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9-13
這是梅蘭芳蓄須教學目標,是優秀的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1.搜集整理梅蘭芳的相關資料、京劇中角色分類的相關知識、圖片及微視頻等。
2.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1.預習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2.搜集資料,閱讀有關梅蘭芳的其他故事或圖片。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讀文釋題
1.教師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聽京劇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梅蘭芳——這位現代著名的京劇藝術大師。(板書:梅蘭芳)
2.簡介梅蘭芳,簡單了解京劇中的“旦角”。
可借助課前搜集的資料、圖片或微視頻,引導學生了解“旦角”。
PPT出示1:
梅蘭芳出身于梨園世家,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臺。梅蘭芳在50余年的舞臺生活中,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其代表作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并先后培養、教授學生100多人……
PPT出示2:
京劇行當又稱角色,主要可分為生、旦、凈、末、丑,共五大行當。“旦”,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貼旦、閨旦等角色。旦角全為女性。
青衣:以唱為主,扮演賢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多表演性格活潑的女子,也有一部分悲劇和反面人物。
花衫:介于青衣和花旦之間,梳古裝頭(如古代仕女畫中的頭型),穿花盆底鞋。
武旦、刀馬旦:為演武功見長的女性。
老旦:用本嗓子演唱,多為中老年婦女。
3.完善課題,學習“蓄”字。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梅蘭芳蓄須”的故事,走進一代藝術大師的家國情懷。補充課題。(完善板書:蓄須)
學生讀課題,借助工具書解題。
要求:讀準生字“蓄”,理解“蓄須”就是留胡子的意思,“蓄”字是上下結構,形聲字。
引導學生抓住課文題目,了解課文故事主線。
4.過渡:是什么事情讓梅蘭芳蓄上胡須不再從事他熱愛的京劇表演?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尋找答案。
設計意圖:“問題”是學生學習的起始,是教師教學的開端。用問題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并直接指向本課教學的核心目標。
二、初讀課文,檢測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強調讀文要求。
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碰到新詞語,聯系上下文試著理解。
(3)思考:梅蘭芳為了什么蓄須?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一讀:蓄須、被迫、租界、糾纏、邀請、騷擾、拒絕、簽訂、寧可、要求、妄想。
(2)這一課中有兩個多音字,你能讀準嗎?
寧可 安寧 要求 要錢
(3)用簡短的話說一說梅蘭芳蓄須的目的。
設計意圖:本課生字比較多,詞語也較難理解,給學生深入學習帶來了障礙。本環節引導學生在自讀中自主識字、學詞,運用多種方式理解詞語的意思,為深入學習打好了基礎。
三、精讀詞句,體會愛國之舉
1.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1)默讀課文,找出梅蘭芳罷演后是怎樣堅持他的藝術追求的語句,指名讀一讀。
(2)讀句子,畫出梅蘭芳深夜家中唱戲的細節詞語,談談感受。
關緊門窗 特制的 厚窗簾 悄悄地 細聲吟唱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這些詞語,體會梅蘭芳對藝術的熱愛和對當時時局的無奈。
(3)自由讀句子,說一說:梅蘭芳已經罷演卻偷偷唱戲,這樣做是為什么呢?
2.學習課文第3、4自然段。
快速瀏覽課文,并回答問題。
(1)長期不演戲給梅蘭芳帶來了什么困難?
(日本人的騷擾、生活困頓。)
(2)生活困頓的梅蘭芳都有什么誘惑?畫一畫。
(3)面對困擾和誘惑,梅蘭芳的愛國心動搖了嗎?文中是怎么說的,讀一讀。
(他寧可賣房度日,也決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統治下登臺演出。)
(4)教師指導學生用“寧可……也決不……”的句式說一說。
3.學習課文第5~7自然段。
(1)當日本侵略者對梅蘭芳提出“必須”演出時,梅蘭芳是怎么回答的?文中哪個詞表明了梅蘭芳的堅定態度?
(2)引導學生以“斬釘截鐵”的態度讀一讀梅蘭芳回答日本侵略者的話。
(3)當蓄須已經抵擋不住日本侵略者的逼迫時,梅蘭芳做出了什么舉動?代價是什么?
(4)你從哪些詞看出日本侵略者的野蠻無理?(必須、闖)
4.學習課文第8、9自然段。
(1)學生齊讀第8、9自然段。
回答問題:抗日戰爭勝利了,梅蘭芳又有什么舉動?從“當即”一詞,你能讀出什么情緒?
