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11
這是蚊子和獅子教學目標,是優秀的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蚊子與獅子》的教案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生字詞。
(2)準確生動的復述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多角度理解寓意。
(2)體會寓言的寫作手法并嘗試自己寫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培養學生的美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寓言的寫作方法,分析蚊子形象。
教學難點:多角度理解寓言所蘊含的道理。
【教法學法】朗讀法、點撥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索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請一位學生朗讀屏幕上的《挑戰書》。并讓學生預測:假如獅子接受挑戰,蚊子和獅子,究竟誰勝誰負?請簡單闡述理由。
尊敬的獅子大王:
我想想你討教武藝,請于明天上午九時到動物王國的森林廣場,一決高下。不知可否賞臉?
無名之輩:蚊子
猴年馬月犬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齊讀課文,本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文中出現了幾種小動物?現在進行分角色朗讀。朗讀時注意語氣。
三、再讀課文,合作探究。
請同學找出有關語句,分析蚊子形象。
1、蚊子和獅子的`部分
語言上:
(1)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強多少。
明確:公然挑釁,說我不怕你。說明蚊子的勇敢無畏。
(2)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還是用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
明確:蚊子故意激怒獅子,對他進行挖苦、嘲笑、諷刺、奚落,等待獅子急火攻心,自亂陣腳。
(3)我比你強得多。
明確:蚊子更加堅定地說我比你強,并與第一句相呼應,同時蚊子的進攻勢頭更加猛烈。
(4)你要是愿意,我們較量較量吧!
明確:蚊子從正面下戰書,公然進行挑釁。
動作上: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
明確:吹:是進軍前的號角,充滿信心和戰斗力。
沖:面對強大的敵人,英勇無畏,一往直前。
專咬: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通過對蚊子的分析,你們知道蚊子為什么打敗獅子了嗎?
2、蚊子和蜘蛛
(1)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
這里的“吹著喇叭”和前面的是一樣的嗎?
明確:不一樣。蚊子得意洋洋,得意忘形,吹噓自己,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勝
利之中。
在這里蚊子打敗了威風凜凜的獅子又怎么敗給了蜘蛛?
(2)蚊子將要被吃掉的時嘆息說,自己同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
明確:不可奈何,百般無賴
4、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從文中劃出關鍵句。從不同角度出發,說說這個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5、如果你是蜘蛛你會對蚊子說什么?
6、文中前后兩次引用了蚊子的話,而標點符號和人稱都不同,為什么?
明確:直接引用和間接
【拓展延伸】
請從下列兩則寓言中選擇一則概括它們的主要寓意(二選一),與大家分享。
1、獅子出征
獅子準備與敵人開仗,出征前它派出大臣通告百獸,要大家根據各自特長擔負不同任務。大象馱運軍需用品,熊沖鋒廝殺,狐貍則出謀策劃當參謀。有動物建議說:“把驢子送走,它們反應太慢,還有野兔,時不時地鬧場虛驚。”“不能這樣辦,”獅子說,“不使用它們,軍隊的配備不完整。驢子可作司號兵,它發出的號令難道不使敵人聞風喪膽?野兔則可當傳令兵!”
