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8-30
這是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教案第二課時,是優秀的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海底世界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海底世界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3、繼續鞏固理解本課詞語,重點理解“巴”、“富含”等詞語。學會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的句式說話寫話。
教學重點:了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學難點:難點是體會作者把海底動物種類多、活動有趣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導入課題。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2課《海底世界》。誰來了?還認識他們嗎?
波浪洶涌 寧靜 蜜蜂 竊竊私語
伸縮爬行 肌肉 攻擊長途旅行
景色奇異海藻 遇到物產豐富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的認識了海底世界是一個暗中有光的世界。當海面波濤洶涌的時候,海底依然是寧靜的。
生:暗中有光(板書)
師:想不想到這樣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呢?
生齊聲:想
師:現在就讓我們一同步入海底世界。(播放海底世界的錄象片)
3、師:我們參看了海底世界,海底世界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生:) 好美??!我還沒有參觀夠呢!沒關系,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相信文字中的海底世界
同樣讓你留連忘返。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那寧靜的海底是否是沒有一點聲音呢?
二、課文精讀
?。ㄒ唬W習“海底景色奇異”這部分。
1、師:海底很寧靜,海底世界是不是就沒有一點聲音呢?(不是)那海底的動物們在干什么???
生:竊竊私語
2、師:能說說你的理解嗎?能用它說句話嗎?
生:(說)
師:你是怎么聽到的?(用水中聽音器)
3、師:現在請同學們竊竊私語一下,你們都讀到了有哪些聲音???(生說:)你們讀得真仔細!孩子們,那我們應該怎樣讀,才能把它讀好呢?(聲音小一點,輕一點)好,(抽生1、2讀),讀得多好??!
4、那除了這些聲音,還有可能發出哪些聲音呢?(生說)(有的像公雞一樣唔喔,有的像小羊咩咩,有的像青蛙一樣呱呱,還有的像鴿子一樣咕咕......)你還能想像到我們熟悉的動物的聲音嗎?
5、能用這個句型完整的說嗎?(出示:海底的動物……有的像……)真不錯,那文中還寫了哪些聲音???(吃東西、行進、遇到危險)
師:這么多有趣的聲音交織在一起真象是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原來看似寧靜的海底還真熱鬧,如果我們也用四個字來概括這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可以用哪四個字呢?
生:靜中有聲。或竊竊私語(板書)
6、師:咱們再讀來讀讀。
?。ǘW習“海底物產豐富”這部分。
1師:孩子們,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搖籃,它哺育著行行色色的海洋動物。海底動物不但能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而且他們各有各的`活動特點?,F在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1) 讀通第3自然段。(2)找出課文中列舉了哪幾種動物?(3)用你喜歡的方式展示你的學習成果。
師:咱們來賽讀。(選2、3個小組讀。)
2、師:你們能扮演這些海底的小動物,向大家介紹自己是怎樣活動嗎?
剛剛老師看到同學們扮演得很高興,我也很想來扮演一下(師扮演貝類)。
師:哦,你們表演得真棒!那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是怎樣活動的嗎?能給大家說一說嗎?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從電視、資料)你真是個愛讀書的孩子!看來你們知道的可不少啊,可因為時間的原因,在這就不一一介紹了,不過你們可以把收集上來的資料編成手抄報,展示給大家看,現在,看到這樣美麗的畫面,不禁讓我想到了這樣一個四字詞語,“海底世界真是——”。
3、孩子們,不僅海底世界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特點,海底的植物差異也是很大的。出示課件,師引讀:它們的色彩多種多樣),有——有——還有——海底的色彩就這幾種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呢?(省略號)還可能有哪些顏色呢?(……)是呀,這么多的顏色,真是——(五彩繽紛、五顏六色、五光十色、五彩斑斕、絢麗多彩……)
4、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來介紹一下海藻。原來單單海藻的形態就各不相同,
你能用這個句式來說一說海底植物嗎?(出示:海底的植物真是千姿百態。有的 ------- ----- ,有的------------- ,有的 --------------- ……)
5、師:請同學們,海底世界不但暗中有光,而且靜中有聲,還有這么多植物,動物而且還有山峰、峽谷和礦物......,難怪作者發出了感嘆,(出示課件,中心句)海底真是個——,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三 、總結
師:孩子們,請看黑板,今天,我們游覽了奇妙的海底世界,這里---生:(暗中有光,靜中有聲,這里動物多,植物多還有山峰、峽谷和礦物)。那,在你眼中海底到底又是一個怎么樣的世界呢?
