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11
這是媽媽睡了教學反思簡短,是優(yōu)秀的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媽媽睡了》是一篇淺顯的抒情性的閱讀課文。這篇課文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睡夢中的媽媽真美麗、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暢自然的語言為基調,沒有華麗的辭藻,不見雕琢的痕跡,但是給人親切熱情的感覺。綜于以上的理解,我在設計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有層次地朗讀,透過對睡夢中媽媽的描繪,體會詞匯的精美,積累語言,訓練說話。又通過啟發(fā)學生想象,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媽媽對孩子的關愛,讓學生學會愛自己的媽媽。
教學預設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落實的較滿意的地方有:1.由于這篇課文內容比較淺顯,對于學生來說理解不會有很大問題,但感悟和情感的升華卻顯得難了些,也更重要了些。要通過文字向學生傳遞文本中作者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詞匯即是本課重中之重的教學目標了。由此,我重點在“睡夢中的媽媽很美麗”一段有目標、有層次的培養(yǎng)學生讀、悟的語文學習能力,通過句式的對比評價對 “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等詞句進行交流,從文中提煉語言,知道作者寫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寫,這樣寫好在哪。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明確積累目標,對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訓練做了指導,學生受益頗深。2.句、段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小學語文課程學習的重要內容,平時的語言閱讀教學就不可疏忽,由此,在談“睡夢中的媽媽好慈祥”時,“慈祥”一詞對于學生理解來說是一個難點。處理這個問題,我用了讀文想象,展開生活聯(lián)想的方法。使得學生進一步學習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在教學中,我提出的小練筆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說說自己想對媽媽說些什么,然后寫下來。授課后覺得:
一、小練筆的形式單一了,可以寫寫自己有一位什么樣的媽媽,例如“能干、勤勞、善良、美麗……”而且說說自己的理由,例如說:“我的媽媽很善良,她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我的媽媽很溫柔,她能鼓勵我。 ”等等。
二、由于教師在課中的指導不夠,學生只明白自己要寫什么,但還是不知道從哪寫起,怎么寫句子,怎樣更好的做到用積累的語言有條理地寫出自己想說的話來。
《媽媽睡了》以孩子的口吻敘述了媽媽午睡時的樣子。文章共四個自然段,二到四段寫了媽媽睡著時的樣子。通過細膩的描寫,表現(xiàn)了孩子對媽媽的愛及媽媽對孩子的愛,母子之間的美好感情。開始時,我先范讀課文,為課文正音,再讓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接下來集中認識二類字,通過理解字義、偏旁部首法、象形字等來認識生字。其中“粘”字為多音字,在本文讀zhn有個別學生讀作nián,我及時讓學生對照課文讀音,通過跟讀,齊讀加深印象。
在理解課文時,文中貫穿了一條主線,就是媽媽睡覺時的樣子:美麗、溫柔、好累。我借鑒視頻,向老教師請教,以此為切入點,一段一段展開。在讀文的過程中,同學們都能融入感情地朗讀課文。但在理解文章的過程中,學生就第三段媽媽睡夢中還會夢見哪些場景?幾個學生回答的是媽媽一個人的場景,而不是和我一起在做的事情場景,有些偏離本段主題。課下我反思自己,在引導學生時,提的問題不夠細致,沒有緊扣課文,如果這樣提會比較好:睡夢中的媽媽還會夢見和我在一起的哪些場景?要與我聯(lián)系起來,學生的回答才不會偏離。
總體來講,較順暢的完成了本文學習任務。但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其一,對課文的朗讀不夠。 低年級的課標要求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也范讀和讓學生自由讀,齊讀,但聽了其他教師的意見,覺得朗讀的太少,還需多讀,以多種形式來讀,范讀、自由讀、個別讀、分角色讀等,讀的多了,學生自然就熟悉課文,理解了課文,甚至能達到出口成章,在做題時也就頭腦中有課文,心中有數(shù)。
二是對學生學情的把握。一節(jié)成功的課堂必定是生動有趣的,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樂學好學,投入其中并有所收獲。我對課堂的調節(jié)能力還不強,有時不能及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及時調節(jié)課堂,引起學生的興趣。以后要多學習,掌握一些必要的課堂技巧。
三是對提出問題斟酌還不夠,以致第三段學生聯(lián)想時,場景是與“我”無關的場面。
四是口語習慣不好,個別字讀音偏口語化,以后要多說,及早發(fā)現(xiàn)及時糾正。
以上就是我對本篇課文反思,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以后希望能查漏補缺,多多學習向其他老教師學習,多種渠道學習,不斷提升自己能力,做一個合格優(yōu)秀的小學老師!
