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07
這是我的拿手好戲教學設計小學六年級,是優秀的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能圍繞主題進行選材,并精選典型事例表達中心思想。
2.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寫清楚,要懂得抓住重點去寫一件事,注意詳略得當的技巧。
3.在習作中,寫出自己的感受、看法。
4.能按照一定的順序安排文章的內容結構,學會列提綱。
【教學重難點】
1.如何圍繞重點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并注意詳略得當的技巧。
2.在習作中,將自己的感受、看法寫出來。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同學們,你的拿手好戲是什么?能說說你的拿手好戲是怎樣練成的嗎?關于拿手好戲,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我們一同走進今天的課堂,了解關于“拿手好戲”的故事。
二、習作指導
1.(課件出示)十八般武藝,樣樣是“好戲”,你能說出哪些好戲,同桌互相交流。
2.你的拿手好戲是什么?思考:
(1)你的拿手好戲是怎樣練成的?關于拿手好戲,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2)怎樣來寫你的拿手好戲?哪些內容先寫?哪些內容后寫?
明確:開始可以交代自己的拿手好戲是什么,接著寫自己的拿手好戲是怎樣練成的,最后介紹有關拿手好戲的故事。
(3)哪些內容要寫得詳細些?哪些內容要寫得簡略些?
明確:可以將展示拿手好戲的故事寫詳細些,其余內容可以寫簡略些。
3.教師小結。
寫之前,要圍繞主題合理地進行選材。并確定習作的中心——“我”因拿手好戲獲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在確定寫作內容時,“我”展示拿手好戲的過程要詳寫,注意寫出“我”的感受,必要時也可以寫觀眾的反應,其余內容可以略寫。
三、仿照例子,列出提綱
課件出示列提綱的例子。學生根據自己的習作設想列提綱。如學生寫自己的拿手好戲是唱歌。提綱如下(課件出示):
唱歌點明自己的拿手好戲是唱歌
簡單介紹是怎樣練成唱歌這個拿手好戲的
詳細介紹有關自己唱歌的趣事
參加學校開展的唱歌團體活動
獲得“校園唱歌十大高手”的稱號
在市級文藝演出中獲得大獎
四、根據提綱,自主成文
1.學生根據自己所列的提綱,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化。(教師指導:如抓住課文主要事件,深入細致地進行描寫,合理地安排文章的結構等)
2.學生書寫習作草稿,教師巡視指導。
五、習作欣賞
1.學生完成習作后,自由組合,互相尋找對方作文中的亮點,相互學習。
2.教師推薦優秀習作學生參與評議。
六、習作修改
1.出示一段學生習作的內容,集體修改,教師適時指導。
2.根據同學和教師的建議在草稿上完成習作修改,看文章的語句是否通順,內容是否完整,結構安排是否科學,詳略是否得當等。
3.改完后謄抄到習作本上。
活動目標:
1、在學會演唱歌曲《森林音樂家》的基礎上,大膽選用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或帽子、手偶及樂器,按照歌曲的格式進行仿編活動。
2、能友好地與同伴進行協作,共同完成一次演出任務。
3、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歌曲錄音帶《森林音樂家》、動物頭飾、帽子、手偶及小樂器。
2、角色游戲場地“迷你一條街”。
3、最佳演員和文明觀眾的獎勵小禮物若干、森林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集體復習演唱歌曲《森林音樂家》,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快樂之情。
1、教師:(出示森林快樂圖)看!快樂的大森林里,那么多的動物都出來唱歌跳舞了,我們也一起加入它們的隊伍吧!
2、幼兒使用自己喜歡的樂器為歌曲演奏。(鈴鼓、小鈴鐺、圓舞板、沙球等)
二、大膽想象,通過選擇進行歌曲的仿編活動。
1、教師:森林里的小松鼠、小白兔和小熊貓都在我們的歌聲中開了自己的音樂會,真開心!"屈;老師.教,案網出處"可是森林里還有許多的動物,它們也想唱一唱自己的歌曲、打一打自己的樂器。我們大家一起來幫助這些動物。
2、幼兒分組進行自主仿編活動,教師在每一組提供各種動物的頭飾、帽子、手偶及小樂器。
3、個別演示,請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在集體面前表演唱自己仿編的歌曲內容,鼓勵其他孩子為她拍手打節奏,體驗音樂會的快樂。
三、自主選擇角色游戲的職務,開展角色游戲“迷你一條街”,教師重點指導“笑哈哈劇場”。
1、教師:森林里的音樂會結束了,我們大(3)班“迷你一條街”就要開張了。好好的想一想:今天的你是做顧客還是營業員?哪個店鋪里的營業員?
