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9-19
這是荷葉母親教案反思,是優秀的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目標:
1、知識與能力:指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鑒賞詩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品味詩歌的精美的語言。
3、情感與價值:體會母子情。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詩歌以物喻人的手法及聯系生活實際體味母子情深。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交流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的《金*花》,我們被濃濃的母子情所感染和感動。是的,母愛是人世間最無私、最仁慈、最寬容、最偉大的愛。正是因為有了母愛我們每一個人才感到幸福無比。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著著名作家*心去尋找一份幸福、一份感動。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檢查預習情況(出示小黑板)
(1)作者(2)字詞:并蒂、花瑞、菡萏、欹斜、慈憐、蔭蔽
三、繼續感知,尋找感動
1、現在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作者因什么而感動?(作者被紅蓮還是白蓮所感動?)
明確: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下來,遮蓋住紅蓮,為其遮風擋雨。(畫圖)
2、那同學們能否找到文中描寫這個畫面的段落呢?(引導學生尋找6、7自然段)
3、有感情地齊讀6、7段。(重點字:慢慢地、傾側、覆蓋、勇敢慈憐)
4、同學們,結合剛才這兩段文字,你認為給這幅畫起一個什么名字?(荷葉護蓮圖)
5、師過渡:這一朵紅蓮正在荷葉的庇護之下,安全地成長著……這畫面不僅讓作者感動,也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的心弦。試想一下:如果紅蓮沒有了荷葉的保護,結果會怎樣呢?
(學生回答——凋零、枯萎)
師:對,如果紅蓮沒有了荷葉的保護,就會像文中的那株白蓮。
請個同學說說:文中白蓮的結局怎樣?
師:(畫圖)作者通過對比的手法,白蓮和紅蓮都經歷了一場風雨襲擊,因為白蓮沒有荷葉保護所以凋零散飄,而紅蓮在荷葉的細心保護之下,健康、安全、快樂地生活著。作者就是被這樣一幅畫面所感染和感動。作者(指著黑板上的圖)觸——景——生——情,以——花——喻——人,想到了自已就是一株什么?(紅蓮)而荷葉就是自己的什么?(母親)
6、齊讀最后一段。(出示小黑板)
荷花是我,荷葉是母親,母愛偉大無窮。“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只有母親是保護我們度過人生路上坎坷與磨難的人。母親就是我們生命中永遠為我們遮風擋雨的人。
7、師:同學們,母愛是一曲動人的歌,帶著我們云游四方;
母愛是一縷溫暖的春風,帶給我們無比的愜意;
就如作者所說,我是紅蓮,媽媽是荷葉!為了我們的健康、為了我們的快樂、為了我們的幸福,偉大的媽媽們甘愿付出,甘愿犧牲……我們在媽媽的呵護下一天天長大了,而媽媽的頭發也一天天變白了,皺紋也一天天加深了……
媽媽,我想大聲對你說:媽媽——我——愛——你!
8、再次有感情的齊讀課文。
四、作業:
1、書面:課時作業
2、課后:回家幫媽媽做事,平常打個電話去問候媽媽。
五、板書設計:
六、后記
教學目標:
1、學會感動
2、感受母愛
3、以物喻人
教學流程:
課間播放《幸福拍手歌》
一、導入:
師:你們覺得自己幸福嗎?(學生發言)
師:那你們認為怎樣的人才是幸福的呢?(學生發言)
師:感謝于同學們這一份份真實的告白。其實老師覺得,幸福并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的約束,幸福其實很簡單。我認為一個容易被感動又能使別人感動的人,她也是幸福的人。因此,我認為著名的作家冰心,就是一個幸福的人。她的文章感動了千千萬萬的讀者,讓人倍覺人生的溫馨。
PPT:巴金說:我們喜歡她,跟著她愛星星,愛大海,我這個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溫暖,找到失去的母愛。
師: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冰心尋找一份感動,也做一個幸福的人。
二、整體感知,尋找感動
1、現在,請同學們大聲地自由朗讀課文,并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的作者感動于一個怎樣的畫面?