文本分析:
本文講述了媽媽在哄孩子午睡的時候,自己先睡著了,看著熟睡的媽媽,孩子覺得她很美麗,很溫柔,同時也感受到了媽媽的辛苦與勞累。通過孩子觀察熟睡中的媽媽的舉動,我們感受到了他對媽媽滿滿的愛;而通過孩子觀察時的想象,我們也體會到了媽媽對孩子深深的愛。本文第1自然段描寫了媽媽哄孩子午睡的場景,第2~4自然段詳細描寫了睡夢中媽媽的樣子,用3個并列式的段落描寫了媽媽的美麗、溫柔和辛勞。最后一段還穿插了場景描寫,既表現(xiàn)媽媽睡得很熟,周圍的一切都聽不見了,又營造了靜謐美好的氣氛,讓人感受到家的溫馨。本文以一個孩子的所見、所感來表達母愛,情真意切,語言樸實,是對學生進行關愛父母、感恩父母教育的一篇好文章。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力營造母子情深的氛圍,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體味親情的美好,還要引領學生走進自我,體會現(xiàn)實生活中無微不至的親情,學會感恩,懂得回報。
教學目標:
1.認識“哄、先”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發(fā)”,會寫“哄、先”等7個字,積累“的”字短語,會寫“明亮、故事”等4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關鍵詞句,感受睡夢中媽媽的美麗、溫柔與辛勞,體會媽媽與孩子之間美好的愛。
教學重難點:通過關鍵詞句,體會媽媽與孩子之間美好的愛。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哄、先”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發(fā)”,會寫“哄、先”等7個字,會寫“明亮、故事”等4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要點把握】
1.學習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利用課文信息,說說睡夢中的媽媽美麗、溫柔、辛勞的樣子。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課件,聽唱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播放一組具有濃濃親情的圖片,隨著美妙的音樂和感人的畫面,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之中。
導語:同學們,這首歌是不是勾起了你許多美好的回憶?這首歌是唱給全天下的媽媽的。聽了這首歌曲,你們愿意把自己的媽媽介紹給大家嗎?可以說說生活中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你又是怎樣愛媽媽的。
2.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暢所欲言,自由介紹生活中的媽媽。
過渡:在同學們的心中,媽媽都是這么可親可愛的一個人。有一位小朋友啊,也觀察了自己的媽媽,你們看,媽媽在干什么?
3.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描述畫面并板書課題。
(1)學生齊讀課題。
(2)朗讀提示:“睡了”應該讀得很輕。學生再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交流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這些字的讀音。
2.多種方法巧記生字。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及動作演示識記:閉、等、吸、粘。
“閉、吸、等”可以用動作表演識記;“粘”字可以用實物演示的方式識記,比如,把貼著雙面膠的小花粘到黑板上,理解“粘”的意思。
(2)看部首,識記生字:哄、潤、吸、汗、額、沙。
“哄”和“吸”都是口字旁,表示的動作與嘴部有關;“潤、汗、沙”的部首都是三點水,它們都與水有關;“額”字的部首“頁”表示頭部,如“顏、頰、頸、頜”等字。
(3)語境記憶多音字“發(fā)”。
“發(fā)”在文中念fà,可組詞為“頭發(fā)、白發(fā)”,在“頭發(fā)”中讀輕音。另一個讀音念fā,可組詞為“發(fā)現(xiàn)、發(fā)明、發(fā)展”。例句:我意外地發(fā)(fā)現(xiàn)媽媽的頭上長了好多根白發(fā)(fà)。
(4)近、反義詞識記生字:緊、乏。
①緊:結合反義詞“松”識記。②乏:在文中找近義詞“累”。
3.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生字上面注音),請一生當小老師領讀,其他學生跟讀。
(2)課件出示詞語,學生小組內讀一讀。
哄人 先后 做夢 閉緊 紅潤 等人 呼吸
頭發(fā) 粘上 汗珠 額頭 沙子 乏力
(3)去掉拼音再讀生字。
(4)一生找出帶有生字的句子,請另一生讀,其他學生評價讀得是否正確。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要寫的字。
哄 先 閉 臉 沉 發(fā) 窗
2.學生觀察,自由交流:我能識記住哪些字?哪個字書寫的時候要注意?
