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9-02
這是一年級gkh聽課記錄,是優秀的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1、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創設乘火車游玩拼音王國的情境:課件顯示分別乘坐于不同車廂的聲母yw、bpmf和dtnl,學生先依次、后打亂順序認讀這10個聲母;讀完后,引導學生回憶、小結聲母發音的共同特點(輕、短);而后出示單韻母,以找朋友的游戲形式檢查學生對這10個聲母和單韻母組成音節的認讀情況。用這種游戲形式進行復習,避免了簡單、枯燥,讓學生一上課就進入情境中,興致勃勃地投入接下來的拼音學習中;將聲母以火車車廂的形式串聯,又為學生建立聲母表的概念打下了基礎,可謂一舉兩得。
2、觀察情境圖,引出聲母
繼續剛才的情境,告訴學生現在到達了拼音王國的第一站——小河邊,課件出示情境圖,讓學生看圖說話,根據學生說的內容相機引出gkh。這一環節充分運用情境圖,讓學生進行口語表達練習,同時將新學聲母同圖畫內容“鴿子”“蝌蚪”“喝水”與學生的口語經驗聯系起來,提示學生發音,化難為易,為學生讀好字母作好了鋪墊。
3、小組合作,學習聲母
學生在看圖說話時,已經根據“鴿”“蝌”“喝”的字音發出了gkh的音,此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之前讀聲母的.經驗(發音輕短),在互動中自行嘗試發音,并采用指名讀、開火車、小老師帶讀等形式檢查學生的發音;學生掌握了gkh的正確讀音后,再讓學生觀察情境圖,根據圖中與gkh形近的事物與學生個人的生活經驗,在小組中討論如何記憶gkh的形,并創編兒歌;最后讓學生觀察gkh的寫法,自己說說要用幾筆寫成,寫時要注意些什么,而后課件示范書寫,讓學生仔細觀察后描紅并仿寫,利用flash動畫直觀形象的特點突破教學難點。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合作精神,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讓學生發現自己就是學習的主人,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4、自主學習,教學拼讀
回到剛才的情境中,告訴學生在這一站又有很多新朋友上了車,課件隨即出示單韻母aeu,學生通過和它們打招呼的方式復習讀音;告訴學生它們一上車就和gkh成為了好朋友,出示gkh與aeu相拼組成的音節,讓學生自由地練習拼讀,并通過多種形式,如指名讀、抽讀、開火車等進行檢查和鞏固。因為學生經過上一單元的學習已基本掌握了兩拼音節的拼法,本課的兩拼音節也比較簡單,因此在本課中大膽地讓學生自己進行拼讀;運用情境故事導入和游戲的形式充分激發了學生拼讀音節的興趣。
5、多種游戲,強化鞏固
告訴學生現在來到了今天拼音王國之旅的最后一站——拼音樂園,在這一環節中,整合多種游戲,采用闖關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操練和鞏固。因為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40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長了些,他們很難保持注意力持續集中的狀態,因此在復習鞏固時采用他們喜愛的游戲形式,把所學內容巧妙地融入愉快的活動中,讓他們在游戲演練中,不知不覺地就得到了知識的鞏固。
教學完本課后,我有幾點深刻體會:
1、一年級學生有意注音時間短、思維形象直觀的特點,因此課標指出:“漢語拼音教學應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在教學中,我們應盡可能地利用課件、掛圖等教學媒體創設生動有趣、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將游戲、兒歌、故事、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貫穿于整堂課中,在學中玩,玩中學,這樣才能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一直保持在高漲狀態。
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充分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采取先扶后放、逐步放手的教學策略,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探究新知,讓學生充分發揮潛能,體驗成功的喜悅。
3、在教學中應努力創設生活化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將所學的拼音知識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在頭腦中建立起一座拼音符號與具體事物之間的橋梁,將拼音教學生活化。讓學習漢語拼音從言語實踐中來,又回到言語實踐中去,真正成為學生認識漢字和學習普通話的有力工具。
總而言之,教學是一門藝術,想要上好語文課,教師就必須充分開動腦筋,挖掘教育智慧,善用各種資源,讓語文課堂變得生動多彩而富有生命力。
