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9-05
這是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余映潮,是優秀的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課文朗讀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方法得當 新課標要求文言文要以誦讀為基礎。
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內涵,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都應多讓學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辦法就是誦讀。所以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采取了自由朗讀、大聲朗讀等方法,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停頓,而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形式多樣,在朗讀中初步感知文本。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文章的翻譯這一塊我采取了學生自主疏通,小組合作解決疑難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教和學的互動,幫助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時領會文言字詞的含義和用法。
三、問題設計巧妙、材料引入靈活
為掌握重點、突破難點,主要設計下面幾個問題并及時靈活引入材料:如蘇軾為什么夜游承天寺并及時介紹相關寫作背景; 雖然本課的教學在整體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還有幾個地方自己覺得沒把握好,覺得挺遺憾的。
其一不夠放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些問題如“閑人”的理解等較有深度的問題不敢放手讓學生討論解決,教師介入太多。以致學生對“閑人”理解不到位,似懂非懂。
其二課堂教學過程缺少創新,需要大膽革新。融入新的教學方法。
其三教學過程中只考慮中上層學生,缺少對學困生的指導。沒有顧及全面。
1、文言文教學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這三個方面是:文言文要重視知識的積累;文言文要以誦讀為基礎;文言文要注重審美鑒賞。在這一節課里,我覺得這三方面我都做到了。
2、這節課的課堂教學我覺得有不少值得我繼續發揚的。
(1)教者這一方面:
①課堂引入巧妙有效。由學生平時對“閑”的理解巧妙的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也就是理解蘇軾閑的特殊心境。
②課堂設計以“閑”字一線貫穿,又環環相扣。對“閑”的理解逐步深入,而每一步都緊密相連。
③目標明確,層次清楚。
④注重教學整合度。目標整體達成,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多樣,教學內容綜合。
⑤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注重學法指導。
⑥重視自身的親和度。在教學中,我態度可親,幽默風趣,充滿關愛、及時激勵。
⑦注重文章在提升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感方面的巨大作用,讓學生感悟反思。
(2)學生這一方面:
①參與度。學生參與活動真實有效,學生參與活動的面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②合作度。合作學習真實有效,每個小組四個成員都積極合作討論。
③興趣度。學生對課堂活動很感興趣,爭相搶答。
④開放度。我有意識的為學生提供開放的探究和創造的空間。
⑤掌握度。這一節課課堂教學的知識點,學生掌握情況良好。
3、上完這一節課,聽了老師的點評和分析,我知道這一節課的教學也留下不少遺憾,值得我好好深思后加以改正。
(1)課堂容量太大,有不少的知識點不夠時間給學生好好吃透。特別是寫景美的欣賞,學生一下子還沒想到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我呢,就給學生分析了,搶奪學生的思考。還有,品味“閑人”給的時間不夠,學生還不能充分的透徹的理解,我就幫忙分析了,不該!
(2)不注意設計有思維梯度的問題,如果有難題需要學生解答,應該先設計有思維梯度的問題,層層推進。如在學生思考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時,看到學生一下想不出來,我應該由淺入深地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逐層思考,水到渠成。
(3)朗讀指導不到位。我很想多一點時間給學生反復朗讀體味,但看到時間緊,就沒有做到,很后悔,以后不管怎樣,也不能輕視朗讀。我應該在學生每次讀完后都給予點評知道,甚至應該范讀文章。
(4)知識的上下聯系不夠,沒有和學生構建起知識的框架。這個知識點原先在哪里出現過,要引導學生聯系。學習散文的方法框架怎樣?要幫助學生構建起來。
(5)缺乏脈絡清楚的板書。
教學疑惑:
1、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多少為宜?有不少專家倡大容量、高效率,說一節課完成三個目標為及格,完成四個目標為優秀,完成五個六個目標才稱得上是好課。但是這一次,老師都說我的這一節課的容量太大,應該設計兩到三個目標就好。
2、每個知識點都要上下聯系,那怎么會有那么多的時間?