2、教師根據孩子的自主選擇,組織全體孩子有序地進入相應的游戲區域。教師指導顧客們整理休息區域,營業員們整理各自商鋪里的物品,準備營業。
3、教師先以觀眾的身份進入“笑哈哈劇場”,觀看演員們表演的仿編歌曲《森林音樂會》,并給予及時的贊賞。教師也可以小聲建議演員們演出累的時候,是否可以請觀眾上臺露一手?進行劇場里的互動活動。當劇場里的觀眾人數比較少的時候,建議演員們自薦出去進行宣傳,也可以用彩筆為演出內容繪畫彩報,從而吸引越來越多的觀眾。最后邀請觀眾評選出今天的最佳演員,由演員們評選出文明觀眾,互贈小禮品。
四、游戲評價環節:在集體面前表揚評選出來的最佳演員與文明觀眾。請他們說說為什么今天自己能當選?自己的好表現在哪里?以此鼓勵全體孩子都要向他們學習。
教師小結:今天的笑哈哈劇場不僅演出成功,演員們也學會了相互之間的合作、協商,有了困難他們會一起想辦法解決,而不是不理不睬。迷你一條街的其他商鋪也要這樣,只有大家互幫互助,才會獲得快樂與收獲。
五、游戲延伸:激發孩子渴望參與下一次角色游戲的欲望。
1、教師:想一想:既然笑哈哈劇場的演員們有這么多的好看節目,觀眾們也表演了拿手好戲。但還有許多在其他地方消費的觀眾都沒有欣賞到,錯過了機會。可如果所有的顧客都進入劇場又不可能,該怎么辦才能讓所有的人都欣賞到好的表演呢?
2、鼓勵幼兒相互出主意。
3、教師宣布最后的主意:辦法想出來了,下一次我們將安排兩位“小記者”帶著照相機進入劇場,拍攝節目鏡頭。演出結束后,我們所有的顧客和營業員們都一起來欣賞演員們的表演,好不好?(好)
活動反思:
《森林音樂家》是一首活潑富有童趣的歌曲,在聽我范唱的時候孩子們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現得很積極興奮,特別是歌曲后半段“這邊拉一拉那邊拉一拉”愉快的節奏使孩子們情不自禁地用肢體動作來表示,包括后面兩段吹一吹,敲一敲,孩子們都樂在其中,讓幼兒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樂趣。
【教學任務】
什么是拿手好戲?拿手好戲可能是“別人沒有,我有”的本領;也可能是“別人有,而我更勝一籌”的本領。寫“我的拿手好戲”,就是讓學生走進自己的生活世界去尋找自己的拿手好戲,并通過具體事例來展示拿手好戲的精彩,感受拿手好戲給自己帶來的收獲和快樂。
第三學段的寫作教學應抓住取材、立意、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本單元教材向學生提供了寫作提綱的范例,學生可以從讀懂提綱入手,確定寫作內容、寫作思路,明確寫作重點,在對比交流、加工修改中寫出拿手好戲的精彩,并把自己的感受、看法寫出來。
【教學目標】
1.學會列提綱,明確寫作思路,確定寫作重難點。
2.能通過具體事例來寫“我的拿手好戲”,并學會修改,展示拿手好戲的精彩。
3.能把自己的感受、看法寫出來,寫出真情實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話題引入,找到好戲
1.任務驅動,引出“拿手好戲”。
(1)同學們,最近紅領巾電視臺發布了一則招募啟事,讓我們來看看吧!
(2)看了這個招募啟事你有意向報名參加嗎?