指導:“先”的豎要寫在豎中線上,第二橫略長,豎彎鉤寫圓潤;“閉”的門框不能寫得太窄;“哄、臉、沉”是左窄右寬的字,其中“臉、沉”左右大體等高,“臉”左邊寫窄長些;“窗”筆畫最多,上寬下窄,框中的點要出頭;“發(fā)”的撇長伸,與末筆捺的起筆相接。
3.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寫字,學生描紅,再寫一個。
4.利用投影儀講評學生的書寫。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說說聽了課文后知道了什么。
預設:引導學生自由說,幫助學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組合作,完成下列題卡。
課文共有( )個自然段,寫的是媽媽在哄“我”午睡的時候,她自己先睡著了。睡夢中的媽媽真( ),睡夢中的媽媽好( ),睡夢中的媽媽好( )。
過渡:老師看出來了,你們都很喜歡這篇課文,你們想不想自己讀一讀?在讀的時候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課文讀到你滿意為止。
3.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在小組內練習朗讀。
五、背誦積累,作業(yè)設計
1.課后把這篇課文讀給媽媽聽一聽。還可以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新詞,積累“的”字短語。
2.通過關鍵詞句,感受睡夢中媽媽的美麗、溫柔與辛勞,體會孩子與媽媽之間美好的愛。
【要點把握】
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睡夢中媽媽的美麗、溫柔、辛勞,體會孩子與媽媽之間美好的愛。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生字詞,多種形式鞏固(指生讀、齊讀)。
2.學生分段朗讀課文。
過渡:同學們生字詞讀得真不錯,老師都忍不住要給大家鼓掌呢!課文是不是也讀得同樣精彩呢?我可要聽聽。誰愿意讀給老師和同學們聽聽?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媽媽睡著時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交流媽媽睡著時的樣子,教師板書:真美麗、好溫柔、好累。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過渡:同學們肯定大都沒有見過睡夢中的媽媽的樣子,因為辛勞的媽媽總是比你起得早,比你睡得晚,對不對?那我們就先和文中的“我”一起去看看睡夢中的媽媽是什么樣子吧!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請學生聯(lián)系生活說一說:小時候媽媽是怎樣哄你睡覺的?引導學生在語境中理解“哄”的意思。
2.初步體會媽媽的辛苦:媽媽哄“我”睡覺,怎么自己先睡著了?(教師引導:媽媽累)
(二)學習“睡夢中的媽媽真美麗”。
1.出示課文第2自然段,指名朗讀。
2.出示中心問題,小組同學討論。
思考:睡夢中的媽媽是什么樣子的?你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睡夢中的媽媽真美麗”?
3.學生匯報:從“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可以看出。
(隨機出示與之相關的圖片,找找班上誰有“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毛”或“紅潤的臉”。)
4.指導學生讀好這3個短語,學習帶“的”字的短語。(出示小練習)
( )的眼睛 ( )的眉毛 ( )的臉 ( )的頭發(fā)
( )的小河 ( )的小草 ( )的花朵 ( )的小路
注意:讀好帶“的”字的短語,把“的”字讀得短而輕。
5.課件出示下面的句子,引導學生朗讀,并說說喜歡哪一句,感受寫法的生動。
彎彎的眉毛,也在睡覺,睡在媽媽紅潤的臉上。
彎彎的眉毛,也長在媽媽紅潤的臉上。
明確:媽媽睡得很香,就連媽媽的眉毛也“睡”得很香。第1句中“睡”字用得非常恰當,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睡夢中媽媽的安靜和媽媽的美。
(三)學習“睡夢中的媽媽好溫柔”。
1.學生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睡夢中的媽媽是什么樣子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1)全班交流討論:好溫柔。從“她在微微地笑著,嘴巴、眼角都笑彎了”可以看出來,她在睡夢中都在想著給孩子講故事,說明媽媽愛孩子。
(2)理解“溫柔”:讓學生結合自己身邊的人來說說什么是“溫柔”。
(3)質疑:這段中描述的并不都是看到的情景,哪些是看到的?哪些是想到的?
明確:“媽媽微微地笑著”是看到的,“好像在睡夢中,媽媽又想好了一個故事,等會兒講給我聽……”是想到的。
(4)閱讀推測:為什么孩子看到媽媽微笑,就想到媽媽又想好了一個故事呢?(從中推測媽媽經(jīng)常微笑著給孩子講故事。)
2.回憶與交流:你見過媽媽微笑的樣子嗎?那時候,你的心情怎樣?