寓意:聰明而有遠見的帶兵人,能在部屬身上發掘專長,能夠知人善任,人盡其才。
2、寡婦和下金蛋的母雞
故事發生在一個困苦的寡婦身上。由于生活貧苦,她從院外抱回一只瘦骨伶仃的母雞養,來排遣一下孤獨和愁悶的心情。后來,那只母雞每天都下一枚金蛋,寡婦把金蛋賣掉,生活變得十分富裕了。她還雇了許多傭人。可是,從此以后,她又覺得每天下一枚金蛋又太少了,便讓傭人給母雞高貴的生活,但是當那只母雞變胖后,竟不下金蛋了,而寡婦為了維持豪華的生活,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又和原來一樣困苦了。
寓意:“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話。有的人不滿足現狀,對金錢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他們有時漫無目的,甚至不擇手段的賺錢,還有的人想不勞而獲,這都是不對的,有時也可能會血本無歸,造成更大的損失。
【課堂小結】
本文通過記敘蚊子擊敗獅子,卻成了蜘蛛的俘虜的故事,諷刺了那些取得一點成績就得意忘形的、忽視自己短處的人。啟示我們:即使取得多大的勝利也不能驕傲,要始終謹慎從事,否則可能在小事上受到挫折。
作家嚴文井說:“寓言是一個怪物,當他朝你走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當他轉身走開時,卻成了一個哲理。”但愿寓言這把鑰匙能打開同學們的心靈之門,啟發我們變得更加智慧。
【布置作業】
獅子知道蚊子死在蜘蛛手上,會怎么辦?展開想象,續編故事。字數250字左右。
【教學目標】
1、了解并掌握有關寓言的基本知識,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寓意。
3、學習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發散思維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寓意
2、學習編寫寓言
一、導入
看圖片,猜成語。今天,讓我們把目光投向五彩斑斕的世界文化長廊,去領略一下世界《伊索寓言》的美好。
二、簡介與本文有關的知識
1、寓言及其特點: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大多篇幅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擬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在創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2、簡介伊索:
伊索,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奴隸出身,他善于講寓言故事,用這些來諷刺權貴,最后遭到殺害。他的寓言經過加工,成為《伊索寓言》,流傳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寫形象生動,語言簡潔樸素,富有幽默的特點。
三、朗讀寓言,感知故事
分角色朗讀課文:
通過分角色朗讀,朗讀時請注意語氣、帶上動作,讓同學們一邊看一邊聽,更好地熟悉寓言內容,感知文中三種不同動物的形象。
四、分析品味課文(請君對學)
1.蚊子為什么能打敗獅子?(方法指導:可以從他們的語言和動作描寫入手分析)
智謀得當,輕便靈活,抓住獅子的弱點――以已之長克敵之短。
2.蚊子為什么會敗給蜘蛛?
一.導入:
1、[投影《挑戰書》]:
尊敬的獅子大王:
我想向你討教武藝,請于明日上午九時到動物王國的森林廣場,一決高下。不知肯否賞臉?
無名之輩:蚊子
猴年馬月犬日
2.請一生朗讀挑戰書并請學生預測:假如獅子接受了挑戰,蚊子和獅子,究竟會誰勝誰負?請簡要闡述理由。
3.教師:公元前六世紀,有個很擅長講動物故事的希臘人叫伊索,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流傳至今的寓言故事《蚊子和獅子》。翻開書本159頁,看看:在他講述的這則故事里,蚊子有沒有向獅子發出挑戰。
二、感知故事情節一:蚊子挑戰獅子并戰勝它
1.請一生找出蚊子挑戰獅子的四句話并朗讀。
2.品讀上述四句話,分析蚊子形象。
[投影] :“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
[預設]:蚊子一共說了四句話,但這四句話每一句都有蚊子的智慧。首先公然挑釁,說我不怕你。讀的時候讀出蚊子的勇敢,無畏。接著蚊子故意激怒獅子,挖苦,嘲笑,奚落獅子,等獅子急火攻心亂了陣腳的時候,蚊子更加堅定的說我比你強得多,和第一句話形成呼應,同時進攻的勢頭更猛了。最后蚊子正面下戰書公然挑戰。蚊子的話句句利落,無不顯示出它的勇敢無畏自信,而這個自信的背后是他的胸有成竹,準備充分。因為他已經找到了戰勝獅子的方法,抓住了獅子的弱點。
3.品析蚊子挑戰獅子的動作描寫,進一步分析蚊子形象。
[預設]:“吹著喇叭”——進軍前的號角,充滿自信;“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善用智謀,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沖”——面對強敵,勇敢無畏,一往直前。
4.從“蚊子挑戰獅子并戰勝它”這一故事情節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發?
①面對強敵,應自信、勇敢,用智慧戰勝它;
②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
(三)繼續往下閱讀故事,感知故事情節二:蚊子被小小的蜘蛛消滅
1.[投影] ①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面對得意洋洋、忘乎所以的蚊子,蜘蛛可能會說:“… …”)
②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聽到蚊子臨死前的嘆息,蜘蛛可能又會說:“… …”)
想像補充并進行情境表演,讓學生更深入理解蚊子被蜘蛛消滅的原因。
2.一個取得如此大勝利的人卻被蜘蛛吃掉,由此我們又可以得到什么啟發?
