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2
這是那一定會很好教學反思,是優秀的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7個生字,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發展:
指導學生朗讀,通過朗讀的方法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從而明白種子一系列的變化及心理活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認真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了解種子一系列的變化及心理活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一粒種子會有怎樣的變化歷程嗎?
它長成一棵大樹后又會有怎樣的經歷?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那一定會很好》。
二、讀課文,認生字。
(1)出示生字
(2)知名讀
(3)開火車認讀
三、理解課文內容
1、種子被泥土緊緊地包裹著,它是怎樣的感覺?
2、種子長成一棵大樹,它又像什么呢?
3、樹被做成一輛小推車,又是什么感覺?
4、手推車變老后,想到了什么?
5、手推車變成椅子很多年后,想到了什么?
6、椅子變成木地板以后,是什么感覺?
7、朗讀訓練。
抓住描寫種子一系列變化及心理活動時的句子重點朗讀,體會“舒服”一詞含義。
四、拓展延伸
你認為什么狀態下最好?
板書設計
設計說明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了木頭的各種變化,蘊含了為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人生才有意義的道理。在教學設計中我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來了解課文內容,理清一粒種子經過的歷程,再通過朗讀體會文章的道理,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老師)
2.預習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蘊含的道理。
學習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蘊含的道理。
一、話激趣,導入新課(用時:5分鐘)
1.課件展示“舒服”,請問同學們有感覺舒服的時候嗎?那都是在什么時候?
2.板書課題。
1.同學們相互交流自己感到舒服的時候。
2.理解“舒服”的含義。
3.齊讀課題。
1.說說你對“舒服”一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用時:10分鐘)
1.老師巡視,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完課文后,想一想種子經過了哪些歷程。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文中的生字新詞。
2.討論文中的種子經過了哪些歷程。
2.給下列生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努力(nǔlǔ)
莖葉(jīnjīnɡ)
拆掉(chāichì)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用時:20分鐘)
1.指導學生再讀課文,在文中畫出含有“舒服”這個詞語的句子。
2.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3.再讀課文,想一想:從一粒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板,它走過了一段怎樣的歷程?
1.學生邊讀課文,邊畫出文中含有“舒服”這個詞的句子。
2.師生交流畫出的語句。
3.學生有感情朗讀句子并體會情感。
4.學生討論交流種子經過的歷程。3.抄寫文中含有“舒服”一詞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總結拓展(用時:5分鐘)
1.學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比較一下,這篇課文和《去年的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3.師生討論交流懂得的道理。
4.學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設計本課時,我從“舒服”入手,讓學生談自己感覺舒服的時刻,理解“舒服”的含義。接著又指導學生讀課文,畫出文中含有“舒服”的句子,理清一粒種子經過的歷程,從而更深層地理解“舒服”的含義,體會文章蘊含的道理。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厚,學得輕松、愉快,效果比較好。
教學要求:
《那一定會很好》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范文
1.會認“縮、莖”等7個生字。正確朗讀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樹克服困難努力成長的快樂和為人們服務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樹克服困難努力成長的快樂和為人們服務的快樂。
課前準備:
1.學生搜集有關種子成長,樹木用途的圖片、文字資料。
2.教師準備ppt。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ppt圖片:種子破土而出,枝繁葉茂的大樹,手推車,椅子,說說想到了什么?
2.從一粒小小的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板,一棵樹經歷了怎樣的歷程?這其中能讓我們體會到什么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3.板書課題:“那一定會很好”。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初讀課文,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出示ppt,檢查生字新詞的學習情況,多種形式讀,正音、鞏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隨時糾正出現的問題。
三、精讀課文,體會感悟課文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一想:從一粒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板,大樹走過了一段怎樣的歷程?在文中畫出來。
2.小組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后討論交流。
3.交流大樹經歷的歷程。
(板書:種子被泥土包裹——鉆出地面——長成高大的樹——砍倒做成手推車——拆了做成椅子——成為美麗的木地板)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在大樹的變化過程中,大樹的心情怎樣?(板書:舒服)
5.默讀課文,把課文中含有“舒服”這個詞語的句子劃出來。邊交流邊出示ppt句子,各種形式讀,體會感悟大樹變化中的快樂。
6.課堂小結:這是一棵怎樣的樹?(板書:成長快樂,服務他人也快樂)
四、對比學習,感悟體會。
我們學過《去年的樹》,這篇課文也寫了一棵樹的經歷,今天學的這篇課文和《去年的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1.ppt出示《去年的樹》,學生自由朗讀。小組討論這篇課文和《去年的.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全班交流,師引導體會。
3.ppt出示相同點和不同點。
五、有感情地朗讀兩篇課文。
六、課堂練習
ppt出示練習題。
那一定會很好
舒服種子被泥土包裹
鉆出地面
長成一棵高大的樹成長快樂
砍倒做成手推車
拆了做成椅子
成為美麗的木地板服務他人
也快樂
教學反思:
課文無論是種子鉆出泥土,成長為一棵大樹,還是大樹被砍倒后被人們做成手推車,做成椅子,鋪成木地板,“很好”二字一直貫穿其中。要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到這種無論在怎樣的環境里快樂的心態很重要。因此,教學中抓住含有舒服的詞語的句子反復讀、感悟、體會,效果還不錯。《去年的樹》這個童話故事,意在讓學生感悟信守承諾的重要,兩篇課文的不同點因為學生年齡小,說不全面,需要好好引導。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縮、努”等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從一粒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板的經歷。
3.學習大樹犧牲自己,把方便奉獻給大家的無私品格。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從一粒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板的經歷。
【教學難點】
學習大樹犧牲自己,把方便奉獻給大家的無私品格。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設疑激趣。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題目質疑,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找準文章的切入點。】
1.揭示課題,板書:9那一定會很好(學生齊讀課題)
2.設置疑問:看到題目后,你有什么疑問嗎?(自由發言)
3.教師板書有價值的問題。
(1)誰一定會很好?