(四)學習“睡夢中的媽媽好累”。
1.學生讀第4自然段,說一說從哪里能看出睡夢中的媽媽好累。
明確:從“呼吸那么沉”“頭發(fā)粘在微微滲出汗珠的額頭上”“小鳥在唱著歌,風兒在樹葉間散步,發(fā)出沙沙的響聲,可是媽媽全聽不到”可看出媽媽很累。
2.課件出示下面的句子,引導學生想象理解。
她干了好多活兒,累了,乏了,她真該好好睡一覺。
(1)媽媽干了好多活兒,她都會干什么活兒呢?請學生結合自己的媽媽在家里要做的事情說一說。
(2)媽媽每天要干這么多的活兒,多么辛苦啊!此時的媽媽一定感覺很累、很困。當你看到媽媽累得睡著了,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心疼)請你把自己的感受融進文字中,再讀一讀這句話。
指導:讀這一句話時,語調輕柔,不要太大聲,帶著心疼媽媽、害怕吵醒媽媽的愛意來讀。
三、總結拓展,升華情感
1.師生共讀課文。
過渡:睡夢中的媽媽是那么美麗,那么溫柔,又那么勞累。隨著老師一起,再輕輕地讀一讀課文,讀給我們親愛的媽媽。
2.(課件播放音樂《搖籃曲》)教師范讀,學生輕聲跟讀。
3.有所發(fā)現(xiàn):第2~4自然段有什么特點?(整體讀這3個自然段,教師點撥。)
(結構相似,第一句話都是描寫睡夢中媽媽的樣子,其他句子都圍繞這句來寫。)
4.出示插圖“母子午睡圖”,指導學生觀察插圖。
(1)你特別想對圖中的孩子和媽媽說什么?
(2)你想對自己的媽媽說什么?(學生自由說一說)
四、課堂回顧,作業(yè)設計
1.教師適當總結本課時內容。
小結:學完這篇課文,大家是不是有很多話想對自己的媽媽說?是不是也想找個機會,看看媽媽睡覺的模樣?如果有機會觀察到,一定要與我們分享哦。今天的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通過反復的朗讀,體會了媽媽的美麗、溫柔和辛勞,我們學會了通過找一些關鍵的詞句去體會文中蘊含的情感。我們也學會了許多生動的短語,如“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烏黑的頭發(fā)”。在平時的表達中,我們多多使用一些類似的短語,會讓表達更加生動哦!當然,學這篇文章,最重要的是讓我們明白媽媽也有累的時候,也需要我們關心,我們享受著媽媽無私的愛,也要學會去愛媽媽。
2.課后拓展活動。
(1)請家人幫忙,查找并閱讀《媽媽心·媽媽樹》《袋鼠寶寶小羊羔》《大棕熊的秘密》這三本書,每一個故事都告訴我們偉大的母愛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的道理。
(2)為媽媽做一件事,讓她感受來自孩子的愛,如幫媽媽梳頭、洗腳,幫媽媽做家務等。
3.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板書設計】
《媽媽睡了》是一篇淺顯的抒情性的閱讀課文。這篇課文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睡夢中的媽媽真美麗、好慈祥、好累。綜于以上的理解,我在設計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有層次地朗讀,透過對睡夢中媽媽的描繪,體會詞匯的精美,積累語言,訓練說話。又通過啟發(fā)學生想象,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媽媽對孩子的關愛,讓學生學會愛自己的媽媽。
教學預設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落實的較滿意的地方有:
1、由于這篇課文內容比較淺顯,對于學生來說理解不會有很大問題,但感悟和情感的升華卻顯得難了些,也更重要了些。要通過文字向學生傳遞文本中作者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詞匯即是本課重中之重的教學目標了。由此,我重點在“睡夢中的媽媽很美麗”一段有目標、有層次的培養(yǎng)學生讀、悟的語文學習能力,通過句式的對比評價對“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等詞句進行交流,從文中提煉語言,知道作者寫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寫,這樣寫好在哪。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明確積累目標,對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訓練做了指導,學生受益頗深。
2、句、段的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課程學習的重要內容,平時的語言閱讀教學就不可疏忽,由此,在談“睡夢中的媽媽好慈祥”時,“慈祥”一詞對于學生理解來說是一個難點。處理這個問題,我用了讀文想象,展開生活聯(lián)想的方法。使得學生進一步學習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在教學中,我提出的小練筆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說說自己想對媽媽說些什么,然后寫下來。授課后覺得:
1、小練筆的形式單一了,可以寫寫自己有一位什么樣的媽媽,例如“能干、勤勞、善良、美麗……”而且說說自己的理由,例如說:“我的媽媽很善良,她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我的媽媽很溫柔,她能鼓勵我。”等等。
2、由于教師在課中的指導不夠,學生只明白自己要寫什么,但還是不知道從哪寫起,怎么寫句子,怎樣更好的做到用積累的語言有條理地寫出自己想說的話來。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