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12
這是讓真情自然流露教案,是優秀的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1.引導學生就生活中經歷的事情,寫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讓真情自然流露教學設計
2.能夠把印象深刻的內容寫具體,表達真情實感。
3.寫完之后,能把自己認為寫得好的部分與小組同學交流。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文章中最能打動人的莫過于真實的情感,本單元的幾篇課文有的直接表達主人公的情感,有的通過細致的敘述表達情感。上節課,我們用幾句話表達了不同情境下的情感,今天,讓我們再來回憶一下生活中的經歷,把它寫成一篇習作,讓真情自然流露。
板書:讓真情自然流露
二、回憶經歷,拓展思路。
1.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想想都有哪些情感體驗,用一個詞說一說。(學生自由交流)
2.教師展示表示情感的詞語。
暢快 感動 欣喜若狂 歸心似箭 激動 盼望 欣慰……
懼怕 憤怒 難過 追悔莫及 忐忑不安 愧疚 沮喪……
3.給這些詞語歸類,區分詞語的感情色彩。(表示“好”與“不好”)
三、聯系生活,思考題材。
1.生活中你有什么令你難忘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回憶生活。
2.說說是什么事讓你產生了這種情感。
3.你內心真實的想法是什么?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
四、交流感受,總結寫法。
1.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事說一說。
2.各抒己見,細說自己的感受。
(1)同桌互相說一說:先回顧事情的經過,回憶當時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
(2)集體交流,互相評議。
3.教師點評總結。
要把印象最深刻的內容寫具體,把情感真實自然地表達出來。如果在事情發展的過程中,情感有所變化,要把情感的變化也寫清楚。
寫作方法指導:(1)精描細繪見真情。用心捕捉生活中令人感動的細節,發揮想象,適當地添加外貌、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描寫等,展現人物形象,抒發人物情感。(2)萬事求實顯真情。注重反映生活中真實的事情,反映自己真實的生活經歷,如實記錄、敘述這些事情,是寫出真情實感的基礎。(3)直抒胸臆見真情。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大膽地抒發自己的真情,用真摯的情感喚起讀者的共鳴,打動讀者。(4)巧妙地安排結構。可以通過設置懸念、欲揚先抑等手法,選取一個典型的事物作為線索貫穿全文,使文章跌宕起伏,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5)第一人稱描寫敘述。第一人稱,是一種直接表達的方式,不論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敘述的都像是作者親身經歷或者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事情。運用第一人稱描寫敘述可以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使讀者產生一種真實、親切的感覺,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構思起草,修改完善。
1.激發構思起草的興趣,展開競賽,看誰寫得既快又好。
2.學生獨立構思、書寫,教師巡視。
3.指導修改,完善習作。
六、互讀評議。
1.學生自由朗讀自己認為寫得好的部分給小組同學聽,再說說覺得寫得好的原因。
2.學生評議、交流。
3.小組內推薦寫得好的習作供全班欣賞。
七、欣賞佳作,點石成金。
1.欣賞優秀習作,全班交流。
2.同學們交流:習作的優點在哪里?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一改?
3.學生拿出練習紙修改。
4.指名評改。
八、課堂小結。
通過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指導學生圍繞“抒發真情實感”分享心得。
習作:讓真情自然流露
事情的經過(情感的變化)
印象深刻的內容(具體)
1.本次習作講評課,注意把習作與生活體驗相結合,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習得方法并遷移運用。
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交流、互幫互助,培養了習作表達能力,學會了表達情感的方法。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寫作能力是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語文新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對寫作提出要求:“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在引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時要注重以下幾點:
一、注重激發情感,突出主體體驗是誘發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前提。
在《語文課程標準》實施建議中提出“寫作教學應貼近生活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課堂中以游戲導入,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再讓他們聯系生活去回味或期待、或沮喪、或欣喜等情感體驗,學生的寫作興趣就濃厚了很多。