2.回顧舊知,解讀拿手好戲。
(1)思考:什么是拿手好戲?(非常厲害的;讓人叫絕的;別人沒有的……)
(2)回憶舊知,品味好戲。(刷子李、泥人張、頂碗少年、貝多芬……)
3.借助視頻,尋找拿手好戲。
(1)植入視頻(播放展示學生本領的微視頻)。
(2)再議好戲,寫詞卡(學生將自己的拿手好戲貼到黑板上)。
(3)揭示習作內容(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一說起拿手好戲,同學們想到的便會是了不起的絕活,要寫“我的拿手好戲”自然就覺得沒有什么拿手好戲可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出示情境任務,讓學生直面問題,播放微視頻,喚醒學生生活記憶:原來這樣的本領也可以是“我的拿手好戲”,只要比別人略勝一籌就行。這樣的層層推進,讓每個學生都找到了自己的拿手好戲,變得“有米可炊”。
二、搭起框架,鋪排好戲
1.解讀提綱,厘清思路。
(1)出示《三招挑西瓜》的寫作提綱。
(2)梳理提綱內容并交流。
①厘清內容:是什么——怎樣練成——具體事例
②落實重點:詳細寫挑西瓜、吃西瓜的趣事,趣事中重點寫“三招”挑西瓜。
【設計意圖】教材中提供了范例提綱,提綱能幫助學生厘清寫作思路,我們便可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解讀提綱,發現寫作內容,明確重點。
2.選擇素材,聚焦拿手。
(1)你打算用一件什么事情來展示你的拿手好戲?
(2)同桌交流,聚焦“拿手”說事例。
3.試寫提綱,鋪排好戲。
(1)學生練寫提綱(出示習作任務)。
習作任務一:
我要給我的拿手好戲理理思路,列個提綱,并確定詳寫略寫部分。
(2)交流點評(出示兩個不同程度的提綱進行比對)。
【學生提綱一】
【學生提綱二】
提綱一:能仿照教材提綱,厘清思路,寫具體每部分內容。
提綱二:有自己的想法,變換寫作內容的順序,采用倒敘式寫法。
小結:同學們都很能干,教材中這樣的提綱是種寫作思路,變換順序用倒敘式來寫更是種思路,能吸引讀者閱讀興趣,要表揚這位同學。
(3)學生同桌交流,修改提綱。
【設計意圖】比對提綱,既是肯定了大部分同學能仿照教材中的范例學會寫提綱。這是對于學生的保底要求,同時也表揚了學生的創新提綱,他們有自己的寫作思路,不照搬模仿,但同樣能厘清思路,緊扣重點,也給其他學生提供了典范,擴寬了他們的思路。
三、練寫片段,寫出精彩
1.聚焦重點,寫出精彩。(出示習作任務)
習作任務二:
我要把最能展現我拿手好戲的精彩鏡頭秀出來。
2.學生試寫片段。
第二課時
一、交流片段,品讀精彩
1.學生自讀片段,找出最能展示拿手好戲的語句,用標出來。
2.師生共賞:秀出來的拿手好戲夠精彩了嗎?