①驕兵必敗;
②保持謙虛謹慎,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
(四)學法指導,總結寓言的讀法。
寓言閱讀三步法:情節分析 形象賞析 寓意解析
(五)續編寓言故事,補充故事情節三:……
如果蚊子將要送命的一剎那,一陣風吹破了蜘蛛網,蚊子幸運的逃出來,蚊子會有怎樣的想法和經歷呢?請續編寓言故事并簡要闡述理由。
設計這一環節,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寓言的故事情節改變了,人物形象也會隨之改變,寓意也就發生了改變。
(六)小結:作家嚴文井說:“寓言是一個怪物,當他朝你走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當他轉身走開時,卻成了一個哲理。”但愿寓言這把鑰匙能打開同學們的心靈之門,啟發我們變得更加智慧。
(七)作業布置:自創寓言。
提示:情節要合理具體 情節與寓意要一致 寓意要能揭示一種生活道理
案例分析:
一節示范課上下來,王秋珍老師認為我教學中的“無中生有”為教學目標的達成“錦上添花”不少,借此鼓勵,我以王老師之評語為題,以《蚊子與獅子》一課的教學為基礎,把這一案例進行整理,談談我對巧借“無中生有”開發教學內容,達成教學目標的粗淺認識。
“無中生有”原指把沒有的說成有,一般比喻毫無事實,憑空捏造。放在語文教學中,我對此的理解是:根據對文本的整體解讀和對學生學情的了解,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補充或開發,以期更好完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行為。
該行為在現實教學中具備一定的可行性。首先,文本是借助語言來描述形象和感受的,本身就具有留給讀者想象空間和回味余地的地方;其次,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由于成長經歷、生活經驗、閱讀背景等存在不同,即使面對同一文本,也會有不同的閱讀體驗,即所謂的“一千個讀者就會產生一千個哈姆萊特”。因此,作為教師,完全可以在教材合適的地方,巧借“無中生有”,讓學生利用填補文本空白抑或發揮想象創造,去挖掘、感悟文本的內涵,體會文本的思想感情,品味文本的藝術境界,產生自己的獨特體驗。
回看《蚊子與獅子》的教學設計,典型的“無中生有”有三處。
第一處出現在上課伊始的導入部分——蚊子寫給獅子的一份挑戰書。這里的“無中生有”,主要起的是激趣作用,為分析故事情節一蚊子挑戰獅子并戰勝獅子張本、蓄勢。教學實際證明效果是不錯的,學生馬上興趣高漲,興致勃勃地進入文本的學習。
第二處是蚊子戰勝強敵卻被蜘蛛網粘住即將被吃掉時,引導學生展開想像:蜘蛛聽到蚊子臨死前的嘆息,可能會說:… …在補充對話的基礎上進行口語交際、情境表演。這時的“無中生有”,是寄期望于通過上述三個環節,讓學生更深入理解蚊子被蜘蛛消滅的原因,進而準確地把握寓意。
第三處的“無中生有”是實際教學時的最大亮點。學生在通過寓言故事本身的情節一、二的解讀中,已經明確寓言故事的寓意應根據具體的故事情節進行概括。在此基礎上,教師精心設計一個情景:如果蚊子將要送命的一剎那,一陣風吹破了蜘蛛網,蚊子幸運的逃出來,蚊子會有怎樣的想法和經歷呢?讓學生續編寓言故事并簡要闡述如此續編的理由。
以下為節選的部分學生的故事續編。
故事續編一:蚊子幸運逃生后,變得更加狂妄自大,于是逢物便吹噓自己將獅子打敗的事跡,卻隱藏了自己將喪生蛛網的情景,在它的海吹下,所有的動物都用崇拜的眼光看它。蚊子變得更加目中無人了,飛行都不看方向,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應該為自己讓路,因為自己打敗過獅子要成為百獸之王了。卻沒想到撞到了一棵大樹,撞死了。
——金舒寧
故事續編二:蚊子幸運逃生后,邊飛邊說:“哈哈!蜘蛛,怎么樣,被我逃脫了吧。我告訴你吧:沒有一樣動物可以戰勝我的,我不僅強大,而且運氣無人能比!”
