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2
這是魔方小站3,是優秀的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的:
1、自學生字新詞
2、認識小站的特點,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教育學生學習小站工作人員為旅客服務的高度責任心、
3、學習課文按方位順序,圍繞中心選材,抓住事物特點,突出中心的寫作方法、
二、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細致觀察事物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四、教具準備:
掛圖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指導看圖、
1、這幅圖上畫了些什么?
2、你能看出這個小站很小嗎?
3、從圖上你能看出小站有哪些布置?
二、圖文對照,初讀課文、
1、根據作者的觀察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講小站很小、
第二段:(2—5)講小站設備簡陋,站上工作人員驚心布置、
第三段:(6)講小站給旅客帶來了春意、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講讀課文第一段,思考討論、
小站—————小{停車稀設備簡、人員少、地點僻}
第二課時
一、講讀第二段、
1、指名朗讀、
2、思考討論、
(1)課文著重從幾個方面來介紹小站?
(2)、小屋、月臺、設備又寫了些什么?
3、噴泉和杏花對一個小站可有可無,作者為什么重點寫?這怎能體現工作人員對旅客的深情?
4、這一段,作者的觀察點在哪里?觀察順序是什么?
5、默讀,加深理解、
二、講讀第三段
1、指名朗讀、
2、思考討論、
(1)、小站在北方山區什么樣的、環境里?
(2)作者把冷落、單調的環境與什么進行對比度?突出什么?
3、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
三、總結全文、
1、作者寫小站的小,目的`是什么?
2、作者怎樣安排材料?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范圍小(停車稀設備簡、人員少、地點僻)
布置精(紅榜、小黑板、宣傳畫、噴水池、假山、寶塔、杏花、蜜蜂、哨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學會本課“喘、焉”2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焦急、嫉妒、罷手、臃腫、癡、驚訝、時不時。掌握“溫存、喘息、靈巧、延伸、心不在焉。掌握“打聽、運營”等詞的用法,理解并能夠模仿課文中“如果……怎么也”、“那樣……連……都”等句式造句。
2.能以較快的語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并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的基本內容。
能力目標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能在實際生活中用所學的詞語進行交際。
德育目標4、分析香雪這一典型形象的思想意義,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掌握快速閱讀的技巧和方法;品昧小說清新淡雅的語言特色。
2.教學難點:課文中“如果”…怎么也”、“那樣……連::…都”等句式的理解和運用。掌握小說三要素中的人物鑒賞和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方法】 啟發式、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工具】課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我們的生命里有許許多多的一分鐘,同學們想知道嗎?這短短的一分鐘對于我們的人生看何意義呢?它能給我們帶來希望嗎?它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嗎?當代享作家鐵凝用她的小說《一分鐘的小站》;多簇媒體課件出示課題或板書課題)為我們作出了回答。
二、檢查學生自主學習提示”內容情況;
l出示生字詞,請學生在小組馬讀一讀、寫一寫觀察學生組詞或組短語的能力。如:溫(和存)、喘(氣息)、延(長申)、私(自下)、打(探聽)、運(行營)、靈(活巧)理解詞意誓會用“溫存、喘息、靈巧、延伸,組成短語。
2.學生在小組中互相提示糾正易讀錯和易寫錯的字、詞語。如:
(1)正音方面:“發卡”中的“卡”是多音字。
(2)寫法方面:“喘息”的“喘”,是“口”字旁,不要寫成是“王字旁”字旁。
3.詞語解釋方面:“打聽、運營”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這幾個詞的構詞特點。
4.重點字、詞語例釋。
1.溫存(形):撫慰,體貼。例:她冷淡得很,他想說幾句溫存的話,她便用方法擋住了。
2.喘息(動):暫停活動、舒緩一段時間。例:趁敵人喘息之機,我們調來了增援部隊。
3.發卡(名):頭發夾子。例:她有一頭長波浪的美發,用兩個發卡左右一夾,經過精心梳理,但不顯得半分雕琢。
4.靈巧(形):靈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體的其他活動方面顯得靈活、熟練或機敏。例:戴著手套仍顯得靈巧
5.延伸(動):延長;擴大寬度、大小、范圍。例:延伸一條道路。把鐵路延伸到另一個城市。
6.私下(名):不經有關部門而自己進行的。例:私下了結,私下交易。背地里。例:私下議論,夫妻私下商議。
7.心不在焉(組):心里不在這里。形容思想不集中。例:他心不在焉地聽他們講話。
8.打聽(動):探問(多指跟對方無關的事情)。 打聽消息 打聽下落 向別人打聽 從他那里打聽 (1)老師讓他去打聽張麗的消息
(2)關于他的近況,你親自去打聽一下。
9.運營(動):
(車船等)運行和營業。
輪船運營 運輸運營 交通運營
(1)公交公司的這幾輛車從10月1日開始運營。 (2)運輸公司的運營情況怎樣?