3、課前給學生充分的預習嗎?
4、一定要用粉筆板書嗎?
5、新探索與守住經典,孰輕孰重?
【教學目標】
1、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背誦課文,把握文章內容,體味作者復雜的情感。
2、品味文中意境優美的寫景句子,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
3、學會查找并利用資料多角度解讀文本,感受學習蘇軾豁達的人生態度。
【教學方法】
1、誦讀感悟法
2、評析欣賞法。
3、想象聯想法。
【預習指導】
1、查找關于蘇軾的相關資料以及這篇文章的背景資料。
2、朗讀課文三遍。
第一遍——讀準,掃清字詞障礙。
第二遍——讀順,讀得通順讀出節奏。
第三遍——讀懂,結合已有的積累,借助課下注釋,疏通文意。
3、結合具體語句,填好下列表格。
夜游的時間
夜游的原因
夜游的對象
夜游的地點
夜游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有一種畫軸,且細且長,靜靜垂于廳堂之側。她不與那些巨幅大作比氣勢,爭地位,卻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潔,使人喜愛。在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就垂著這樣兩軸精品,這就是宋代蘇東坡的《記承天寺夜游》和明代張岱的《湖心亭看雪》。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其中的一軸精品《記承天寺夜游》。
(通過梁衡《秋月冬雪兩軸畫》中的一段話導入本課,幫助學生了解名人對于該篇的評價,了解文章在學術界的地位。這一設計不僅是知識的傳授,也為接下來的朗讀奠定情感基調,更為分析欣賞課文做了一個鋪墊)
二、預習展示,把握文章內容。
1、請一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同學從字音、節奏等方面來進行點評。
2、請一位同學大致通譯課文內容。
3、交流填寫好的表格,了解文章基本內容。
夜游的時間 十月十二日夜
夜游的原因 月色入戶,想邀人取樂
夜游的對象 貶官之人張懷民
夜游的地點 黃州承天寺
夜游的內容 庭院賞月
(預習是課堂教學有效的前置環節,通過預習展示這個環節,可以清晰的呈現學生預習的實際情況,便于教師了解學情,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該環節的設計,便于學生解決朗讀障礙,為課堂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打好了基礎;同時幫助學生了解文本的基本內容,解決了 “在朗讀的過程中把握文章內容”的目標。)
三、自主學習——賞庭中月色
1、對照表格內容,朗讀課文,嘗試背誦全篇。
2、學生結合導學提綱進行自主學習,師巡視并給予適當的指導。
自主學習要求:
找出文中描寫庭中月色的句子
1)放慢語速,放低語調。讀出夜游承天寺的一點寧靜的味道。
2)閉目想象當時庭院中的景象,感受文字繪成的“畫面”,用“步于中庭,目光所及,……”這樣的句式來描繪月景圖,品析文章寫景的妙處。
3、交流提升:
假設①:當學生想象和描述的'畫面出現偏離。
比如,學生把藻荇當成真的,這樣描繪“步于中庭,目光所及,皎潔的月光灑滿整個庭院,庭院中水池里的水草交錯縱橫。”
歸納方法:翻譯入手,扣詞展開。如扣緊“如”“空明”、“交橫”等詞。同時提示這里用到層層比喻的修辭手法。
假設②:學生的想象單薄。
例如,僅從字面翻譯。
歸納方法:調動感官,合理想象。如從動靜、明暗、點面、線條等角度,調動視覺、聽覺、觸覺、心中的感覺等感官來描繪文字繪成的“畫面”之美。
(設計說明: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所以在這個環節中設計首先了針對性的朗讀指導,讓學生在朗讀中去體會文本,品味語言,以期達到有效朗讀的目的。這一環節是本文的重點,這里運用名師余映潮的變體閱讀法,從“繪畫”的角度來欣賞小品文,滲透知識性與藝術性。想象是摸不著的東西,但可以引導、教給學生想象的方法,即扣詞展開、調動感官,讓想象合情、豐富。通過這個環節的設計,幫助學生感受文章寫景語言簡潔凝練意蘊豐富的特點,突破了目標中的“品味文中意境優美的寫景句子,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
四、合作探究——品月下抒懷。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學習。
探究:文章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談談你的感受。
方法指導:
1)抓關鍵詞。如:欣然、念、亦、蓋、但、閑人……
2)聯系背景。如:念無與樂者,蓋竹柏影也,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感同身受。關鍵是要:設身處地,感同身受。
4)由景悟情。如:寫月景句
2、交流展示小組學習成果,師引導提升,突破難點:
其實這篇文章作者的情感還是比較復雜的,你能從文中找出最能體現作者復雜情感的一個詞來嗎?(閑人)如何理解“閑人”?
