵲的形象,寄予賢士尚在徘徊擇主之意,流露出詩人唯恐賢才不來歸附的焦急心情。詩末“山不厭高”四句,以山高海深比招納人才的闊大胸懷,又以虛心對待賢才的周公自比,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樣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
六.課文小結: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確,人生苦短,光陰易逝。身處亂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業的堅定信念,我們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發憤圖強,鑄造絢麗輝煌的人生。
七.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閱讀《三國演義》,把作為文學家的曹操和作為政治家的曹操進行對比,做出自己的評價。
附:板書設計
藝術手法 內容 思想感情
比興 明明如月;烏鵲南飛。
......
用典 周公吐哺
引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家賓,鼓瑟吹笙。
......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鑒賞詩歌,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領會全詩的主旨。
2、 能力目標:體會本詩的藝術特點,學會鑒賞詩歌的方法。
3、 情感目標:培養高尚的品德情操。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領會詩人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
教學難點:
體會本詩的藝術特點,學會鑒賞詩歌的方法。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個人大家認識嗎?大家在《三國演義》電視劇中經常見到他。
《短歌行》大家聽過嗎?在《三國演義》的赤壁之戰中,就有一段曹操“橫槊賦詩”的場面,唱的就是這首《短歌行》。《短歌行》是漢樂府曲調名,“長歌”、“短歌”是指歌詞音節的長短而言。短歌行以漢樂府舊題來寫時事。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也許還記得在第四十八回有段關于曹操橫槊賦詩的描寫。建安十三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后擊敗呂布、袁術等豪強集團,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戰一舉消滅了強大的袁紹勢力,并北征烏桓,統一了北方。這年冬天,曹操親自率八十三萬大軍,兵臨赤壁城下,想要一舉掃平“孫劉聯盟”,統一天下。在大戰前夕,曹操在江上設酒置樂,款待文武眾將,飲至半夜,忽聞鴉聲望南飛鳴而去。57歲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橫槊船頭,慷慨而歌,即《短歌行》。也有人認為該詩作于曹操晚年,大敗于赤壁之戰之后,當時曹操53歲,年時漸高,面對戰亂連年,統一中國的事業仍未完成的社會現實,因而憂愁幽思,苦悶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統一天下為己任,決心廣泛延攬人才,招賢納士致力于建功立業。
二、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東漢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是建安(漢獻帝年號)文學的開創者和組織者,其詩直接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他的創作一方面反映了社會的動亂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現了統一天下的理想和壯志,具有“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這種風格被稱為“建安風骨”或“魏晉風骨”。
三、聽范讀,齊讀,自由朗讀,整體感知詩歌
(要把那種蒼勁雄健,慷慨悲涼的`感情表現出來。節奏多二二式,語速要慢點。)
四、合作探究,詩句解析:
你認為全詩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慷慨悲壯。
本詩的情感著眼點在哪一個字?——憂。
他憂的是什么,下面我們就來結合詩歌具體分析。
第一層: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①設問開頭,破空而來,表達詩人對人生的思考。
作者在此感嘆什么?明確:光陰易逝、人生短暫。人生的短暫就像早上的露水一樣,太陽一出來就沒了。
②運用“朝露”為喻,表達年華易失的感慨。朝露:這一意象在古詩詞中有特定意義,即生命短促易逝。
③杜康——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聯想。
討論:憂人生短暫,因而作者借酒澆愁。這樣一來,全詩的基調是不是消極的、低沉的?
