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3
這是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是優秀的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了解文中介紹的沙漠里的奇怪現象
2.探尋這些奇怪現象產生的緣由,并學會從科學角度來作出正確的解釋
3.激發探索世間萬物奧秘的興趣,培養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具:
多媒體
教學流程:
一、情境創設:
借助多媒體演出沙漠的風沙地貌,你想了解這些光怪陸離的沙漠奇觀嗎?你想探索他們的緣由嗎?那么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來體驗
學生觀看、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
1、課文中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現象,你有怎樣的感受?
2、教師巡視,參與討論,并對學生回答作簡評
3、初讀課文,劃出有關語句交流、討論
4、作者是怎樣把這些光怪陸離的現象說清楚(運用課文中和生活中的知識來說明)
5、細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交流、討論
6、師生共同探究,引導學生把文中現象說清楚,教師適時點撥、簡評。
三、心智啟發:(教師根據學生實情做激勵性評價)
1、什么道理?
2、你能不能根據你身邊所發生的事。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科學一定能戰勝迷信。
3、假如你是一個導游,領著你的旅游團正走在青島夏天的海灘上,這時遠處出現了難得一見的海市蜃樓的景象,你能用本課所學的知識和優美生動的語言來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一神奇,壯觀的幻景嗎?
四、閱讀體驗(談收獲引導學生自我小結)
(1)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閱讀本文時,你將關注哪些信息?
(2)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文學家,閱讀本文時,你將關注哪些信息?
(3)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員,閱讀本文時,你將關注哪些信息?
(4)假如你想學習寫說明文,閱讀本文時,你將關注哪些信息?
學目標
1、初讀課文,學習并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品讀句子,從文中優美的語句中感悟琴聲的美妙。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導:琴聲美妙悅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著名兒童文學家陳伯吹先生寫的《彈琴姑娘》。
2、學生齊讀題目,教師強調“琴”字書寫。
3、導入:這是一位怎樣的姑娘呢?她彈出的琴聲又是怎樣的呢?請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自由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讀課文,教師提出新要求:掌握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讀通順。
2、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然后強調要點。字音:“滯”是卷舌音;“鍥”讀“qiè”,不能讀成“qì”;“券”讀“quàn”,不能讀作“juàn”。
3、學生再讀生字新詞,讀中鞏固、積累。
4、指名反饋:文中反復用了什么詞語直接描寫小姑娘彈出的琴聲?
(學生: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5、指名用自己喜歡的音調和節湊讀一讀這一詞語。
6、師:對于作者來說,這“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聲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
7、找出相關詞語。教師出示:()的琴聲
8、集體反饋,教師填詞,并指導學生讀一讀。(好聽)的琴聲(悠揚、像夜鶯般、……)
9、教師小結:是呀,多么美好的琴聲啊!對作者來說它悠揚而熟悉,還有甜味兒,像夜鶯、流水般,讓人覺得安慰、親切、優美、輕松。
10、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思考:圍繞彈琴姑娘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學生自主朗讀課文,并小組討論交流、展示。
三、想像畫面,感悟琴聲
1、教師:同學們,究竟是什么打動了兒童文學家的心,讓他對一個小女孩如此欽佩?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到字里行間去尋找原因,用波浪線畫出那一幅幅將琴聲融為一體的美麗景色。
(1)學生默讀勾畫,教師巡視。
(2)指名反饋,教師出示相關語段。
生:“只要琴聲一響,雨點就……,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師:“只要……就……灑在……灑在……也灑在……”,用排比句式將春雨和琴聲描寫融為一體,雨聲與琴聲交織出美妙的音樂。誰再來讀?
生:“人們都到街頭、湖濱廣場,公園里去乘涼仍然不斷的傳出好聽的琴聲-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師:是啊,悶熱的夏日里,窗口動聽的琴聲仍不斷,難怪作者會邊走邊想像邊欽佩這彈琴人。是誰又讓天高氣爽的秋日更加恬靜呢?
生:“晴朗的夜里,月牙兒分為清明…………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師:琴聲聲聲入耳,“我”是贊嘆不絕。讀出冬日琴聲迎接風雪夜歸人的感受。
生:“冬天的寒夜,…………”
師:琴聲給作者留下怎樣的印象?讓作者有怎樣的想法?請同學們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2、教師小結:課文按春、夏、秋、冬的順序描寫了小姑娘彈奏的琴聲,琴聲與景色融為一體,很有表現力。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品一品。
3、指名反饋:讀了這些語句,你的腦海里呈現出怎樣的畫面?
4、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畫面有感情地讀一讀。
5、教師總結:同學們,作者是一位兒童文學家,有一顆敏感的心,他在這一年四季聽琴感受中情感變化也不同。這一部分通過:“我”聽琴的感受和情感變化來間接描寫小姑娘的品質。琴聲與景色融為一體,就是作者表達的巧妙之處。
6、作者四季聽琴的感受,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的感受?找出來讀一讀。
四、課堂小結
1、學生:談一談本節課學習的感悟。
2、教師小結:同學,這節課的學習真是美的享受,我們讀到了許多生動、優美的句子,似乎看到了四季優美的景色,仿佛聽到了彈琴姑娘手下飛出來的悠揚的琴聲。
五、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全國各民族親如一家。
2、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學習的優良品質。
教學重點:
1、正確書寫本課7個生字,會認9個生字。
2、體會文中全國各民族大團結的含義。
教學難點:
體會文中全國各民族大團結的含義。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閱讀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指名學生上黑板聽寫生字。
2、學生互相糾錯,重點指導易錯字。
二、導入新課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整理課文,看課文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
3、針對全文,學生質疑。
學生甲:民族小學有哪些民族的學生?