5.課文中出現的句式解析。
(1)“如果……怎么也”
(2)、‘‘那樣…-連..都”
選學生造句
四、作業
1. 熟讀詞語,加深理解。
2. 抄寫詞語。
3. 認真預習課文。
板書設計
第二十一課 一分鐘的小站
詞語:1、溫存 2、喘息 3、發卡 4、靈巧
5、延伸 6、私下 7、打聽 8、運營
知識目標:
《小站》教案
學會本課6個生字詞及14個新詞
能力目標:
學習課文按方位順序安排材料的方法,練習抓住特點,按一定順序介紹自己的房間(或其它地方)
背誦第4、5自然段。
情感目標:
了解小站工作人員安心在偏僻的山區工作,給旅客帶來溫暖,體會他們全心全意為旅客服務的精神。
學習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按方位順序有條理記敘和圍繞著一個特點具體描述的方法,把作文寫得有條理
教學過程:
(一)介紹作者
本課作者袁鷹,生于1924年,是我國當代作家,詩人。
(二)導入
同學們,我們坐火車到外地走親訪友,或者旅游,都要經過許許多多的車站。坐落在我們北京的西客站,規模宏大雄偉壯觀,是我們北京人的驕傲。今天,老師向你們介紹一個地處邊遠山區無人注意的小小火車站。
(三)自學生字
柵,讀音zhà,音序Z,部首“木”,再查5畫,組詞柵欄,詞義:用竹、木、鐵條等做成的阻攔物。
榜,讀音bǎng,音序B,部首“木”,再查10畫,組詞紅榜,詞義:張貼出來的文告和名單。
標,讀音biāo,音序B,部首“木”,再查5畫,組詞標明,詞義: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
籮,讀音luó,音序L,部首“竹”,再查8畫,組詞籮筐,詞義:用竹子編的底方上圓的器具。
坳,讀音ào,音序A,部首“土”,再查5畫,組詞山坳,詞義:山間平地。
禿,讀音tū,音序T,部首“禾、幾”,再查2、5畫,組詞光禿禿,詞義:沒有樹林。
(四)詞語搭配
紅瓦灰墻的小屋淡藍色的木柵欄逼人而來的山巖
小小的噴水池精心設計的噴水池小小的假山
尺把高的小樹一塵不染的小寶塔寧靜的小站
緩緩地離開光禿禿的'石頭山秀麗的景色
活潑的噴泉燦爛的杏花溫暖的春意
(五)量詞
一個小站一間小屋一根木柵欄三個人影一張紅榜
一塊小黑板一張宣傳畫兩個農民兩位工作人員一個噴水池
一座假山一棵小樹一株杏樹一群蜜蜂一長聲哨子
一聲長嘯一股噴泉一樹杏花
(六)讀課文
①想想每段的主要內容
②試著給課文分成兩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6)在這個北方山區常見的小站中,工作人員對小站進行了精心布置,它設備簡單,卻運行自如。
第二段:(7-8)小站給旅客帶來了溫暖的春意。
(七)分析課文
1、通過初讀課文,這個火車站給你留下的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特別小,不起眼)
2、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第一小段,圍繞小站的“小”把第一段分為三層:
a鐵路上有一個很小的火車站(1-2)
b這個小站布置得精巧(3-5)
c小站設備很簡單(6)
3、講讀第一層
a指名讀。思考“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到小站很小”?(只有……才……甚至,一間小屋,幾根木柵欄,三五個人影,也許,或者,立即消失)
b指名有語氣地讀
c“依然”是什么意思,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使我們知道這個小站周圍都是山巖,巨石,這是一個地處偏僻的不起眼的小站。)
過渡:這個地處偏僻的小站,工作人員是如何布置,裝飾它的呢?