師出示相關資料幫助學生理解閑人的含義:
資料一:
21歲高中進士:“奮勵有當世志”,“致君堯舜,此事何難”。
38歲任密州太守:“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40歲任徐州太守:治理水患,力挽狂瀾。
43歲(元豐二年)任湖州太守。同年,以誹謗嘲諷新政的罪名被捕入獄。
44歲(元豐三年)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資料二:
蘇軾的一生屢遭貶謫,歷經八州,身行萬里,但始終釋然安然。蘇軾因反對王安石,主動自請外任,被貶職,任杭州通判,遷知密州、移知徐州。元豐二年(1079年),因“烏臺詩案”罪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相當于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有名無實。
提示:①生活清閑。蘇軾當時因烏臺詩案被貶謫到黃州擔任團練副使,但不得“簽書公事”,是一個有職無權的閑官。張懷民也是被貶謫到黃州,掛了一個閑職。他們“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所以清閑。
②閑情雅致。有閑情雅致的:并不是所有清閑的人,都會有如此雅興。現代生活中有很多閑人,他們寧愿把時間擲在搓麻將、玩游戲之上,是想不到安靜喜悅地賞月的。可見,這里的閑還是“閑適”的閑、“閑情雅致”的閑。
2、結合上面的學習收獲,朗讀課文,讀出文章的情味。
朗讀指導:
1)拉長字音,品味情感。
如:“念——無與為樂者”,有一點寂寞之感;“蓋——竹柏影也”,有一點興奮:“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有一點感慨。
2)放慢語速,放低語調。
讀出夜游承天寺的一點寧靜的味道。如讀月下寫景段。
3)節奏輕快,淡淡喜悅。
如: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寄情自然,見月則喜,月色如水,慶幸喜悅。)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見到好友,竟也沒睡,興致大增。)蓋竹柏影也。(融進自然,心情閑適,恍然大悟,心情暢和。)
(新課標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 “在閱讀時努力做到知人論世”,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建構文本意義”。為了突破本文 “解讀作者復雜情感”這一難點,遵循“三個一”理念:一個基本切入點——閑人,觀照寫作背景;一顆人文心靈:關注人性需要;一雙自己的眼睛:尊重多元解讀)
五、課堂小結——悟曠達胸襟。
師出示相關資料:
1)居廟堂之高,心憂黎民,勤于政務;處江湖之遠,盡職盡責,為善一方。在朝期間,他直言敢諫,不懼權貴;在貶期間,他抗洪滅蝗,賑貧救孤,頗多政績。他俯仰無愧于天地,心無名利雜念,遂有閑心領略江山風月,寫下無數傳世杰作。
(2000年法國《世界報》對蘇軾的評論)
2)這是一種飽經憂患仍對社會和人生保持熱情的豪邁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是一種“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邊云卷云舒”的曠達情懷;這是一顆即使在艱難歲月中也始終熱愛生活、熱愛自然,時時刻刻發現美、欣賞美、體會美的敏感心靈……
師:大家靜靜地看,靜靜地想,面對著在順境中不浮不驕,在逆境中泰然自若的蘇軾,面對著一生始終擁有一顆閑心領略江山風月的蘇軾,你有什么感悟呢?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想、收獲。
師:同學們,《記承天寺夜游》不僅是一幅清閑淡雅的水墨畫,是一顆即使在不平遭遇中仍然用一顆恬淡的心靈去欣賞生活中的美的敏感心靈,更是一種飽經憂患仍然對社會和人生保持熱情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是一種“寵辱不驚,閑看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云卷去舒”的曠達情懷……盡管千年的時空相隔,使我們無法與蘇軾握手相擁,但人性中豁達、樂觀等美好的心態卻是我們共同的追求!漫漫人生長路,我們也許會遭遇逆境,身處低谷,那時,請你記住承天寺夜游,記住蘇軾。愿我們的心靈永遠澄澈明凈!愿我們的人生更加豁達從容!