課文第1自然段告訴我們,來民族小學上學的學生有白族、景頗族、阿昌族,還有漢族的。(老師指掛圖)看,他們的穿戴各不相同,很有民族特色。
學生乙:這些學生是怎樣上課的?
課文第2、3自然段中說,他們一來到學校很快就成了朋友,他們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向老師問好,向樹上歡叫的小鳥問好,坐在教室里跟著老師用普通話讀課文,他們學習多認真啊!
學生丙:下課了,學生們又是怎樣活動的?
他們玩得非常開心,小學生們蹦蹦跳跳來到大樹下,有的跳舞,有的摔交,還有的做游戲,孔雀、小鹿和小猴都躲在一旁看熱鬧哩!
4、通讀全文,整體感悟。
課文記敘的是民族小學的學生學習和活動的情況,歌頌了全國民族大團結,親如一家的大好景象。
三、朗讀指導
1、讓學生反復讀,自讀自悟。
2、老師導讀,重點答疑。要讀出小學生非常開心、活潑、開朗的氣氛。
3、指名競讀,榜樣示范。
4、放錄音,有感情地跟讀。
四、課堂延伸拓展
你愿意到這所民族小學來學習嗎?為什么?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首詩歌,主要寫了春雨能促使萬物生長,少年兒童在春雨中植樹,綠化祖國。
全詩用擬人的手法描繪了春雨輕柔細密的特點、滋潤萬物的作用和小朋友在雨中植樹,綠化祖國的活動。
本課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朗讀錄音帶。
通過多種形式,了解春雨的特點和作用。準備紙和畫筆。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醒、蒙:是后鼻音。
灑:聲母是s,不是sh;右邊是“西”,不是“酉”。
醒:左邊是“酉”,不是“西”。
蒙:禿寶蓋下不要丟掉一橫。
2.寫字教學。
本課生字中帶有三點水的字較多,可歸類指導,使學生掌握這類字的寫法。
染:下面“木”字的橫是長橫,撇、捺要伸展,把上面的部件托起。
蒙:共13畫,注意下部要盡量寫得緊湊。
(三)詞句教學
理解詞句,可先讓學生自己朗讀詩歌,再想一想課文寫了春雨中的哪些特點,然后結合課文和觀看投影片理解。“飄、灑、落、降”,寫出了春雨輕柔細密的特點。“點紅”是指桃樹上開滿了粉紅色的花朵;“染綠”是指柳樹發芽,長出嫩綠的葉子;“滋潤”是指莊稼得到雨水的灌溉;“喚醒”是說青蛙經過冬眠醒來了。
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對重點詞句的朗讀,來領悟春雨的特點和作用。
讀一讀,寫一寫下列詞語:
飄灑點紅染綠喚醒淋濕莊稼蒙蒙細雨
(四)朗讀、背誦指導
句式相似、節奏感強是這首詩的語言特色。要引導學生把讀和悟融為一體,邊讀邊展開想象,讓學生在朗讀時感受春雨細微綿密的特點,以及使萬物恢復生機、充滿活力的作用和小朋友把握時機,在雨中綠化祖國的行動。
全詩四次出現“春雨沙抄”,要讀得稍輕、稍慢,前后略做停頓,給人以想象的空間,人感受到它“潤物細無聲”的特點。“細如牛毛,飄飄灑灑”,可利用掛圖、多媒體演示喚起學生的回憶,讓學生以輕柔緩慢的語氣讀出春雨的特點。
“點紅、染綠、滋潤、喚醒”四個動詞要讀得清晰而略微拖長。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充分地讀出來。
在分句朗讀基礎上,引導學生按春雨飄灑、滋潤萬物和綠化祖國的順序,進行背誦。
(五)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1—2課時。
詞語解釋
沙沙春雨的聲音。
如好像。
樹梢樹的末端。本課指樹枝。
柳芽從柳枝上剛剛長出的嫩芽。
點紅促使桃花開放。
染綠本課指促使柳芽變綠。
蒙蒙細雨雨點很細很密的小雨。這是春雨的特點。
飄飄灑灑雨細如毛,飄飄悠悠下落。
沾濕使衣服有一點濕,而不是“淋濕”。
綠化種植花草樹木,美化環境,防止水土流失。
滋潤增添水分,促使莊稼長得更快更好。
課文理解
這首詩先講春雨的樣子“細如牛毛”。接著講了春雨對萬物生長的好處:使桃花盛開、柳樹發芽、莊稼滋潤、青蛙醒來。最后講了春雨一下,我們又可以種樹了,又可以加入綠化祖國的行列。我們少年兒童要抓住春天的大好時機,多多種樹,美化我們的祖國。
重點詞句
“飄在果林,點紅桃花;灑在樹梢,染綠柳芽;落在田野,滋潤莊稼;降在池塘,喚醒青蛙。淋濕我的帽沿,沾濕她的花褂。”
這一段話,具體描繪了春雨給大自然和人們帶來的神奇、美妙變化,字里行間洋溢著同學們對春雨的無比喜愛之情。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