一、觀察掛圖引導說話
我以復習的形式導入新課,然后出示插圖,讓他們仔細觀察圖畫,然后再回答問題。在問題設計上,我也設計得很有坡度,分別是三個問題“圖上畫了誰?在哪里?他們在干什么?”一開始有學生馬上就說他們在河邊。我提醒他要聽清楚老師的問題。認真聽清楚老師的話是良好的聽課習慣。
好習慣要從一年級就要開始培養鞏固。等到學生回答好三個問題后,我又引導學生把一句句話連起來說變成一段話。現在是起步階段,讓學生跟著老師說,等訓練到一定階段以后,就可以讓學生把這幅圖畫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二、引導想象編說口訣
以兒歌或謎語教學拼音,也不失為一種有趣而生動的好方法。這些富于變化的形式,給學生營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教學聲母gkh的讀音時,我先通過看圖說話發準“鴿子”、“蛋殼”、“荷花”等詞語的音,然后告訴他們聲母應該讀得輕短些,讓他們相互間再來試試如何發好聲母gkh的音。學完音以后,我讓他們看圖與字母聯系起來,他們發現鴿子扭頭像g,蛋殼的裂縫像k,出水的荷花和荷葉像h,然后編成順口溜,讓他們有意識地想辦法記住字形。讀完老師教的順口溜以后,我讓他們自己能不能編寫順口溜來記一記字母,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都能利用已學已知的知識來幫助自己識記,特別是一學生說k的時候,他說一豎加數學課上的學的小于號,非常聰明。我告訴他們只要能幫助他們記住字母的都是好方法。
三、察看筆順練寫書空
教完音行以后,我讓學生書寫字形。我先出示筆順圖,讓他們再仔細觀察圖,有幾筆寫成,第一筆寫什么,第二筆寫什么,占哪幾格。讓一生來指導教師寫,其他學生做審判員,觀察老師寫得怎么樣。教師范寫后,讓學生書空,再練寫。
設計理念:一年級上冊語文《gkh》 教學方案及反思
一年級學生好動,喜愛游戲,難以長時間的保持注意力,思維形象具體化,對他們來說,學習漢語拼音有困難,而且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語文課程標準》中“實施建議”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力求做到教學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樂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生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中,采用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合作學習,進行交流反饋。這既體現了教師“導”的作用,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探究。
教學目標
學會“g、k、h”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入教學
談話: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圖畫,想看看嗎?
1、播放課體。
2、仔細看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3、指名交流。
4、揭題。
今天,我們要認識的3位聲母寶寶就是g、k、h。
(點擊課件,出現“g、k、h”的卡通形象,并開口說話,“小朋友們好,我們是g、k、h聲母寶寶,希望和大家交朋友”。)
師:你想先認識誰?
指名一生隨意選擇,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教學。
(將文中的插圖變靜為動,且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卡通人物的形象引出g、k、h,為課堂營造了一種和諧、寬松、愉樂的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運用“你看到了什么”的導向性體驗,透發了學習探究的動機,使學生進入了主動探究的學習狀態,從學生的發言結果來看,每個學生的發現可謂獨特,個性得到了張揚。)
二、教學g、k、h。
(一)相機指導學習g。
師:誰會叫它的名字?
1、指名示范讀。
2、學生評議。
3、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讀。
4、記清形。
師:名字會叫了,再看看他的樣子,你有什么發現?
如果把你的發現編成順口溜就更好了。
生1:像個9字g、g、g。
生2:像個花環g、g、g。
(通過說說自己的發現,即激活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又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讓學生在不經意間記住了形,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樹立起學好拼音的信心。)
(二)相機指導學習K。
我們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一下子就交了個新朋友,朋友多了快樂多,我們再來交交新朋友。
1、點擊蝌蚪,問:他的名字誰會叫?