生:齊讀“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師:這也是發自我們內心的贊美,贊美海底、贊美大海、贊美神奇的大自然,我們再讀!
四、教學拓展
1、孩子們,(出示視頻)師:面對這樣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你們有什么感受,想說點什么嗎?
?。ㄉf:)
孩子們,這堂課,我們對海底世界有了初淺的認識,今天的我們打牢基礎,等將來你們羽翼豐滿后,我希望在座的你們中能有人從事海洋事業,到時能親臨海底世界。去真正領略海底世界的神奇、美麗。
五、作業布置
這篇文章寫自于30 多年以前了,對于課文的內容現在有很多已經不符合實際了,比如現在發現的海底的動物遠不止三萬種了,已經有幾十萬種了,老師希望你們通過今天的學習和查找的大量資料,回家也來寫一寫你眼中的海底世界,好嗎?
附:板書設計
海底世界
景色奇異 物產豐富
波濤洶涌寧靜 暗中有光靜中有聲 動物多 植物多 礦物多
教學要求:
1.觀察插圖,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和描寫景物。
2.積累好詞、好句,引導學生在進行描寫時,適當運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把自己身邊的美景介紹給別人,寫之前仔細觀察,看看這個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樣子的,能夠詳細的描寫出來。
難點:寫作的時候,盡量運用課文中學到的方法,圍繞一個中心意思寫。
課前準備:
PPT課件。課本插圖,風景畫為主要素材。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大家為什么喜歡把書上圖畫涂上顏色?引入本次看圖寫話主題。板書:這兒真美。
出示PPT1(沒有顏色),按順序觀察圖中景物。1.學生說圖中景物,引導學生注意聽,并補充。
2.提問:能按順序把圖中景物說一說嗎?
3.師板書引導:觀察順序“從上到下,從遠到近”。
4.PPT演示先后次序。
天空、白云—群山—樹林—草地、鮮花—小河。
二、補充想象,豐富畫面。
1.出示PPT2,引導。PPT1缺少了什么,你想加上些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顏色、動物……
2.少了它們你會覺得怎么樣?(冷清、寂寞……)
三、學生練習說話。
1.出示PPT3,添加Gif圖片格式的風景畫。
說話要求:選一種景物,用“多么……多么……”句式練習說話。
2.欣賞PPT4,美麗的學校操場畫面,感知整幅畫面。(熱鬧非凡)
3.詞語欣賞。
五彩斑斕咯吱咯吱清澈見底綠絨大傘
五顏六色浩瀚自由自在蔥蔥蘢蘢
熱熱鬧鬧淙淙流水嫩綠風景優美
物產豐富成群結隊
5.比較句子。
河岸邊開滿了小花。
河岸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小花。
四、寫話練習。
練習寫話,寫完后讀給家長聽一聽。
如需范文參考請點擊:這兒真美作文400字
板書設計:
這兒真美
按順序當成人
美麗熱鬧
有的……有的……還有的……
多么……多么……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時考慮到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生閱歷和體驗較少,具備初步的觀察能力,但缺乏順序重點,所以把“一句話表達一段的主要意思”,也就是寫關鍵句列為一個主要教學環節,列為教學重點。
本節課的難點,即是運用教材所學到的內容,圍繞“關鍵句”來寫,盡可能使用最近學到的描寫景物的詞語??紤]到學段的要求,可能拔高了,所以定為“把想到的內容通過說表達出來”,從教學反饋來看,大部分學生能達到。在觀察方面,我把能按“從上到下、從遠到近”改為“能按一定的順序”,這不是對目標的外延擴大,而是針對學情做了適當的調整,例如學生以小河為界,先中間后兩邊進行觀察與敘述也未嘗不可。
一節課下來,感覺到“如何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從設計上的定位,再落實到教學中的具體指導,沒有課改的新理念及豐富的實踐經驗,很難把握得住。
【教學內容】
統編本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是統編教材中第一次出現的以“觀察”為主題的習作單元。通過對《搭船的鳥》《金色的草地》兩篇精讀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學習觀察及表達方式;借助“交流平臺”進行歸納梳理,提煉方法,在“初試身手”環節初步運用。習作例文《我家的小狗》和《我愛故鄉的楊梅》,指導學生觀察的對象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小狗和楊梅。課本呈現的插圖從一處美麗的風景,早晨街道的一處場景,學校教室課間場景等不同的角度提示學生可觀察的對象,進而激發學生仔細觀察身邊事物或場景的愿望,拓寬學生習作的選材思路。
【教學目標】