蚊子又再次吹起了喇叭,昂著頭高傲地飛走了。
這時,一只青蛙躍身而起,吐出了舌頭,蚊子一下子被舌頭卷住了,被青蛙吃進了肚子。————徐筱雯
故事續編三:蚊子幸運逃生后,心想:“我連最強大的獅子都打敗過,還怕小小的蜘蛛?剛才只是偶然罷了。”于是,蚊子轉身飛回想要報復那只蜘蛛。蜘蛛見了,驚奇道:“你怎么又找死來了?”蚊子不屑地說:“這次看我怎么打敗你!”只見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咬蜘蛛,蜘蛛一吐絲,就又把蜘蛛抓住了。蚊子怎么也弄不明白;能夠打敗獅子的它,怎么會被這小小的蜘蛛給即將吃了。————陳天
故事續編四:蚊子幸運逃生后,心想:“哎,幸虧有這么一陣風,要不然我就會成為蜘蛛的盤中餐了。這都是我得意忘形的結果。我以后可要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否則那后果就更嚴重了。”從此,我們看到的是一只謙虛的蚊子。 ——吳國禎
故事續編五:正當蜘蛛準備把蚊子就地解決的時候,一陣風將局面扭轉了過來。蚊子得救了,蚊子邊喘氣邊說:“以后要低調啊!”說著,蚊子飛走了。 ——俞銳
故事續編六:蚊子幸運地逃生了。它在短短的時間中領悟到了很多:做人不可得意忘形,要隨時隨地保持警惕。于是,它將今天的經歷告訴同伴們,希望同伴們不會再有類似的經歷。漸漸的,越來越多的蚊子變得機智、靈敏了。它們成了森林中最強大的動物。
故事續編七:沒過多久,有些蚊子離開了森林,來到城市中。城市里的人們鉸盡腦汁,用盡方法,卻也無法徹底消滅它們。因為,人類也沒有蚊子那樣的覺悟啊!——葉心怡
金舒寧、徐筱雯兩位同學筆下的蚊子,沿襲了它驕傲的習性。如果說:撞入蛛網是偶然事件,那它沒有從蛛網中僥幸逃脫吸取教訓,還是一味地沉浸在打敗獅子的驕傲中,失敗甚至死亡也就成了必然事件。
陳天同學筆下的這只蚊子,不禁讓我想起生活中的一類人:犯了一個錯誤后,不知道進行自我反省,于是,在同一錯誤上,一而再再而三地跌倒。
吳國禎、俞銳同學筆下的蚊子,代表了同學中的大多數:它意識到自己差點被蜘蛛消滅,根源在于自己的驕傲自大,于是學會了謙虛,學會了低調。葉心怡同學筆下的蚊子更厲害,甚至因此而成為生活的真正強者。“高調做事,低調做人”也是我們應該學會的吧。
李海林老師在《既要善待學生又要善待文本》一文里,曾說閱讀是“一方面是學生從文本獲取信息,另一方面,也許是更為重要的方面,是學生調動自己的人生閱歷和言語圖式對文本信息的加工。閱讀的實質,就是文本的意義結構與學生的意義結構在某一點上‘相遇’(用解釋學的術語表達,就是“視界融合”)”而“顯然,不同的個體面對同樣的文本,他們相遇的‘地點’不可能是一樣的”。
同篇文章里,李海林老師又說:“在建構主義閱讀觀看來,文本是一個未完成的對象,是一個開放的結構,供大家繼續‘創作’的系統。文本的最終完成者是文本與文本閱讀者。文本的這種‘未完成態’本質,決定了文本閱讀的‘非標準化’。”
從上述同學為代表的故事續編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在最后一個“無中生有”的教學內容中,不僅懂得了寓言故事的解讀法,而且在忠于文本的同時對這一寓言故事融入了自己獨特的理解,打上了專屬于自己的烙印,而這,恰恰是我們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中最樂意看到的。這一教學案例,使我真切地感受到:基于文本整體出發的“無中生有”式教學內容的開發,確實對教學目標的達成能起到“錦上添花”之效果。
知識技能 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方法 概述故事情節,明白寓意。
情感態度價值觀 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 概述故事情節,明白寓意。
教學難點 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 、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伊索寓言中的《赫爾墨斯和雕像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伊索寓言的另一則《蚊子和獅子》,請大家看一個小視頻,了解一下這個小故事。
二、 自學指導1
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朗讀的語氣(仿照動畫中的語氣),然后小組進行分角色朗讀課文。
(5分鐘后,小組進行pk)
三、自學指導2
快速默讀課文,獨立思考下列問題:
1、概括這則寓言的故事主要內容。
2、蚊子為什么能打敗獅子?(劃出關鍵詞語)
3、蚊子為什么會敗給蜘蛛?(劃出關鍵詞語)
明確:1、概括這則寓言的故事主要內容。
蚊子揚長避短戰勝了獅子,后因驕傲自滿被蜘蛛網住。
2、蚊子為什么能打敗獅子?(劃出關鍵詞語)
承前啟后,串聯導入,由已學過的內容自然延伸到新的內容。
學生思考并回答以上問題,要求學生能夠劃出關鍵詞語。
教師激情導入,創設意境,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感知故事,從而進入課情境的過程。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 計 意 圖
四、合作探究
初一語文課文《蚊子和獅子》教學教案三
1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寓言的文體特點及《伊索寓言》《韓非子》《淮南子》的有關文學常識。
過程與方法:
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過續編或自編進行想像思維訓練。
情感態度價值觀:
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寓意,培養健全人格。
2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誦讀;教給學生“通過品味關鍵詞語理解寓言含義”的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
聯系生活經驗,選定角度靈活理解寓意。
3教學過程3.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誦讀課文
1.誦讀課文
(1)蚊子為什么能戰勝獅子又會敗給蜘蛛?從中可以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蚊子:沖、咬揚長避短勝獅子:抓
蚊子:吹、唱驕傲自滿敗蜘蛛:粘
驕兵必敗
活動2【活動】總結
2.總結歸納寓意
《蚊子和獅子》寓意是什么?