3.學生習作第一次比對。
【學生習作一】
【學生習作二】
(1)比較這兩位同學寫的片段,你們發現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共同點:拿手好戲都是寫運動類的,都抓住了動作描寫,從一連串的動作中表現作者的投籃技術和射門技術高超。
不同點:習作一只是抓住了“我”的表現來寫出拿手好戲的精彩,而習作二除了有“我”的正面描寫,還寫了隊員、隊長和拉拉隊員的表現,從側面烘托出拿手好戲的精彩。
(2)小結:展示拿手好戲的精彩除了把主角亮出來,還需要旁人的反應來烘托,這樣才能讓人對你的拿手好戲印象深刻。(板書:我的表現、旁人反應)
4.學生習作第二次比對。
(1)再來看看這位同學寫的片段,和剛才兩位寫的比較,有什么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學生習作三】
(2)學生點評預設:這位同學除了寫出了自己彈琴時的動作,還寫出了當時的感受,而從這些感受中能看出她動作十分嫻熟,演奏時非常投入,真的是把自己最精彩的部分展示出來了。
(3)小結:是呀,展示中我們的心情變化是種感受,情不自禁產生的聯想也是種感受,就像我們學過的《月光曲》中,貝多芬行云流水般彈著,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師引讀)(出示《月光曲》片段)這不正是嫻熟精湛的技藝所帶給我們的獨特感受嗎?(板書:獨特感受)
【設計意圖】從學生片段兩次比對中發現描寫的奧妙,教師有方法的引領,巧妙無痕地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真正做到因學而教,順學而導。
二、修改片段,亮出精彩
剛才幾位同學能從“我”的表現和旁人反應來展示自己的拿手好戲,還能融入自己獨特感受寫出精彩,這些都能給我們帶來啟發,當然我們也可以有自己的表現方式,現在就讓我們來改一改,讓我們的拿手好戲更精彩。
1.同桌互評,提修改意見。
2.學生修改片段。
三、二度點評,再現精彩
1.出示學生作品兩份。
2.任務驅動,學生點評。
紅領巾電視臺的工作人員要委托同學們來當小評委,能不能從大家修改的片段中讀出拿手好戲的精彩,我們根據點贊標準來評一評哪些同學能首批錄取。
[我來點贊啦]
1.能抓住“我的表現”寫出精彩。
2.能借助“旁人反應”烘托精彩。
3.能寫出“獨特感受”表現精彩。
4.其他描寫也能讀出精彩。
(集滿三個便可錄取)
3.同桌交換,再次互評。
【設計意圖】讓學生以評委的身份來點評同學的習作,角色意識更強,投入度更高,評價標準有量化,但也有個性化的體現,尊重學生的多元發展。
四、組段成篇,匯編好戲
1.學生完成習作《我的拿手好戲》。
2.教師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寫了自己的拿手好戲,從找不到好戲到寫出好戲的精彩,我們一起探討一起學習,一個個精彩的情節讓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個精彩的畫面,這一篇篇文章也會給你們帶來登臺亮相的機會,老師期待你們上演一場場好戲。
【設計意圖】讓情境任務貫穿于課的始終,讓學生感受到寫作也能給自己帶來一次完美的展現,這是一種多么美好的體驗,把教學內容與校園生活相結合,能給他們的小學生活留下一份珍貴的回憶。
我們都有自己的必殺技吧!有的喜歡打乒乓球,有的喜愛架子鼓,有的擅長跑步而我呢,最拿手的便是彈鋼琴了,參加過許多比賽呢!
為什么我會去學鋼琴呢,這還得從李云迪那里說起。我從小便喜歡唱歌,音樂給我帶來了快樂,特別是在我煩燥的時候,只要一聽李云迪的曲子,我煩惱便煙消云散了。所以我便開始了學習鋼琴的歷程。
我7歲時開始學鋼琴。我一走進音樂教室,好里有一股清香撲鼻的味道向我襲來,潔白的墻壁,干干凈凈,電燈也十分明亮。進了小房間,那里就更加溫馨可人了。我剛來時那種緊張的情緒漸漸消失了,反而覺得輕松了許多。
教鋼琴的是位男教師,姓田,但性格和氣質跟普通老師不同,聲音柔和溫順,聽說田老師從來都沒有發過火呢!田老師非常仔細地教我,我也認真地學習。咦,他還真的沒罵過我呢!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年的努力,我鋼琴5級都考出了,而且是優秀等級。
鋼琴練好了,一有機會我就喜歡去表演。有一次,我在孤兒院里為那些孤獨可憐的孩子們送上了一曲曲動聽的歌。在學校里,我在年段里也算是佼佼者了。因為我學習了四年多,畢竟有了積累。有一次,我去參加越城區的比賽,經過一個星期的篩選,我也沒out下來,最終進入了前十名。經過不斷的努力,我最終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雖然離第一名還差那么一點點,應該只是錯了一個音吧。不過,我這次比賽總算也為學校爭得了一份榮譽。
但是,我也有遺憾的時候。前不久,學校要舉行一場音樂會,我本來有資格參加這次活動,可后來有一個人級別比我高一級,我便失去了這次機會。可惡,真是氣死活了,我就這樣錯過了這次活動。我希望今后不斷努力,在級別上實現超越。
總的來說,我的鋼琴技藝已經算不錯了。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一定會更加努力,更進一步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