(2)“前來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沒有座位就站著看。”思考:人們欣賞藝術大師的再次登臺演出,心里對梅蘭芳還有什么樣的感情?(敬佩、敬仰……)
小結:梅蘭芳先生不但在戲曲藝術中造詣精深,他更是藝術家的愛國典范!也正因為如此,他的民族氣節令人敬佩,更受到全世界的尊重!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梅蘭芳對日本侵略者深惡痛絕的心情,通過品讀梅蘭芳蓄須抗日的故事,可以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引導學生真正了解、體會一代藝術大師的民族氣節。
四、作業布置,拓展閱讀
1.布置作業:(任選其一)
(1)將梅蘭芳蓄須愛國的故事完善,講給大家聽。
(2)搜集藝術家愛國的故事,辦一張手抄報。
2.讀一讀“閱讀鏈接”中的《難忘的一課》,和同學分享閱讀體會。
設計意圖:通過開展綜合性學習,讓學生通過閱讀、搜集資料等多種渠道,了解民族氣節不光是拿起武器對抗侵略者,更是發自內心的堅定、堅守。然后用講故事、辦手抄報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提高綜合學習的能力。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閱讀是語文之本,學習之母。它是讀者與作者的對話,是一種精神生活。感悟語言形象,領悟文章思想感情,感受語言的魅力,必須通過有感情朗讀,在讀中悟語,讀中悟情。本文充分顯示了梅蘭芳強烈的愛國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氣節,文中的語句可以通過讀來感悟,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因此,本節課重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在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體會人物內心思想,在品讀中感悟梅蘭芳堅定不移的家國情懷。
教學目標
1.認識“蓄、迫”等11個生字,掌握“寧、要”兩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梅蘭芳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蓄須的,經歷了哪些危險和困難。
3.感受梅蘭芳這位京劇大師的愛國之情和民族氣節,激發學生對梅蘭芳的尊敬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梅蘭芳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蓄須的,經歷了哪些危險和困難。
難點
感受梅蘭芳大師的愛國之情和民族氣節。
教學策略
1.字詞教學
本課的生字都是會認字。其中“訂、寧、妄”都是后鼻音,教學中注意指導學生發音要到位,不要讀成前鼻音。同時,在教學時,讓學生在課文中先讀一讀詞語,然后再試著朗讀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最后朗讀課文,達到流利、有感情的程度。
2.閱讀理解
認真研讀課文,弄清課文要講述的四件事情:“避港拒演”“蓄須明志”“賣房度日”“自傷身體”,其中“自傷身體”這件事寫得最詳細。先弄清課文的幾個小故事,然后連起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通過找出梅蘭芳拒演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等方法感悟課文,體會梅蘭芳的可貴品質。
3.表達運用
想象梅蘭芳拒絕為日本人演出時的心情、動作、神態,從中體會梅蘭芳的愛國精神。在理解課文內容、深刻感受梅蘭芳的愛國精神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想對梅蘭芳先生說的話,這樣能使學生學以致用,將所學內容化為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學前準備
1.預習提綱
(1)搜集梅蘭芳的有關資料,搜集有關京劇的資料,了解京劇是我們國家的國粹。
(2)初讀課文,自學會認字,理解生字,記憶生字。
(3)再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列出文章的四件事,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多媒體課件
京劇視頻選段。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視頻,引入課題
1.教師導入: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看個小視頻。(播放梅蘭芳京劇選段)
2.這就是京劇,它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位列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今天我們就向大家介紹一位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梅蘭芳。(課件出示對梅蘭芳的介紹和旦角劇照。)
梅蘭芳(1894—1961),名瀾,又名鶴鳴,藝名蘭芳,出生于京劇世家。10歲登臺在北京廣和樓演出《天仙配》,工花旦,因功底深厚、嗓音圓潤、扮相秀美,與程硯秋、尚小云等被舉為“京劇四大名旦”。代表劇目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
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一起感受這位京劇大師“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氣節。
設計意圖:
本文的時代背景與學生的生活相差太遠,播放視頻,一方面加深學生對京劇的認識和了解,另一方面也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出示劇照和梅蘭芳本人照片,讓學生對比,直觀知道旦角是什么樣的,梅蘭芳表演和不表演有什么區別,從而理解胡須對京劇表演的重要影響。
二、初讀課文,品讀課題
1.讀課題。
教師談話:請同學們齊讀課題。我們讀完課題后,產生了什么疑問?