4、講讀第二層
a默讀第二層,畫出小站有哪些布置?
b小組討論:從這些布置中你體會到什么?
(紅榜):開展安全競賽,樹立安全意識,表揚安全先進,并已取得成績,注意交通安全,表明這個小站是個安全警鐘長鳴、旅客至上的小站。小站雖不起眼,工作卻熱氣騰騰,展示了工作人員高度的責任感。
(黑板)不忘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使旅客耳目一新,精神振奮;讓過往旅客了解國家大事,天下大事。
(衛生宣傳畫):注意小站衛生,愛護環境,是精神文明之畫。
小結:小站上旅客不多,工作人員很少,但是工作人員還是千方百計地做好本職工作,努力為旅客服務。
(噴水池):問:有哪些景物?你認為噴水池的哪兒設計最精心?為什么顯然是精心設計的?
很美:山樹水塔
協調,
自由讀,體會池的精巧
小結:小小的噴水池與小站形成了和諧統一的美,精巧別致的美,這也正是工作人員精巧設計,獨具匠心之處。
(杏花):粉紅色的小花使小站充滿了艷麗的色彩,嗡嗡起舞的蜜蜂使寧靜的小站充滿了生機,有花有香,有聲有色,靜中有動。
此時的小站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精巧,寧靜,美麗,整潔)
小結:站這樣小,人這樣少,但環境卻這樣美,可見小站工作人員為給旅客創造一個舒適優美的環境,對小站進行了精心設計,(板書:精心設計)為此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再讀第一段第二層
思考:月臺布置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按方位順序:正面,中間,兩頭)
投影,填空:先寫___,再寫___,最后寫___,作者就是這樣按方位順序把小站交待得很清楚。
5、講讀第三層
自由讀:了解到什么?
(小站設備簡單,卻運行自如)
過渡: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精巧,秀美的小站,小站周圍又是怎樣的景色呢?
6、講讀二段
(1)自由讀思考:小站內外景色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
小站的精巧,秀美與周圍的荒涼形成了對比。
小站生機勃勃,精美的景象是小站工作人員付出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這里滲透著工作人員的心血和汗水。
(2)通過小站這精巧的布置,你體會到什么?
(工作人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7、講讀第三段
你怎么理解“這噴泉,這杏花,給旅客們帶來了溫暖的春意”這句話?
a什么叫春意?(春天的氣象)
b“帶來了溫暖的春意”至少有哪兩層意思?
小結:給旅客們帶來溫暖的春天的氣象的不止是那秀美的景色,更是工作人員熱愛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熾熱情感。
(八)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參觀了一個偏僻的山區小站。小站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如果你在小站停留片刻,你想說些什么?(雖然很小,設施很簡單,但布置得卻是那么精美,使我們感受到小站工作人員熱愛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九)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書
3、按方位順序觀察自己住的房間(或教室)
教學目標:
知知識與能力:1. 熟書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 運用邊讀邊想邊記的讀書方法,讀懂每一句話,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3. 學會新的句型。
過程與方法:3、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快速閱讀課文的技巧和方法,能抓住關鍵詞,準確理解和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情感與價值觀:4、分析香雪這一典型形象的思想意義,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課時重點:正確、熟練地讀并理解課文大意。
