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01
這是紅燭高一語文說教材,是優秀的高中語文必修上冊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的】借助教師節,進一步加深師生關系,讓班級發展更加和諧,更有凝聚力。
【主題詞】理解 關心 支持 感恩
【活動形式】學生主持,詩朗誦,科代表和科任教師互動,歌曲頌。
【活動準備】集思廣義,在班內廣泛征集班會的主題和形式,班主任、班委、團支部主要成員討論并確定班會主題和形式。擬定主持人;課代表在全班收集對各科老師的意見和對老師說的心里話;擬定發言、表演同學;全班同學積極準備;布置教室;通知各位科任教師參加。
【活動過程】
1. 課前導入
陳強(主持人):同學們,請回答我一個問題:我們班是由多少人組成的?回答一:61人?;卮鸲?1人。
陳:對了,我們有61位同學和十位科任老師,是一個大家庭。今天,又迎來了第23個教師節,讓我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祝我們所有的老師身體健康,生活幸福,工作順利!
謝艷霞(主持人):老師,是我們一生的領路人。老師是火種,點燃了我們的心靈之火;老師是石級,承受著我們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 教師是一支蠟燭,雖然細弱,但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照亮了別人,耗盡了自己。這無私的奉獻,令人永志不忘。
2.羅愛華同學詩朗誦《燭光》: 一寸一寸的粉筆
染白你的頭發
騰然而起點燃成燭
照亮別人
讓一個一個象形文字
成為你走過的腳印
3.(陳):我們每天都在聆聽老師的教導,同學們也有最想對老師說的貼心話。下面,請我們的各科科代表和老師一起把我們最想對老師說的話揭曉。
(共有十個氣球,每個氣球里有同學們寫給老師的話??拼砗屠蠋熞黄鸢褮馇驍D炸,科代表朗讀學生們的心聲)
語文:……
數學:……
4.(謝):請每位科任老師對同學們說一句心里話。
5.胡蓉同學歌唱《好大一顆樹》。
6.班主任歸納:一個班級的順利成長與發展,離不開我們每一位同學的努力和我們每一位老師的辛勤耕耘。讓我們感謝老師們,感謝他們所付出的一切,兩年后,相信我們將會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我也代表61顆心感謝你們,我們優秀的教師團隊!我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努力,讓我們全班每個同學成為最好!
【活動啟示】每年的教師節,是師生溝通的一個極好的機會,形式也可多種多樣。主要是班主任和同學要提前做好準備,教師要積極參與,讓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和諧。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班會讓學生掌握有關教師節的知識。
2、通過學習、交流,了解我們的民族是一個具有尊師重教光榮傳統的民族。
3、在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樹立尊敬老師的思想,以實際行動慶祝教師節?;顒有问剑貉葜v,朗誦,討論
主持人:龔珊珊,漆星如
參與人:全班同學
活動過程:
一、詩歌朗誦:(由王治嘉、王潔鈺等同學)
詩歌材料鏈接
二、獻給老師的節目:
1、今天是我們老師的節日,讓我們給老師送來一首歌《老師,謝謝你》(陳露潔、鄒立程演唱)
2、小品:《讓我當一回老師》(由馮文亮、陳澤浩、簡梓健等負責)
3、舞蹈:《紅燭贊》梁爽、陳露潔負責。
三、介紹教師節的由來,演變(由黎琦宣讀)
四、畫出心中的老師,并寫上一句祝福語。
五、班主任總結并談感受。
看了同學們的表演,老師非常感動,感謝同學們,為老師準備了精彩的節目,通過今天的班會主題,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報答老師和父母。
一、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讀出節奏、輕重、情感。
2.通過誦讀,了解本文抒情脈絡和抒情方式。
3.通過散文化語言描述畫面,展現詩歌意境,把握詩歌情感。
二、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咀嚼詩歌的語言,把握詩歌的意象。
思維發展與提升:掌握誦讀技巧。初步學習鑒賞現代詩歌的方法。
審美鑒賞與創造:了解聞一多三美的主張,領悟“紅燭”的象征意義,了解反諷手法。
文化傳承與理解:引導學生品味作者的愛國之情,理解詩人獻身祖國、甘愿自我犧牲的愛國精神。
1、領悟紅燭的象征意義。
2、把握詩歌的意象,了解反諷手法。
3、感知《紅燭》體現的“三美”。
高一的學生在初中已經學過部分現代詩歌,有了一定的詩歌鑒賞能力,課前誦讀培養他們愿聽愛讀,感悟詩歌意境的能力。
《紅燭》
一、板書課題:最好再畫一支紅燭,燭光熒熒,燭淚點點。