明確:一個大荷葉慢慢傾側下來,覆蓋在紅蓮上面,為紅蓮遮攔了風雨。(顯示圖片)
2、那同學們能否找到文中描寫這個畫面的段落呢?(引導學生尋找段落6、7)
三、品析語言,感受感動
1、同學們,結合剛才這兩段文字,你認為該給這幅畫起一個什么題目才合適呢?說說理由。
(參考:荷葉護蓮圖、荷葉遮蓮圖、荷葉愛蓮圖)
師:老師覺得這個“遮”字似乎平淡了些,有沒有比“遮”字更有感情的?
學生說理由時,追問:你覺得這兩段中的哪些詞句能體現這個“護”字所蘊含的感情呢?
2、品析重點字詞:慢慢的,傾側,覆蓋,勇敢慈憐(結合朗誦指導)
3、有感情地齊讀6、7自然段。
師:這一朵紅蓮正在荷葉的庇護之下,安全地成長著……這畫面不僅讓作者感動,也深深觸動了我們的心弦。同學們也不妨設想一下:如果紅蓮沒有了荷葉的蔭蔽,那結果會怎樣呢?(學生回答--花瓣凋零、枯萎)
師:對啊,同學們想象中的紅蓮就好像文中寫到的那朵謝了的白蓮。就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描寫白蓮的句子。同學們認為這幾個句子應該怎么讀呢?
師:至于那朵白蓮,作者并未交代是怎么謝的,你能結合文中相關的語句作一下猜想嗎?簡述猜想依據。
師:請以“夜雨中的白蓮,我想對你說”為開頭,向白蓮傾訴一下你的感慨。
師:看來與白蓮相比,那一朵紅蓮是幸福的!其實仔細看來,它們都處于同樣的環境之下,都遭受了風雨的侵襲。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描寫風雨的語句。
(學生尋找風雨語句,指出紅蓮的狀態和我的心情。)
四、提煉主旨,升華感動
在大自然的風雨中,那一朵白蓮早早凋謝了,而這一朵紅蓮因有了荷葉的蔭蔽必將開得愈加燦爛。同學們,聯系你們的生活實踐,說說這場暴風雨讓你們聯想到了什么?
明確:人生的風雨--挫折、困難
師:是啊,我們的人生也會遇到許多風雨,那么你會是風雨中的那一朵紅蓮還是那一朵白蓮呢?為什么?
(學生回答:紅蓮--因為有母親的時刻關懷和安慰。)
師:是啊,如果我們是那一朵紅蓮,那母親就是那一片為我蔭蔽人生風雨的荷葉!作者感動于這一幅畫面,更感動于這一份偉大的母愛。由此,作者道出了發自肺腑的感慨,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滿懷感情齊讀文章最后一段。
五、回歸生活,抒寫感動
在作者冰心的筆下,我們尋找到了一份母愛帶來的感動。其實,感動是無處不在的。樓下的樹悄然綻放了一樹的芬芳,夜晚月亮撒下淡青色的光,都可能會令我們感動。那么,現在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流瀉下心中的那一份感動。
請同學們仿造例句,抒寫你心中對母愛的感動。(寫后讀一讀)
六、拓展延伸,探尋感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指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理解詩句中限制、修飾性詞語的表達作用.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教學重點:
體味詩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難點:
聯系生活,細致深入地體味親情之愛,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教學方法:
朗讀法 合作學習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入學已經有半個學期了,大家逐漸適應了寄宿生活,當老師偶爾翻看大家入學伊始所寫的日記,發現同學們文字中流淌的感情是對家的濃濃思念,尤其是對媽媽的想念和依戀.今天我們所要認識的冰心先生和大家一樣,對母親的愛戀同樣地通過文字流露出來. 她曾說“
怎樣寫母愛才有新意?是寫冷暖問候,還是寫病痛關愛?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荷葉母親》這篇優美的散文詩為我們做出了回答.下面我們一起來尋找吧!
二、作者簡介
冰心(1900—1999),現代散文家、小說家、詩人、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1900年生于福建閩侯一個思想開明的海軍軍官家庭,幼年廣泛接觸過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和漢譯外國文學作品.她1923年于燕京大學文科畢業后赴美留學,1926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后回國.冰心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中涌現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曾于1921年參加由茅盾、鄭振鐸等人發起的文學研究會,努力實踐“為人生”的藝術主張.冰心的著作豐富,小說有《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詩集有《繁星》《春水》等.創作最顯功力的是“冰心體”散文,它們以細膩溫柔而又微帶憂愁的情調,輕倩靈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筆調寫童心、母愛和自然,語言清新雋麗,耐人尋味.既有白話口語的樸素流暢,又兼備文言特有的簡潔凝練.