讓我們帶著對蘇軾的敬意有感情地背誦全篇!下課!
(本文只有80余字,卻傳達豐富的內涵,但僅借助文章,學生很難走進蘇軾的內心,感受他曠達的胸襟與樂觀地情懷,所以為了突破目標3“學會查找并利用資料多角度解讀文本,感受學習蘇軾豁達的人生態度”,設計了這個環節。在這個環節中,通過教師對資料的引用與分析,幫助學生走進蘇軾的人生境遇,更深入地體會他盡管身處逆境,卻依然具有閑情雅致并積極追求美好事物的樂觀、豁達的情懷,幫助學生樹立面對逆境的勇氣。)
六、作業設計
課外閱讀:⒈閱讀散文《蘇東坡突圍》,選自秋雨散文《山居筆記》。
⒉閱讀林語堂著《蘇東坡傳》,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蘇軾,形成立體印象,就要多方面的了解資料,看看名家眼中的東坡,對自己的解讀形成有效補充,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習慣。)
《記承天寺夜游》是蘇軾被貶黃州期間所作,文中通過對承天寺的景色的描寫表現出蘇軾豁達樂觀、隨緣自適、感慨深微的情感。根據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和初二年級的學情分析,我確定了我的教學思路,這一課分為四個步驟講解的。 一、三讀課文,理解成誦。
二、涵詠品味,共賞佳色。
三、深入文本,體悟情感。
四、合作探究,解難釋疑。
上完公開課以后我覺得,本課的教學思路整體上效果不錯,教學步驟清晰,教學環節齊全,教學安排科學,整個教學效果令人滿意。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個人覺得有以下幾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保持和發揚的。
一、 文言文要以誦讀為基礎。
因為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內涵,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都應多讓學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辦法就是誦讀。所以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采取了多種方式的誦讀方式,讓學生在不斷的誦讀過程中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
二、 新課標中要求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的主體是學生。
因此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就充分考慮了學生這個因素,所以在文章文意的疏通這一塊我采取了學生自主疏通,老師點撥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通過教和學的互動,幫助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時領會文言字詞的含義和用法。
三、 一節課的課堂時間是有限,一節課的關注點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
教師要舍得舍棄。按照傳統的教法,《記承天寺夜游》的教學點可以有很多:理解重點詞句;欣賞文中的寫月色的句子,體會作者的心境;結合作者在黃州的經歷,探究“閑人”的內蘊……但在40鐘時間內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那么就只能選擇其中最有價值的一點來教學,來挖掘。
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我就選取了蘇軾借景抒情這一點做為本課教學的重點,通過對此知識點的講解,加深學生對蘇軾復雜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雖然本課的教學在整體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還有幾個地方自己覺得沒把握好,覺得挺遺憾的。
其一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沒有把“閑人”這個詞向學生解釋透徹,如果能解釋得更到位,相信學生對于本文的理解和把握將更深。
其二可能是自己出于緊張的原因,自己沒有掌握好時間,在教學過程中提前了幾分鐘下課。
總的感覺,本次教學開放周讓自己進步了很多,收獲了很多。得與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論。但對我而言,我要說的是:想收獲一縷清風,而你卻給了我整個夏天!最后衷心地感謝初二年級語文組的老師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