二、從《最后一次講演》引出作者介紹,簡介聞一多早期的詩歌創作和詩集《紅燭》
1、聞一多(1899-1946)
原名家驊,湖北淆水縣人。出生書香門第,自幼喜愛古典詩歌、繪畫和戲曲。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翌年正式入學。“他到清華學校以的致命傷1916年開始到1920年上半年,經常有舊詩發表。在學校中頗有詩名”。“五四運動以后,他致力于新詩的創作。……他自己編過一本手抄的《真我集》,錄存1920年至1921年間寫的新詩。”在清華九年中,聞一多在文學、繪畫和戲劇演出等方面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2、《紅燭》
1922年聞一多赴美留學,先是專心作畫,已初有成就。然而,仍念念不忘對文學的深情,加上寂寞的異國生活和消魂的思鄉之情。激發了他的創作沖動,產生出大量的愛國詩篇。1923年,聞一多第一部詩集《紅燭》經郭沫若,成仿吾介紹,由泰東書局出版?!都t燭》由詩人在清華和美國兩個時期的作品組成。它的內容豐富廣泛,既反映了當時青年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的思想情緒,更表現了詩人希望獻身藝術、報效祖國的理想;既反映了詩人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失望和憤恨,更表現了詩人的熾熱的愛國思鄉之情;同時,既有對愛情、對自然的歌頌和贊美,也有對前途感到渺茫的感傷和哀怨。詩集《紅燭》不但以濃烈的色彩獨樹一幟,而且還以豐富的想象、精煉的語言、典型的東方風格,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個性。這首與詩集同名的詩篇。就是詩集《紅燭》的序詩。
三、范讀(劉鵬程·《紅燭》·聞一多 | 朗誦網)分析全文:
1、第一小節:
紅燭(序詩)
聞一多
“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紅燭啊!
這樣紅的燭!
詩人啊!
吐出你的心來比比,
可是一般顏色?
一開頭,詩人就懷著敬慕的心情贊嘆熒熒的紅燭。
“紅”是赤誠的象征。紅燭,在詩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這樣的紅燭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詩人啊/吐出你的心來比比,/可是一般顏色?”詩人的心應該也這樣的紅,否則就不配做詩人。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的那顆心,真是一顆赤子之心,是那么純潔率真,晶明透亮,灼灼發熱。在這首詩中,可以說紅燭就是詩人,詩人就是紅燭,“人與物化,意與境融”。理解了這一點,對全詩的思想感情也就比較容易把握了。一個“吐”字;逼真的描狀了詩人那種火熱的愛國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態。
2、第二、三節,是對紅燭自我犧牲精神的謳歌。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尊重老師,體會老師的辛苦
2、讓學生學會關心他人,嚴格要求自己。
3、培養學生的表達、活動能力活動過程:
一、詩歌朗誦:
教師節詩歌朗誦稿
一年一度,
春風秋雨,
我們迎來了
第25個教師節。
此刻,親愛的老師,
你在想些什么?
也許,你們還在思考,
明天的那堂課,
怎樣才能講的透徹明白;
也許,你們還在盤算,
班里的計劃,
怎樣才能訂得全面周詳。
呵,也許,
你們什么都沒有想,
教書育人
是你們的天職,
埋頭苦干
早已是便飯家常。
我們
不能獻上一份厚禮,
親愛的老師,
就請接受我們
這一篇誠摯的詩章。
我們,
是上海小學的學生,
我們
深深地感受到,
這里,
是一座鑄造人才的大課堂。
只因為,這里有一個
團結能干的教師集體,
你們出色的成績,
早已受到社會的頌揚。
清晨,
當黃圃江染上第一線霞彩,
我們老師的身影,
已出現在校園的長廊;
深夜,
當尖峰山停息了最后一聲鳥鳴,
我們老師的身影,
還伴隨著淡淡的燈光。
一天一天,
一年一年,
你們皺紋伸展,
你們鬢發添霜,
可是,你們的心,
還是那樣的年輕活潑,
永遠不知疲倦,
揚帆遠航。
再過幾年,十幾年,
當我們已經建功立業,
手捧著證書、金牌、獎狀,
我們一定不會忘記,
是誰為我們付出辛勤的汗水,
引導我們追求理想之光。
到那個時候,
我們一定回到上小母校,
向親愛的老師們,
獻上更新更美的詩。
二、獻給老師的節目:
1、今天是我們老師的節日,讓我們給老師送來一首歌《老師,謝謝你
2、小品:《讓我當一回老師》
3、舞蹈:《紅燭贊》
三、介紹教師節的由來,演變
四、班主任總結并談感受。
看了同學們的表演,老師非常感動,感謝同學們,為老師準備了精彩的節目,通過今天的班會主題,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報答老師和父母。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