不是的。作者的這種憂思,源于內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暫,才更渴望招納賢才、為已所用,建功立業。所以這個“憂”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實際上在這里作者有意無意也是在巧妙提醒廣大賢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樣易于消失,賢士你們也應該珍惜時間,及時施展才華。
第二層: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運用典故。詩人在此借古人之語,抒發的是自己的何種情懷呢?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出自《詩經。子衿》,原句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由思慕情人變為思慕賢才,向人才發出了深情的呼喚,我就像思慕情人一樣思慕你們賢才啊。
呦呦四句出自《小雅—鹿鳴》本是周代朝廷與民間宴請賓客的詩句,主要表現的是天子宴請群臣的盛況和賓主之間融洽相處的溫情。詩人運用這四句詩表明只要賢才來投奔我,我曹操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的。
表達了詩人求賢若渴,尊重賢才的思想感情。詩人將這幾句詩,信手拈來,宛如己出,恰到好處地表達自己的心愿,與全詩融為一體,顯得巧妙和諧。
第三層: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賢才喻為明月,意即:天下的賢士們呀,我怎樣才能得到你們呢?恰如其分地表達渴望賢才來歸的心意。而在這還沒有實現的情況下,才“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存,看望,問候。相,偏指一方,這里指曹操。契闊:久別重逢。舊恩:老交情,老朋友。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這四句仍是作者想象大家在一起暢快交談的情景。
第三層寫出了詩人對賢才難得的憂思和既得人才的欣喜。
第四層: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一句本為景物描寫,正是這樣的景象觸動了詩人的愁思。那么,本句有沒有更深刻的內涵呢?
①以“烏鵲”無枝可依類比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猶豫不決,彷徨不知何去何從。表達出對人才的渴望。②后四句用典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殷勤地接待賢才。表達作者胸懷大志,一統天下的愿望。(“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詩人巧用這一典故,在于說明,自己會像周公那樣,有寬廣的胸襟,殷勤地接待賢才,希望天下賢士都來歸順自己。同時,在這里,詩人也是以周公來勉勵自己,只要得到人才,我就可以實現統一天下的大業了。)
總結:作者憂的是什么?一憂人生短暫;二憂賢才難求;三憂功業未就。
五、小結:
此詩氣格高遠,感情豐富,是詩人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詩中,詩人以感人的真誠和慷慨悲涼的情感詠嘆了生命的憂患、生命的悲劇。以貌似頹放的意態來表達及時進取的精神,以放縱歌酒的行為來表現對人生哲理的嚴肅思考,以觥籌交錯之景來抒發心憂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詩以感慨開始,繼之以慷慨、沉吟,再繼之以憂愁、開朗。一憂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傾訴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懷。
六、作業:
背誦并默寫本文。
總結:
《短歌行》正象曹操的其它詩作如《蒿里行》、《對酒》、《苦寒行》等一樣,是政治性很強的詩作,然而它那政治內容和意義卻完全熔鑄在濃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詩準確而巧妙地運用了比興手法,來達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詩人以貌似頹放的意態來表達及時進取的精神,以放縱歌酒的行為來表現對人生哲理的嚴肅思考,以觥籌交錯之景來抒發心憂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 《短歌行》讓我們從另一個側面看到曹操作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愛才、禮賢的坦蕩胸襟;他有統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開創新局面的進取精神。盡管他也有“憂”,有“很深的憂”,但是他的“憂”是站在國家的高度、英雄的角度之上的“憂”,這絕非杜康酒所能消解。這首詩藝術表現手法主要有:感情深摯,婉曲動人;引用《詩經》成句,自然貼切。風格則蒼茫悲涼。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曹操其人其文
揣摩詩意,體會詩人抒發的人生短暫和求賢若渴,建立功業矛盾復雜情感
總結曹操詩歌緣事而發,慷慨多氣的特點
過程和方法:分層鑒賞,通過誦讀體會情感
情感與價值:樹立有擔當,時不我待,及時建功立業的積極昂揚人生觀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早在十年前,老師曾聽過一首京劇韻味十足的通俗歌曲,歌曲名字叫《說唱臉譜》。其中有幾句唱詞,老師到現在還記憶猶新。這里為大家清唱一下:藍臉的多爾頓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啊……。
為什么在京劇中,曹操為什么一定要是個白臉呢?(曹操這人太奸詐了。)奸詐是性情體現在言行上也體現在面相上。為了更直觀地表現曹操的這種奸,京劇只能給曹操一個白臉。唯其臉白,才能把他的一個眼神和任何一個細微的表情都展現出來。但同學們覺得京劇中這種圖譜化表現出來的曹操性格真實嗎?(不真實)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曹操的作品《短歌行》,通過他的作品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個歷史人物的真實情懷。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