預設:梅蘭芳唱戲與胡須有什么關系?
2.品課題。
課文的題目告訴了我們梅蘭芳蓄須這件事。你們知道“蓄須”是什么意思嗎?我們先來看看“蓄”,“蓄”的意思是積蓄,“蓄須”即積蓄胡須。讀到這兒,我們不禁要問:梅蘭芳是唱什么的?與他的胡須有什么關系? (梅蘭芳在戲臺上唱花旦,扮演的是女性角色,所以他一旦蓄須,就不能演戲了。)
設計意圖:
讀課題,品課題,能使學生快速明白梅蘭芳不給日本人唱戲和蓄須之間的關系。
三、再讀課文,掃清障礙
1.本課有“蓄、迫”等11個生字,學生借助已有的識字經驗,認讀生字,找出帶有生字的詞語,然后分小組匯報。
讀音指導:“租”是平舌音, “訂”是后鼻音,不能讀成“dìn”。
2.掌握多音字。
課件出示:
寧 nín(安寧) nìn(寧可)
要 yo(要求) yào(需要)
3.讀課文。
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語句多讀幾遍。
思考:課文圍繞梅蘭芳的愛國之情,寫了哪幾件事?其中哪件事寫得比較詳細?
課件出示:
避港拒演——蓄須明志——賣房度日——自傷身體
4.請學生分別讀一讀,找出這四件事情分別在文章的哪幾個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圈畫批注,小組討論,匯報:
課件出示:
第一件事(第2自然段):避港拒演
第二件事(第3自然段):蓄須明志
第三件事(第4自然段):賣房度日
第四件事(第5~7自然段):自傷身體
5.指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在讀文過程中,隨機正音,指導讀出語氣,在讀中理解“斬釘截鐵、糾纏”的意思。
斬釘截鐵:形容說話或行動堅決果斷,毫不猶豫。
糾纏:煩擾;攪擾。
設計意圖:
概括課文內容,列出小標題,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為研讀課文奠定基礎。
四、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理解“避港拒演”
1.學生默讀課文第1~2自然段。
2.教師談話引入:1919年4月,梅蘭芳先生應日本東京帝國劇場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記》等戲。日本人民對梅蘭芳先生的精湛藝術深感佩服。
但1937年日本占領上海后,梅蘭芳拒絕了給日本人演出。他是怎樣拒演的?把相關句子畫出來,并在一旁寫一寫自己讀后的想法。
學生分組討論,匯報自己的理解。
課件出示:
避港拒演
(1)梅蘭芳在上海、香港躲避日本人的糾纏。
(2)梅蘭芳深夜在家關緊門窗,細聲吟唱。
從中可以看出梅蘭芳是一個熱愛京劇、有民族氣節的京劇大師。
3.指導朗讀:朗讀第1~2自然段時,要把“聞名世界”“總是”重讀,體現梅蘭芳先生的藝術成就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
設計意圖:
從介紹梅蘭芳先生的巨大成就,到介紹梅蘭芳先生躲避糾纏,偷偷唱戲,為學生后期理解梅蘭芳先生多次想方設法拒演的堅定,以及對藝術的不懈追求,打下基礎。
五、學習第3自然段,深入理解“蓄須明志”
1.學生自主閱讀第3自然段,思考問題。
課件出示:
思考:1.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2.梅蘭芳蓄須說明什么?
3.梅蘭芳先生“蓄須明志”中的“志”指的是什么?
2.學生自讀課文,交流匯報問題。
(1)這一自然段主要寫梅蘭芳先生蓄須明志。
(2)梅蘭芳蓄須說明他不想為日本人演出。
(3)“蓄須明志”的“志”指的是:梅蘭芳身處逆境,始終拒絕為敵演出,表現了其高尚的民族氣節。
設計意圖:
教學這個自然段,主要是讓學生自讀課文,自主學習,讓學生真正理解為什么“蓄須”能表明自己不會為日軍演出的決心,明確“志”指的是中華民族的氣節。
六、教學第4~7自然段,理解“賣房度日”“自傷身體”
1.學生讀第4~7自然段,課件出示問題:
思考:1.敵人的威逼使梅蘭芳遇到了什么困難?怎么解決?