1. 通過結合精讀課文、聯系生活等方式,尋找自己觀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種事物或一處場景。
2. 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方式,逐步完成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歸納梳理,提煉方法,將自己觀察到的事物或場景清楚地表達出來。
3. 能夠主動關注生活,樂于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板塊一:誦讀經典,引出主題
1. 課前誦讀《楓橋夜泊》《山行》《山居秋暝》三首詩歌。
2. 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正如詩歌中描繪的江南水鄉秋夜,如火如荼的楓葉,秋雨初晴山村風光,只要你留心觀察,去追蹤發現,處處都有最美的風景,最好的素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繽紛的世界,來發現身邊的美吧?。ò鍟曌髦黝}: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
【設計意圖】誦讀經典可以積累優美語言。課前通過誦讀經典,導出“用心觀察就能發現身邊的美”這一主題,實現了經典誦讀與習作一體化融合。激發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有效、更快樂地投入習作。
板塊二:單元統整,加強融合
1. 回顧課文。
在這一單元里,我們學習了 《搭船的鳥》和《金色的草地》兩篇課文,文中的主角是——“小鳥”和“草地”,這些日??吹降氖挛锒际抢_紛世界的主角。大家體會到了留心周圍事物、細致觀察的好處。
2. 交流分享。
同學們眼中的繽紛世界又是什么呢?最近你在生活中觀察到了什么?說給大家聽一聽吧!
3. 學生交流。
螞蟻搬家,雨后看到的小蝸牛,第一次吃的熱帶水果,寵物小狗的表情,含羞草的葉子……
4. 小結:同學們感興趣的事物是不同的,留心觀察的事物也不同,觀察不僅僅指看一看,為了對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還可以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等,這就是留心觀察的獨特視角。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所學課文,指導學生交流所觀察到的事物,在閱讀中學觀察,喚起學生的快樂體驗,激起學生用文字記錄“自己眼中的繽紛世界”的欲望。
板塊三:例文教讀,習得方法
1. 請你自己讀讀習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的楊梅》,看看小作者眼中的繽紛世界都有什么,把這些事物圈畫出來。
2. 學生交流:第一篇例文寫的是小狗,第二篇例文寫的是楊梅。
3. 例文中的小狗、楊梅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作者是怎樣寫的呢?請你再讀讀例文,將作者看到的、想到的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出來。
4. 學生自由讀習作例文,師生合作梳理導圖。
(1)《我家的小狗》。
小結:小狗“王子”的叫聲給作者留下深刻印象,作者把它放到場景中去寫,就把小狗的特點寫清楚了。我們也可以抓住印象最深的特點寫事物。
(2)《我愛故鄉的楊梅》。
小結:從楊梅的外形、顏色、味道等不同方面多角度來描寫,有順序地進行表達,寫出變化。
5. 怎樣才能寫好自己觀察到的事物或場景呢?
事物:抓住特征,理清寫作的順序,注意語言簡潔、通俗且準確。
場景:寫清楚所要描述場景的時間、地點、氛圍、特點,將場景中人物的神態、言行寫活。
【設計意圖】教師幫助學生理清例文寫作順序,指導學生在充分閱讀習作例文的基礎上梳理思維導圖,提煉方法。學生在讀、圈、理、議中,學習組織材料、細致地觀察,為小組合作、討論研讀習作例文奠定堅實的基礎。
板塊四:細致觀察,梳理導圖
1. 出示書上的三幅插圖,你發現了什么?用一句話簡單說說。(學生交流,老師指導)
圖一:秋天的發現——秋天的景色、溫暖的鳥巢、勤勞的鳥兒……
圖二:身邊的發現——道路旁的書報亭、報亭周圍的環境、打掃衛生的環衛工人……圖三:教室里的新發現——擦黑板的男孩、一個女孩正在向老師請教問題、三個同學在辯論……
2. 如果讓你來寫圖中的內容,你會怎樣寫?和小組同學一起交流,梳理補充寫話導圖吧。
3. 學生交流,全班提出修改意見,教師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教材提供的三幅圖,激發學生仔細觀察周圍事物或場景的愿望,拓寬學生習作的選材思路。借助思維導圖梳理寫話內容,更利于學生的語言表達。
第二課時
板塊一:構思起草,完成初稿
1. 借助表格,編寫提綱。
結合上節課所學例文及繪制的思維導圖,構思自己觀察到的事物或場景,編寫自己的提綱。
例:
2. 合作交流 。
小組內交流自己所寫的提綱,并選取最好的進行全班交流。
3. 師生評價。師生評價時,引導學生發現別人的優點,改進自己的不足。