二、真情交流,感悟自我是燃起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火花。
學生的表現欲、求知欲都很強,正處于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時期,教師要合理引導,把學生的語言和思維結合起來。采用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給每一個學生在他覺得安全的范圍內進行自由地表達,使各種水平的學生都體驗到被傾聽的樂趣,這樣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話可說,有情可抒。
三、借助習作例文,融會貫通是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保障。
教師在指導作文教學時,應當巧妙地運用好習作例文教給學生的方法,可以結合“交流平臺與初顯身手”的內容,引領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寫作素材,從而有利于學生在習作中寫出真情實感。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就生活中經歷的事情,寫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2.能夠把印象深刻的內容寫具體,表達真情實感。
3.寫完之后,能把自己認為寫得好的部分與小組同學交流。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文章中最能打動人的莫過于真實的情感,本單元的幾篇課文有的直接表達主人公的情感,有的通過細致的敘述表達情感。上節課,我們用幾句話表達了不同情境下的情感,今天,讓我們再來回憶一下生活中的經歷,把它寫成一篇習作,讓真情自然流露。
板書:讓真情自然流露
二、回憶經歷,拓展思路。
1.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想想都有哪些情感體驗,用一個詞說一說。(學生自由交流)
2.教師展示表示情感的詞語。
暢快 感動 欣喜若狂 歸心似箭 激動 盼望 欣慰……
懼怕 憤怒 難過 追悔莫及 忐忑不安 愧疚 沮喪……
3.給這些詞語歸類,區分詞語的感情色彩。(表示“好”與“不好”)
三、聯系生活,思考題材。
1.生活中你有什么令你難忘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回憶生活。
2.說說是什么事讓你產生了這種情感。
3.你內心真實的想法是什么?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
四、交流感受,總結寫法。
1.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事說一說。
2.各抒己見,細說自己的感受。
(1)同桌互相說一說:先回顧事情的經過,回憶當時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
(2)集體交流,互相評議。
3.教師點評總結。
要把印象最深刻的內容寫具體,把情感真實自然地表達出來。如果在事情發展的過程中,情感有所變化,要把情感的變化也寫清楚。
寫作方法指導:(1)精描細繪見真情。用心捕捉生活中令人感動的細節,發揮想象,適當地添加外貌、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描寫等,展現人物形象,抒發人物情感。(2)萬事求實顯真情。注重反映生活中真實的事情,反映自己真實的生活經歷,如實記錄、敘述這些事情,是寫出真情實感的基礎。(3)直抒胸臆見真情。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大膽地抒發自己的真情,用真摯的情感喚起讀者的共鳴,打動讀者。(4)巧妙地安排結構。可以通過設置懸念、欲揚先抑等手法,選取一個典型的事物作為線索貫穿全文,使文章跌宕起伏,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5)第一人稱描寫敘述。第一人稱,是一種直接表達的方式,不論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敘述的都像是作者親身經歷或者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事情。運用第一人稱描寫敘述可以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使讀者產生一種真實、親切的感覺,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構思起草,修改完善。
1.激發構思起草的興趣,展開競賽,看誰寫得既快又好。
2.學生獨立構思、書寫,教師巡視。
3.指導修改,完善習作。
六、互讀評議。
1.學生自由朗讀自己認為寫得好的部分給小組同學聽,再說說覺得寫得好的原因。
2.學生評議、交流。
3.小組內推薦寫得好的習作供全班欣賞。
七、欣賞佳作,點石成金。
1.欣賞優秀習作,全班交流。
2.同學們交流:習作的優點在哪里?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一改?
3.學生拿出練習紙修改。
4.指名評改。
八、課堂小結。
通過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指導學生圍繞“抒發真情實感”分享心得。
范文
真情流露