2.找出表現了梅蘭芳先生高尚的民族氣節的句子,讀一讀。
2.學生研讀課文,同桌互相討論,讀讀相關語句。學生分組匯報,教師總結。
(1)敵人的威逼使梅蘭芳沒有了經濟來源,打算賣房度日。
(2)面對日軍的反復邀請,他堅定地拒絕演出,不顧危險毅然裝病。
3.梅蘭芳先生是怎么裝病的?
預設:梅蘭芳裝病是打傷寒預防針,連日發高燒,額頭滾燙滾燙,差點兒丟了性命。
此時此刻,你認為梅蘭芳是個什么樣的人?填空:
課件出示:
梅蘭芳先生是一個堅貞不屈、鐵骨錚錚的人。
4.教師談話:梅蘭芳的行為,贏得了許多中國人的尊敬,人們僅僅是被他的京劇藝術所折服嗎?(不,更是為他的民族氣節所折服。)
課件出示:
句式練習:他寧愿(蓄須),寧愿(賣房度日、自傷身體),也不愿失去作為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應具備的民族氣節。
5.學生練習朗讀,教師指名朗讀。
朗讀時要把“寧愿”讀重一些,語速快一點。
設計意圖:
這一階段的教學,我讓學生把前幾件事情聯系起來,這樣學生對梅蘭芳先生的愛國熱情和鐵骨錚錚的民族氣節就會有更清晰的了解。
七、學習第8~9自然段
1.學生齊讀第8~9自然段。
思考:人們僅僅是喜愛梅蘭芳先生的表演藝術嗎?
預設:人們喜愛梅蘭芳先生精湛的藝術表演,同時更敬佩梅蘭芳先生高尚的民族氣節。
2.對比。
日寇侵華時期,梅蘭芳先生想方設法不為日本人表演。抗戰勝利后,梅蘭芳卻主動要求登臺表演。前后態度對比鮮明,更加突出了梅蘭芳先生高尚的民族氣節。
3.教師總結:人們不僅喜愛梅蘭芳的表演藝術,更敬佩他的民族氣節。憑著滿腔的愛國情懷,憑著高尚的民族大義,梅蘭芳先生承受著無盡的痛苦,終于擊碎了侵略者的癡心妄想,使國人不能不為之慨嘆!
設計意圖:
此處升華情感,讓學生明白人們對梅蘭芳先生的崇敬,不僅是因為他高超的表演藝術,更是因為他高尚的民族氣節。
八、升華感情,總結本課
1.茫茫青史寫春秋,為了民族大義,為了國家的尊嚴,一代大師挺直了脊梁,他高尚的情操照耀著萬代千秋。
老師即興作了一首小詩,就讓我們以這首小詩來結束全課。
課件出示:
一代大師梅蘭芳,蓄須明志表衷腸。
拒演舉債八年整,民族氣節四海揚。
2.此時此刻,我們心中感慨萬千,一位偉大的藝術家,有著如此錚錚鐵骨,如此愛國熱情,你們一定有很多話想對梅蘭芳先生說,請大家都來說一說吧。
設計意圖:
結尾的一首小詩,升華主題,讓學生給梅蘭芳先生寫話,既對課文加深了理解,也是內化語言的好機會。
板書設計:略
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5—14自然段,抓住文中的具體事例,體會梅蘭芳強烈的愛國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
聯系課文內容,體會文中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深刻含義來感受梅蘭芳強烈的愛國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
教學準備: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這篇課文一共寫了京劇大師梅蘭芳的五件事,它們分別是:(指著板書,讓學生說)拒絕播音,拒絕登臺,避港拒演,蓄須拒演,傷身拒演。還知道了梅蘭芳是怎樣“拒絕播音和拒絕登臺”的。那么,接下來,又會發生什么呢?
(二)出示自學要求:
師:請同學們運用讀一讀、畫一畫、寫一寫的方法進行自學。
幻燈片出示自學要求:默讀課文5-14自然段。想一想著名的京劇大師梅蘭芳,拒絕日本侵略者登臺表演的要求后,他的生活有了怎樣的變化?用“ ”線畫出相關句子,在旁邊寫一寫你的感受。
二、合作學習
師:同學們都能夠認真地進行自學,真的很棒!我相信也有了很好的收獲。接下來,(出示)我們分小組進行交流:說一說自主學習的收獲,也可以針對不懂的問題進行討論。必要時,也可以向老師請教。
三、教師講導
過渡語:京劇大師梅蘭芳當時非常紅,很多人都喜歡看他唱戲,當然,也包括日本侵略者。為了愛國,這位京劇大師不再登臺演出了,這樣做真的容易嗎?(不容易)你是從哪些句子體會到的?