三、預習檢查
(1)給加點字注音
(2)解釋下列詞語
菡萏:荷花.
欹斜: 傾斜,歪斜.
并蒂:并排地長在同一個莖上.
徘徊: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亭亭:形容人或花木美好.
四、朗讀課文,品味散文詩的精美語言,體味詩歌思想感情
1、“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如何理解?在文章結構中有何作用?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坎坷磨難,只有母親是保護自己度過人生路上坎坷與磨難的人.母愛是偉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時候得到安慰,在孤獨中的到歡樂,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時得到幸福.文章結尾卒章顯志升華主題.)
2、作者在風雨中幾看紅蓮,當時的環境是怎樣的? 紅蓮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變化的呢?
(一寫看紅蓮.心情:煩悶.環境:繁雜的雨聲濃陰的天.
紅蓮:開滿亭亭.“一切景語皆情語”,寫白花的凋謝,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畫.寫紅蓮由菡萏到盛開,觀察細膩.紅蓮首次登場.
二寫看紅蓮.心情:不適意,徘徊.環境:雷聲作了 雨越下越大.
紅蓮:左右倚斜,無依無靠.
三寫看紅蓮.心情:不寧的心緒散盡 感動.環境:雨肆意地下著.
紅蓮:在大荷葉的覆蓋下不動搖
教學反思:
好的方面:
1、準確把握并激活學生的興趣點,準確地把握并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點,才會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2、注重學生與文本的直接對話
事實上,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和實踐.古人云: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自子自知.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第一技能,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第一教學法.文字是情感的載體,也是美的傳遞者,我讓學生采用了不同的朗讀形式重點研讀了課文的第四段,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紅蓮在何處.學生在閱讀中積極主動的理解和回應,書本潛在的意義才能處于不斷的被創造性的流動之中,學生的心靈才能于書本中的世界融為一體.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依附于課文載體實現的.它的實現需要老師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通過學生自己去體驗、去領悟.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注重了學生與文本的直接對話,充分關注教學對象的情感體驗,效果不錯.
3、重視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所學到的東西運用具體的實際生活中,讓他們能從書本的小語文走進生活的大語文,讓學生生活語文的意識增強,從而提高自己生活的審美能力和生活中的自主意識,讓學生充分的認識的語言語文所彰顯的魅力.
不足之處:有些具體的知識點沒落實到位,比如在講解時候,有個學生找到了梅花和牡丹,他認為這也是作者所認為美的花,我只是和學生否認了他沒找準確,卻美和學識討論為什么不美.
學生分析到了映襯美,對比美,但畫面中并沒實際的標出什么和什么映襯,才是美的.什么和什么對比才美等,可能有些學生還不夠完全的明白,如果畫片中標記了,應該更到位.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
2、賞析課文;
3、用比喻的修辭寫一段話表達自己對父母的贊美之情;
4、感受偉大的母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在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一組描寫自然、歌頌自然的優美詩文。在這組課文中,作者以其慧眼發現自然之美,以其飽滿的熱情、細膩的筆觸描繪贊美自然之美。在他們的筆下,(課件出示){我們看到了春的慈愛、溫暖、明凈、祥和;看到了濟南冬天的慈愛、溫暖、明凈、祥和;看到了夏的緊張、熱烈;還看到了秋天的農家小院、滿載而歸的小漁船、豐收的歡暢。}是呀,其實,大自然不僅給予我們美的享受,只要我們也能像那些作家一們用心去感受、體悟大自然的生命與靈*,我們會發現它還帶給人一份親切、澄澈、單純、深邃;給予我們人生思考與啟示。比如:(課件出示){當你看到滴水穿石,你會想到我們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當你看到大地能承載萬物,你會想到我們要博覽群書、博采眾長;當你看到;你會想到。}
2、下面讓我們再來看一幅自然之景(多媒體展示)荷葉圖
問:看到此圖你會聯想到什么?(學生自由說)你們知道著名愛心作家*心先生看到此景聯想到了什么嗎?預設(不知道,如果知道,加以表揚并就讓該生說說對*心的相關知識:哦,你說對了,那老師猜想你也一定對*心奶奶有了解了。能說說嗎)
3、師生交流了解作家*心(問:關于*心你有了解嗎?)