2、指導發好“k”的音。(拿蟲事先準備好的紙條,放在嘴前,發g、k,讓學生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3、開火車讀,同桌對讀。
4、g、k對比讀。
5、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住K。
三、課中操,學念兒歌。
1、點擊課件(伴音樂):出現卡通人物g、k說話:“小朋友學得不錯,我們送給你們一首兒歌”。
出示:哥哥有只小白鴿,
小白鴿愛唱歌,
咕咕咕,咕咕咕。
哥哥聽了笑呵呵”
2、動作表演,學念兒歌。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不超過10分鐘,好動是他們的天性,所以在課堂中宜采用形式多樣的練習。在這里,設計“動作表演念兒歌”,一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了學拼音的枯燥泛味;二來可以把剛學得的聲母g、k在兒歌中進行復現;三來為引出聲母“h”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四、相機指導學習“h”。
讓我們來認識最后一位新朋友,他就是“h”。
誰來當小老師?
1、指名讀、跟讀、開火車讀。
2、記清形。
五、指導書寫。
1、游戲——“玩橡皮泥”。
①小伙伴合作,動手做一做g、k、h,再讀一讀,也可以去其他組看一看”。
②把自己組的勞動成果展示在黑板上。
③小組互評。
2、指導在四線格內書寫
①師范寫、解說。
②學生配樂書寫。
(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讓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行互補、互幫、互學,又讓學生自由主動地去其他各組走走,與更多的同學交流,這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活動形式,也有助于培養自主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同時,把自己組的勞動成果進行展示、互評,使學生感受了成功的喜悅,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此外,“玩橡皮泥”還讓學生手腦并用,記住了“g、k、h”的形,為正確書寫“g、k、h”作好了鋪墊。)
六、多種形式,鞏固g、k、h。
1“考一考”游戲。
每人拿著卡片,離開座位,去考考其他同學,同時也要接受其他同學的挑戰。
2、“一對一”游戲。
老師讀什么聲母,學生就找出什么聲母。
(一年級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在復習鞏固時進行重復單 調的訓練,往往達不到目的`。而采用了多種練習形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七、總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3位聲母寶寶,現在讓我們看看聲母寶寶會對我們說什么?(點擊課件,g、k、h說話。)
教學反思: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著“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本節課,我緊緊地圍繞著學生的“趣”而展開一系列的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一開始,我就將文中的插圖變靜為動,以卡通人物引出g、k、h,將學生引入課堂,接著又設計“課間操”,圍繞卡通人物g、k送小朋友見面禮物,配樂表演念兒歌,學完后,又讓卡通人物g、k、h 對小朋友說些鼓勵的話。這樣,學生的興趣一次又一次的被激發。
二、以多樣的形式,保持學習興趣。
將活動游戲引進課堂,讓課堂真真正正成為孩子學習的樂園。如“玩橡皮泥”、“一對一”、“考一考”,讓學生編編順口溜,讀一讀、寫一寫,玩一玩等多種形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保持在濃濃的狀態。
三、及時肯定,增強學習興趣。
抓住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我讓每一組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并進行互評時,學生就顯得異常激動,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贊賞,一旦得到其他組同學的肯定,臉上幸福快樂的光芒就情不自禁的顯露出來。
培養孩子學習漢語拼音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難點 學會三個聲母g、k、h,能夠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拼音卡片。
預習設計 觀察書中插圖,認讀三個聲母。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觀察圖,說圖意
學習語境歌:弟弟河邊捉蝌蚪,哥哥走來勸阻他。小弟弟很聽話,忙把蝌蚪送回家。
學習聲母g:在老師的指導下練讀g,編順口溜來記住g的字形:9字加彎ggg。練習書寫g。
學習聲母k、h。
1、學習gkh的寫法:
要點:
g的寫法:g在中下兩格。先寫左半圓,再寫豎左彎,注意彎鉤不要挨第四線。g兩筆寫完。
k的寫法:k在上中兩格。先寫一豎,再寫左斜右斜,注意一豎不要頂格。還有左斜右斜要一筆寫完。k共兩筆寫完。
h的寫法:先寫一豎,再寫左豎彎,在上中兩格注意上格不要頂格。h也是兩筆寫完。
2、學生練寫。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課件:
談話:春天來了,郊外的景色非常美。丁丁和東東的爸爸媽媽帶他們去郊外玩。你看他們玩得多開心呀。這個地方你們想去嗎?假如我是你們的媽媽,你怎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