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03
這是夏日絕句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夏日絕句
《夏日絕句》備課教案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注釋】
1.
人杰:人中的豪杰。漢高祖曾稱贊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3.
項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曾領導起義軍消滅秦軍主力,自立為西楚霸王。后被劉邦打敗,突圍至烏江(在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
【今譯】
活著的當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應是鬼中的英雄。
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解說】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杰,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于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但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但求茍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齊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殺死敵兵數百,然后自刎。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須眉了。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古詩中重點字的意思和在詩中的含義。
2、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
3、通過熟讀,體會古詩的意境。
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反復誦讀詩文,結合具體語境展開想象,從而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過程中體會詩的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詩人寧死不屈的品質,感悟其強烈的愛國熱情。
2、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操。
教學重點和難點:
體悟詩人的愛國熱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操。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1、搜集詩人的相關資料及寫作背景。
2、收集愛國的詩歌。
教學過程:
一、咀嚼詩句——溫情
1、(投影出示)《靜夜思》
學生齊讀
2、提問: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學生: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3、引述:這淡淡的鄉愁讓我們為之動容,那你能不能再帶我們欣賞一首詩,借此來抒發思鄉之情呢?
生答(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4、過渡:“詩中寓情,情中育詩”,我們感受到了古代文人李白和王唯那種淡淡的'思鄉之愁,觸摸到了那細膩的情感。那再讓我們來感受一種濃烈的情感。
5、板書:夏日絕句
(設計意圖:“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以情感為突破口,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庫,讓他們在感受詩人情思的同時,激起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明白古詩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教學目標 :
1、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讀,并背誦古詩。讀出對文中項羽寧死不屈、李清照愛國情懷的贊美、敬佩情感。
2、朗讀課文,結合注釋,說說詩句的意思。
3、理解“人杰”、“鬼雄”,明白古詩大意。
4、感受項羽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體會“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人生價值。
5、了解歷史背景,感受民族豪情。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結合注釋,說說詩句的意思。
2、、感受項羽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及李清照的愛國情懷。
教學難點
結合時代背景,把握詩人復雜情感,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誰記住了本單元的主題?為什么稱為“民族之魂”,這三首古詩分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他們所反映的“民族魂”是什么呢?我想通過第一課的學習,大家一定會有所了解。
(二)新課
1.學習《夏日絕句》
(1)讀古詩,有韻味
①讀正確、通順。
今天,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古詩《夏日絕句》。自由讀兩遍這首古詩,注意在讀第一遍時可以查字典、看注釋讀準字音;讀第二遍時注意讀準停頓,把古詩讀通順。
指名讀。
②讀出古詩的韻律。
同學們,這首詩是幾言詩?誰還記得五言詩怎樣讀,才能讀出古詩的韻律?(前二后三)板書;有韻味
自己讀,指名讀。
(2)知作者,解詩題
想一想,讀好了古詩,接下來做什么?
(了解作者及題目的意思。)板書;知作者,解詩題。哪位同學能帶領大家學習?
引導學生答出:
① 絕句:
絕句?有五言或七言兩種。
② 學生根據查找的資料介紹李清照
李清照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歷城(山東濟南)人。她少年時就頗有詩名。她的文學作品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作品情調活潑優美,主要抒寫少女、少婦閨情與對自然景物的喜愛。后期金兵入侵,丈夫去世,她只身漂泊,在愁苦中度過晚年,作品情調低沉、凄苦、深厚的故土之情,悲涼的身世之感和慷慨的國家興亡之痛,一并抒發其中。其詞清新俊逸,擅長白描,善用口語,風格獨特。我們看看,猜猜這首詞是屬于哪一時期的作品?(也可出示李清照前期作品,對照讓學生發現其不同。)
(3)明詩意,悟詩情
①明詩意:
A、了解了詩的作者和詩歌的題目的意思,接下來你打算怎樣
學?(可通過看注釋、查字典、小組學習、與老師交流等方法學習)(板書:明詩意。)
B、自學古詩
提出不懂的問題
C、請同學匯報,教師相機指導。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人杰:人中的豪杰。鬼雄:鬼中的英雄,指壯烈死去的人。這句詩的意思是:活著的時候,應該做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為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思:懷念。直到今天,人們還懷
念思憶著項羽,他在慘遭失敗之時,寧可自殺,也不逃回江東。
D、請1——2位同學把整首詩的意思講一講。
② 悟詩情:抓住“至今、思”感受詩的情感
A、學古詩,僅僅知道意思是遠遠不夠的。你還要怎樣學?