(課件出示)
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個具有愛國、維新思想的海**官家庭,很長時間生活在煙臺的大海邊。大海陶冶了她的*情,開闊了她的心胸;而父親的愛國之心和強國之志也深深影響著她幼小的心靈。曾經在一個夏天的黃昏,*心隨父親在海邊散步,在沙灘,面對海面夕陽下的滿天紅霞,*心要父親談談煙臺的海,這時,父親告訴小女兒:*北方海岸好看的港灣很多,比如威海衛、大連、青島,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國人占領了,“都不是我們*人的”,“只有煙臺是我們的!”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幼小*心的心靈。歌頌自然、歌頌母愛,歌頌一切美好的東西,是*心作品的思想內核,讓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心的這種致純致美的愛更加發揚光大,讓它滋潤著每個孩子的心田,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二、初讀課文把文讀通讀流利整體感知
3、指一名同學讀課文,其他認真聽,聽后評價讀得怎樣?你們覺得該以一種怎樣的語調來朗讀這篇詩情畫意的散文詩呢?
4、范讀課文,學生思考:(課件出示)
1、荷葉何以讓作者聯想到母親?這種寫法叫什么?
(荷葉保護紅蓮)(觸景生情、寄情于物、借物喻人)
2、這首詩抒發了詩人什么的情感?找出關句子
句子: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情感:贊頌母親、歌詠母愛
三、品讀課文體悟作者情感變化
導語:*心奶奶是只看到荷葉就想起母親的嗎?請同學們再細讀課文,走近文本,走進作者。思考:(課件出示)
1、品析第一次
作者是什么樣的情形下看到紅蓮的?(指名讀句)體味“繁雜、煩悶”也不知是心煩感覺到天都很討厭呢還是真的連天公也不作美,烏云密布,*沉沉的,鬧人心煩,令作者如此郁悶。但也并不是真的天意要弄人呀!你看,昨天還是菡萏的紅蓮,今晨卻都已開滿了呢!大自然是那么地善解人意,通曉人情哪!此乃真是物著人情呀。作者看到這些情景心情有些好轉嗎?在這里,我們似乎聽到作者心底的一聲呼喚請聽:
母親啊!
請頓時撇開你的憂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懷里,
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
2、品析第二次看蓮(小組讀句)
重點體味“在無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作者想下階去嗎?想下去干什么呢?作者無法可想,她又無法想像什么呢?(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想像意境,明白作者有心相幫助,卻沒辦法可想,由此更不敢去想紅蓮的不幸遭遇、悲涼結局)想到這些人生的坎坎坷坷、風風雨,我們似乎又聽到了作者心底的一種聲音,請聽:
母親呵!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而蓮呢?你能這首詩中加一句進去嗎?是呀,蓮此時此刻肯定也正有這樣的心愿呢,荷葉媽媽又怎能聽不到呢?請看:(讓學生們齊讀寫作者第三次看蓮的句子)
3、品析第三次看蓮:面對人生的風雨,母親是什么樣的?而那些所謂的暴風雨在母親的這把大傘下又能怎樣呢?作者被什么感動了?
四、小結課堂
同學們,《荷葉母親》所描繪的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情景,溫馨感人,既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又讓人順理成章的聯想到母親對子女的呵護及關愛,從而使荷葉母親的形象美好又偉大。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在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隨地都融入了母親濃濃的愛,清晨廚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門前的一句句關愛的叮嚀;臨睡前掩緊的被角。用心愛著孩子是母親生命的習慣。母親就是孩子躲避風雨的港灣,當風雨襲來時,她們都會將孩子緊緊地摟在懷里。在母愛的傘下,一切暴風雨都是脆弱的水珠。母親一切的*勞與無私付出,都是為了讓子女有一個健康、舒適的環境,這就是母愛的偉大。相信在我們的生命中總會有一張永遠為我們遮蔽的“荷葉”。我也相信當未來我們張開有力的翅膀翱翔于人生遼闊的藍天的時候,一定能看到母親欣慰的笑容。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