課時難點:分析香雪這一典型形象的思想意義,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教學方法:講述法、激勵法、演示法、交流法
提前測評:提問學生用重點詞語口頭造句
教學過程:
一、課文學習的導入。
1.老師提問:一分鐘能做什么?(學生眾說紛紜)
2.教師:一分鐘,我看了一頁書;一分鐘,我瀏覽了一則新聞;一分鐘,也許我什么都不干,就楞了一會兒神…… 那么,一列火車一分鐘的停靠能給大山深處帶來什么呢? 讓我們走進鐵凝的抒情小說《一分鐘的小站》,看看在大山深處,火車停靠的一分鐘里發生了什么。
板書課題:一分鐘的小站。
二、作家剪影
這篇小說是發表于《青年文學》1982年第五期,并獲得1982年全國最佳短篇小說獎。作者鐵凝,出版有短篇小說集《夜路》,中短篇小說集《沒有紐扣的紅襯衫》、《鐵凝小說集》。 通過課前布置預習,讓學生去了解作者,不做過多講解。
三、了解寫作背景,幫助理解課文內容
《一分鐘的小站》寫的是一列火車經過小山村臺兒溝時,帶給以香雪為代表的一群山村少女的種種沖擊,以此折射出受現代文明沖擊的農村蹣跚前進的身影。小說借臺兒溝的一角,寫出了改革開放后中國農村從歷史的陰影下走出,擺脫封閉、愚昧和落后,走向開放、文明與進步的痛苦與喜悅,構思巧妙,表述獨特,語言精美。在小說中,作家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敏感突現了作品的抒情風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篇美麗的小說和一群美麗的姑娘。
四、讀課文,分析課文段落大意。
第一段(1-3)鐵路鋪進臺兒溝村的情景。
第二段(4-5)敘述火車在臺兒溝停留一分鐘給山村的人們帶的震顫。
第三段(6-最后)描述臺兒溝的姑娘們通過火車與外界交流的情景。
五、感知課文,討論把握幾個問題
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臺兒溝這個小山村是怎樣被發現的?
(2)火車正式運營履,列車時刻襄上為什么增加了“臺兒溝”一站?
(3)姑娘們看到火車停下后是怎樣做的?
(4)臺兒溝的姑娘是怎樣做生意的?
(5)在這短短嶺嘞鐘里,姑娘們有哪些喜琴哀樂?
(6)這一分鐘的小站給臺兒溝的人們帶來什么變化?
(一)小說主要通過哪幾個故事情節表現的呢?
明確:小說主要寫了二個情節: 1.姑娘們對“北京話”的議論。 2.姑娘們與旅客做生意。
(二)火車開進深山以前,臺兒溝是個什么樣子?
明確:臺兒溝人歷來是吃過晚飯就鉆被窩,仿佛是在同一時刻聽到了大山無聲的命令。臺兒溝那一小片石頭房子也在同一時刻忽然完全靜止了,靜得那樣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訴說著自己的虔誠。這里的人們質樸純潔,一天只吃兩頓飯,生活貧窮落后,被大山擋著,封閉保守,就像世外桃源一樣,與世隔絕,不知道外邊的世界是個什么樣?
(三)火車開進深山以后,臺兒溝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明確:火車開來了,也帶來了現代文明的風尚,自然影響到臺兒溝的人。臺兒溝以往的寧靜被攪亂了。姑娘們為迎接火車,開始梳妝打扮,注重“服飾和容貌”了;起初是觀望議論,“日久天長”,“她們開始挎上裝滿核桃、雞蛋、大棗的長方形柳條籃子,站在車窗下,抓緊時間跟旅客和和氣氣地做買賣”,商品經濟之風吹進了深山。
(四)“大山”、“火車”并不僅僅是實物,請同學們根據它們的特點思考一下它們象征了什么?
明確:“大山”象征著封閉、傳統;“火車”象征著開放、現代。
六、作業練習的安排。
1.檢查學生隨堂完成課后練習一、二、三題的情況。
2.安排學生進一步讀熟讀懂課文的任務,要求查找一個有關農村變革的故事。
【板書設計范例】
一分鐘的小站
段落大意。
第一段(1-3)鐵路鋪進臺兒溝村的情景。
第二段(4-5)敘述火車在臺兒溝停留一分鐘給山村的人們帶的震顫。
第三段(6-最后)描述臺兒溝的姑娘們通過火車與外界交流的情景。
小說主要二個情節: 1.姑娘們對“北京話”的議論。
2.姑娘們與旅客做生意。
象征意義 : “大山”象征著封閉、傳統;
“火車”象征著開放、現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