(以下教法提示:根據學生的回答概括出——放棄奢華生活、忍受內心痛苦、差點失去性命。)
(一個學生說,我從這些句子體會到的)
1. 只要梅蘭芳答應登臺演戲,一切奢華的生活都唾(tuò)手可得。然而,他對這些不屑一顧。他不愿也不可能為侵略者粉飾太平。他寧[nìng]愿每頓只有一碗飯、一點點罐頭食品或者一小塊咸魚,寧愿時刻提心吊膽地面對頭頂上呼嘯而過的炸彈,也不愿失去作為一個正直的中國人所應當具備的民族氣節。盡管他視藝術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關頭,他毫不猶豫地將藝術讓位于民族氣節。
訓練重點:
⑴ “唾(tuò)手可得”是什么意思?不屑一顧呢?
⑵ 誰來讀一讀這句話:他寧[nìng]愿……寧愿……也不愿……民族氣節。
從以上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板書:放棄奢華的生活)
師:是啊,放棄奢華的生活,梅蘭芳毫不猶豫;放棄熱愛的藝術,梅蘭芳毫不猶豫;因為他把什么放在了第一位?
這時,作者對京劇大師梅蘭芳發出這樣的贊嘆,(出示: 盡管他視藝術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關頭,他毫不猶豫地將藝術讓位于民族氣節。)學生齊讀。
說說你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視民族存亡、國家利益高于一切。)
你還從哪些地方體會到拒演的不容易?
2. 一向愛好整潔的梅蘭芳,開始改變自己的形象:衣著變得極其隨便,頭發很長時間才理一次,而以前每天都要刮掉的胡須,也開始出現在嘴邊了。
多少次,他沖上太平山頂,想狂歌,想飛舞,積聚在內心的對唱的渴望與對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擋在堤壩后的滾滾洪流,澎湃(péngpài)激蕩,卻又無法沖破阻隔,奔騰萬里。
朗讀訓練:
(1)蓄須后,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心情怎樣?(很痛苦)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出示段落:但是,對他這樣……奔騰萬里。)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個自然段,體會一下這位京劇大師蓄須拒演時的'心情!
(2)朗讀指導。齊讀——指名讀——教師引讀:
師:京劇大師梅蘭芳視藝術為生命,但為了抵抗日本人侵略者,他不能演出,不能創作,不能吊嗓子時,(生齊讀)多少次,他沖上太平山頂想狂歌,想飛舞,積聚在內心的對唱的渴望與對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擋在堤壩后的滾滾洪流,澎湃激蕩,卻又無法沖破阻隔,奔騰萬里。
同學們聲情并茂的朗讀,讓我深切地體會到京劇大師梅蘭芳“蓄須拒演”的痛苦。他能忍受這樣的痛苦嗎?(能)(板書:忍受內心痛苦)但這樣做能一勞永逸的嗎?(不能)他還怎樣做?