(2)為什么會很好?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讀時注意兩點。(課件出示2)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不讀破句。)
(2)了解課文大意。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指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出示課件3:生字)
sunjntuzhchijiù
縮努莖推吱拆舊
(1)教師指導:注意讀準平舌音“縮”,翹舌音“吱、拆”,后鼻音“莖”。
(2)識記生字
形近字比較:經一莖堆一推折一拆
加一加:“纟+宿=縮”“奴+力=努”“口+支=吱”
謎語:“一日”就是“舊”。
4.全班交流,理解重點詞語。
拂動:輕輕抖動。
舒服:身體或精神上感到輕松愉快。
吱吱嘎嘎:擬聲詞。形容物體受壓或摩擦時發出的聲音。
吃力:指辛苦;勞累;費力,費勁。
三、合作交流,品讀感悟。
【設計意圖:抓住“那一定會很好”,從而找出重點句子,培養學生從文中搜尋信息的能力,分析課文的能力。】
1.讓學生帶著問題,再次讀文。
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1)默讀課文,把含有“那一定會很好”的句子畫出來。
(課件出示4)
我一定要站起來,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氣,那一定會很好。
指導朗讀:讀出泥土中種子的難受,讀出種子鉆出泥土的決心。
交流:種子是怎么做的?過了些日子,發生了什么變化?(課件出示5)
種子一邊想一邊努力生長。過了些日子,它長出細細的根、莖和兩片小葉子,鉆出地面,站在陽光下。
過了很多個日子,它長成了一棵高大的樹。
指導朗讀:讀出種子喜悅的心情。
指導造句:鼓勵學生用上“一邊……一邊……”說句子。
(課件出示6)
要是能做一棵會跑的樹,那一定會很好。
(板書:做一棵會跑的樹)
思考大樹“做一棵會跑的樹”的愿望實現了嗎?它又會產生什么新的想法?
學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課件出示7、8)
農夫把樹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輛手推車。
農夫把谷子、土豆……,還有調皮的兒子放在手推車上,推著車在山路上跑來跑去。跑起來的時候,手推車聽到耳邊呼呼的風聲,真舒服。
(板書:手推車)
要是我能停下來,坐著休息一會兒,那一定會很好。
(板書:要是能停下來,坐著休息)
指導朗讀:讀出大樹為人們服務的自豪心情,讀出大樹想法的改變。
思考大樹“坐著休息一會兒”的愿望實現了嗎?它又會產生什么新的想法?
學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課件出示9)
農夫和兒子一起把手推車拆了,用拆下來的舊木料做了把椅子。
(課件出示10)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會很好。
(板書:椅子要是我能躺下來)
指導朗讀:讀出大樹的疲勞,讀出大樹想法的改變。
思考大樹“要是我能躺下”的愿望實現了嗎?它又會產生什么新的想法?
學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課件出示11)
他把坐上去會吱呀搖晃的椅子拆了,鋸成小木片,拼成美麗的木地板,鋪在了陽臺上。
它覺得自己又變成了一顆樹。
(板書:木地板)
指導朗讀:讀出大樹為自己能夠繼續為人們服務的自豪心情。
(2)想一想,從一粒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板,它走過了一段怎樣的歷程?
預設:一棵大樹——一輛推車——一把椅子——木地板
三、回顧全文,體味感悟。
【設計意圖:比較閱讀,歸納異同,學會總結和鑒別文章中心內容。】
1.比較一下,這篇課文和《去年的樹》有什么不同?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展示。
(1)相同點:都是寫的是一棵樹被砍伐后的變遷。
(2)不同點:前一篇是歌頌友情、守信,后一篇是寫大樹的奉獻精神。
2.師小結:一粒種子是那么渺小,它努力使自己變成一顆大樹,它為了服務別人,犧牲的卻是自己。希望我們每位小朋友也能像大樹一樣,外表美,心靈更美,給大家帶來方便,帶來歡樂。最后,老師把一段名人名言送給大家。
(課件出示12)
如果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給人們的都是些美好的東西——鮮花、思想以及對你的非常美好的回憶,那你的生活將會輕松而愉快。那時你就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這種感覺使你成為一個心靈豐富的人。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高爾基
【課堂作業新設計】
1.形近字組詞。
宿()怒()經()支()拆()
縮()努()莖()吱()折()
2.加上合適的標點。
種子被泥土緊緊地包裹著它不得不把身體縮成一團這真難受種子想我一定要站起來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氣那一定會很好
3.仿寫句子。
種子一邊想一邊努力生長。
參考答案
1.宿舍發怒已經一支拆開
縮小努力莖葉吱吱折斷
2.,。“。”,“,,。”
3.我坐在游船上,一邊聽著動聽的樂曲,一邊欣賞著兩岸美麗的風景。
【板書設計】
9那一定會很好
能做一棵會跑的樹——手推車
能停下來,坐著休息——椅子
要是我能躺下來——木地板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