引導學生認識到通過想象,體會詩歌的意境。板書:悟詩情
B、教師引導:凡是歷史上膾炙人口的詩歌,都有著獨特的思想藝術魅力。這首絕句,是李清照的傳世名作,我們就品一品這首詩的絕妙之處。請你邊讀邊想,你有什么感受?
你先感受到什么?(項羽是英雄豪杰,他雖然失敗,但不屈服。)
你是從哪感受到的?(至今、思:到現在人們還懷念項羽。人們贊美項羽什么?)
C、這首詩為什么寫項羽?為什么詩人要“至今思項羽”呢?深入思考一下。提示:可以結合李清照生活的時代背景來體會,你又體會到什么?
引導學生感受到:在動蕩的年代,李清照親眼看到宋朝統治者倉皇逃竄,北方淪入敵手,與項羽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詩人借贊揚項羽來批評南宋王朝的投降、逃跑,茍且偷生的可鄙行徑。從詩中,體會出李清照的抗擊侵略、收復故土的愛國之情。
教師小結:正像同學所體會的那樣,詩人把滿腔的愛國情,集中在對項羽這一英雄形象的思念與贊美中。你能把詩中含著的意思讀給大家嗎?
總結學法;你是怎樣體會出詩人深層的含義?(先看字面上的意思。再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子、聯系時代背景體會詩歌的深層含義。)
(4)總結全文,感情朗讀
①品味了這首詩,你感受到作者怎樣的情感?
②你會怎樣讀,表達出詩人這復雜的情感?自己讀,指名讀,背誦。
(5)總結學法,拓展閱讀
①總結學法:
回憶我們剛學的古詩,我們怎么學的?
②你能試著用剛剛學到的方法分小組讀下面兩首古詩,試著品一品這兩首詩,感受詩人的情感嗎?
(6)自學古詩
①介紹兩首詩的作者.
②解決字詞。
出示:千錘萬鑿、焚燒、粉身碎骨、千鑿萬擊讀詞語。
拓展詞語:千()萬()
③朗讀古詩。想一想古詩的意思,想一想這兩首古詩的特點?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西師版小學語文第四冊167頁28課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古詩的精練,喜歡讀古詩
教學重點:識字、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感受項羽寧死不屈的品質和詩人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小小古詩朗誦家(背誦古詩,揭示課題)
1、 背誦自身知道的古詩,爭當小小古詩朗誦家.
2、 揭示課題,簡介詩人
二、 合作學習,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我會讀
(1) 同學自由讀
(2) 同桌讀,你讀我認真聽,注意糾正字音
(3) 請生讀,其余同學評一評,教師相機指導
(4) 聽示范朗讀
2、我會認
(1) 自瀆古詩、勾畫生字、并讀一讀
(2) 考考同桌
(3) 匯報學習情況,游戲:讓美麗的星星出來吧
3、 我想問
同學自由質疑,感知古詩
三、 讀中感悟
1、同學自瀆古詩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2、匯報交流
3、前兩句自由讀,抓住人杰、鬼雄體會詩句,舉例項羽,簡單介紹四面楚歌的故事.相機板書
4、后兩句在反復朗讀中結合項羽的故事以和這首古詩的寫作背景感受項羽寧死不屈的精神和詩人的愛國情懷
四、 深情朗讀,深入體會
1、 聽課件朗讀
2、 選擇自身喜歡的方式讀這首古詩,看誰讀得最好
3、 配樂朗讀,感受詩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4、 多種形式賽讀,讀出感情。
5、 配樂齊讀
五、熟讀成誦。
六、拓展
1、把這首詩有感情的背誦給家長聽
2、把這首詩的意思講給同學聽。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