(1)開頭要緊扣主題,吸引讀者注意力。
(2)觀察發現的過程要寫具體,恰當運用修辭,使句子生動有趣,將事物或發現寫清楚。
(3)表格內容要靈活選擇,不必面面俱到。
4. 修改完善。
學生個人修改完善習作提綱,完成初稿。
板塊二:小組品讀,評改習作
1. 出示一篇習作,師生共同評議分析,找出問題,指導學生修改。
例文:(見下文圖)
2. 小組評議,共同修改。
學生小組內評議每個同學的習作,找出問題,并進行修改,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師生共同評改習作,旨在引導學生發現并解決文中易出現的問題,掌握仔細觀察,清楚有序表達的方法,并能夠進行評議和共同修改,從而寫出高質量的文章。
板塊三:舉一反三,教你一招
1. 回顧本節課,我們是如何進行觀察,如何構思、起草的?指生交流。
(1)用看、聽、聞、摸、嘗等多種方式去觀察。
(2)從不同角度去觀察。
(3)繪制思維導圖或寫作提綱,有序表達。
2. 出示習作錦囊。
板塊四:品賞佳作,鼓勵進步
1. 進行示例評賞,引導學生學會評價。
教師選擇有代表性的優秀習作、片段組織學生評析賞讀,隨后組織學生分組交流自評,說一說習作收獲,分享習作成功的樂趣。
2. 自主修改,完善習作。
3. 教師小結。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引領學生構思起草、領悟寫法、修改評賞,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實現了學生習作的個性化。
(本文選自《語文教學通訊•小學刊》2019年7-8期)
王娜簡介
王娜,青島銅川路小學語文教師。曾獲青島市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稱號,多次執教青島市公開課、開放課,10余篇教育教學論文發表于國家級、省級期刊,參與編寫多本教輔用書。曾獲青島市微視頻制作一等獎、青島市精品課程、山東省課題成果獎等。
教學要求:
1.能說出在日常觀察中的發現;
2.能認真聽別人說話,把握主要內容,并能比較完整地轉述;
3.把話說清楚明白,并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教學難點:
能真實清楚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生活中的觀察發現。
(一)課件播放書中的“三幅圖”
1.同學們在這三幅圖中發現了什么呢?用一句話簡單地說說。(學生說,老師及時指導)
2.這段時間我們觀察了不少身邊的事物,你一定有了新發現。那我們每個人就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發現。有一個要求,別人說的時候,要專心聽,你要記住,你們小組的同學都有哪些發現。(學生小組交流。)
(二)好,老師特別想了解你們組的組員們都發現了什么?用“我們組的組員……”的句式說,看誰記得多。(各小組推薦代表發言。)
1.同學們說的真多,而且說得特別清楚,老師給你們一個建議,當你要說很多個同學的發現的時候,不用說每個人的名字,可以用上“我們組,有的同學發現了……有的同學發現了……還有的同學發現……”句式。(指幾名學生說。)
2.聽了同學們的發現,老師對其中的一個發現可感興趣了,那大家又對哪一個發現最感興趣?(學生發言。)
3.如果你對誰的發現感興趣,就去問問他(發現者)到底怎么回事?(學生提問,學生解釋。)
4.我們經過交流,就會越來越明白,因此老師提議,我們每個小組選出一個人的發現,然后以他的話題,展開交流,可以提問,可以補充,你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小組交流。)
『本資料來自puXuewaNG.com』
(三)老師發現有的小組交流得特別充分,而且有的同學還發現了一些特別有趣的植物。
1.指名讓學生說出發現,然后其他學生提問,發現者解釋。
2.老師適時介紹自己的發現。
3.你還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嗎?(學生回答。)
小結:同學們,大千世界,真是無奇不有,如果我們有機會親自去觀察、去發現這些有趣的植物,該多好啊!
二、總結下課。
同學們,從天到地,從地到天,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非常神奇,只要你是一個善于觀察的孩子,你一定會發現更多的奧秘。這一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如需范文請點擊: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仙人掌作文400字
教學反思:
學生匯報自己的觀察,將重點都定在了發現一詞上,大家都很積極,好像爭著比誰的發現最多最奇,但把“觀察中”忽視了,而怎么觀察到的,自已觀察時所做了什么,這個過程學生卻大多數都是只字不提。引導學生將自已是如何觀察到的,及觀察時自已是否認真等過程說了出來,這就為觀察的內容提供了真實性的證詞。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