世界上有許多事情能感動人心。我就被感動了。在黃昏時,媽媽接我放學弟弟也跟來了。我看見媽媽就激動的跑了過去,飛快的坐上了車子的后座。就在這時候傳來了一陣歌聲,這聲音是男性的,聽著聲音也上了年紀。我就問媽媽:"誰在唱歌呀?" "我來的路上我聽見了,去看看吧。"媽媽說。我興奮的說"好。"來到了唱歌的人附近。我迫不及待的探出頭來。觀察那個人??吹剿倚睦镆魂?。他居然是個殘疾人,媽媽跟弟弟也看到了。唱歌的殘疾人在車子上癱著,手里拿著話筒,手撐著車子,車子上還放這一個盆子。里面放著許多錢。我正在想著。弟弟就開口:"媽媽這個人是不是要錢的?" 緊接著又開口"我可以給他錢嗎?"媽媽說:"可以。" 弟弟就跑過去,媽媽也納悶他有錢嗎就跑過去了。媽媽先是從兜里掏出10元給我讓我去看看弟弟。我就跑到弟弟面前,看見了弟弟從來沒花出去,一直不舍花出去的五角錢放進了那個盆子里。我緊接著放了那10元。我和弟弟都回到了媽媽面前。我就問弟弟:"你那五角錢不是不舍得花,還要攢錢買玩具的嗎?"弟弟笑著回我:你看看人家多可憐呀!不僅都失去了雙腿,但是不影響他喜歡唱歌。"當時我心里感動的很。唱歌的人和弟弟都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你的人生不論多失敗都不能阻止對自己夢想的渴望。
愧疚 每說到愧疚這個詞語,我就很愧疚,那件事我怎么也忘不了?有一次媽媽讓我去買菜,因為有一本書,我特別喜歡,于是我就帶著它和十元錢去了,來到菜攤看見一位老人,老人穿的很破舊,但是對每個人都很和藹,她手上長滿了繭子,背馱著像座小山,車上的菜都很新鮮,我買了點兒小白菜,花了四元五角,小白菜,綠油油的,一看就好吃,我心里想。老爺爺找我錢,找了我六元五角,多找了我一元,我由于數錢把書放在了菜攤上,然后,一蹦三丈高的離開了,我心想去書店買根筆吧,我買回來后回到家,媽媽坐在沙發上說:你把買菜的剩錢給我吧,我原本不想把這件事告訴媽媽,可我掏剩錢時不小心連筆也掏了出來,媽媽指著這根筆說,:這是怎么回事兒呀?我低著頭羞紅了臉,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然后媽媽火冒三丈高:你知不知道老爺爺賺錢很不容易?快去把錢還給老爺爺去吧,我快步跑下樓,看見老爺爺左顧右盼的找著什么東西走到菜攤,看見菜攤上的菜賣完了,我上向老爺爺道了歉,并還了錢,老爺爺并沒有批評我,而是摸著我的頭和藹地說:勇于承認錯誤就是好孩子說完,他從車上拿了一本書遞給我,我看了一眼,發現是自己丟在菜攤上的那本書,我說了好幾聲謝謝,老爺爺慢慢等著三輪車回家了,看著老人遠去,我的眼眶紅了,淚在眼里直打轉。每當想起這件事,我就愧疚的恨不得扇自己幾巴掌。
那一次我真得感動
生活猶如一個調味瓶,每天都會給我們帶來不同的感受,可是那一天發生的事情讓我受益匪淺,令我感動。知了在樹上不停地叫喚,太陽炙熱的烤著大地,回想去年像這樣的天氣,發生了一件讓我無法忘記的事情。那是一個星期六,媽媽帶著我出去旅游,路過一座天橋,看到天橋上人來人往,天橋下車水馬龍,在這繁華熱鬧的美景中, 忽然傳來一陣憂傷的樂曲。我被那悲傷的樂曲拉住了腳步,放眼望去,只見天橋一邊的地上坐著一個70多歲的老頭,他緊閉著雙眼嫻熟地拉著二胡,前面放著一個鐵蓋,里面躺著幾個硬幣,原來他在這兒乞討。天橋上來來往往的人們,仿佛沒人聽見這悲傷的樂曲,是的,各自行色匆忙,沒人停留,老人還是一如既往的拉著,仿佛想用琴聲訴說什么。這時候一個小女孩拉著媽媽的手蹦蹦跳跳的跑了過來,靜靜地立在老人面前,一曲拉完了還沒有走的意思。“媽媽我們給老爺爺一些錢吧。”小女孩幼稚的聲音響起她甩著媽媽的手用哀求的眼神望著那個衣著華麗的婦女可是那個女人狠狠地瞪了小女孩一眼“寶貝咱們可不能這么好心現在騙子多的很你看這么多人怎么都不給他錢呢咱們趕緊走吧我帶你去吃好吃的。”那個女人用力的拖著孩子想要向前面走去。這時小女孩掙脫了媽媽的手,在自己的口袋里摸索了半天。拿出一看是一枚紀念章,他走到老人面前說,“爺爺對不起,我只有這個紀念章”,只見老人抬起頭茫然的看著前方,幾滴淚水順著那蒼老的臉頰流下來,隨后給女孩磕了一個頭??吹竭@一目,我的臉紅了起來,我的兜里還裝著25元錢,媽媽說我可以隨便花,可是我心里只想著我愛吃的冰淇淋,和眾人一樣對那行乞的老人視而不見,在烈日的炙烤下,我仿佛看見了小女孩那可愛純潔的心靈。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走到那位老爺爺面前小心翼翼的將那25元放進他的鐵蓋里。這件事一直激勵著我,到現在我也未能忘記那震撼人心的一幕。
去年夏天,烈日炎炎,我跟媽媽說,家里要是有點綠色就好了,至少讓人在這燥熱的天氣沒那么煩躁,媽媽想了想,決定為陽臺增添了一抹綠——種薄荷。
那天下午,我和媽媽到了荷蘭小鎮挑選薄荷。在那里,我們挑選了一盆生機盎然的,在我看來最茂盛的薄荷,薄荷的葉子支棱著,像英姿勃發的士兵,那盈滿的綠意使其更像碧綠的翡翠。
我興高采烈,端著盆子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個不小心把盆中的泥土灑了出來,連帶著驚擾了盆中的薄荷,直到回到家后才發現。沒過幾天,一盆薄荷就像打敗仗的士兵,全都垂頭喪氣,無精打采的。不論我們再怎么澆水,施肥,它都沒有一絲絲好轉的跡象。
一周過去了,它還是如此。我的希望就像退潮的水一點點遠離了海岸。
兩周了,枯黃的薄荷葉像掛在一根細細的麻繩上的紙片似的,毫無生機。我的希望也變成了失望,但內心依然殘存一點希冀,期待奇跡的降臨,心想:再等一周,說不定會有轉機呢。
直到第三周,我真正地不抱希望了。媽媽給了我一把剪刀,告訴我既然如此,置之死地而后生,讓我把枯萎的部分剪掉,看看怎么樣。我想了想,死馬當成活馬醫吧!決心已定,我舉起了剪刀,霎時間,花盆里落滿了“殘枝敗葉”我對它進行了修剪,打理,適度施肥,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性措施”。
真可謂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沒想到經過精心打理,科學種植,我的薄荷終于再次煥發生機,給陽臺增添綠意和活力,它在陽光的照耀下,茁壯成長。那一根根彎彎的莖,努力地向上延伸,即使彎曲吧,依然不改它奮然挺拔的信心。它像一個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女,給我們綻放了它最迷人的那一面。
看到向死而生的薄荷,我朦朧中覺得,舍得,舍得,有時候只有舍棄,才能獲得,我們的成長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