諷刺那些取得一點成績而得意忘形的人。告誡人們不應被暫時的勝利沖昏頭腦。
3.改動情節,概括寓意。
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告訴人們,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弱小者也能戰勝強者。)
活動3【講授】活動
4.課堂研討:
請大家比較這則寓言和上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1)相同點:
①結構相同。都是第一段講故事;
②第二段議論并得出道理。
(2)不同點:
①情節不同。
《赫》采用三問三答,把情節推向高潮。
《蚊》寫了兩件事。第一是蚊子和獅子的戰斗,戰勝了獅子;第二件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粘住。
②寓意不同。
《赫》諷刺了那些愛慕虛榮、自命不凡的人。《蚊》是諷刺那些取得一點成績而得意忘形的人。
③表現方法不同。
《赫》把神當作人來寫。《蚊》則用擬人手法,賦予動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
④表達方式不同。
《赫》主要運用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表現赫耳墨斯愛慕虛榮、自命不凡的性格特征。《蚊》主要運用語言描寫,表現蚊子勇敢機智,藐視強大的敵人。描寫蚊子兩次吹喇叭的動作。
活動4【作業】作業
五、布置作業
自編寓言。題目(1)嘴和眼的對話;(2)樹和斧子。
要求:任選一題完成。運用夸張和擬人手法。想像合理;300字左右即可。
蚊子和獅子
課時設計課堂實錄
蚊子和獅子
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誦讀課文
1.誦讀課文
(1)蚊子為什么能戰勝獅子又會敗給蜘蛛?從中可以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蚊子:沖、咬揚長避短勝獅子:抓
蚊子:吹、唱驕傲自滿敗蜘蛛:粘
驕兵必敗
活動2【活動】總結
2.總結歸納寓意
《蚊子和獅子》寓意是什么?
諷刺那些取得一點成績而得意忘形的人。告誡人們不應被暫時的勝利沖昏頭腦。
3.改動情節,概括寓意。
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告訴人們,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弱小者也能戰勝強者。)
活動3【講授】活動
4.課堂研討:
請大家比較這則寓言和上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1)相同點:
①結構相同。都是第一段講故事;
②第二段議論并得出道理。
(2)不同點:
①情節不同。
《赫》采用三問三答,把情節推向高潮。
《蚊》寫了兩件事。第一是蚊子和獅子的戰斗,戰勝了獅子;第二件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粘住。
②寓意不同。
《赫》諷刺了那些愛慕虛榮、自命不凡的人。《蚊》是諷刺那些取得一點成績而得意忘形的人。
③表現方法不同。
《赫》把神當作人來寫。《蚊》則用擬人手法,賦予動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
④表達方式不同。
《赫》主要運用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表現赫耳墨斯愛慕虛榮、自命不凡的性格特征。《蚊》主要運用語言描寫,表現蚊子勇敢機智,藐視強大的敵人。描寫蚊子兩次吹喇叭的動作。
活動4【作業】作業
五、布置作業
自編寓言。題目(1)嘴和眼的對話;(2)樹和斧子。
要求:任選一題完成。運用夸張和擬人手法。想像合理;300字左右即可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