面對這些勸誘甚至威脅,梅蘭芳一律斬釘截鐵地拒絕。他一方面堅持蓄須,一方面甚至不惜自傷身體。為了拒絕日偽的邀請,對疫苗過敏的他曾請私人醫生為他一連注射三針傷寒疫苗,致使自己連日高燒不退,差點失去性命。梅蘭芳的良苦用心,終于擊碎了日偽的癡心妄想。
師:“傷身拒演”最大的危險是什么?(板書:差點失去性命)
出示:
就這樣年復一年,雖然不能登臺演出,生活日漸窘迫,但梅蘭芳始終堅持著,等待著抗戰勝利。
閱讀訓練:
(1) 齊讀。
(2)師:聯系上文,說說“就這樣”是指怎么?(拒演)“年復一年”指多少年?(八年)你是怎么知道的?(抗戰勝利)
(3)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堅持不懈地與敵人作斗爭)
教材分析:
《梅蘭芳蓄須》 是一篇介紹人物事跡的記敘文, 主要講著名京劇藝術家梅蘭芳為拒絕日本人的邀請而蓄須,充分顯示了他強烈的愛國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氣節。
學情分析:
現在的學生對梅蘭芳先生比較陌生,所以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圖片、故事、音樂等,讓梅蘭芳這個人物形象走入學生心中,進而引導學生理解文意,知道文中講梅蘭芳在蓄須的時候都經歷了哪些危險和困難,激起學生強烈的愛國思想。從人物的行為語言中體會人物的高尚的民族氣節和強烈的愛國情懷,并通過有感情朗讀,激發學生的愛國思想。
教學建議:
可以用蓄須這件事為線索展開教學,或問題引導,或摳詞摳句,或自讀自悟,引導學生充分地與文本對話,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同時,教師根據學生各自的認識、體會、表達,適時地進行點撥、補充,進行語言能力訓練和感情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愛國情懷。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個生字,掌握本課多音字。
2.默寫課文,說說梅蘭芳是在什么情況下蓄須的,它經歷哪些危險和困難。
3.感受梅蘭芳高尚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民族氣節,激發對梅蘭芳尊敬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梅蘭芳的尊敬以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梅蘭芳其人以及他強烈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
難點
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體會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深刻含義和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梅蘭芳資料,梅蘭芳戲曲片段。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梅蘭芳蓄須。
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嗎?
2.過渡: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個偉大的藝術家,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印證了什么是愛國。
3.教師簡介梅蘭芳。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提出要求:
(1)畫出生詞,邊讀課文邊認,注意讀準字音。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詞。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生字詞。
(2)要求學生掌握新詞。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點撥。
3.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再想想哪幾個自然段可以合并成一個結構段。
(2)討論分段。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余同學認真聽讀。
2.想想課文寫了梅蘭芳哪幾件事,并試著分別用課文中的詞語概括出來。
3.反饋學習情況。
4.自由輕聲朗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自主學習第1自然段。
2.找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3.第1自然段中哪幾個詞語是對梅蘭芳的評價?
五、學習第2~7自然段
1.自讀自悟,理解內容。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勾畫圈點、批注,加深自己的感悟。
2.匯報交流。『puxuewang.com』
(1)學生研讀之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匯報。學生在匯報梅蘭芳是在什么情況下蓄須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說出他蓄須之后的做法,讓學生體會一個視藝術為生命的人蓄須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2)句式練習,加深理解。
梅蘭芳在蓄須的時候都經歷了會遇到哪些危險和困難?隨著問題的提出,教師出示句式練習:他寧愿____________,寧愿____________,也不愿失去作為一個正直中國人應具備的民族氣節。
(3)學生匯報自己朗讀的感受,學生將自己的感受朗讀出來。
六、學習最后兩個自然段
教師激情導語:是啊,憑著滿腔的愛國情懷,憑著高尚的民族大義,梅蘭芳承受著無盡的痛苦終于擊碎了侵略者的癡心夢想,使國人不能不為之慨嘆!
1.學生齊讀課文,談自己的理解。
2.教師講解,學生體會。
七、通讀全文,整體感悟
1.學生自由練讀。
2.指名讀文。學生匯報出全文的主要內容,及所表達的情感。
八、情感升華,激情總結
茫茫青史寫春秋,為了民族大義,為了中華的尊嚴,一代大師挺直了脊梁,他高尚的情操照耀著萬代千秋。老師即興做了一首小詩,就讓我們以這首小詩來結束全課。(齊讀:一代大師梅蘭芳,蓄須明志表衷腸。拒演舉債八年整,梅蘭芬芳四海揚。)
九、超越文本,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課后結合學習鏈接和資料辦一份以梅蘭芳為主題的手抄報。
板書設計:
梅蘭芳蓄須
拒演----愛國抗日
蓄須----拒絕登臺為藝術獻身
藝術---民族氣節為國家拒藝
自殘---用心良苦
教學反思:
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我努力實現以讀為本的理念,教學效果較好。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同時我引導學生抓住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展開精讀學習。先讓學生自讀課文,畫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在一旁進行批注,寫下自己的感受;然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引導學生透過重點的句子、詞語反復體會,談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再隨機引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體會。在教學中,我啟發、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講出自己的體會,對學生的表述情況進行恰當的點評、歸納和提升。學生通過讀書感受到了梅蘭芳大師高尚的人格和愛國情懷。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